世事由來不可求,刀劍相投幾時休。幾回腥風血雨,無數恨與仇。願為野鶴逐閒雲,如何能夠?傷心芸芸眾生,自我傷殘。捶胸灑淚問蒼天,為甚人類如此好鬥?流血斷頭何所求,和平神州。
竄走山野者殺;聚嘯河澤者殺;逃避差科者殺;無良民證書者罰銀十五貫,立即遷徙當徒;各村保甲守護相望,勿違官禁,走失村民者連坐。
宣武節度使特示
自黃巢造逆之後,唐朝江山危若累卵,流寇四竄,天下大亂。各路藩鎮軍閥以征討黃巢余逆之名,暗中幹著招兵買馬,爭奪地盤,蠶食李氏唐朝江山的無恥勾當。此時唐朝皇帝昭宗的政令根本傳不出長安城,只能龜縮在長安一隅夜郎自大。而正忙著吞食天下的各路梟雄,誰也沒拿李唐皇帝當回事。
許多讀者也許至今也搞不懂代表中國最強盛的唐朝為什麼陷入動亂?筆者依據史料,談談自己的看法。筆者認為唐朝之所以大亂,原因是唐朝中央無兵可遣,也沒有錢招兵買馬。一個沒兵的朝廷豈能不亂,豈能不亡。造成這種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唐朝貴族和他的既得利益者士族同盟自毀長城;二是藩鎮割據削弱唐朝中央政府實力。
自唐之前,中國歷朝歷代皇帝動戰爭或者抵制異族侵略,都是從農民中抽丁徵兵,為帝王家打仗賣命送死是農民應盡的義務,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農民們耕帝王家的田,就要無條件服從皇帝徵召,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膽敢抗命,殺你沒商量。自唐之前,中國境內所有王朝都沒有職業軍人這個概念。帝王征戰,兵從何來?王朝疆域內所有的人都是兵,其實就是實行全民皆兵的制度,凡六十歲以下的人,一挨國家有事,必須服役。這種兵役法在北方一些少數民族國家體現得尤其明顯,比如匈奴、契丹等國家,一旦與鄰國開戰,男女老少一齊上陣。
而在唐朝之前,中國歷代王朝也是奉行這一套兵役法。這套兵役法有很多敗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搞到農民忍無可忍。讀過《木蘭辭》的讀者應該有個印象,木蘭代父從軍,自己買馬打造兵器,甚至自己準備乾糧,皇帝請你替他打江山還不管飯哩,實在太離譜了。這些當兵的農民在打仗其間可以免稅,不過打完仗回家種田,該交的稅還是照交。
入唐以後,國家承太平日久。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那些農民兵好像沒有什麼用處,如果你這樣想就錯了,你以為這些貴族和士族官員是白癡呀?放著這麼多好處便宜不佔,人不為己,當心天誅地滅。皇室權貴與士族集團挖空心思調遣這些士兵為自己擺闊充門面,修建皇宮城牆,修建莊園屋宇,甚至充當修建陵園家墳的雜役,把這些農民呼來喝去,像使用奴僕一般羞辱作賤,你說爽不爽?有工資嗎?你休想。包飯嗎?你自己解決。
那時候這些皇室權貴和士族官員當然很爽,不過農民就很不爽。惹不起躲得起,於是農民被迫拋荒土地,落草為寇,紛紛聚嘯山林河澤,做強盜勾當去了。做強盜被逮住難免砍頭,但活得比當兵更有尊嚴。
到唐高宗武後那時,唐朝那套以農民為主,徵召戰士的府兵制度基本完蛋了,折衝府(國防部)無兵可交,一旦國家有事,怎麼辦?安史之亂,讓無兵可遣的唐朝吃盡苦頭。幸虧郭子儀有辦法弄出一支軍隊,再塑李唐,否則唐朝提早完蛋了。郭子儀搞那套呀?他當然不會搞李唐搞過那套己經證明行不通的徵兵法。李唐那套怎麼搞的?讀過杜甫《石吏壕》的人應該有點印象,「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婦出門看,老翁逾牆走。……」李唐那套靠欺壓農民的徵兵制已經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郭子儀如果還興那一套,一個兵也拉不來。郭子儀絕不是腦殘之輩,他創在民間招募勇敢的做法,說白了就是僱傭兵役制,因郭子儀這麼一弄,中國從此就誕生了職業軍人這個行業。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設置十個節度經略使(十大軍區)作為唐朝邊防戍邊的主要軍隊,是為安西節度使、北庭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河東節度使、范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劍南節度使、嶺南五府經略使和長樂郡三捉守。
節度使的設置,催生了藩鎮割據。因為節度使以自己轄地的賦稅招聘職業軍人,形成地方武裝。而這些地方武裝一旦坐大,就會擁兵自重,不但賦稅不上交中央政府,而且還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形成強臣壓主的局面。節度使花錢僱傭的職業軍人,說白了就是拿國家的錢培養一支私人的軍隊。比喻朱溫用河南、山東賦稅展起來的一支軍隊,按照傳統說法叫做「朱家軍」,而不是唐軍。而當兵的人也只認直接給他餉糧的老闆,替那個給他工資的老闆賣命。
唐朝由治到亂,問題就是出在藩鎮割據這個源頭上。而藩鎮熾興,形成私人軍隊,同時造成唐朝中央財政危機,因為地方節使度「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軍隊),又有其財賦(稅收)。」地方政府不向中央交稅,最後唐朝中央國庫真是內帑空空,一貧如洗,又窮又窩囊,搞到那個叫昭宗的皇帝死時連付棺材板都沒有,只是用草蓆包裹埋了。(這事不是作者杜撰,有央視十套電視節目掘唐昭宗墓錄像為證。)天下大亂,不僅老百姓受苦受難,連皇帝老子也沒有好日子過。在這種情況下,唐朝江山怎能維持下去?而藩鎮割據有兵就是霸王,我想幹啥就幹啥,捨得一身剮,把皇帝也拉下馬。
各路藩鎮有了自己的軍隊之後,膽子漸大,一個個胡作非為,無法無天,爭地盤,掠人口,不在話下。軍閥之間的兼併戰爭帶來巨大破壞,像長安、潼關、洛陽這些唐朝大城市的人口在軍閥混戰中消耗淨盡,弄得十室九空。
中原老百姓為了躲避戰禍,常常攜家帶口,舉族南遷。現在江南、福建、廣東的客家人大多數是這場大遷徙中的逃難人後代。當時逃避兵禍的老百姓有兩條路線,一是南下,二是西遷。西遷只要是向太行山和秦嶺一帶深山老林藏匿,現在太行山深處還現一些在窮鄉僻壤興建的村落,村民出山入山,路險行難,像闖鬼門關,經過所謂百丈天梯,鬼愁懸崖等等許多天險才能進入村子。說到底,這些村民其實是躲避五代十國戰亂逃難人的後代,因為中原一帶兵連禍結,才不得不在這種窮山惡水中求生定居。
大多數藩鎮割據對這些逃避戰禍的難民都恨入骨髓,因為軍閥們搶到地盤,難免要僱傭農民替他們耕田種地,軍閥只有通過殘酷剝削自己轄下的人民,才能弄到銀子招兵買馬,繼續擴張。為了把農民牢牢栓在土地上,一些藩鎮割據軍閥制定嚴懲逃難人的制度,誰敢遷徙逃跑,誅殺九族,甚至連坐鄉鄰。當時有個叫李罕之的軍閥,此人是黃巢余逆,佔據懷、孟、晉、絳四州郡的時候,派兵守住入山的主要路口,凡是出來打柴挑水的人,一經逮住,立即殺無赦,一日盈屍數千,搞到百里之內不見炊煙。李罕之還氣憤地咒罵道:「此類欲彰我惡劣,不殺難平心忿。」
而朱溫作為宣武節度使據有山東、河南的時侯,為了對付逃兵逃民,明「黥面」之計。這黥面就是象烙馬印一樣在逃難人的臉額烙上記號。第一次抓住逃難人一律烙上記號,表示這人是我治下的「牲口」,再次逃跑逮著立即砍頭拋屍。其他軍閥也不得收留這些臉額打上烙印的難民,否則惹毛朱溫大佬,後果很嚴重,朱大佬說不定糾集一幫流氓過來把你砍成肉醬。
儘管逃跑被捉九死一生,人們還是鋌而走險,不要命地往深山野嶺亂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