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搖頭晃腦道:「非也,不光是別人這樣看,我也是這樣認識你的。就憑你抓東勝村的試點來看,工作思路、方法、措施,就比其他的高人一籌,其他工作可以吹,東勝村的變化是實實在在擺在那裡,是吹不出來的。我尤其欣賞的是你提出試點理念上的創新,文明、環保、節能、可持續展,這些都是陵水縣以前沒思索過的,只想在硬件上與人拼,那不是以己之短搏人之長嗎?你這種新思想可以說為陵水縣的展找到了另一條路子,很值得研究。」
「趙書記這樣一總結,我有些誠惶誠恐,本人哪裡想得到這麼高深,思想也達不到這種高度,你倒是點撥了我,如果陵水縣的工作換一個思路,也許是有文章可做的。」他戴高帽肯定是有原因的,今天特地來也絕對不是他口中所說的吹牛,在沒明白他的意圖之前,老子也只好來虛的,把高帽子反手又戴在他頭上。
「哈哈,老弟,我可是真心誠意說心裡話啊,對有本事的人我趙良德向來是很敬佩的,也願意交朋友。唉,可惜……」他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
我心裡一動,不由自主的問道:「趙書記可惜什麼?」
他遺憾的看著我,「可惜老弟只知低頭拉車,忘了抬頭看路啊,在中國的官場,拉車只可用三分之一的精力,三分之一要關心前後左右,三分之一用於搞好各方面的關係,否則,即便是你推的是坦克,也會翻車的。為什麼你好心不能得好報?為什麼你努力工作沒有人真正理解你?為什麼你不問是非依然是非在身?」
「為什麼?」我明知故問。
「你真不知道嗎?」他有一絲不信。
我肯定道,「我真不知道,剛才還納悶呢。」
他身子向後一仰,有些像前輩準備給晚輩傳道解惑的樣子,微笑著問:「6部長是國民正規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知識淵博,一定對中國的歷史有研究吧,比如三國?」
我搖頭,「研究沒有,《三國演義》看過一遍,還是讀初中的時候。」其實,我最愛看的古典名著就是《三國演義》,看了不下七遍,自從邱成龍把陵水縣的政治集團比做三國魏吳蜀後,我又仔仔細細琢磨了一遍,已經有些心得了。對於像趙良德這樣四面溜光的官場老奸,裝傻是唯一的辦法。
「那太遺憾了,在中國做官,如果不研究中國的歷史,一定是做得糊里糊塗,以史為鑒,以古鑒今,歷史往往會在一定的時間、地點重複相同的故事,前人是怎麼處理的,有哪些得失都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啊。」他鍥而不捨的問,「那你看得最多、體會最深的書是什麼?」
「《紅樓夢》,我認為這是中國古典名著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
「你這評價也許不錯,從藝術價值上評價,《紅樓夢》的確可排第一,但如果從做官、也就是說站在官場角度看,《紅樓夢》就遠遠不如《三國》了,《紅樓夢》只適合文人騷客揣摩、意-,《三國》卻是一部經世之作,對一個人如何提高認識問題的角度、境界都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處理工作中、人際交往中錯綜複雜的關係特別有借鑒意義和實戰價值。」
「聽趙書記這麼一開導,我真還要補上這一課了。」
「《三國》最精彩的不是呂布、趙子龍的武功,宏大的戰場場面,而是謀略,諸葛亮未出隆中,便先分三國,你想想這是何等的智慧?平常人連眼前的事也看不清楚,糊里糊塗。」
我點點頭,「這點我尤其贊同,諸葛亮一句『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的確自負過人,才氣從橫。」
「魏吳蜀之所以能鼎足而立,全在諸葛亮的合縱之術的掌控中,聯吳抗曹,以曹壓吳,劉備徒手起家,東流西竄,最後能成大事,全靠諸葛亮的智謀成事,關張趙不過手中的棋子罷了。赤壁一戰,三國已成,天下大勢明瞭,明白的人紛紛找地方歸附,不明白的人妄想偏安,自成王國,嘿嘿,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是一種規律,就像河流,小河總要向大河奔流的。劉璋、張魯很典型,想借地利天塹、東、西川的富庶偏安一隅,結果怎麼樣?我很欣賞張松這個人,其貌不揚,智慧人,與一般人不同,他早看清了天下大勢,所以提前獻上西蜀地圖,很多人以為他賣主求榮,貪圖富貴,其實錯了,後來的事實證明,誰是正確的?」
他說到這裡時,我心裡漸漸明白了,趙良德果然是有圖謀的,他今天來不是吹牛,而是招降納叛的,6川現在進退維谷,正好動之以理曉之以情,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說動我歸附於他。
這情節給我的第一反應是馬被困葭萌關,「前後追兵後有堵截」,法正進營勸降的情景。趙良德比當年的法正更有底氣,可6川沒有那時候馬的威猛,帳下預埋刀斧手,可以和法正討價還價。
他還在繼續宏論:「所謂大丈夫,知勢度時,擇木而棲,而不是像張任輩,不知進退,妄逞匹夫之勇,以卵擊石,以至於落得屍骨無全。好雨知時節,做人也應該順天應勢,擇勢而倚,古代許多成就萬世美名的英雄豪傑都是如此,遠的像姜子牙、趙子龍,近代如陳明仁將軍等,皆是審時度勢,成就了自己的豐功偉業。」
「趙書記果然博古通今、以史論事,鞭辟入裡,6川愚昧,現在連自身也難善了,不敢去想大丈夫,能保住目前這一畝三分地就謝天謝地了。」
「哈哈…老弟過謙了,你的問題不是個人能力問題,而是環境問題造成的,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
我搖搖頭,「一直納悶,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