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石他們在蓮花鎮點燃「二五減租」的火以後,又立即組織地下黨員和青年骨幹分子,先後赴尖茶、永興、老君、古佛、楊柳、毛家渡、姚子壩等十多個鄉填,宣傳「二五減租」,動群眾搞減租。很快,這風潮波及川西壩子,聲勢浩大,不可阻擋。
俗話說:「秋前十天無谷打,秋後十天滿壩黃。」秋收的季節到了,那黃橙橙的稻穀,隨著陣陣東南風,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金波。人們盼望著秋收,但是也擔心著秋收。有多少佃農能夠得到滿意的糧食呢?又有多少佃農不受地主紳糧的氣和盤剝呢?沒有,根本沒有。
鐵石他們每到一處,就用諺語「耳聽拌桶響,黃金萬兩;耳聽風車響,眼淚長淌」來教育啟農民。很多農民受到教育,提高了覺悟。
這天,鐵石和鄒軍一起到尖茶鄉宣傳。他們分別到各保的佃戶家裡。鄒軍到了老佃戶劉子成家,對他說:「大伯,我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秋收後都被地主拿光了,到年三十晚上,連飯都吃不上一頓,難道我們還不應該起來鬥爭嗎?」
劉子成聽了他的話,點了點頭,說道:「小鄒,這些道理,你大伯也懂得,只是腳肚子硬不過大腿。田地是人家的。要是你喊減租,老闆把土地收回去不租給你種,那連米湯都喝不上一口。」
「大伯,要是我們佃戶都不租地主紳糧的土地,他們哪來的糧食。只要大家齊心,團結起來,『二五減租』就會執行,更何況這是委員長的指令。」鄒軍開導道。
劉子成經過鄒軍的啟開導,顧慮打消了,他不但自己要起來同地主鬥,還要去聯合其他的佃戶同地主鬥。他對鄒軍說:「你放心,你替我們著想,尖茶鄉幾個保的佃戶,很多我都熟悉,我們給他們說一說。」
「好,大伯,『二五減租』真的執行了,你也會不餓肚子了。」鄒軍說,「大伯,我還有事,等幾天再來看你。」
「沒有啥子,你放心就是了。」劉子成說,「這些事,我們還能辦。」
鐵石與幾戶佃農促膝談心後,又到一戶佃農家。這佃農叫劉德生,理起來,與劉子成是叔侄關係。他家三代人,都是佃農。他為人老實憨厚,租種地主的田地,從來不討價還價。一切由東家說了算,從來沒有半個「不」字。人人都叫他「老黃牛」。劉德生已經是接近四十歲的人了,還光棍一人。養著一個七十多歲的瞎眼老娘。母子倆相依為命。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地度日子。沒有穿過一件新衣服,沒有穿過一雙新布鞋,沒有吃過一頓滿意的肉食。這天晚上,鐵石跨進了他的門:「老哥,現在到處都搞『二五減租』,你啷個不願意呢,是怕東家不給你田地種?」
「鐵先生,富貴有種,貧困有限。一切都是前世決定的。鬧又有啥子用?吃孬點,少惹事,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也好。」他說。
「鐵先生,人的命,是前世修積的。啥子都不要怨人,聽老天爺安排。」他的老母說道。
「老婆婆,『二五減租』是委員會長的指令,許多地方都照辦了,佃戶的日子好過了。你們不要擔心,只要佃戶團結起來,齊心辦事,要東家執行『二五減租』指令,那大家的日子就會好過的。」鐵石耐心地啟開導,劉德生的心動了。他的老母的心也動了。正在這個時候,鄒軍來到他家,知道情況以後,又說道:「劉大哥,你叔叔劉子成是個老牛筋,可是現在他的思想開通了。他還要去動員別的佃戶呢?」
這是劉德生沒有想到的,更是他的母親沒有想到的。他吃驚地問:「鄒老弟,我不信,這是你們編的喲。」
「老哥子,你活了三四十歲,背都駝了,你得到些啥子?」鄒軍說。這句話比一把刀子通他的心都難受。是啊,做了半輩的牛馬,又得到些啥子呢?他彷彿第一次才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真正的人,既然是一個真正的人,就應該具有真正的人的起碼的東西。他的麻木了半輩子的腦袋清醒了:「鄒老弟,我叔叔要動員佃戶搞『二五減租』是真的?」
「等幾天,你就清楚了。」
「那,我也要像他一樣,左右橫順都是這麼一回事。」劉德生說。
「劉大哥,你參加『二五減租』會得到很多實惠的,你積極參加吧!」鐵石鼓勵他。
「鐵先生,鄒老弟,我相信你們說的。」
二人離開了劉德生的家。他們要去的人家都去了,要做的事都做得心裡滿意。
「三弟,你的嘴巴*出來了,將來,你還可以去做外交官。」鐵石見鄒軍講起話來頭頭是道,又能解決問題,打心眼裡高興。
「大哥,和你相比,還差得很遠呢!」鄒軍高興地說,「還得靠你多多幫助。」
兩個人在初秋的夜晚,走在滿是黃橙橙的將要收割的稻穀中間的田塍子上。一股又一股帶著涼意的秋風時時飄來,從他們的身邊掠過。那淡淡的稻穀的香氣撲面而來,給人一種淡淡的芳香。
幾天以後,蓮花鎮以及周圍的許多鄉鎮都先先後後成立了佃農會。他們還選出了佃農會的領袖。劉子成被推選為尖茶鄉一、二、三保的佃農會領袖。他帶領著佃農同地主作鬥爭,取得了「二五減租」的初步勝利。他高興地說:「嘿,嘿,人嘛,還是要膽大,該做的事不要怕,怕,就做不好。」劉德生知叔叔劉子成加入了佃農會,他也第一次壯起膽子,加入佃農會,同樣得到了應有的權力。他高興地說:「做人原來是這樣,以後還是要動動腦筋才好。」
開展「二五減租」的鬥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的地方順利一些,有的地方就不然,那些有靠山有勢力的地主、紳糧、惡霸,依仗權勢,拒不執行,還採取引誘、威脅手段。
正是秋收大忙季節,華陽縣的地主張金山帶著幾個人到蓮花鎮收租。這天,他坐著滑桿,來到蓮花鎮,坐進春熙茶客棧,幾個家人,分別到佃戶家去,通知張大爺來收租子了,要他們到街上來一下。
幾個佃戶又急又忙地先後來到街上。見了張金山,說了一些感激的話,有的還帶來了一份份小小的禮物。
張金山見佃戶肖吉明還沒有來,又見已經來的幾家佃戶不像往年那麼熱情,氣不打一處來:「肖老婆子家是啷個搞的,人死絕了?交不起租子,就不要租田來種。我寧肯讓它生草喂蛇。」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一通氣話是對著已經來的幾家佃戶說的。
張金山在火頭上,大家都沒有開口說話。張金山又繼續火:「『二五減租』,各地方有各地方的情況不同。我張金山的土地一碗泥巴一碗米,交不起租子就放到,有的是要租種的人家。」
正在這個時候,肖吉明趕來了。他見張金山的臉像擰得出水似的,便不冷不熱地說:「東家生病了?」
張金山氣哼哼地說:「有了飯吃,翅膀硬了,哪裡還把東家放在眼裡?」
「東家,話不是這樣說。」肖吉明的話也強硬起來。
「哼,不要高興得太早了。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不吃飯,是神仙,我張某活了幾十年酸甜苦辣也能夠分出一個高低。」張金山翹起二郎腿,旁若無人地說。
「東家,有啥子就直說,何必轉彎抹角,佃戶沒有田地,就該隨便受主人的氣?」肖吉明說。
「我出租田地,是太公釣魚,願者上釣。俗話說:『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誰嫌吃了虧,就把土地退給我。」張金山還是氣哼哼地說道。
「張老闆,你既然這樣說了,那我還有兩句話要說。」肖吉明說道,「按常理,天旱該減租,今年天旱欠收,該減多少?再按『二五減租』的辦法,又應該減多少?我們要談好了才交租,否則,你今年休想拿一顆糧食走!」
張金山聽了肖吉明這一番話,氣得臉成豬肝色,兩個眼珠久久沒有轉動,像失了神一樣。悶了好半天,才從喉頭擠出兩句話:「你,你反,反了。」停了一下,又從喉頭擠出兩句話:「你,你把田退,退給我。」
「張老闆,真的?我回家把契約拿來。不過,今年的租子決不能像往年那樣,一定得先說好了才交。」肖吉明寸步不讓地說。
張金山家幾個家人,對雙方勸說了一陣,張金山氣得差點兒昏倒了。幾個家人,有的去請醫生,有的看護張金山,,有的說肖吉明的不是。幾個佃戶,有的也安慰東家,有的也勸說肖吉明,有的心裡想的和肖吉明說的一樣,站在一邊沒有動,像是在看熱鬧似的。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的說張金山的不是,有的說肖吉明的不是,但是多數人都支持肖吉明的說法。
張金山經醫生的一陣按摩以後,甦醒過來,氣息奄奄的。他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佃戶這麼對待他。他是華陽縣有名的大地主,在蓮花鎮也有名氣,要是別人知道因他收租子慪了氣,氣得昏死了過去,那今後他的臉往哪裡擱呢?
吃了藥,過了一陣,他恢復了元氣,家人勸了他一陣,他才心平氣和下來。他第一次忍氣吞聲地對幾個佃戶說:「今天,我白走了一趟,今年算我晦氣。租子的事,就按照先前肖老婆子的娃兒提出的條件交。少收些租子,我張金山還餓不死,就是蓮花鎮的幾十畝田的租子,我一顆不稱,我張金山還可以天天吃肉。」
圍觀的人聽了張金山的話,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提啥子勁,要是佃戶都不交租,看你吃啥子,喝西北風不成?許多人都這樣議論著。
張金山沒有得到啥子好處,滿肚子裝著氣。本想在蓮花鎮住幾天,享受享受佃戶的「貢品」,結果呢?一切都很失望。於是吃了飯,裝著一肚子的氣,坐著滑竿,打道回府。他心裡很是不安:「難道天真的要變了?窮人要當家?唉!啥子『二五減租』,這是給窮鬼一點甜頭,以後加倍償還。委員長也真是——,穩定個什麼局勢,對**寬大了,就是在自己的屁股上點把火,燒到自己的身上才不好過呢!唉,**,**,我不相信硬是要共產共妻?」
幾個家人,跟在張金山的滑竿後面,沒精打采地走著,心裡也不是滋味,像失去了魂兒一樣!
張金山來蓮花鎮收租子碰釘子的事,很快傳到各個地方,有的彷徨觀望,對「二五減租」指令持猶豫態度的地主,經過幾天的權衡利害以後,也對自己的佃戶實行「二五減租」了。
鐵石和周鼎文、肖吉明、鄒軍等人碰頭,談了「二五減租」指令公佈以來各地的執行情況。鐵石對肖吉明同張金山這個惡霸地主的交鋒十分讚賞:「二弟,你這個佃戶替所有的佃戶出了一口惡氣。你帶了一個好頭。張金山的囂張氣焰被打下去了,其他再硬的地主惡霸也不多了。那我們就可以集中精力來對付那些頑固派了。」
周鼎文講到視高鄉有家大地主叫左賢明的,把所有的佃戶請到家裡,辦了幾桌酒席來招待他們。然後對佃戶說:「今年照舊租交納,明年再減。」佃戶起初都認為東家行善開恩,吃了東西覺得後悔,一頓飯值多少錢,不搞「二五減租」?這才是「吃了別人的東西口軟」呢!有幾個佃戶心裡悶悶的,沒有開口說話。有個佃戶,雖說吃了東家的酒席,還是當著東家的面說道:「東家,你關心佃戶,瞧得起我們,請我們吃酒席,這個情我們領了,來年把莊稼種好些,多稱些租子給東家。今年是天旱,委員長又有『二五減租』的指令。『二五減租』一事,東家不能違背,公是公,理是理,法是法,人情是人情。」
左賢明本想一頓飯菜把事擺平,結果是偷雞不成,反蝕了一把米。他對這個佃戶譏諷道:「你要是交不起租子,連明年種子都沒有的話,還可以到我的家裡來拿。」
幾個佃戶心照不宣地走了。那個要左賢明實行「二五減租」指令的佃戶說:「東家,今年的租子,多的我是沒有的,按『二五減租』指令去作就是交不夠租子,我去借也要借來把租子湊夠。」說完,屁股一拍,轉身走了。
鄒軍接過話來說:「這個左賢明和那個張金山,是穿連襠褲的親戚,左賢明的妹妹就是張金山的三姨太,他們都是一個鼻孔出氣的。他們的算盤打得比誰都精。對這樣的惡霸,只有跟他們斗才是辦法。」
周鼎文接著說:「你們猜,那個敢當著左賢明提出『二五減租』的是誰?」
肖吉明覺得他提這個問題有點奇怪:「這不是叫我們在大海裡撈針嗎?我們又沒有戶籍花名冊?」
鄒軍猜了幾下,沒有猜著。鐵石沒有言,周鼎文像一位魔術大師,最後笑著說:「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啊,就是你,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你家是左賢明的佃戶。」
「哈,哈,哈。」周鼎文琅聲大笑道:「看來,我對你們隱瞞了自己的歷史,對嗎?」
其實,這事,鐵石早就清楚,他之所以沒有言,正是這個原因。
大家還談到別的一些地主惡霸的情況。鐵石帶小結性地說:「『二五減租』的事,通過同志們的努力,是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還做得不夠。我們還有待努力。特別是對那些依仗權勢,有恃無恐的惡霸地主,我們對他們可不能客氣,我們不但要依靠佃農會開展鬥爭,還要借助青年會,袍哥會的勢力進行鬥爭。廖作雲是舵把子,他這個人的思想很複雜,但是他並不反動,我們對他的態度是:利用、團結、爭取,採取拉的辦法。這主要靠鄒軍同志去作他的工作。」
賈先澤對「十卷致富路上,風流竹柺李第125章領導佃農斗地主,「二五減租」取得勝利(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