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代梟雄!
只是礙於時代的局限性,即便如曹操一般的人物,也無法真正理解海防的重要。當年劉闖在下密修建船塢,製造海船,曹操也不是不清楚。只是他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中,所以一直以來,都未加強過海防建設。如此一來,也造成了曹操對沿海地區的控制力度非常薄弱。
哪怕他現在已經覺察了海防的重要性,想要彌補依舊有些遲了。
荀沉思良久之後道:「司空也不必太過擔憂這支水軍。
襲擾便襲擾,特別是在青州,如果沒有強力支持,他們也只能做到襲擾,卻無法影響大局。
司空可命青州沿線,加強守衛,同時將沿海百姓向內地遷移,堅壁清野,盡量減少闖兒水軍造成的損失即可。當務之急,司空當恪守原先的計劃,加強對邯鄲的攻勢。任他闖兒千般手段,司空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攻取邯鄲,消滅袁尚,逼迫那闖兒與司空正面對決……」
很顯然,荀對曹操的力量頗為信任。
在他看來,劉闖雖然強盛,可如果真要正面對決的話,依舊是曹操佔據上風。
聽了荀這一番話後,曹操總算是穩住了心神。
是啊,劉闖這麼奇兵並起,不就是想要拖延時間,牽制我的力量?這也就說明,劉闖自己也清楚,他想要在正面對決中取得勝利並不容易。既然這樣,我又何必在意他那些小手段?
消滅了袁尚,到時候劉闖就算不想對決,也沒有其他選擇……
「文若所言極是,剛才我的確是被那闖兒擾亂了心神。
不過,消滅袁尚迫在眉睫,可也要給袁譚一些支持和希望才是。這樣吧便使顏良文丑與子遠率部屯駐絳水,以防備闖兒偷襲清河。且讓那袁譚為我們牽制闖兒,你我當集中力量對邯鄲加緊攻擊,務必要在新年到來之前,徹底解決邯鄲之敵……到時候闖兒便只能與我等決戰。」
曹操這是正兵出擊不再理會劉闖的奇兵。
荀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從目前的情勢來看,加強對邯鄲的攻勢,的確是曹操最好的選擇。
只是,荀依舊有些擔憂。
那劉闖身邊能人不少,自家兄長荀諶雖然說聲名不似自己響亮,可若說能力的話,卻未必遜色於自己。
有他輔佐劉闖,焉能坐視曹操消滅袁尚?
荀相信,劉闖一定還有後招……這傢伙絕不可能只是簡單的襲擾,恐怕還有更厲害的手段沒有使出來。
一想到這些,荀這心裡就不禁一沉。
說實話,他是真不想和劉闖交手。原因嘛,非常簡單!劉闖這個傢伙好像能預知未來一樣,每一次出手都會狠狠擊中曹操的軟肋。從最初的聯合,到最後的敵對劉闖總能未卜先知。這讓荀的感覺很不舒服,同時也讓劉闖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令荀難以看穿……
可是現在,他必須要和劉闖對決一遭。
若劉闖不除漢室中興便只能是一句空話!
兄長,便讓我看一看,你還有什麼手段沒有施展出來……
十月,涼州雪。
自馬騰被殺之後,西涼群龍無首,隨之大亂。
好在,馬超在西域休養生息三載,已經成就了氣候。馬騰被殺,馬鐵戰死,馬騰次子馬休立刻緊急派人前往西域,在戊己校尉城拜見馬超,陳明利害關係,懇請馬超率部返還武威。
馬騰的死,太過突然。
當馬超得知馬騰戰死的消息後,也不禁落淚。
父子二人的關係,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變得非常惡劣。馬騰看不上馬超,馬超也不喜歡馬騰……特別是伴隨著馬超外祖父戰死之後,父子關係更加淡薄。若非如此,當初馬騰又怎會想到要把馬超送去許都做人質?不過,後來馬超前往西域,兩人之間的矛盾也隨之減弱。
馬超不願意為馬騰效力,寧肯自立門戶。
如此一來,父子間的聯繫反而比之從前頻繁許多。
不管怎樣,馬騰和馬超終究是父子。
馬騰被韓遂所害,也讓馬超格外憤怒。
得到馬休的通知以後,馬超立刻點齊精兵一萬,以馬岱為先鋒,從戊己校尉城返回武威……
西涼錦馬超的名聲,可不是憑空得來。
馬超在西涼的地位很高,加之他體內流淌著羌人血脈,所以聚居在西涼的羌人對他也非常認同。
錦馬超十五歲隨父從軍,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威名。
所以,得知馬超從西域返回西涼,原本還有些動盪的武威,一下子穩定下來。韓遂消滅了馬騰,也付出不小的代價。
不過,在鍾繇和衛覬的幫助之下,韓遂不禁迅速恢復了元氣,還得到朝廷嘉獎,拜前將軍,街亭侯,聲勢大漲。
在補充了兵馬之後,韓遂便依照鍾繇吩咐,揮兵西進,直逼武威。
只是,當韓遂抵達陰河的時候,卻突然聽聞馬超率部返回姑臧。韓遂嚇了一跳,連忙下令停止西進。
「將軍何以裹足不前?」
隨同韓遂一同西進的涼州大僕楊阜,不禁詫異詢問。
韓遂苦笑道:「我未想到,那馬超竟然會這麼快返回武威。
馬騰戰死,我原以為他那次子馬休會自立而起,卻不想他竟然放棄自立,派人前往西域迎回馬孟起。」
「這馬超,很厲害嗎?」
楊阜不禁詫異問道。
這楊阜,是漢陽郡冀人,頗有才華,在涼州頗有名氣。
建安四年,楊阜已從事的身份代表涼州刺史韋端前往許昌拜見曹操,甚得曹操所重,任安定長史。楊阜從許都返回之後,關中眾將都向他詢問,袁曹之間誰能獲勝。當時楊阜便說:袁紹寬厚但不果斷,喜好謀略但缺乏決策。不果斷,就沒有威嚴;缺乏決策就會誤事。
雖然他現在很強大,但最終不可能成就大業。
曹操有雄才遠略,決斷應變毫不猶豫,政令統一而軍隊精良,所有的人才也都能盡心竭力。
楊阜最終斷定,曹操必然獲勝。
而事實也證明了他的判斷,更使得楊阜在涼州獲得了極大聲望。
只是他不願意擔當從事,於是辭官不做。韋端也頗為喜愛楊阜的才華,於是便徵召他為大僕。
不過,楊阜雖然熟悉涼州風物,可是對馬超卻不太瞭解。
見韓遂一臉驚懼之色,楊阜也不禁有些好奇。
韓遂苦笑道:「馬孟起是馬騰長子,驍勇無敵,在西涼威名赫赫。
若不是他出身低賤,有一半羌人血統,不得馬騰歡心。若不然有他跟隨馬騰左右,我必不敢對馬騰動手。此兒有樊噲英布之勇,不可力敵。而且他在西涼羌人之中極有威名,若現在進擊武威,恐怕不是對手。當務之急,當呈報元常先生,請他調撥援兵,集結重兵方可一戰功成。」
看得出來,韓遂對馬超非常忌憚。
可他如此誇讚馬超,卻激怒了楊阜身後一員大將。
那員將名叫王同,乃涼州名將,是韋端手下極為看重之人,心高氣傲。
「不過是一個雜種羌,何至於韓將軍如此畏懼?
那馬超再厲害,也不過一介小兒,今我天軍兵臨陰河,又豈能裹足不前?某願向將軍請戰,去那馬超項上首級。」
韓遂,隸屬於韋端之下,但並非親信。
可王同卻不一樣,那是涼州刺史韋端的親信,所以言語間也顯得不太尊敬。
韓遂眼睛一瞇,突然笑道:「既然王將軍有此心,我自歡喜。
便請王將軍出戰,我當在陰河畔敬候佳音。」
王同臉上露出不屑之色,冷哼一聲,便拱手告退。
楊阜也知道王同看不起韓遂,但是楊阜對韓遂的手段,卻頗為清楚。
從一介寒士,到如今的一方太守。韓遂若沒有真本領,又怎可能崛起?他這麼稱讚馬超,想必那馬超必有不凡之處。於是,楊阜連忙向韓遂告了個罪,轉身匆匆走出大帳,去追王同。
看著楊阜的背影,韓遂突然一聲冷笑。
他扭頭對站在身後的閻行道:「韋端刺史手下,多這種桀驁之徒,成不得氣候。
不過,今馬超返回武威,必不會善罷甘休。鍾元常雖對我不錯,其實也不過利用而已……至於韋端之流,更不會把我放在眼中,巴不得我早些倒霉。現在有王同願意送死,我們便靜觀其變。若馬超取勝,我們立刻撤兵返回金城;他們想讓我和馬超兩敗俱傷,我又豈能讓他們遂了心願?你立刻去通知程銀、楊秋、張橫、梁興和馬玩五人,要他們不得輕舉妄動。」
韓遂,有八部將。
只是在火並馬騰的時候,候選、李堪和成宜三人戰死,以至於而今只剩下五部將。
不過再算上閻行,依舊有六部將,韓遂的元氣未傷。
他這個人,就如同別人對他的稱呼一樣,心腸若黃河九曲,算計頗多,怎可能真心與馬超火並?
如果馬超沒有回來,韓遂倒是信心十足。
一個馬休,他並不放在心上。
可若是加上馬超,韓遂雖有勝算,卻依舊會感到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