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近年關的時候,莽古爾泰終於熬不住了,就在皇太極看望他之後的兩天之後,莽古爾泰帶著不甘去世了。莽古爾泰去世的消息隨即被上報給皇太極,正在辦公的皇太極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大為吃驚。
隨即皇太極大為悲傷,馬上傳令,為莽古爾泰舉辦隆重的葬禮,而後,皇太極有親自到莽古爾泰的府邸去慰問莽古爾泰的家屬。在莽古爾泰的家裡皇太極又看到很多的正藍旗將領。
不過在這個時候,皇太極已經不怎麼生氣了,因為莽古爾泰已經死了,失去了領軍人物的正藍旗就如同一盤散沙一樣,所以在皇太極的眼裡,現如今的正藍旗就是他案板上的肉,自己向怎麼辦就怎麼辦。
撫慰完莽古爾泰一家之後,皇太極就回了瀋陽皇宮。回到瀋陽皇宮之後,皇太極一改悲傷的的樣子,皇太極此刻可是容光煥,擋在自己面前的兩個絆腳石終於被除去了,今後再也沒有人敢對自己指手畫腳的了。
當初的四大貝勒,現如今阿敏和莽古爾泰已經被皇太極給弄下去了,而代善已經對皇太極沒有任何的威脅了。而在皇太極看來,代善這個人,英勇善戰,與此同時呢,代善也很識時務。
天命末期的時候,努爾哈赤本有意扶代善上位,但是皇太極不甘心啊,皇太極自己也想登上汗位,但是論地位,論戰功,皇太極與代善相比,還真處於下風。面對這這樣的形式,皇太極沒有放棄。
終於,在皇太極的謀劃之下,代善失寵了,皇太極終於登上了汗位。而代善在一系列的較量之中,代善明白了,自己不是皇太極的對手,而且,不光是自己,阿敏、莽古爾泰也不是皇太極的對手。
於是代善努力的與皇太極拉關係,於是在後金的朝堂之上,只要皇太極的政策,代善就會無條件的支持,而在平時,代善也是對皇太極很是恭敬;而阿敏和莽古爾泰呢,時不時的與皇太極做對。
皇太極不動聲色的將代善、莽古爾泰、阿敏的一系列的行為看在眼裡。所以皇太極在對阿敏與莽古爾泰下狠手的時候,只是在削減代善的權勢,而代善也很配合皇太極,將自己手中的權柄交給皇太極。
就因為代善的配合,皇太極決定保留代善極其一家的榮華富貴。就皇太極來說,自己也不能讓所謂的「四大貝勒」一下子就全玩完,還是要適當的保留一個來做做樣子,讓這個「樣子」來背雷頂缸。
而代善非常榮幸的被皇太極選為「背雷頂缸」的不二人選。因為皇太極明白,自從自己幾次失誤之後,後金對明朝的幾次進攻可謂是損失慘重,而自己的威信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傷。
所以,皇太極決定,為了重建威信,以後,凡是有過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地位高尚的人來背,而代善就十分符合這個條件;至於有功的事情,無論情況怎麼樣,最後當然會算在自己的頭上。
而對於今後後金的道路,皇太極也在思索著,現在的明朝可不是個軟柿子,自己可以隨便的捏,明朝方面已經加強了邊防,尤其是在廣寧方面,袁崇煥麾下的遼軍可不是吃素的。
自己要是在想向當初天命汗那樣不費吹灰之力奪取廣寧是不可能的。而在前幾次的攻擊行動中,後金大軍可謂是損失巨大,所以在現階段,皇太極不打算對袁崇煥的遼軍動手。
但是,後金現在的狀況比較的糟糕。因為氣候的原因,後金最近幾年連年乾旱,糧食歉收,而後金又不像明朝那樣,明朝地方廣大,北方糧食歉收,明朝政府可以調派南方的糧食去救濟北方。明朝政府也可以通過海外貿易大肆購買糧食來緩解國內的糧食危機,再說了,通過對外交流,明朝方面也引進了一些西方的抗旱、高產的糧食作物。
但要是金生糧食危機,後金自己根本沒有能力解決。而且因為後金的叛亂,明朝也不可能來救濟後金,所以後即只能選擇搶掠。當然了,後金搶掠的選就是明朝方面。
當然了,後金也可以搶掠蒙古,但是蒙古方面根本沒有餘糧,甚至還要向明朝方面申請救濟,所以後金要是搶掠蒙古的話,根本搶不來什麼東西;再說了,後金自己身單力薄,要想加強實力,後金的選就是聯絡蒙古。
後金因為生活習俗和語言與蒙古相近,所以後金很容易的與蒙古拉近關係,而後金的統治者,無論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也都深知自己的這一優勢,所以後金就利用這一點,再加上武力逼迫,聯姻,將一些蒙古部落牢牢的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但是到了現在,情況又不同了,明朝方面開始把手深入到了草原。明朝方面憑借這糧食、錢財、聯姻、重教等政策,也收羅其部分蒙古部落,而明朝政府收羅其的這些蒙古部落,也十分忠於明朝政府。
這樣的情況對後金來說那是太遺憾了,就因為這些忠於明朝的蒙古部落,使得後金在想要從蒙古方面進兵明朝、進而劫掠明朝腹地的計劃破產了。如果硬是要從蒙古方向進兵劫掠明朝的話,明朝方面肯定會預先得到蒙古方面的預警,而明軍就會集結重兵等候後金的進攻。
而袁崇煥的關寧軍也不會在山海關—廣寧一線閒著,說不定會來一次釜底抽薪,廣寧就是這麼丟的。所以皇太極面臨十分尷尬的境地,想要劫掠明朝來緩解自己的糧食危機,但是他面臨的情況卻不允許他這麼幹。
於是皇太極將目光再次放在了蒙古方面,在蒙古大草原上,皇太極還有一個勁敵,那就是察哈爾部的林丹汗。皇太極可是將林丹汗示威眼中釘、肉中刺,就是這個林丹汗,成為皇太極一統草原的最大障礙。
皇太極想要壯大自己,只有拉攏蒙古,但是林丹汗卻時常來破壞皇太極拉攏蒙古各部的計劃,所以皇太極決定,先將察哈爾部的林丹汗給搞掉,只有搞掉了林丹汗,皇太極草有可能一統草原。
但是林丹汗與明朝是盟友,明朝每年付給林丹汗大筆的金錢,以尋求林丹汗不擾邊以及和明朝一起對付後金。但是皇太極知道,明朝與林丹汗並不是鐵板一塊,雙方還是有不少矛盾的。
明朝將手伸入草原,並且拉攏了很多的蒙古部落,林丹汗能眼睜睜的看著明朝將手伸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再加上,林丹汗那樣的人物可能滿足與明朝「賜」於他的那些錢、糧嗎。
所以皇太極判定,林丹汗遲早會與明朝方面生衝突,只要明朝與林丹汗生衝突,自己的機會就來臨了,那是自己就可以擊敗林丹汗、一統草原,壯大自己的力量,然後在想盡辦法削弱明朝;最後揮兵攻明,定鼎燕京、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