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崇禎王朝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一十三章 惱怒的皇太極 文 / 崇禎王朝

    皇太極十分惱怒莽古爾泰這樣桀驁不馴的態度,於是皇太極再次召集後金大臣們開會,一是商討後金大軍今後的行動,是在黑山城下與明軍進行決戰,還是暫時的退兵,回到瀋陽,意圖今後再戰。

    還有就是怎麼來處理這個竟然在自己面前拔刀的莽古爾泰,莽古爾泰竟然當著後金眾多大臣的面,挑戰自己的權威,這讓皇太極實在是不能忍受。於是皇太極要求後金眾多的大臣來商議怎麼處理莽古爾泰。

    當然,因為莽古爾泰在皇太極面前拔刀,所以皇太極拒絕讓莽古爾泰參與此次會議。會議中,皇太極主張暫時撤兵回到瀋陽,因為後金大軍前面有袁崇煥率領的氣勢如虹的大軍,後面是黑山堅城,所以還是撤兵的好。

    當然,皇太極的這個主張得到了大多後金的大臣的贊同,畢竟明軍在後金擅長的野戰中擊退了後金大軍,再加上後金接連失利,這對後金的軍心士氣影響太大了,與其在黑山城下與明軍決戰,不如回到瀋陽,以圖再戰。

    當然也有人反對皇太極的這個主張。他們說如果要是我們沒有擊潰袁崇煥率領的明軍主力,而讓明軍主力趁我們撤退的時候追擊我們,那我們的損失不是會很大嗎?所以我們在撤退之前,擊潰袁崇煥的明軍主力為好。

    不過皇太極說,明軍雖然在前幾次的戰鬥中,打退了我們的進攻,但是他們的損失也很大,再說,論運動戰,明軍還不是我們的對手,所以只要明軍追擊的話,我們就來個回馬槍,打明軍個措手不及,這樣不是很好嗎。

    眾人見皇太極說得有理,再加上,經過幾次作戰以後,後金軍隊沒有取得大勝,反而自己損失不小,所以眾人也不希望在和明軍作戰了,於是眾人也就同意了皇太極的建議,準備在袁崇煥的主力到達之前,撤兵。

    第一個議題討論完了,該討論第二個議題了,那就是怎麼處理莽古爾泰。這時,後金眾大臣、將領們,都不做聲了。先他們認為,現在正是與明軍作戰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處理莽古爾泰這樣一個統兵大將,有些不妥。

    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努爾哈赤在晚年,因為繼承人的問題,很是苦惱,本來努爾哈赤立長子褚英為儲君,不過因為努爾哈赤其他兒子也想要爭奪汗位,所以大肆詆毀褚英,再加上褚英本身的原因,所以努爾哈赤就把褚英給殺了。

    努爾哈赤又想裡大貝勒代善為儲君,甚至努爾哈赤還說過,百年之後要將幼子和大福晉交給代善收養,不過因為皇太極的運作,代善失寵了,也就喪失了繼承汗位的資格,努爾哈赤也被繼承人這個問題弄煩了。

    努爾哈赤思來想去,最後決定設立「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制」。八王共治制規定後金的各項權力,由八王共同執掌,後金的一切收入,也由八王共享。這就給各旗的旗主、貝勒很大的權利。

    旗主貝勒在旗內就像一個國的君主一樣。旗內的大小諸事都必須經旗主貝勒允許,才能進行。旗下的人想採取人參、捕貂、圍獵,也必須先告訴旗主貝勒才能行動。行軍作戰,不能擅自離開本旗,如果違犯了,將處以重刑,甚至招來殺身之禍。連旗下各戶的女子許婚、出嫁也必須先問本旗的貝勒。

    莽古爾泰是正藍旗的旗主,又是四大貝勒之一,權勢很大。雖然莽古爾泰在皇太極的面前拔刀不對,應該處罰,可是你要怎麼處罰莽古爾泰,罰的輕了,皇太極肯定是不會高興啊,畢竟莽古爾泰觸犯了皇太極的威嚴。

    但是要罰的重了,各旗的旗主貝勒就不幹了。因為後金是「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制」,各旗的旗主、貝勒有很大的權利,要是今天重罰了莽古爾泰,明天大汗你就有可能來剝奪我的權利了。

    畢竟在權勢上,四大貝勒的地位遠高於一般的旗主、貝勒,遠在努爾哈赤還活著的時候,除了努爾哈赤親掌的兩黃旗外,其餘的六旗,你四大貝勒就掌握的五旗。等到你皇太極登上汗位的時候,就找機會把阿敏給圈了,削弱代善,現在你又要收拾莽古爾泰了。

    經過皇太極這一系列的動作後金的旗主、貝勒們就認為,皇太極這是要收權了,他是要把我們手中的權利收起來了。那這幫後金的旗主、貝勒哪干啊,當然他們不敢與皇太極硬頂,但是他們可以軟托。

    恰好皇太極還真是這個意思,皇太極是要收權。當初迫於形勢,皇太極才答應,四大貝勒輪流執政,現在皇太極實力大增,他開始掃除擋在他南面獨坐的一切障礙,先是阿敏、然後削弱、轄制代善,處理莽古爾泰,最後將各旗旗主、貝勒的權利全收回來。

    但是這條路不好走啊,別看皇太極很容易的處理了阿敏,那是因為阿敏的情況與代善、莽古爾泰的情況不同。阿敏是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努爾哈赤在創業階段,很是艱苦,所以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還能同心同德。

    等到兩人的權勢漸漸的顯赫起來的時候,兩人就開始出現了裂痕。就在萬曆三十七年的時候,兩人的衝突驟然爆,努爾哈赤囚禁了舒爾哈齊,並將舒爾哈齊的長子阿爾通阿、三子札薩克圖處死。舒爾哈齊也在兩年後被囚死。

    而阿敏很幸運,他逃過一劫,但是很有可能,因為舒爾哈齊以及他的兩個兄弟的死,耿耿於懷,雖然阿敏跟隨努爾哈赤南征北戰,戰功卓越,地位顯赫,但是阿敏一直放不下心中的怨恨。

    不過因為當時努爾哈赤還在,阿敏也不敢有所流露。但是等到努爾哈赤一死,阿敏便無所顧忌。再加上阿敏這個人生性鹵莽、口無遮攔、態度專橫,還常在大庭廣眾中散佈怨言。

    這些怨言,不僅僅是牢騷,也是對皇太極的影射,在皇太極即位之後,阿敏還常說:我怕誰?他(指皇太極)能把我怎麼樣?甚至有一回,阿敏當著後金眾多大臣的面,對皇太極說:我與眾貝勒共議你為汗,你即位後,讓我出居外藩就行了。

    阿敏的種種作為,使得皇太極難以忍受,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皇太極就藉著阿敏兵敗的事情,在加上由於阿敏平日妄自尊大、專橫跋扈,積怨甚多,引起了眾怒,於是皇太極乘機拔出了這個眼中釘。

    而代善與莽古爾泰和阿敏不一樣,代善和莽古爾泰是皇太極的親兄弟,代善為人寬厚,戰功很大,皇太極只能利用一切機會來削弱代善的權勢;莽古爾泰雖然脾氣暴躁,有勇無謀,但是皇太極想要處置他也是很難的。

    這一回莽古爾泰竟然當著自己的面拔刀,再加上莽古爾泰防備鬆懈,讓一夥明軍突入黑山,皇太極感到,這是一個拿掉莽古爾泰的還時機,所以皇太極才迫不及待的要求處置莽古爾泰。

    但是皇太極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一系列的動作引起了八旗部分旗主、貝勒的警覺,為了各自的權勢,他們並不想皇太極重罰莽古爾泰,所以一時間出現了冷場。不過這幫人也不想惹怒皇太極,於是他們紛紛朝代善看去。

    因為代善是大貝勒,地位很高,由他出面說話是很合乎情理的。代善也不向讓皇太極下不來台,那樣的話情況可就糟了。於是代善說,莽古爾泰讓一部明軍突入黑山,確實有錯,但是畢竟當時莽古爾泰當時兵力微薄。

    至於說莽古爾泰在汗王面前拔刀,莽古爾泰確實有過,不過念起以往的功勞,還是從輕落吧,代善定下這樣的基調,皇太極雖然不滿,不過因為很多旗主、貝勒的堅持,所以只是剝奪了莽古爾泰的大貝勒名號並給予一些其他處罰,僅此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