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台灣的奏報傳到京城,京城一片歡騰,群臣的奏疏像雪片一樣飛到皇上的御案之上,不過這些奏章和以往不同,都是稱頌皇上聖明,說皇上如何如何英明的不僅邊疆傳來捷報,內宮也傳來好消息,周皇后懷孕了。
這可是雙喜臨門啊。臨近年關,有這兩大好消息,京城是一派歡喜的氣氛。因為臨近年關,所以無論是內閣還是六部尚書,以及底下的一干朝臣,都是喜氣洋洋的。
既然台灣收回來了,那麼以後怎麼來治理台灣就提上了一是日程。由於朝廷上下瀰漫著一團喜慶的氣氛,於是不管是東林還是反對派,雙方在朝堂的鬥爭都趨於緩和,不在像以往的那麼激烈。
其實也是,雙方在朝堂上都打了一年的羅圈仗了,為了進一步打擊對方,將對方驅除朝廷,雙方是較勁了腦汁,用盡了方法;什麼給對方小鞋穿,搞對方的黑材料,台上台下都的是不亦樂乎。
鬥了一年多了,不管是東林還是反對派,都累了,大伙都想安安生生的過個年,休息休息,攢足精神,明年繼續鬥,所以雙方大有罷兵休戰的意味。朝堂上的這種狀態令輔韓獷十分高興。
說實在的,雖然輔的韓獷在政治偏向東林,但不意味韓獷全盤同意東林的做法。其實韓獷也有些反感東林以政治觀點來區劃黨派的方式。東林結黨的事情在朝中可謂是盡人皆知,而朝中本來持中立立場的大臣,因為看不慣東林的種種作為,以及東林的排擠,都慢慢的靠向了反對派。
就像當初票擬內閣大臣的時候,東林為了一己之私,經很多有資歷的大臣排除在名單之外,這不是給自己樹敵嗎。就因為東林為了一己私利,把溫體仁等人給得罪了,溫體仁不滿東林的作為,就參了錢謙益一本.t
這下好了,東林竟然對溫體仁群起而攻之,並且攻擊人家連過硬的證據都拿不出來。雙方鬧到最後,連韓獷都看不下去了,為溫體仁說了句話,說:溫體仁平日清謹自守,名聲很好,這次只因為參劾錢謙益一事,激憤過當,犯了眾怒,所以群臣參他。
當然,所謂輔,他也察覺到皇上對東林這樣自私和偏狹的做法很不滿,甚至在一次內閣會議上,皇上親口說出「進言的人不知道憂國憂民,只知結黨營私,自我標榜為「東林」,對國家沒有絲毫的貢獻。
這番話已經很嚴重了,就差點沒說「東林黨」了。要知道在明朝那個時代,「黨」可不是什麼好詞啊。魏忠賢就是利用「黨」剷除東林的。
於是韓獷很快就上了一片奏疏,裡面有一段話寫道:人臣不可結黨侍奉君主,人君也不可用結黨來懷疑臣子,只能根據一個人的才能品行和從政業績來決定他的陞遷和罷黜,而不能看他是不是哪一黨的如果在朝廷上打的你死我活,官員們全部分成甲黨或乙黨,絕非國家之福。
韓獷在內閣當中,一直在和稀泥,而在朝廷的用人上,韓獷也一直秉承用才能、品行和業績來人用官員,所以東林與反對派之間的爭鬥也沒有怎麼擴大,一直是在可以忍受的程度。連帶著,因為韓獷的這種作為,他自己的威望也很高。
所以這次討論如何治理台灣的問題上,東林和反對派要養精蓄銳,以備來年再戰,再說台灣也不入雙方的法眼,所以這次議事很是少見的平和,雙方和和氣氣的討論,少了很多火藥味。
最後內閣討論的結果是台灣揩府設縣,並移福建、湖廣、江西的一些民眾到台灣居住。至於派遣誰到台灣任職,在台灣派駐多少兵馬,到平台議事的時候在與吏部與兵部商議。內閣將奏章寫好後,就遞到宮裡了。
時候不長,上午遞的折子,皇上下午就批復了,說這是咱也別往後拖了,咱在晚朝的時候大家議議,爭取年前把這件事定下來,完事後大家也好好的過個年,休息休息。
大家一看,竟然皇上這麼定了,那就晚朝上大伙議論議論吧,還要向吏部、兵部、戶部和工部打個招呼,畢竟開府設縣,要與這幾個部門進行協商,所以韓獷派人到吏部、兵部、戶部和工部,通知他們。
在晚朝上,群臣現實按照利益,向皇上行禮,然後呢,內閣、六部等朝廷各部門的長以及屬下官員對於周皇后懷孕,向皇上表示祝賀。而皇上也很高興,群臣也很是難得從皇上的臉上看出自內心的喜悅之情。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尤其是這些高官,常年在皇上身邊的大臣,危險係數是很高的。如果一句無心的話惹得皇上不高興,而自己又不知道話,那就完蛋了,今後肯定就沒有好日子過了。所以這幫子官員也不容易。
朝臣們恭賀皇上之後,就開始議論起台灣的問題了。朝廷打下台灣很容易,但是要治理台灣就有些麻煩了。如果實行內閣治理台灣的方略的話,因為當時台灣交通不便,所以住民比較少,於是往台灣移民就成為朝廷鞏固台灣統治的上上之選。
除了移民外,還要派駐官員與駐軍。不僅如此,還要在台灣島建設衙門,興修水利,所以必須還要工部衙門的配合。林林總總算下來,朝廷要支付上百萬兩的銀子。可是朝廷沒有怎麼多的銀子啊。
眾多朝臣聽到戶部叫苦之後,也沒多言語。朝廷財政不好,這大家都是知道的,看著戶部尚書的那個蒼老的樣子,許多大臣都暗自慶幸自己不是戶部的官員,要不往後的日子可真是不好過。
說實話,要是財政好的話,皇上何必召集這麼多的大臣來議事了,只要找到內閣,擬出一個章程就好了。皇上召集大家的用意就是拿出一個妥當的辦法,於是大臣們開始群策群力的想辦法。
有的大臣提出,既然朝廷的財政不能滿足遷移四省百姓的需要,那麼就先動員福建的那些破產的農民遷移到台灣。等這些人在台灣安家落戶之後,在行遷移其他的民眾,就像螞蟻搬家一樣,一點一點來。
至於說興修水利以及建造城池、府衙的事情,完全可以以工代賑。還有,無論是荷蘭人還是西班牙人,在台灣都修築了碼頭。朝廷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設施,開展海外貿易的方式來補貼台灣建府的開支。
至於說這個方法,東林是比較反對的,倒不是因為這是反對派提出的,只是因為這合天朝大國形象不符,堂堂天朝怎麼淪落到要靠海貿來彌補虧空。不過東林也沒有什麼好方法,所以也只是口頭表示抗議罷了。
至於在台灣駐紮多少軍隊,大臣們一致認為最多不能過八千,八千人已經是朝廷的極限了,再多,朝廷就負擔不起了。
於是台灣、澎湖的駐軍就定在了八千人,另外朝廷還需要修築炮台,打造軍器,這就是工部與兵部的事情了,會議完事後,就有他們兩家商量著辦。
當然,年關臨近,移民還需要多方準備,工部還要派人去台灣實地的勘察,總的來說事務多多,能在年前草擬出一個章程來就已經是不易的了,所以今年是趕不上了,只能等到明年在實行移民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