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崇禎王朝

龍騰世紀 第八十章 文 / 崇禎王朝

    東線無戰事,西北也傳來了好消息,經過洪承疇的苦心經營,陝西的大規模民變是被鎮壓下去了,像農民軍領之神一魁,還有點燈子、可飛天等人都被洪承疇或擒或殺,連著名的農民軍領高迎祥、羅汝才、馬映和賀一龍等也被洪承疇所率領的洪軍所敗。

    大規模的農民軍是被鎮壓下去了,不過陝甘等地旱情還是十分的嚴重,朝廷財政困難,不能提供充沛的救濟物資陝甘地方官員的貪腐,使得朝廷頒布的一些政策措施沒有落到事處

    於是西北一些地方的民眾不斷的逃亡,而這些逃亡的民眾又給這些已經被擊潰的農民軍又提供了充足的兵員。這樣,洪承疇想要徹底的平定西北的叛亂就變得十分的困難。往往剛剛平定了一個地方,另一個地方就又生的叛亂。

    不管怎麼樣,洪承疇還是一個非常盡職盡責的好官僚,儘管又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陝甘在其的治理之下,沒有生大的暴亂,陝甘局勢依然是比較平穩。

    有功就要賞,所以在朝廷之上,就開始討論起要怎麼來獎賞洪承疇這樣一個盡職盡責的好官員。洪承疇在萬曆四十四年殿試中,為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洪承疇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歷員外郎、郎中等職,在刑部任事6年。天啟二年(1622年)擢升浙江提學僉事,以才高識士,所選人才皆俊奇,為朝廷所器重,2年後陞遷兩浙承宣佈政左參議。

    在天啟七年(1627年),升陝西督道參議。又在崇禎即位之初,榮升為陝西巡撫。沒有幾年,就幹出如此的成績,看來這個洪承疇又要陞官了。內閣討論到要如何提拔洪承疇時,李標說:洪承疇是皇上親自提拔的陝西巡撫,依皇上的性子,看來皇上有意將整個西北交給他了。

    李標的說法的到眾多內閣官員的同意,於是內閣有意升洪承疇為陝西總督。這個提議沒有遇到什麼阻力,論資歷,洪承疇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用現在的話說是正經科班出身,又在外面歷練那多年,再說,盧象升是天啟進士,現在是巡撫官職,那洪承疇為什麼不能薦拔為總督?

    內閣的意見報到皇上那裡之後,崇禎皇帝很快就批復了下來,不過結果很出眾人的意料.在明代,陝西行省的範圍包括了現在的陝西、寧夏、甘肅和青海一部分地區,是明朝行省行省中,地盤最大的一個。

    崇禎皇帝的批復是任命洪承疇為陝甘總督,並且皇帝將整個陝西行省一分為四,原來的寧夏、蘭州、西寧給單獨分離了出去。

    但是以當時西北的情形,根本就沒有條件來組建行省,但是西北的位置過於重要,陝西、寧夏和甘肅以北就是河套平原。黃河九害,唯富一套,說的就是河套平原。河套平原既有優良的草場,蒙古的大部分戰馬都出產於河套平原,即又有肥沃的土地,適於耕種,所以無論是對於明朝還是對於蒙古,都十分重要。

    而甘肅、西寧的南面就是廣闊的青藏高原。蒙古人信奉的藏傳佛教,而在青藏高原有不少的高僧和活佛,他們和數量眾多的蒙古王公有不少的聯繫。

    雖然朝廷理論上控制這青藏地區,可是實際上朝廷只控制這西寧以及湟水地區,其他地區根本就不是朝廷能管得了的。如果朝廷能實際控制住青藏高原,向那些活佛、高僧還有**、**施加影響,而這些大人物在向蒙古施加寫影響,一統草原也許會變的更加容易一些。

    自從在朝廷在正德年間將西域的前哨重地哈密丟失以後,明軍只得退守嘉峪關和星星峽等地,朝廷不可能放棄西域這麼廣大的地方,不過現在朝廷連重新奪回哈密的能力都沒有,所以只得在甘肅設立高官,徐徐圖之。

    基於以上考慮,崇禎皇帝將陝西一分為四,不過出於現實情況的考量,只決定在西北設立一個總督、兩個巡撫,陝甘總督統管西北事務,陝西巡撫監管寧夏,甘肅巡撫監管青海。

    內閣得到這份批復之後,有些不解。心說皇上這是要幹嗎啊,皇上想要對西邊動手了。不管皇上的想法如何,既然皇上已經拿出了大的方針,那下邊就得按這個大的方針辦。

    洪承疇的官是升了,但是他留下的空缺,以及皇上要設立四行省,兩巡撫以及新行省配套的個官職,都需要人來安排。雖然說候補官員不少,但是西北那個地方,在太平的時候就沒有人願意去,別說現在兵荒馬亂的時節了。

    內閣對皇上的意思並不十分贊同,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將陝西分拆為四個行省,不過將陝西分拆為四個行省就意味著會給許多官員以及候補官員帶來很多機會。皇上即位之初削減了不少官員,現在主動要增加官員,內閣和朝裡的一些人的心思開始活動起來。

    西北雖然說情況複雜,但是按照皇上現在對西北的關注程度,只要能在那裡幹好了,陞遷達根本不是問題,古語不是說:富貴險中求嗎。只要自己一派的人馬在西北幹的出彩,那就一切好辦。

    內閣不贊同,但是也不會反對,擋人家的路的事情是這些朝中老油條根本就不會幹的事情。既然皇上定下了基調,那就辦吧,至於那些為求情的,跟他們打打太極就成了。

    內閣和吏部剛剛開始為西北選拔官吏,一些人就到內閣、吏部和戶部走動。眼下西北就就成了一塊肥肉,東林和反對派誰都想讓自己的人馬掌握西北的大權。要說在早前,因為內閣是清一色的偏向東林的大臣在掌權,那是反對派是全力保存在京城的勢力,無暇他顧,現在不同了,內閣有自己人了,現在部趕緊擴大自己的勢力更待何時啊。

    兩派人馬明裡暗裡的在激烈的競爭西北的官職,這讓內閣和吏部、戶部很是煩惱,按說這裡根本就沒有戶部什麼事,可是西北連年大旱,每年都需要朝廷撥錢撥糧,所以要是和戶部大好關係今後在西北的日子就會很好過。

    因為東林和反東林的兩派人馬在內閣裡都有人,所以韓獷、劉鴻訓等基本能保持中立的大臣就不得已的在兩派人之間和稀泥。

    爭吵了幾天之後,內閣有接到了皇帝的旨意,授予楊嗣昌為甘肅巡撫,練國事為陝西巡撫。內閣和朝廷接到皇上的旨意以後,都傻眼了。大家爭了半天,沒想到,竹籃打水一場空。

    大家十分惱怒,自己爭了半天,沒想到兩個巡撫都被皇上任命了。眾人不甘,心說這個楊嗣昌和練國事是從哪蹦出來的。

    兩派人馬一查,得了,這個楊嗣昌還真不能得罪。楊嗣昌的父親是楊鶴,現任兩廣總督,而楊嗣昌本人是萬曆三十八年的進士,為官清正,沒有污點,資歷也夠,最重要的是他父親是總督一級的官員,眼下聖眷正隆,得罪人家那是不明智的。

    練國事,萬曆四十四年進士,現任京畿道監察御史,為官清廉,很有口碑。東林看到這兩個人雖然不是東林人,但是無一例外的在天啟年間受過迫害,怎麼說也是一個戰壕的戰友,所以沒有反對。

    而溫體仁一派看到巡撫這個位置是不可能,也犯不上為這兩個位子得罪楊嗣昌和練國事這兩個皇上眼中的「紅人」,再說,這兩人他也不是東林人,所以溫體仁等反對派決定還是不得罪兩人為好。

    巡撫的位置有人了,但是布政使和按察使都還沒有確定人選,明代官制,督撫、布政使和按察使合稱為「三憲」。這三個官職在一省之中權限很大。既然巡撫是爭取不到,那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人選,還是要積極爭取的。

    好在以內閣輔韓獷為的大部分內閣官員選拔官員的時候是以才能為標準,所以布政使和按察使等官員都是有才能的人,而且大部分人在政治立場上都是比較的中立,這樣,兩派人馬才勉強同意內閣所擬定的名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