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崇禎王朝

龍騰世紀 第六十八章 文 / 崇禎王朝

    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崇禎皇帝在看著朝臣們送上來的奏章,皇上看著御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章,崇禎覺得自己的腦袋都要炸了。

    奏章有大部分是有關官員上奏關於這次後金犯邊後,遵化等地的損失報告。後金的這次犯邊,給明朝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據統計,被後金攻克的縣城有四五座,被後金焚燬、搶掠的鄉村不計其數,邊民兩萬餘人被後金擄走,可謂是損失慘重。

    不僅有以上問題,還有就是遵化有關官員的處置問題。後金一路從邊關打到遵化,京畿震動,作為遵化地區的主要領導,馬世龍必須要負責啊。可是朝廷怎麼來處理馬世龍?

    說實在的,這個事還真不怪人家馬世龍,朝廷誰也沒有想到後金會借道犯邊;再說,要不是有馬世龍率領遵化兵馬誓死抵抗,說不定後金就打到京城了。可是,朝廷輿論上,一直在彈劾馬世龍這個邊疆大吏有違職守的責任。

    如果朝廷不處理馬世龍,在輿論上有些說不過去,但是如果處理重了,第一,有些寒了前線將士的心;第二,要是嚴厲的懲處馬世龍的話,說不定朝廷上的反對派就把火力全部集中在對付內閣上面。這是崇禎皇帝所絕對部容許的。

    內閣是堅決不能動的。要知道,崇禎皇帝是花了多少的心思來構建這個內閣的,怎麼會允許反對派就這樣的打掉這個內閣。所以崇禎皇帝思量再三,決定任命馬世龍為宣大總兵,讓馬世龍重建宣大兵馬。

    崇禎皇帝在平台召見內閣和六部等朝廷官員的時候,崇禎將這個想法提了出來,徵集朝臣們的意見。當然,崇禎皇帝的理由十分的冠冕堂皇,因為宣大軍在薊縣被後金軍隊擊潰,朝廷打算重建宣大軍,鑒於馬世龍的軍事才華,所以讓他戴罪立功。

    在場的朝廷大臣一看。既然你皇帝陛下都已經決定了,而且已經定下了基調,說馬世龍有才華,讓他戴罪立功。那你皇帝陛下還讓我們說什麼啊,難道讓我們說:這不行,必須要嚴厲的懲處馬世龍以嚴肅朝綱嗎?這不是給自己添麻煩嗎。

    於是眾朝臣齊聲的恭賀皇上聖明,馬世龍的為題解決了。接下來應該是遵化解決空缺官員的問題了。先是遵化巡撫的人選,讓誰來當遵化巡撫,朝廷大臣們眾說不一。對於這些朝廷大臣們推舉的人選,崇禎皇帝都是不太滿意。

    崇禎皇帝對眼下官員的選拔任免都十分的不滿意。在明朝中後期,一般都在進士當中挑選官吏,所以才有那麼一句話,叫做「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閣僚」。意思是通常人士在得中進士後,進入翰林院學習,成績優異者就有機會進入吏部等部任職,然後在一步步的高昇,最後進入內閣,光艷門楣。

    於是就造成了由進士包攬了朝廷一切要職的情況。崇禎皇帝決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所以,他決定這次對於遵化巡撫,一定要破格提拔一個人,但是好要照顧一下內閣等朝廷大臣的情緒。

    崇禎皇帝一邊在那裡想啊想的,一邊聽朝廷大臣為這個遵化巡撫的人選在一旁爭論不休。崇禎皇帝突然間想到在孫承宗的奏章裡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梁廷棟。孫承宗在奏章裡可是非常的讚譽這個梁廷棟,說他有能力,知兵事。

    崇禎皇帝想,為何不將這個梁廷棟提拔為遵化巡撫。雖然說這個梁廷棟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參政道的官員,可他也是正經的科舉出身啊,這樣的話就減少了任命他為遵化巡撫的阻力。雖說他的資歷不夠,但沒有關係,自己不按常理出牌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當皇上提出讓梁廷棟當任遵化巡撫的時候朝臣都是一愣,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這個梁廷棟是何方神聖。崇禎皇帝看到朝臣們不知所以的樣子,解釋說這個梁廷棟是一個參政道的小官,因為在這次後金犯邊中,表現良好,所以才打算將其躍升為遵化巡撫。

    在場的朝臣們一聽說這個梁廷棟原來是一個小小的參政道官員,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個地方小官啊,不知道不足為奇,知道了才奇怪呢。

    對於皇上提出來的人選,內閣和大部分東林官員都覺得這個人資歷太淺,部怎麼合適。但是對於那些像溫體仁,周延儒等反對派官員來說,這個到時無所謂的。本來他們所提出的那些人選,不過是為了增加自己在朝廷上聲勢,這個時候,既然皇上親自提出遵化巡撫的人選,那我們何不順著皇上的意思行事啊。

    於是乎溫體仁,周延儒等人一下子就轉變了口風,紛紛支持皇上所提出的人選。所謂的資歷問題,溫體仁,周延儒等人反駁說朝廷現在用人在即,應當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而不是一味強調資歷問題。

    但是一部分東林和清流提出,固然梁廷棟有功勞,但是這樣連升幾級,提拔他做遵化巡撫,有些不和體制。溫體仁當即駁斥道:如果說越級提拔梁廷棟不合體制,那麼請問,孫承宗大人和成基命大人被擢升為內閣大學士就合乎體制了嗎?

    根據大明皇朝的體制,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是不能當任內閣職務的。因為兵部尚書掌握全國兵馬,而吏部尚書掌管全國官吏。一個掌兵,一個掌管,如果在讓這兩部尚書進入內閣,那麼就有內閣架空皇帝的危險,所以在體制上就不允許這兩部尚書進入內閣。

    但是,因為孫承宗和成基命是皇上親自提名,在加上孫承宗和成基命本身的政治傾向就是倒向東林的,所以在朝堂之上,東林官員是不會出來指手畫腳的,而溫體仁,周延儒等官員也不會惹皇上不高興。

    溫體仁是在賭,溫體仁浸染官場十幾年,他知道有些話在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就今天這種情況下,誰知道皇上是一時興起好是打定了主意要破格提拔這個梁廷棟,如果皇上是要打定主意要提拔這個梁廷棟,那麼在皇上的心裡肯定會對自己如此「體貼」的做法大加讚揚,那今後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溫體仁說完之後,低頭用眼睛的餘光探查四周同僚的反應。內閣,尤其是東林一脈的官員被溫體仁駁斥的無話可說,一個個十分的尷尬;而自己一派的官員一個個歡欣鼓舞,興致昂揚。

    反觀皇上,崇禎的表情還是一如既往,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溫體仁看到崇禎看自己的眼光,他知道,自己賭對了。一時間,誰也不說話了,現場陷入一片十分令東林官員難堪的平靜。最後成基命出列,向皇上請求,免去自己內閣職務或者免去自己吏部尚書的職務。

    崇禎皇帝看到成基命要求免去自己的職務後,崇禎皇帝擺擺受說道:朝廷現在正式用人之際,成愛卿就不必苛責自己了。再說,這些常規嗎,就是用來打破的。

    東林官員聽到皇上說的話,大部分都鬆了一口氣。但是有些官員,聽到皇上說的話後,就有些不是滋味了。這些人都是理學派代表人物,在他們的眼裡,皇上的如此作為是非常危險的,為此他們可算是憂心匆匆。

    既然皇上都說話了,那麼任命梁廷棟為遵化巡撫的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在這場交鋒上面,以溫體仁等為代表的反對派可謂是取得了小勝。這個結果讓溫體仁等人是歡欣鼓舞。同時他們也知道,皇上並不是十分的倚重東林,如果自己能博得皇上的歡心,入主內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