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隨之而來的報告是如何呢?
皇上的御駕可能要比原定時間晚一個月才能到達前線。
一個月?
等到皇上的御駕來到戰場前線,一個月之後誰知道會是怎麼樣的情況?也許大齊軍隊已經大獲全勝了,也許大氣軍隊被全軍殲滅了。
剛開始所有人還在擔心,會不會是在大後方也有敵人的軍隊在作亂,打散了皇上的御駕行進?一些軍士要求離開前線去護送皇上。可是都被否決了。
因為根本不存在什麼敵人軍隊的騷擾,皇上御駕會延遲這麼久的原因只是因為皇上不會騎馬,而且不願意學騎馬。因為他害怕。
全軍嘩然……
葉德陵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瞠目結舌,這真的是聖旨嗎?這真的是那個皇帝真實的想法嗎?
雖說,他還只是一個少年,但是也早已經過了懂事的年齡,再過兩年都可以大婚了,太學也已經就讀了很多年了。更何況,他一歲之時就是太子的人選,整個國家的能人志士都以培養接班人為自己的責任,有著這麼多這麼好的師傅和這麼優厚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皇帝怎麼會做出這樣的行徑?這樣的做法,這樣的想法在當時的葉德陵來看,是完全不可思議的。
不會騎馬是事實,但是如今時間這麼緊,這麼多的浴血戰士在翹以盼的等待著他,迎接著他。他卻以一個不會騎馬,不願意騎馬這樣幼稚和不負責任的借口給打了。這樣置生死於不顧而奮勇護國的將士們怎麼想?
全軍嘩然之際。葉德陵和所有地將帥花了不知道多少時間多少精力才將軍心穩定下來。
終於。到了最後浴血奮戰地戰士們也沒有在戰場前線看到皇帝明黃色地御輦。因為御駕還在半道上地時候。戰爭已經全面結束了。大氣軍隊除了必須地留守部隊之外全軍回撤。
戰士們地失望之情是可想而知地。其實所有人也不是說想得到多少地賞銀。多少地封賜。他們也知道現在地朝廷因為戰爭消耗已經空虛地很了。他們只不過是想要得到一個肯定。一個鼓勵。以告慰他們這麼長時間。這麼艱苦地付出。
可是最後怎麼樣呢?全軍回撤班師回朝。凱旋進京之際。早已在第一時間收到戰勝捷報地皇帝地御駕居然還沒有入京。戰士們是拖著疲累之軀從遙遠地戰爭前線千里迢迢趕回京城地。而皇帝地御駕呢?本來就還在半道上。他只需要掉轉馬頭沿原路返回就可以了。可是只有一半路程地皇帝御駕居然還趕不上軍隊地度。要知道幾乎所有地將士那都是步行回京地。有些人還需要背著或抬著自己受傷地戰友。這樣地行進度是可想而知地。可是他還是比皇帝地御駕來得快。
將帥們對於皇帝御駕地行蹤是對下面地士兵保密地。因為怕再一次引起嘩變。所以在入京之際。葉德陵就不得已地拿出自己地銀兩以皇帝地名義犒賞三軍。才得以將這個消息完整地掩藏起來。
而從那次之後。葉德陵也覺得他對於這個皇帝有了一些深刻地認識了。之後地皇帝地所有地表現也確實如剛開始他給葉德陵地印象一樣。說不上多麼地昏庸。但是總不可能是清明地。
既然如此,葉德陵也就一步一步地加快了自己原先就想好的那一系列的戰略步驟了。皇帝配合的相當默契,甚至於是想要什麼就給什麼的地步。但是葉德陵不會隨之飄飄然,他還是按照自己的計劃循序漸進,只不過適時的提快了一些度,拓寬了一些廣度,也挖深了一些深度而已。
葉德陵跟先皇簽訂的所有條約,這個皇帝看都不看全部承認,他自己跟葉德陵簽訂的一系列的條款更是非常的守信諾,不需要葉德陵刻意提醒,總是能夠達到葉德陵想要的那一些。
之後葉德陵在大齊朝廷內部不斷的安插人,甚至在皇帝的皇宮和後宮裡面也是廣泛的安插自己人。剛開始葉德陵還有所顧忌,所以不敢不但數量少,而且人員也精挑細選,崗位合情合理,讓人找不出任何的把柄。但是自從葉德陵的女兒入了宮,並且毫無疑問的成為了皇后之後,在後宮中安插人手就根本就無所限制了,可以說皇帝身邊的所有人,從枕邊人到洗腳宮婢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是經過了葉德陵的篩選的。這一切當然葉德陵會做的比較的隱蔽,以免引起皇帝的不滿,但是這種事情是公開的秘密,皇帝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皇帝並沒有對這樣的安排表示出怎麼樣的不滿。
服侍的不好的,他也會馬上冷落,這時候葉德陵馬上就會做出反應,那個人用不了多久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消失在皇帝的面前。可是這樣的人員消失都是有原因的,確實是那個人自己做的有失欠妥,被隔離撤退也是人之常情,這一些全都不會引起葉德陵任何的懷。人家畢竟是皇帝,從小嬌生慣養,而且從生下來就是指揮人的,這一些都是正常的反應。
唯一一次引起過葉德陵對他的懷的就是皇宮的子嗣問題上。其
後是生下過皇子的,而且不止一個。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皇后的這兩個皇子都在不足週歲之時夭折了。
皇子夭折本來就是大事,而且更何況是皇后嫡出的皇子。這都不算,夭折一個只能說那個孩子先天不足,可是偏偏兩個皇子都夭折了。而差不多同一時期產下的其他皇子卻並沒有什麼情況,當今太子就是跟皇后的第二個皇子相差一個月產下的皇子。太子順順利利的長大成人,可是皇后的皇子卻偏偏夭折在搖籃裡。葉德陵當時就懷疑是不是皇上在搞鬼,他不想要皇后擁有皇子順利奪位,使得葉家更加如日中天。但是一想,虎毒不食子,那個皇子雖說是葉德陵的親外孫,但更是皇上自己的親骨肉,沒有理由為了幾十年之後的不一定地事實而親手殺害自己的孩子。葉德陵站在一個父親和一個爺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是這麼想地。他不相信這樣的一個皇帝會有這樣的韜略和魄力,毅然以殺害自己的親骨肉來阻斷葉德陵的外戚專權之路。因為即便他如此做了,也不一定能夠阻止的了。那就沒有這麼做的必要了。而徹底打消葉德陵這個問是因為皇上因為痛失愛子而傷心過度,幾乎命喪的消息。這個消息是御醫告訴葉德陵的,而皇帝身邊專診地那幾個御醫都是葉德陵的人。他們說的話,葉德陵當然相信,再加上皇上一向來的作為和表現,葉德陵也就覺得這樣的懷不太能夠成立了。
可是,葉德陵覺得這個懷不能夠成立並不代表他不覺得這個事情沒有可性。而這個可疑性再次爬上葉德陵的心頭是因為一年之後皇后再次懷孕,這一次皇后順利產下了一個公主。公主生下來就體弱多病,就在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公主也會不幸夭折地時候,一轉眼到了公主的週歲。
葉德陵想不通了,為什麼是公主就能平安長大,而皇子就會在襁褓中夭折?
難道真的有人在搞鬼?而如果真的有人搞鬼的話,除了後宮的那些爭寵上位地女人之外,還有一個人有著更大的嫌。可是遍佈眼線的後宮中,葉德陵和皇后暗訪明察了許久始終毫無線索,沒有任何的蛛絲馬跡能夠證實那兩個嬌嫩的皇子是被謀殺地。越是往下查,越是證明了那兩個皇子確實死於自然。
自此後,儘管葉德陵還是心存疑惑,但是在沒有任何真憑實據的情況下,他也只能將問放在心中,秘而不宣。而整件事情,知曉葉德陵曾經有過這份心地也就只有皇后一個人而已。葉德陵做的非常隱蔽和秘密,皇后處事也是滴水不漏地樣子,所有就算當時他們曾經大動干戈的查探了很久,但是表面上沒有任何人知道生過這樣地一件事情。
隨著時間的流逝,葉德陵的那份心,在皇上的幾年如一日的如常表現中慢慢被遺忘,可是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之後,當年的那份心再次浮上了心頭。會不會皇帝一直以來都是在韜光養晦?雖然葉德陵對於一個人可以韜光隱晦一輩子表示出了他的不理解,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和之後的事情的展過程當中,當今皇上確實是沒有什麼翻身的機會,如果他貿貿然的想要大權獨攬的話,那麼必然會引起一番爭鬥乃至展成一場爭權奪位的腥風血雨。所以並不是皇上能夠忍,而是他必須忍,或說他只有忍。而如果將皇上這麼多年的表現都理解為隱忍的話,那麼這個皇帝就厲害了,簡直是太厲害了。因為當他還是一個少年,一個兒皇帝的時候,他就已經懂得了百忍成鋼的道理了,在那個時候他就做好了韜光養晦的準備。那麼這麼多年中,他一邊隱忍當然也就會一邊的部署了,因為身份和條件的限制,他做出任何的佈置都是比較苦難和難以掩人耳目的。但是這些都不會成為問題,一個能夠如此隱忍之人,他的心智和耐心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他會用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完成一個小小的佈置,這個佈置不會驚動任何人,但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中會揮到想像不到的作用,因為他藏在了所有人的背後,沒有人知道那個佈置,沒有人會去預防,會去提防,也就最終失敗在那個點上了。
這樣的皇帝讓葉德陵想到了一個被冤枉入獄的囚犯,他或許就可以花去自己一生的精力來換取自己最後的重見天日。他可以一點一點的挖地洞,每天只有那麼微末的一點點,但是就是因為每天只有微末的一點點,所以他可以避過獄卒乃至所有人的耳目,每天的微末一點點,幾年,幾十年之後就是一條通往自由的大道了。
這樣的想法令葉德陵感覺到非常的不安,如果那個幕後的人真的是皇帝的話,那麼他現在的動手就不會因為他忍不住了,而是他確信自己有了足夠的實力和最佳的時機了。
如果,真的是這樣,葉德陵自問,他還會有必贏的把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