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版本有六種,有關梁祝的古跡,目前已現17處包括讀書處6個,墳墓1o處,廟1座。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故事自晉朝開始變有稍許流傳,形成在宋朝到清朝,但更多的說是明朝,而李泰,他則準備將此故事來衝撞那些封建制度,這等級森嚴的社會,在此宮廷宴會之上,不故什麼後果的陳述此不公的天下
自唐朝之後,社會上的矛盾以及不再劇烈,唐朝是毀於朋黨之爭。確切地說,唐朝是被門閥世家,封建士族,那些門第極高的大族,與那些地位較低的寒門庶族的爭鬥而滅。為何?很簡單,唐朝後期雖說藩鎮割據嚴重,宦官專政猖狂,但卻非是沒有扭轉餘地。但是,牛黨李爭,卻是致使大唐覆滅的根源。
與漢明宦官與大臣的奪權之爭、宋朝士大夫之間政見相爭不同,唐朝的「朋黨」之爭是一種「階級」鬥爭。確切的說是高門士族與寒門庶族之間的鬥爭。自隋開科舉,削弱士族勢力,加強皇權後。到唐朝建立,士族的地位仍很高。唐以關中立國,其統治集團多是宇文氏關隴士族。但東漢以來沿襲四百年的關東、江南士族仍然保持很高的聲望,對李唐王朝及關隴士族很不利。最可氣他們居然不屑同李氏皇族通婚,害得皇帝女兒為嫁人愁。李世民下詔修《氏族志》禁止七姓十家互婚,卻見效甚微。連魏征、房玄齡等人也暗中與之結交通婚。到武則天時期,由於其出身寒微,做法又不合正統禮教,士族集團群起反對。於是她大力提拔科舉庶族,貫穿有唐一代的士庶朋黨之爭拉開了序幕。
通常認為庶族是皇室特意提拔的又起自寒微,天然的應體恤民情、效忠皇權。但看唐朝士庶黨爭的事實卻相反,原因在於朋黨間為了反對而反對的痼疾。以最著名的牛李黨爭為例:在藩鎮問題上庶族的牛黨主張安撫,李黨則主張削弱藩鎮,加強中央集權。有名的「元和中興」可以說是士族集團對唐王朝延續的貢獻。在對外關係上牛黨主張妥協,甚至在李德裕收復維州後,宰相牛僧孺竟然反對收復。並將吐蕃主動投誠的將領送回吐蕃,致使其全部被殺。對待官吏的設置,士族的李黨針對冗員過多,百姓負擔過重的現象,提出「吏員能省則省之」僅在中央就裁撤數千官吏,而牛黨執政後馬上恢復。對寺院經濟雙方也針鋒相對,當時大量的勞動力被寺院佔有,經濟展受到制約,李德裕禁止寺廟蓄奴,恢復其奴婢自由。而出身寒門庶族的牛僧孺掌權後下令官府不得干預,並將李德裕貶到現在海南的瓊山。自此,從唐初劉洎與儲遂良開始,延續近兩個半世紀的士庶黨爭,在唐宣宗時期以科舉庶族出身的牛黨取得最後勝利告終,二十八年後,黃巢起義,再過三十年,唐朝滅亡了。
都知道黨爭禍國殃民,然而兩黨人才的互鬥也十分可悲。士族劉晏實行鹽鐵專賣,科舉出身的楊炎頒布兩稅法,對百姓和中央政府都有很大利益。結果是楊炎貶死劉晏為老師元載報仇。李德裕堪稱宰相之才,維護國家統一,打擊藩鎮割據。他的很多主張對百姓利大於弊,卻由於黨爭死於貶謫地。雙方為維護自己的利益都勾結宦官,使宦官坐大。而庶族官僚袒護倚仗藩鎮對抗士族,多次阻撓對藩鎮的討伐。最終,唐王朝在藩鎮割據、宦官專政、農民起義的打擊下滅亡。這大概是唐朝開國皇帝沒想到的
在皇宮中搭建的舞台上,流傳一千六百多年,自東晉末年開始,至宋以後完善的《梁祝》正在表演,而在表演的同時,卻加上了旁白,這不是畫舌添足,而是闡述著封建儒家思維,對人們的禁錮。這是李泰特意要求加的,很顯然,這次原本十分美滿的宴會,算是徹底泡湯了,不管是李世民,還是其他大臣,皆臉色不大自然,
不少功勳子弟,王孫公子,還有那些個無拘無束的公主們,則完全被劇中清節所吸引,這裡面尤其以李漱為代表。
看到年輕一輩的表現,李泰不禁暗笑,就是要的這個效果,那一部分不肖功勳之後,尤其是願意通過幫助自己上位,將那些老功臣拉下來,再掌握權力的年輕一代,都不是笨人,通過此事,定能很輕易把握到自己的想法。
這雖然看似僅是表達對士族的不滿,但也有提醒眾人,功勳也是此例,官僚又如何,他李泰一樣敢得罪,至於原因?嘿嘿,等下若是說出來,怕是能令士族更快地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呢!但是,真要講出些論斷來,那麼,所有的上層社會,必將生一次動亂,這對歷史亦沒什麼好處,頭疼啊
終於,等話劇結束,李世民單獨招李泰問話,「青雀,你此為何意?怎麼會如此莽撞,這不是坦白了表示對士族的不滿嗎?況且,你得罪的,也不僅僅是士族吧?」李世民龍目緊盯著李泰,看他如何回答。
李泰無所謂地聳聳肩,將這士族與科舉出生的庶族相衝突所帶來的後果闡述一遍,果然,聽得李世民大皺眉頭,半晌,方才歎氣,「唉,看來,的確是朕疏忽了,幸好青雀你提及,否則,後患無窮啊」
沉吟好一會,李世民抬頭,苦笑地問,「青雀,你的意思,莫非是,徹底消滅高門士族,還是不舉行科舉?」
李泰一聽,也無語了,心理大罵自己欠缺考慮,但事已至此,無可選擇了。
科舉制在當時的先進無可質疑。但唐朝士、庶兩個階級之間的黨爭,是各自為了維護本階層利益進行的你死我活的鬥爭。從私人得失到不惜犧牲國家民族利益,不遺餘力的排斥打擊對方。皇帝利用科舉出身的庶族官僚,與藐視皇權的門閥士族爭奪統治權。唐朝黨爭的結果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之大,完全過了歷史教科書的定論。它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影響了以後的一千多年。高門士族在皇權和農民起義的雙重打擊下,從此徹底退出歷史舞台,科舉出身的庶族成為國家官僚的唯一支柱。
而後建立的歷代王朝,面對沒有對立制約方、一枝獨秀的科舉新貴,為了維護其統治,本能的開始極力控制人們的思想。迎合皇權思想的理學在宋朝興起,在皇權的極力支持下,理學成為儒學的正統解釋。到明朝開始以朱熹註解的《四書》為科舉的標準答案,極大的禁錮了中國近代思想的展。同時,科舉的受益者,為了鞏固本階層的地位,將科舉以外的一切都斥為微末下流。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上層思想的封閉,以及底層被現實利益所吸引,百姓趨之若騖。這些共同導致了中國從宋以後逐漸失去了對外軍事、經濟、文化上的張力,逐步被西方過。可見,唐朝黨爭導致了士族的消亡,科舉的確立。而科舉的興盛,又導致了以後中華文明在思想上的禁錮。這種封閉禁錮一直延續到近代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