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是一點點的爆的,當日本人完成了進攻武漢的初步部署的時候,周成仁所在的74軍剛完成整編,由於在淞滬、南京、蘭封中的出色表現,74軍在戰後被獲得了大批武器彈藥的補充,而新兵的整訓方面更是極為出色。
當最高軍事委員會的動員命令下達的時候,周成仁正指揮著團直屬特務連完成了長途行軍的演練,並進一步的增強了新兵的部分戰場對抗演練。
「看來,這次日本是真的想要打武漢了」看著一隊隊友軍從身邊而過,大刀金馬的跨坐在馬扎上的趙大剛對仰看著天空中起湧的雲朵,對周成仁說到。
「是啊,也不知道這戰什麼時候能夠真正打起來,不過依我看快了」周成仁同樣看著天
「聽說師部已經先過去了。」趙大剛笑了笑,自顧自的點上一根煙。
「應該快開始了吧,沒有什麼懸念了,這不前幾天剛調了幾個師過去了,想是增援皖西去了吧,那邊的局勢很不穩。」趙大剛將目光投向更遠處「只是這要真的打起來,這仗肯定忒慘烈,哎,***本人那群王八蛋可真是瘋狂。」
周成仁悶哼一聲,吐出一團煙圈,「小鬼子是該揍揍了,要不把這群王八蛋的皮拔直了,要不了幾天這群狗崽子又會跳出來蹦達了,但願別跟徐州會戰樣,前期咱們打得漂亮,後期不是人打得到模樣,要那樣的話,誰打誰還難說呢。」
趙大剛跟著訕笑兩聲,「但願吧。聽說這次我們依然是歸隸在薛岳總司令的指揮下。」
周成仁笑著扔掉手裡的煙蒂,「好了,把弟兄們帶出去再拉拉吧,以後就怕沒機會了。」
而此時,為了增強武漢城防工事,國民政府最高統帥部下令在原有的野戰工事和半永久工事的基礎上增加構築永久工事。根據軍事委員會擬定地計劃,地方政府和武漢警備司令部必須在衛戍總司令部的督飭執下立即開始增築武漢城防工事。
所有的增築工事都是以原有的城防工事為基礎,再編成若干據點,以為作戰部隊的陣地編成、骨幹。按照1月29日的武漢行營會議,以武漢以東戰場敵人為目標。在賀勝橋、葛店、陽邏、橫店、蔡甸線增加構築工事,並使用4個師又3個團的兵力,構築機關鎗掩體172個、掩蔽部9o個,步兵炮掩體6o個、掩蔽部3o個。野(山)炮掩體46個、觀測所18個、掩蔽部28個,重炮掩體32個、觀測所9個、掩蔽部24個。
所有的工事都必須為半永久工事,工事的強度以能抵抗15厘米榴彈炮地轟擊為土木工程原則。材料應該以木材為主要材料,重要地段構築的堅固工事則必須用鋼筋洋灰磚石。
人員組織方面,則是由武漢警備司令部設立地城防組專司其事。工作部隊由省府同意安排,工事區域附近各縣徵集民
最高統帥部對武漢附近及外圍地區工事的構築是極為重視的,年初的1月29日、2月4日,軍委會就曾經兩次電令武漢衛戍總司令-陳誠,要立即將武漢附近全部陣地之設計、配備與防禦工事計劃及其工事完成日期。用圖示詳報,並規定武漢附近陣地野戰工事。應照新式野戰築城構築。尤其是注重工程完成時間。
早在2月3日,委員長就曾經電令何應欽、徐永昌兩位將軍,對由淞滬、南京作戰後撤退到商城、羅田、麻城、黃陂、田家鎮、黃安、宋埠各部隊進行組織,限令構築工事,並由軍令部派員負責指導監築。馬當、湖口、九江、田家鎮防務特別重要,其工事與炮位以及部隊防務,應由軍令部特別督促佈置。並下再三敦促武漢外圍各部隊應從構築陣地,並對重要據點、要塞等地,加強構築據點式堡壘群陣地。
而於此同時,軍事委員會為加強長江中游地防務。除令第3戰區在安徽-貴池、江西-馬當一線部署兵力外。還增築了沿江的要塞。除了武漢築有的鳳凰山炮台部署有88毫米炮之外,在年初。又劃馬當、湖口、田家鎮、黃鄂四地為要塞區,設立機構,修建炮台,構築防禦工事,並將從長江下游江陰、鎮江、太湖等地撤回的要塞炮兵部署在這4個要塞。
所有增設要塞的火炮均為在去年的滬、京作戰中自沉、被毀海軍軍艦上拆下來的艦炮。其中馬當要塞配備12o毫米艦炮12門,湖口要塞配備1o5毫米艦炮門,田家鎮要塞配備1o5毫米艦炮16門,黃鄂要塞配備75毫米艦炮1o門。
因海軍部已於1938年1月1日撤銷,新於2月1日成立的海軍戰時總司令部僅設參謀、軍衡、艦械、軍需4個處和秘書辦公室、副官辦公室,且裁撤了第3艦隊司令部、練習艦隊司令部等17個單位。原海軍部部長-陳紹寬任海軍戰時總司令,陳季良參謀長(仍兼第1艦隊司令),曾以鼎仍任第2艦隊司令。原第3艦隊艦船沉於青島海灣堵塞航道,司令沈鴻烈任山東省主席,率海軍6戰為主的一部官兵在山東進行遊擊戰,副司令謝剛哲率其餘人員撤至武漢附近,改編為江防要塞守備司令部。下轄3個總隊和1個炮兵大隊,分別部署於各要塞區擔任守備。這些薄弱地力量便是海軍在武漢會戰爆之前所做出的調整。
第1艦隊僅有炮艦8艘、炮艇6艘及測量、運輸等輔助艦船共2o余艘;第2艦隊僅有炮艦6艘、炮艇9艘及魚雷艇等。可即便是這樣,力量單薄地中國海軍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海軍戰時總司令-陳紹寬以永綏號炮艦為旗艦,進駐漢口;第1艦隊司令-陳季良設司令部於民權炮艦,負責武漢以東長江水域的防備。
整個武漢以東的江防,除由海軍組編的要塞炮兵、要塞守備部隊和第1、第2艦隊外,各要塞區及其附近尚部署有6軍部隊,擔任防守。為統一江防6、海軍和要塞的指揮,最高軍事委員會設立了江防軍總司令部,以劉興為江防軍總司令,海軍第2艦隊司令-曾以鼎為副總司令,統一併歸武漢衛戍總司令-陳誠指揮。
年初之時,為了封鎖長江、阻止日本海軍溯江進攻武漢,國民政府下令由江防總司令部主持,以江西省主席-熊式輝兼領主任委員的江防委員會部署施工,在長江的馬當江面建立了沉船阻塞線,並在阻塞線的上下游廣佈水雷,同時將九江一線的長江航道標誌全部毀除。以使得日本人無法沿江而上。這種悲壯地焦土抗戰是為四萬萬中國人不甘成為亡國奴地怒吼。
而因徐州會戰結束後,日軍第2軍因花園口黃河決口而形成的黃泛區地原因,被迫停止前進,這樣一來日軍沿平漢路進攻武漢的可能性減便是極小,根據這種情況,最高軍事委員會對武漢衛戍部隊的部署作了相應的調整,以加強長江方面的防禦力量。
包括第74軍在內的調薛岳兵團被抽調到長江南岸的鄂東北、贛北地區擔任防禦任務;第54軍負責擔任田家鎮南岸及瑞昌的防守作戰。同時最高長官部還將衛戍區劃分為江北、江南兩個作戰區,分別由萬耀煌、周懺任指揮官。江北區轄第6軍的第93師、第16軍的第28師,江南區轄第75軍的第6、第18兩師及黃鄂要塞部隊。第94軍仍執行武漢警備任務,另以第37軍-第92師歸武漢衛戍總司令部直轄。
除此之外,湯恩伯的第31集團軍中抽調出第68軍撥隸第5戰區,其主力則集結於南陽、襄樊地區,以策應武漢地區的作戰。
而自從5月19日佔領徐州後,日軍便也開始了其進攻武漢及廣州的準備,5月29日,日本大本營擬定了當年秋季攻佔武漢的作戰指導大綱。
而6軍部本來準備以1個軍沿平漢路南下,1個軍沿長江西進,共同鉗擊武漢的作戰計劃則因為華北地區的第18集團軍的游擊作戰而被擱置特別是在徐州會戰期間,由於調用了日本華北方面的兵力,佔領地區內的警備力量減弱,第18集團軍的游擊抗戰活動更加激烈,晉南、晉西北各守備隊紛紛受到優勢中**隊的攻擊,同蒲線頻繁遭到破壞,各守備隊在中國游擊隊困擾下彈藥、糧食均告缺乏,只能以貓狗及野草充飢,以至於日軍被迫撤出蒲州、運城、平6等地。晉察冀方面的游擊活動甚至使得日軍被迫撤出淶源等地,平漢路也迭遭破壞,很難再從華北調出兵力。
由於華北治安戰的原因,日軍不得不將作戰計劃改為由「華中派遣軍以主力沿淮河地區,另以一個軍沿長江地區攻佔漢口,華北方面軍以一部在華中派遣軍攻勢開始前攻佔鄭州一帶,將敵牽制於北方」。但黃河花園口決堤,淮河氾濫的突然事件,有使得華中方面軍主力沿淮河前進的計劃宣告泡湯,這種情況下,日軍大本營不得不又改變作戰計劃,決定主力沿長江進攻,一部沿大別山北麓進攻,兩路合圍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