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我要當盛唐皇帝

龍騰世紀 第073章 心生異志 文 / 我要當盛唐皇帝

    要想賺錢,必須發揮個人獨特的優勢才行,。

    李琅作為一個穿越者,他的優勢就是,他比唐人多出一千三百年的歷史視野。

    但即使是這樣,在沒有任何成本和人脈的情況下,李琅所能想到的是,去挨近雲來客棧的慈恩寺練攤說書,賺點小錢。

    慈恩寺周圍是長安城最繁華的地段之一,酒樓、客棧、茶館、書肆、食鋪、青樓林立次比,與禪意悠遠的佛寺形成鮮明的對比。

    慈恩寺前,有一個青石漫地的廣場。

    廣場上三教九流,五方雜處:

    算命的半仙、賣藝的把式、賣狗皮膏藥的江湖郎中……貨郎、商賈、閒人、書生,香客、公子小姐、夫人丫鬟……深眼黑面的吐蕃人、高鼻黑髯的大食人,高鼻藍眼的波斯人……端得是人山人海。

    人一走到這裡,喧囂、熱鬧的氣氛立刻撲面而來。

    在廣場的東北角,有一棵參天大樹。大樹下,豎起一個長長的簡易門框。門框上掛著唐朝的第一副對聯:

    四大皆空,坐片刻,無分你我;

    兩頭是路,聽一回,各自西東,。

    橫批:你丫聽了要給錢。

    橫批下面,還寫了一行大字:四個男人不得不說的故事。

    大字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大唐玄奘西遊記。

    字雖甚是工整,卻是有些難看,沒有半點書法底子,不過並不影響人氣。

    門框後,有一個攤幾。攤幾前,裡三層外三層地圍滿了人。

    攤幾後,李琅斜靠在大樹上,席地而坐,搖著自製的折扇悠悠然對著眼前那一張張聽得津津有味的面孔說起了土地兼併版的《西遊記》。

    在那個沒有電視及影像的年代,儘管長安城裡很多人聽說過李琅的名字,卻無從知道李琅的模樣。

    況且李琅已經拒官為民,人走茶涼本是人間常態。滾滾長江東逝水,時間沖淡一切,聲名功業,皆是過眼浮雲。李琅是否發跡,也不管普通百姓什麼事,故而李琅可以怡然自得地在廣場上說書,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就是那個曾經護送公主和親的殺虎英雄。

    當然,李琅喜歡這種淡泊,他不想要什麼名人效應。李琅也不是商人,更無意把名人效應轉化為經濟利益。

    「且說那豬八戒見了高翠蘭玲瓏豐滿的身段如蛇扭動,難以蔽體的薄紗春衫隨風飄舞,雪溜溜軟彈彈的肌膚若隱若現,胸前雙峰高聳,直入雲天,微微顫顫,真是越看越愛,緣分啊,老豬那口水頓時像小溪,流得嘩嘩的……」

    「哈哈……」聽眾們爆發出陣陣猥瑣的歡笑聲。

    男歡女愛、傷風敗俗、誨淫誨盜的段子,無論在什麼朝代,都是人們最愛聽的調調,。後世網絡上放兩張胸大臀肥的清純美女照,清純加性感,秒殺所有男人,點擊率立即超高,這豈非正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李琅在慈恩寺前說《西遊》,切合情境,加之故事頗為新穎,故而生意十分火爆,連慈恩寺裡閒來無事的掃地僧也天天跑來白聽,幾乎回回不落。每次聽到李琅講到繪聲繪「色」處之時,掃地僧口中連宣「罪過」,卻不見人挪步走開。

    白聽還要指責,慈恩寺和尚的人品還真不咋的。

    當然,李琅在西遊故事中將太上老君,也就是皇家追封的玄元皇帝老子說得慈眉善目,悲天憫人,並把老子提到跟玉帝、佛祖平起平坐的高度,免得故事在那些皇權衛道士口中落下話柄。

    畢竟,老子是皇家死乞白賴認來的祖宗,不可貶瀆。何況,天寶元年又是一個「老子幾次現世」的不凡年份:

    一會兒有人報稱看到玄元皇帝現身丹鳳門的上空中,告云:我藏靈符,在尹喜故宅。一會兒又有人報稱看見玄元皇帝出現在天津橋北,告云:我藏靈符,於武城紫微山。

    百姓聞之大多覺得荒謬不堪,暗地裡竊笑不已,東都洛陽留守王倕更是將目擊之人抓起按問,細細審問之下,不出意料,果然是在騙人。

    可一心想要長生的李隆基偏偏相信這些鬼話,並準備在老子玄元皇帝的頭銜上,再加上「大聖祖」三字,追尊老子為大聖祖玄元皇帝。

    也許,李隆基其實也有點將信將疑,但他需要老子來大力宣揚皇家正統。

    「道」和「教」聽起來都挺玄乎,可以用來忽悠百姓,維持統治,跟後世的「某某主義」是一個道理。

    當然,「道」和「教」也可以被人用來培植信仰,鼓動百姓造反,。

    沒有信仰,是很難讓百姓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梟雄們造反的。

    宋江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造反,張角、洪秀全等人則直接以教主身份起事。

    在中國,教主帶領教眾造反切實可行,並且威力絕大。

    要知道,光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就造成中國2億人的死亡。白蓮教起義,也奪去了1億1千萬中國人的性命。

    這兩次,要不是造反集團自我內耗,並缺乏劉邦、朱元璋那樣有戰略眼光的蓋世梟雄和強有力的團結的中樞領導,江山易主也不是不可能。

    李琅說的《西遊記》中似乎也包含了一丁點「傳教」的意味。

    因為李琅在他講的《西遊記》裡,刻意將不少妖魔鬼怪描繪成佔地為王,掠奪土地,橫徵暴斂之徒,花大氣力講述百姓所遭到的苦難,然後再通過孫悟空的除暴安良,把孫猴子塑造成為民伸張正義的化身,給百姓指出一條可作選擇的道路。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喚起百姓們對官府的反抗意識。

    懦弱怕死,乞求當權者施捨「安穩」,就只能永永遠遠做農奴,世世代代當賤民。

    李琅這麼做,主要還是因為回歸中原成為笑柄,他在巨大的失望之下,已經心生異志。

    當然,為免於被別有用心之人對號入座,惹來不必要的麻煩。《西遊記》中的玉帝、老子、佛祖、唐太宗,以及唐太宗的御弟唐僧都是以堅定支持孫悟空的正面形象出現的。

    如果《西遊記》憑藉著其新穎獨特、引人入勝的神妖情節,能夠通過人們的口口相授,在大唐民間廣為流傳,甚至被有心人編製成書,那麼,日後,如果有一位梟雄打出「均田地」的口號舉事造反,必能受到深有同感的百姓較好的擁護,。

    因為,現在帝國土地兼併在愈演愈烈,貪污**日益加劇,呈不可控趨勢,百姓急需孫悟空那樣的英雄。

    不過,李琅用政治「污染」文學似乎顯得很無恥。

    但是,文學和政治幾乎無法割裂,如果沒有和諧的政治,純潔的文學又能有什麼用。陽春白雪抵不了五穀雜糧。

    無論什麼時候,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當然,李琅不想「傳道」,他只想賺錢。

    他這麼亂改,是出於一種底層百姓的反抗本能。

    其實他並不記得《西遊記》裡的每一個故事,很多故事都是他在不脫離「西遊」這個大框架的前提下,瞎編的,語言表述更是隨意而為,沒有文學作品那般嚴謹。

    ……

    唐人不像後世之人那樣聽書耍無賴,百姓較為淳樸,聽到妙處,有錢的人家一般也會自覺地扔下一塊寶貴的銅板。

    別小看這些銅板,唐時金銀稀缺,一般是上層社會的官紳才能擁有。普通百姓別說金銀了,連銅板都不多,因為唐時銅礦開採嚴重不足。在民間,以物易物更為流行。

    這些日子,李琅一天也能賺它三四十文開元通寶,放進兜裡的銅板叮噹作響,比起其他的說書先生們好了不止一星半點。

    樹下說書既賺錢又「傳道」,兩全其美,這樣的日子倒是非常悠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