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琅回到鴻臚寺契丹使團的客館,聽到了阿隆勒房中傳出的猥瑣笑聲和女人的無力呻吟,不禁眉毛微蹙,他在隨使團前往長安的漫漫路途中,已經探聽到這個女人是誰,。
盛唐時期的契丹整體上還是一個奴隸社會,本身沒有完整的官僚體系,沒有文字,官名大都仿自突厥,亂七八糟的,什麼可敦、特勤、左殺、右殺……契丹像樣一點的官名全是唐朝給封的。
唐設松漠都督府,府下置州,州設刺史,其下又有長史、司馬等官制,不過這些官兒都是用契丹八部的首領來擔任,無人真把它當作一回事,形式大過實際意義。
部落首領和可汗要麼就是世襲,要麼就是遵循自然法則,強者為王。
一個字,殺。
誰殺人狠,誰當王。
唐朝從不管契丹內部怎麼相互殺伐,反正唐朝只會承認最後的勝利者,不但授予將軍、都督、郡王等官職,還下嫁公主和親。
契丹的婚俗也很有特點,娶親不論輩分,年齡。近親結婚、離婚、再嫁均無所限制,完全沒有中原王朝的人倫綱常。
一個少女,剛開始嫁給爺爺輩;爺爺輩死了,又嫁給父親輩;父親輩死了,又嫁給兒子輩;兒子輩死了,又嫁給孫子輩……依此類推。
在阿隆勒房中發出呻吟的永樂公主楊氏就是一個例子。
永樂公主的父親楊元嗣為東平王李繼外孫,也算是宗室外甥女。開元五年末,她被冊封為公主,下嫁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第二年李失活被人砍死後,她又嫁其弟李娑固,李娑固被可突於所殺後,她又跟可突於,可突於被誅後,她又跟李過折,李過折掛掉後,她現在跟了泥禮的弟弟阿隆勒,。
與皇家有仇的李琅不同情皇家的女人,但他從不贊成和親,雖然他為了回歸計劃極力推動著歷史上的和親進程提前四年發生。
什麼文成公主入蕃,什麼昭君出塞啥的,他就好像看後世的《色戒》、《金陵十三釵》等等色情抗日電影一般,比吞下一隻蒼蠅還噁心。
無論什麼人,或為政治編排的史書上,把和親的意義吹得多麼天花亂墜,他都始終保留自己的固執立場。
詩人戎昱說得好: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
很難想像一個女人能夠給國家帶來和平安定,和親中夾雜的政治因素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有待商榷。
譬如金城公主和親吐蕃,唐中宗李顯還破格送上了「大嫁妝」——河源九曲,但結果又怎麼樣呢,唐朝和吐蕃的戰爭反而不斷升級。
把一塊肉丟給一群狼,群狼就會因此退走嗎?恰恰相反,嘗到肉味的狼群只會更加瘋狂地狂撲而來。
祭起美人淚,封藏將軍劍,說愚蠢也不為過。
……
契丹貴族經常被唐朝皇帝賜以李姓,正在阿隆勒房中吃喝的墜斤部首領李居柏就是一個父輩被賜名李姓的契丹貴族,他收留了走投無路的清江村村民,並安排村民們為墜斤部落放牧,。
也正是李居柏,同意李琅隨團而來,去爭奪興慶宮裡生死一瞬的榮耀。
李琅回到鴻臚寺,自然先去向李居柏談及街頭所見到的契丹俘虜一事。
李琅在外院跟幾名相熟的契丹侍衛胡吹海聊,靜候李居柏,直等了一個時辰,房門洞開,李居柏才從阿隆勒房中搖搖晃晃地出來。
在他身後的房內,年過四旬的永樂公主正衣衫不整,雪膚顯露地跪在地上,收拾桌上男人們享受過的殘羹剩菜。
……
李居柏聽了李琅的話後,淡淡地回了一句:
「那些人是李過折手下的殘存部眾。」
李居柏說完,也不告知李琅使團何時進宮面聖求親,便揮手讓李琅走開,回到自己房中。
迪輦組裡登上汗位已近七載,至少在表面上,他看起來早已在契丹八部中地位穩固,這群人還在為原松漠都督府都督李過折守節,反抗阻午可汗,實在有些愚忠和不智。
李琅不由浮想起那個年輕俘虜眼中不屈的凌厲光芒。
朝廷俘獲這群阻午可汗的敵人,並選擇在契丹求親使團抵京時,押著他們遊街,明顯是在向阻午可汗示好,看來朝廷是有意答應契丹人的求親了。
不知又有哪一位倒霉的小妹妹被華麗麗地送往契丹為奴。
錦衣玉食的皇家小妹妹,李琅不同情。
「備馬,隨我去薊國公府中。」不一會兒,李居柏著一身圓領唐袍,搖晃著出房來吩咐侍衛。
李居柏頗為傾慕漢家文化,粗通漢話,服飾言談也有意模仿漢人,。他嘴裡所說的薊國公是他的兄長李楷洛。
李楷洛原為契丹部落首領,後來附唐。他驍勇善戰,為大唐屢立戰功。開元初年,就已官至左羽林將軍同正、朔方節度副使,又進封為薊國公,顯赫一時。
遺憾的是,李楷洛沒能活到天寶年間就已經掛掉了。李居柏現在還在屬下面前大呼薊國公,無非是給自己臉上貼金。
不過,李楷洛雖已辭世,但他的兒子卻更加驍勇,而且聞名後世,幾乎跟郭子儀齊名。
他就是安祿山的噩夢:李光弼。
李光弼如今已在軍中嶄露頭角,年初剛遷為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府、朔方都虞候,現跟隨王忠嗣大軍與吐蕃戰於青海湖。
連王忠嗣都非常看好李光弼,王忠嗣經常對手下人說:「光弼他日必居我位。」,可見李光弼頗具軍事才能。
……
「今天去過你家鄉的村子了吧,三年了,就不要總是對當年的事情耿耿於懷,該忘記的就忘記吧。」
李居柏臨出院門之時,關心地說上一句,李琅在草原上所表現的「預言能力」和對局勢的分析能力讓他不敢隨意小覷。
李琅裝出笑臉道:「大貴人說得對,在下僅僅是去看看故鄉今日之面貌,別無他意。」
對於收留清江村村民的李居柏,李琅保持著一貫的感激。
目送李居柏走後,李琅的笑容便即凝故,臉上現出堅毅的表情,身形軒昂挺立,看上去彷彿一株傲立於懸崖峭壁上的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