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望到夕陽晴

龍騰世紀 五 怎麼活 文 / 望到夕陽晴

    第1o節五怎麼活

    按照當地風俗,先於父母而死的人要在上午出殯。這個上午,在家停放了三天的公學來要上路了。

    「起靈哎……」一聲粗壯悠長的號子過後,眾人將盛殮著死者的棺材抬起,棺材被陳放在一頂大大的花轎裡。

    這花轎,拱形方頂,紅緞裝飾,流蘇綴角,綵緞圍邊。轎身四周,上半部分全部是一尺見方的小格,每個小格上都用彩漆畫上四大名著裡的古裝人物;下半部分則用紅色綢布蒙外,看起來就是一棟裝飾得富麗堂皇的小房子。小房子下面兩根房檁一樣粗細、長短的木頭抬槓貫通前後,抬槓的每端分別由四個人負責抬起。

    這是十六抬的魂轎。

    負責抬轎的十六個人用豪爽、嘹亮的「嗨」聲呼應著領號人,不算龐大的出殯隊伍就出了。

    隊伍前端,有散紙錢的,有放鞭炮的,魂轎緊隨其後,接著後面就是死者公學來的兒子公消唯為的哭喪親人,再往後是乘在車裡的家眷、遠親、近鄰和出殯隊伍的服務人員。

    隊伍不是太長,也近1oo米了。

    隊伍裡的哭聲,隨著被抬起的棺材一步一步遠離家門,也變得越來越悲痛。這是公長順全家人的悲痛,也是全村人的痛心,正當壯年的頂樑柱突然間轟塌,誰都可以想像到,老的老、小得小,一家人在之後的日子裡會多麼艱難,不能不痛心。

    哭得最為悲痛的,是公長順夫婦,老年喪子,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眼看著自己兩口就要6o歲了,兒子卻突然先於自己而去,孫子還沒有長大成人,身邊的勞力就剩兒媳婦了,還不能保證兒媳不嫁人!

    「兒子啊,你就這麼早地走了,丟下老爹老娘在這個世上可怎麼活呀?!孩子那麼小就沒有爹了,怎麼能好好地長大呀?!」公長順的老伴一遍遍地這樣呼喊。

    他們哭得是那麼孤苦助,圍觀者中不少人都為這辛酸的哭聲所感染,情不自已地流下了眼淚。

    在華北平原,儘管計劃生育及其相關宣傳已經有了三十多年的歷史,一部分人逐步將自己的觀念一點一點跟城市人拉近——兒女一樣,都是骨肉;爭氣的姑娘總強於沒出息的兒子;兒子再多,不孝順也不如果娘等觀念已經融入不少人的頭腦。

    但是,養兒防老,人多勢眾,多子多孫是福氣,一群姑娘抵不過一個兒子的觀念依舊存在,並且在某些人心中相當根深蒂固,尤其在一些歲數大的人眼裡,還一直在重男輕女。

    養兒防老的公長順夫婦,沒了唯一的兒子,其悲痛地大哭便可以理解了。

    因為這是農忙季節,前來觀看出殯的人相較農閒時節來說並不太多,隨著出殯隊伍向著金沙河堤的方向漸行漸遠,很少的觀看者也都三三兩兩地回到自己的農田摘棉花或忙其他的事務去了。

    星羅棋布在棉田里摘棉花的人們,遠遠地看著出殯隊伍大都唏噓慨歎著,正當壯年就去世了,兒子還小,父母已老,留下老婆寡居,一家人可怎麼辦?

    人們慨歎歸慨歎,同情歸同情。搖頭歎息之後,大家還是躬下身來繼續忙活自己的事情。畢竟這樣的事情每年要生十起八起的,所不同的是,公學來是意外少亡的其中一個,其他更多的是自然死亡的老人,人們見怪不怪了。再說,糾纏於自己的生計,他們沒有時間展露自己的憐憫心。

    他們忙碌著把盛開的棉花採摘下來,小心翼翼地將棉葉屑或者塵土掉,再如獲至寶樣地塞進棉包。收穫棉花的村民們各個喜笑顏開,那採摘下來的彷彿不是棉花而是人民幣,棉包也不再是棉包,而是碩大的錢包,一把一把的人民幣從棉枝上抓下來直接塞進了鼓鼓囊囊的錢包。這樣的好事,誰攤上不會心花怒放?!

    哭得最為悲痛的,是公長順夫婦,老年喪子,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眼看著自己兩口就要6o歲了,兒子卻突然先於自己而去,孫子還沒有長大成人,身邊的勞力就剩兒媳婦了,還不能保證兒媳不嫁人!

    「兒子啊,你就這麼早地走了,丟下老爹老娘在這個世上可怎麼活呀?!孩子那麼小就沒有爹了,怎麼能好好地長大呀?!」公長順的老伴一遍遍地這樣呼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