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編輯手札

龍騰世紀 古今人物介紹 中華民族歷史上10大猛將-轉 文 / 編輯手札

    標題上已經說過,這個排名也許不是很準,只是演義版,但在大多數人心中一定比較合理

    (呵呵,因為很多人,不從真實角度來看,只在乎書面與演義中的表現)實話實說往往遭到盲目崇拜的鄙視,無奈

    中國歷史十大猛將入列名單如下:

    top1項羽

    我想只要是中國人,不管是學什麼的,上過什麼學,或者是沒上過學,提起此人無不瞭若指掌。巨鹿之戰,三萬破三十萬,彭城

    之戰,三萬破六十萬,如此懸殊的戰果令無數後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作為一個失敗者,得到了遠比成功者劉邦更高的認同度

    與同情,實在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中國人從來就是以成敗論英雄的,說到真實,項羽似乎也被神話了一般,真實的歷史中他與劉

    邦都是農民起義軍的小頭頭,陳勝吳廣死後,由他們兩個接班,繼續反秦統治的鬥爭,雖不曾看到電影中的那麼無敵的表現,但項羽的氣

    力大這一點,是肯定的,後人於是用了一句:恨天無捌,恨地無環來形容他的豪氣,意思就是如果天有捌,我可以把大地拔起,天有環,我

    可以把天空拉下來呵呵,我認為太誇張,項羽本人應該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一個如此悲情英雄竟能在民間擁有如此的知名度,實在

    是很令人費解

    既然是演義版就不說多餘了,如此人再多說看貼的要罵我的

    勇猛指數1o智謀指數6總評8.5

    top2冉閔

    冉魏政權的君主,死後被其對手追封為魏武悼天王,一個武,一個天王,入木三分地體現了胡人對其深深的畏懼之心。

    作為南北朝時期北方漢族的精神支柱,冉閔的威猛至今還在一些地方流傳,亂華之六胡經其征戰廝殺只剩其四,為漢文化在北方

    的延續流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人將在短時間內新寫個長篇,內中便有對冉閔濃墨重彩的描述),日本人更是將其稱為與項羽並列

    的猛將之。

    閔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騎赤龍,一生死於其手下的敵軍以萬計,死於其政權,軍隊下的胡人更是以十萬計,曾創造過以

    弱擊強九戰九勝的戰例,帳下軍士皆勇冠三軍,竟與楚霸王之八千江東子弟不相上下,僅被難一役便斬燕將數十,殺燕騎三百餘

    ,勇烈可見一斑,只是由於戰馬被殺,步戰力盡被擒,面對胡主責難,尤自怒斥:「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

    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被殺之後,天降三日大雪,又大旱,燕主疑懼,封其為悼武天王這才作罷。

    勇猛指數1o智謀指數8總評9

    top3楊再興

    小商河一戰,令無數後世子孫為之扼腕,數百將士面對數十倍敵軍(女真人主力騎兵部隊,戰力之強可以想見)動了奮不顧死

    的衝鋒,雖盡數死於沙場,卻使威名流芳百世,僅楊再興一人便殺敵將數十,斬胡騎數百,其中不乏元帥一類的重要將官,可謂

    死得其所,據史記載死後岳家軍為其收屍,僅從其身體內燒出的鐵箭頭就達兩斤以上,慘烈非常。

    據稱其為楊老令公之後,初為義軍帳下大將,後受到岳家軍的進攻,斬,殺岳家軍數位將官,所括岳王的親哥,兵敗投降,為岳

    家軍帳下與高憲,岳雲並列的三員猛將之,數次隨岳家軍擊女真騎兵,殺傷甚眾,胡騎皆畏之,聞之至則盡拔馬避之,以全性命。

    想來可笑,印象中的女真人打仗是不怕死的,怎麼會怎樣?想來女真人所謂的不怕死也只是一種表現現象,在明知進必死退可生的情

    況下一樣不會放棄生命的,呵呵。

    勇猛指數9.5智謀指數6總評7.5

    top4霍去病

    單是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便足以使其名載史冊,更可貴的是其對匈奴的戰績,不敗之將更是難得,像上文所述諸將,皆

    有敗績,且有些還敗得很慘,像這樣出身皇族親引鐵騎出塞,令胡騎喪膽,漢子振奮的名將極為難得

    勇猛指數9智謀指數9總評9

    top5呂布

    知名度頗高,號飛將軍,公認的三國第一武將。悍勇世無所匹,不多說

    勇猛指數8.5智謀指數4總評7.5

    top6斛律光

    字明月,高車族,北齊名將,出身將門,其父斛律金,官至大司馬,咸陽王,其弟為齊幽州刺史,可謂一門三傑,最初投候景(

    後來殺了梁武帝的那個),有人便對候景說斛律家小兒,不可使其三度為將,後奪人名,原因就是因其自小少言語,工騎射,

    具兵事,一郡皆服。十七歲時便生擒敵勇將,少年得志。與高歡出征,一箭射落大雕,高歡讚道:此射鵰手也。此後,北齊一

    軍皆呼之為射鵰將軍(跟郭靖差不多,北方民族對弓馬之術很看重)。

    縱觀《北齊書.斛律光》傳,如光自馳馬迎之,斬敵將,光自生擒敵領之樣的描述比比皆是,客觀的說,北齊書的內

    容基本是可靠的,可信度要遠大於南朝的幾本史書,能得如此高的評價,斛律光之勇自不待言。

    實是求是的說,斛律光不但是勇將,更是名將,在整個南北朝可以排得進前五位,與韋睿,劉裕,韋孝寬,陳慶之之流並列,只

    是由於本篇的大方向不在此,又因其非我族類,就不便多說。結局一樣不妙,又一個死於自已人之身的猛將,可憐得緊。呵呵

    勇猛指數8.5智謀指數8總評8

    top7史萬歲

    隋初四大名將之一,出身名將世家,15歲從征,後以副將從征平定尉遲同(有一個舟之底),每戰必先登,勇冠三軍,鄴城之戰

    ,敗勢已定之下,拔馬奮擊,大呼事急矣,吾當破之,突入敵陣,立殺數十人,方止住陣腳,後楊堅登位,以戴罪之身以涼州道

    帳下武將身份出征,與突*可汗定士卒何罪,願得勇士單挑以絕勝負之約,史載萬歲馳斬其將而還。突*大驚,議和而退,

    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次以單挑的形式決定戰局的例子,單憑此,史萬歲便該名流千古。

    後史以行軍總管身份隨楊素平高智慧之亂,引2ooo軍偏師,千里而進,歷7oo戰,與主力失去聯絡,皆以為其已全軍敗亡,殺傷

    以十萬計。後以此功加封,並進入四大之列。

    大斤山之戰,突*軍與隨軍相遇,敵哨騎回報隋軍主將為史萬歲,突*可汗大驚,說道:得非敦煌斬吾勇士者乎?在得到哨騎

    確認後慌張撤退,被隋軍跟進斬殺萬人,其勇由此可見。

    結局,嘿嘿,又一個不得善終的,又一個死在自已人之手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這個史萬歲昏了頭,為了替將士請功,不注意言辭

    用語,在朝堂之上跟楊堅對著幹,有失文帝威嚴

    勇猛指數8智謀指數7總評7

    top8英布

    又名黥布,三國時期,說馬有信,布之勇信指韓信,這個布指的就是這位了因其曾受過秦法黥刑而得名,楚九江王,漢

    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是當時僅次於西楚霸王的第二號狠角色,當時號稱勇悍的什麼樊噲啊,夏候嬰呀

    什麼的碰到他基本上是一戰而定,壓根不是個。打得劉老二幾次屁滾尿流,所謂傷得越痛,愛得越深,也使他下了本錢拉攏英布

    ,一旦得手,如獲至寶,可惜的是英布自投漢以後幾無建樹,還不如呆在楚那邊風光。

    巨鹿之戰,引數千楚兵為先鋒擊三十萬秦軍,無往不勝,悍通顯於諸侯,為最終擊潰秦軍主力立下頭功,後奉項羽令坑殺二十萬

    秦軍於新安,擊漢之役,引軍破三秦天險涵谷關,驍勇異常,項羽大封諸侯,布為九江王,殺楚懷王。

    劉邦殺韓信,彭越,英布懼誅而反,擊漢楚王部,敗之,破漢荊王部,盡收其地,兵,糖,又與漢軍主力相持與甄,劉邦見其悍

    勇不敢應戰,固守城池,留下一對千古妙對:何故而反?劉邦問。欲為帝耳!英布答。他的想法是不錯的,可惜此時天下已定,民皆

    不願戰,後大戰之下兵敗身死,落得個千古罵名。

    勇猛指數7.5智謀指數6總評7

    top9馬

    字孟起,號錦馬,長得極蚰,按現代人的標準整個就一酷哥,可恨的是他不但酷,還狠,都是mm們最喜歡的呀。隴右人,

    世居羌胡邊,以其勇深得胡人之心,號之為神威天將軍。

    潼關之戰是其一生中的巔峰之作,打得橫掃北方平定諸侯如探囊取物一般的阿瞞割須斷袍而走,帳下諸將竟無人敢拂其鋒芒,這

    可是些稱雄三國的狠角呀,曹仁,夏候兄弟,張合,哪一個不是個個頂個的主兒?後兵敗投告劉大耳,鬱鬱而終,殊為可憐。

    勇猛指數7.5智謀指數5總評6.5

    top1o李文忠

    明史載: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兒,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出身夠可以,朱元璋的親外*,隨朱一起打天下,勇冠三軍,戲勇

    冠諸將。也就是說就連常遇春這樣的勇將也只能排在其下,勇武可見一斑。漠北阿魯渾河之戰,馬倒步戰,仍殺傷無數,義烏之戰,

    引千騎橫突張士誠部,殺傷數百,全身而退,新城之戰,身被數圍,大呼奮擊,一戰破張士誠二十萬大軍,悍勇不可一世,諸侯皆畏

    之。

    我個人對李文忠最熟悉的一段是其白揚門之戰,勇中有謀,剛中帶柔,一代猛將本色盡顯無疑。尤為可貴的是其好學問,雖征戰

    沙場仍不懈學習,頗有古人之風。曾有:「兵在謀不在眾」之語,剛猛之中不失智謀,可謂智勇皆備。

    唯一可惜的是不得善終,死於朱元璋的猜忌之下,道理其實很簡單,雖是家族之人,終就對他不是很放心,而最放心的辦法莫

    過於從**上消滅,所以,他只好死了,沒有死於沙場,可歎,可悲!

    勇猛指數7智謀指數7總評6.5

    (後加兩人)

    top11張飛

    勇猛指數7智謀指數4總評5.5

    top12李元霸

    勇猛指數6.5智謀指數2總評3.5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