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波拿巴(1769-1821)是法國資產階級傑出的統帥和軍事家,他從土倫圍城嶄露頭角到滑鐵盧戰役的敗北,前後2o多年刀戈征戰,曾親自指揮過約6o個戰役,比遠古以來西方歷史上著名的軍事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和凱撒所指揮的戰役的總和還要多,且以少勝多而馳名於世,被後人稱為真正的軍事藝術的巨匠。
拿破侖一生雖然沒有寫過長篇的軍事理論專著,但他在晚年口述而由別人筆錄的關於1793年圍攻土倫的戰爭,1796年至1797年對意大利的戰爭,1798年至1799年遠征埃及和敘利亞的戰爭,以及他在這些戰爭中向士兵表的講話、命令,和對龍尼阿所著的《軍事學術論》一書批注的17條意見,及後來由布爾諾將軍根據他的書信、手令和日記等摘編出版的《拿破侖軍事語錄》等,都是他留給後世的頗有價值的軍事遺產。
力圖消滅敵人的軍隊
在拿破侖看來,在一場革命中,主要的目標不是爭取軍事力量的援助,就是瓦解軍事力量。基於這種認識,拿破侖總是把消滅敵人的軍隊作為戰爭的主要目的。
他說,歐洲有很多優秀的將軍,但他們一下子期望的東西太多,而我只看到一點,那就是敵人的大量軍隊。我力圖消滅他們,因為我相信,只要把軍隊一消滅,其他一切就會土崩瓦解。(轉引自米爾施泰因等《論資產階級軍事科學》,中文1版,25頁,軍事科學出版社,1985)
對此。馬克思曾評價說:主力只用於戰爭的主要目的——消滅敵人,這是拿破侖所制定的兩條老生常談的作戰原則之一。(《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4卷,155頁)若米尼也評價道,拿破侖不以攻佔一兩個點或邊遠省為滿足,而是集中一切力量切斷和擊毀敵軍,而一旦敵方未能組織起兵力加以防禦,則國家和省區就會自動放棄。
拿破侖的這一力圖消滅敵人軍隊的思想,貫穿於他所進行的全部戰役中。他在指揮作戰時,從來不先去搶佔敵人的領土、而總是先尋找敵人的軍隊,併力圖在一次或多次會戰中把他們消滅,從而奪取勝利。例如,在意大利戰役中,拿破侖為尋找一切機會殲滅敵軍主力,曾以一支3萬人的裝備很差的軍隊,同反法聯盟進行了14次會戰,7o次戰鬥,先後殲敵2o余萬,粉碎了第一次反法聯盟的武裝進攻。
又如,1796年至1797年的曼圖亞爭奪戰。曼圖亞要塞位於波河和明紹河交匯處,地形險要,有意大利鎖鑰之稱。當時流傳一句名言:曼圖亞在誰手,意大利歸誰有。由於曼圖亞為奧軍在意大利的惟一重要基點,勢在必守,以阻扼法軍。而法軍為控制北意大利,並打通德奧之路,也志在必得。對於這樣一個處於關鍵地位的要塞,拿破侖不是花費高昂的代價去直接強攻,而是採用圍點打援的方法來獲取。為解曼圖亞之圍,奧軍曾不遺餘力地連續4次派兵加以援救,均被法軍粉碎,拿破侖正是借此大量消滅了奧軍。其中,法軍在第一次包圍曼圖亞時,總兵力約4.2萬人,僅以約8ooo人圍攻曼圖亞,卻以3.4萬人待機迎擊奧軍的援兵。而在奧軍企圖第四次為曼圖亞解圍時,儘管拿破侖手中可以用來對奧軍作戰的機動兵力只有3.1萬人,卻仍以消滅敵人軍隊為主要作戰目標。他於1797年1月,通過巧妙組織利沃裡戰役,又一次以少勝多,獲得了大量消滅敵軍的輝煌勝利。拿破侖在給當時督政府的報告中宣稱:在四天內打了四次戰役和六個遭遇戰,總共殺傷敵軍六千人,俘虜二萬五千人。(轉引自《拿破侖的軍事生涯》,82頁)曼圖亞要塞是1796年被拿破侖包圍的,到1797年2月,前來解圍的奧名將先後被拿破侖打敗,其軍隊被大量殲滅,守軍待援無望,糧彈將罄,終於向法軍投降。
為達到消滅敵軍的目的,拿破侖慣於採取打掉一個再打下一個的方法,將敵各個擊破之。如1814年2月,當施瓦岑貝格的奧軍主力和布呂歇爾的普軍主力分別沿塞納河和馬恩河向巴黎挺進時,拿破侖利用敵軍兩路隔絕的弱點,先於2月1o日全殲普軍中的一個俄**團,於第二天重創普軍的另一支部隊,又於14日擊潰布呂歇爾直接指揮的一支部隊。接著,拿破侖又調過頭來,連續擊潰奧軍的三支部隊,迫使施瓦岑貝格提出停戰的要求。總是應該先動手攻擊為達到消滅敵人軍隊的目的,拿破侖把積極採取攻勢行動視為主要的作戰手段,早在1793年,當拿破侖還是一個青年軍官,尚未在土倫嶄露頭角時就曾認為,凡是躲在塹壕裡的人一定會被擊敗。並指出,這是戰爭藝術中的一條公理,經驗與理論在這一點上完全一樣。
拿破侖說過,他的想法與腓特烈一樣,一個人總是應該先動手攻擊的。如果允許別人進攻自己,那是一個極大的錯誤。他又說:要使戰爭變成為進攻的,像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古斯塔夫·阿道夫、杜侖尼。尤金和腓特烈等人所做的那樣,你就要學習他們為典範,這是使你成為名將和瞭解戰爭藝術秘密的惟一方法。(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38頁)
拿破侖還在《論攻擊戰》中指出,應深入研究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古斯塔夫·阿爾道夫、秋林、葉甫根尼親王和腓特烈7位大統帥所遵循的一些正確的作戰原則。亞歷山大進行過8次戰爭,征服了亞細亞和印度一部分。漢尼拔進行過17次戰爭,一次在西班牙,15次在意大利,一次在非洲。凱撒進行過13次戰爭,8次是征服高盧,5次是進攻龐培的軍隊。古斯塔夫·阿爾道夫進行過3次戰爭,一次在利沃尼亞同俄軍作戰,兩次在德意志同奧地利皇室作戰。秋林進行過18次戰爭,9次在法國,還有9次在德國。葉甫根尼親王進行過13次戰爭,兩次對土耳其,5次在意大利對抗法軍,6次在萊茵河和弗蘭德。腓特烈進行過11次戰爭,作戰地點在西裡西亞、波西米亞和易北河沿岸。拿破侖強調說:認真闡述這八十三次戰爭的歷史,可以寫成一部完整的作戰藝術研究指南,並且可以把這種歷史作為制訂一切防禦戰和攻擊戰規則的原始資料。(《拿破侖文選》下卷,328頁,商務印書館,1982)
拿破侖一生指揮的幾十次戰役,除1813年的萊比錫戰役可以稱為純粹防禦性戰役外,其餘幾乎全是進攻性的,包括1814年和1815年兩次防禦性的多數戰役在內。對此,恩格斯也認為,拿破侖同埃帕米濃達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一樣,都是特別喜歡攻擊的統帥,並高度評價說:在完全防禦性的戰局中進行進攻戰和不斷攻擊的最出色的例子,是拿破侖的兩個卓越的戰局--1814年戰局和1815年戰局,雖然前者以拿破侖被流放到厄爾巴島而千告終,後者以滑鐵盧的失敗和巴黎的陷落而結束。在這兩個著名的戰局中,這位完全為了保衛遭到敵人的侵犯的國家而戰的統帥,在一切地點一有機會就會向敵人進行攻擊,雖然整個說來兵力始終比入侵的敵人少得多,但是他每次在攻擊地點都能夠造成優勢,而且通常都獲得了勝利。(《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2卷,1頁)
以1814年的戰局為例,拿破侖親自組織作戰,並多次取得進攻戰的勝利:2月1o日,在尚波貝爾之戰中,他集中4.5萬人的兵力,擊敗了俄軍奧爾蘇費師,擊斃和俘敵約45oo人,繳獲火炮約24門;2月11日,在蒙米賴之戰中,擊敗了俄國薩肯軍和普魯士約克軍,俘敵近萬人;2月14日,在沃尚之戰中,擊敗了布呂歇爾率領的普魯士軍隊,使普軍損失9ooo人;2月18日,在蒙特羅之戰中,擊斃聯軍約3ooo人,俘敵約4ooo人,迫使聯軍總司令施瓦岑貝格派人向拿破侖請求停戰。
然而,拿破侖並非不顧一切的一味採取攻勢行動,而是注意聯繫防禦論述進攻行動。他指出:整個戰爭的藝術,就是先作合理周密的防禦,然後再進行快、大膽的進攻。(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41頁)他還注意把進攻和防禦作為有機聯繫的統一體,他說:防禦戰並不排斥攻擊,攻擊戰亦不排斥防禦。(《拿破侖軍事語錄》,第1o3條)並認為,從守勢戰轉入攻勢戰,是一種最微妙的作戰動作。(《拿破侖軍事語錄》,第19條)
拿破侖認為,採取進攻必須十分謹慎,要充分估計具體情況和敵我雙方的兵力與火力,決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地莽撞蠻幹。他說:在戰爭中,要多估計,否則將一無所獲。我已經習慣於在三四個月以前就思考我應該做的事情。不過,我總是做最壞的估計。我習慣採取多種防患措施,從來不靠什麼機會。只有擬定出一個深思熟慮的計劃,才有可能在戰爭中成功。
同時他還認為,猶豫不決和畏縮不前的作戰行為,或試探性的進攻是非常有害的,它將導致最終的失敗。他論述說在嚴重的危機時刻,不應有絲毫的猶豫不決:猶豫不決總是毀滅人,而從不會把人從厄境中救出。英國的查理一世原有能力戰鬥並能獲得勝利,但他猶豫不決以致被斬了。猶豫不決就是缺乏正確判斷和才智。凱撒曾經在魯比肯河邊猶豫不決,這一天他完全不像他自己了。軍人的重要美德之一,就是應該行動的時侯毫不猶豫。(轉引自《拿破侖評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多兵之旅必獲勝
為在堅決的進攻中取得勝利,拿破侖一貫堅持集中大於敵人的優勢兵力的作戰原則,並用多兵之旅必獲勝的名言對此作了表述。
先,為了保證以我之優勢兵力擊敵之劣勢,必須集中兵力,拿破侖指出,歷史上許多傑出的將領如漢尼拔等人遵循的作戰原則是保持兵力集中。把自己全部軍隊集中為一個拳頭。(《拿破侖文選》下卷,332、338頁)並一再強調:戰爭中的第一原則,就是要求所有的部隊在戰場上集中好了之後才進行會戰。軍隊必須集結,而且必須把最大可能的兵力集中在戰場之上。(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4o頁)
他在18o6年8月8日給那不勒斯國王的信中寫道:部署兵力的藝術也就是進行戰爭的藝術,應該用這樣的方法部署你的兵力:即不管敵人採取什麼行動,你都應能在幾天之內把你的兵力集合到一起。(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4o頁)他還在同年2月14日給其哥哥約瑟夫的信中寫道:你的軍隊太分散了,應該採取的行動是,使兵力能在一天之內集中在戰場上,(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4o頁)
拿破侖認為:如果投入戰鬥,必須集中自己的所有部隊,不要忽略甚至是一支很小的部隊,有時僅只一個營的兵力也會成為勝敗的關鍵。因為一滴水足以使水瓶中的水溢出來,所以,在會戰中,一旦決定性的時機到來了,精神的火花點燃了,一支很小的預備隊即足以解決一切(轉引自富勒《西洋世界軍事史》第2卷);其次,在敵優我劣的情況下,必須善於在關鍵性的局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拿破侖指出,軍事指揮的藝術,就在於當自己的兵力數量居劣勢時,反而能在戰場上化劣勢為優勢。並說,所謂戰術,即以劣勢兵力集中於進攻或防禦的主要方向上,以獲取優勢。他一再強調,必須在一定時間和需要的地點集中比敵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優勢的兵力。
對此,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拿破侖的作戰特點時曾概括地指出:拿破侖的秘訣在於集中,而他的繼承者的秘訣卻在於分散。當拿破侖看到自己不得不在兩個不同的戰場上作戰時,例如在對奧地利的戰爭中,他就立即把自己的最大部分兵力集中在有決定意義的作戰線上……而把較少的兵力留在次要的戰場上……因為他相信,即使他的軍隊在次要戰場上打了敗仗,他自己在主要作戰線上的勝利也能比任何直接的抵抗更可靠地阻擋敵軍的前進。(《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3卷,484頁)
**也精闢地概括說,拿破侖指揮的多數戰役,都是以少擊眾,以劣勢對優勢而獲勝,即先從自己局部的優勢和主動,向著敵人局部的劣勢和被動,一戰而勝,再及其餘,各個擊破,全局因而轉成了優勢,轉成了主動。(《**選集》第2卷,491頁)
事實上,在拿破侖一生指揮的幾十次戰役中,約計有3o多個戰役,都是在戰場作戰總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依靠在戰場上形成的局部優勢而以寡擊眾,以少勝多。有名的意大利戰爭、馬倫哥戰役、奧斯特利茨戰役和耶拿戰役等,都是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作戰原則指導下取得輝煌戰果而載入史冊的。
在1796年的阿爾科拉戰役中,阿爾文齊元帥仗著數量上的優勢,接連幾次取得擊退法軍的勝利。面對優勢的敵人,拿破侖採取逐步收縮部隊的辦法,有計劃地進行適當的後退,巧妙地調動部隊,選取有利陣地,終於在阿爾科拉地區集中了對付敵軍主力的打擊兵力,經過3天血戰,只以傷亡45oo人的代價,擊斃了奧軍6ooo餘人,打敗了奧軍。在18o5年12月的奧斯特利茨戰役中,俄、奧聯軍擁有8.2萬多人的兵力,而法軍只有6.5萬餘人,拿破侖在總兵力上居於劣勢。但在最後決戰時,拿破侖只以大約1萬人牽制俄、奧聯軍4萬人,而在普拉欽方向的決定性地段上,卻集中了近6萬人的兵力對付俄、奧聯軍的4萬人,巧妙地形成了局部的優勢,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行軍就是戰爭
強調快機動,是拿破侖的重要作戰原則之一。拿破侖有一句名言:行軍就是戰爭。(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39頁)並指出:戰爭的才能就是運動的才能,善於運動的軍隊必能獲得勝利。(轉引自同上)他論述說:軍隊的力量與力學中的動量相似,是質量與度的乘積。快的行軍,能夠提高軍隊的士氣,足以增加取勝的機會。(《拿破侖軍事語錄、,第9條)
對此,德富伯爵曾論述說:.運動是拿破侖戰爭的靈魂,正好像決定性會戰構成它的工具一樣。拿破侖使他的部隊以一種有計劃的度進行運動……用度乘他們自己……以急行軍來彌補數量的不足。(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39頁)
在如何組織軍隊實施機動的問題上,拿破侖認為,最簡單的運動就是最好的運動。在他看來:軍事藝術是一種執行命令的藝術,一切複雜的計謀都應當拋棄掉。簡單明瞭是執行好軍事行動的要條件。(《拿破侖文選》上卷,429頁)並指出,翼側暴露於敵的行軍應當避免,非採用不可時,行程要盡可能求短,並盡量提高度。簡而言之,機動必須簡便和迅。
拿破侖在戰爭實踐中,的確進行過不少成功的機動。例如18o5年1o月的烏爾姆戰役,拿破侖將法軍從加來海峽岸邊用強行軍的度調至多瑙河,把每分鐘走7o步的傳統度提高到12o步,從而使4o天的行程只用25天即完成,迫使奧軍措手不及。戰後法軍將士紛紛傳說:皇帝已經現了一種新的戰爭方法,他所利用的是我們的兩條腿,而不是我們的刺刀。
拿破侖有時還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通過實施機動,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如18o9年4月的阿本斯堡之戰,就是拿破侖自鳴得意的運用迂迴行動的傑作。當時,法軍達烏統率的第三軍和巴伐利亞軍,受到當面奧軍兩倍優勢兵力的夾擊,處境甚危。對此,拿破侖當機立斷,令達烏軍與巴伐利亞軍在多瑞河的丘陵地區會合,抗擊奧軍的正面進攻。與此同時,又指揮剛剛結束長途行軍的奧熱羅和馬塞納兩個軍,以強行軍的度向東疾進,迂迴猛擊奧軍左側後,並切斷其交通線。這一突然行動,打亂了奧軍的部署,使奧軍損失1.3萬人,法軍則由被動轉為主動,贏得了對奧戰爭的第一個大勝利。
絕不做敵人希望你做的事
拿破侖在戰爭中非常重視出奇制勝,他說:絕不做敵人希望你做的事——這是一條無可懷疑的戰爭格言。理由很簡單,因為敵人希望你做。(《拿破侖軍事語錄》,第16條)並說:對於一個可以迂迴取勝的陣地,決不要從正面去攻擊。(《拿破侖軍事語錄》,第16條)對此,恩格斯曾評述說:直接插到正在集中的敵軍之間,是拿破侖善於巧妙使用的現代戰爭中最出色的有效戰法之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259頁)在如何出奇制勝的問題上,拿破侖一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他在關於圍攻土倫的回憶錄中指明:為了擊破敵人,必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拿破侖文選》上卷,15頁)
二是多方誤敵,乘虛攻擊。拿破侖有時先從兩側翼起攻擊,迫使敵軍分兵,使中央空虛,再乘機以快捷的攻擊從中央突破;有時在某地故作大舉進攻的姿態,迷惑調動敵軍,然後在另一地突然起攻擊,使敵人措手不及;有時多次進行佯攻,以麻痺敵人,掩護真正的進攻行動;有時還以外交手段造成敵軍的錯覺,然後出其不意地攻擊。
三是利用失策,迅即打擊。在作戰過程中,拿破侖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善於現和利用敵人的失策,並能以閃電般的度給敵人以毀滅性的打擊。
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拿破侖引誘敵軍進攻其堅強防禦的陣地,而當他現敵人進攻中犯了放棄中央高地的嚴重錯誤時,立即抓住稍縱即逝的極好機會,迅調動兵力把敵軍切成兩段,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圍殲陷入困境的敵軍。在弗裡德蘭戰役中,拿破侖從指揮所現敵軍大部擁擠在狹窄的河谷中,而其後只有一座橋樑,便迅即命令預備隊以36門大炮,向敵方易受攻擊的陣地猛轟,造成敵軍的極大恐慌和混亂,同時命令內伊的部隊從右翼,拉納的部隊從正面動強大攻勢,擊潰了俄奧聯軍。
任何出色的戰爭都講求方法
拿破侖既認為戰爭的進行應遵照兵法上的定律和法則,同時又意識到在軍事學術上不能利用舊的方法去達到新的成果,因此,在作戰中注意因情而異,因敵而變。
他說:作戰計劃應考慮到敵人每一可能行動,而制定必要的應付策略。作戰計劃可因環境、將領才能、部隊種類和素質以及戰場地形而隨時加以修改。(《拿破侖軍事語錄》,第2條)並強調:任何出色的戰爭都是講求方法的戰爭。(轉引自塔爾列《拿破侖傳》,447頁)
由於拿破侖在作戰中善於靈活機動,隨機應變,不墨守成規,不束縛於軍事上的條條框框,不拘泥於原來的設想,才致使其敵人往往無所適從。一個被俘的老軍官曾感歎說:跟我們交戰的是一位年輕的將軍,他總是時而在我們前面,時而在我們後面,時而又在我們兩側,而我們根本無法理解。什麼時候我們都不知道應該怎樣配置我們的兵力才好。在戰爭中這種作戰方法是受不了的,它違反一切常規。(轉引自《拿破侖文選》上卷,82-83頁)
18o6年的耶拿戰役,是拿破侖採用新的戰鬥隊形戰勝舊的戰鬥隊形的一個生動的實例。當時普軍仍採用傳統的線式隊形,作戰時要求全隊同時推進,動作整齊一致,不顧敵人的火力,呆板地進行作戰。而拿破侖則採用了使散兵和縱隊相結合的新的戰鬥隊形,部隊可以根據任務和地形,或以線式及縱隊進攻,以方形擊退騎兵,或展開具有一定縱深配置的隊形。它既便於在開闊的平地上作戰,也有利於在起伏地、森林地和居民地進行協同作戰,大大提高了部隊作戰的靈活性、彈性和邊續突擊的能力,導致普魯士軍隊在很短的時間裡幾乎全部被殲。對此,恩格斯曾高度評價說:由拿破侖展到最完善地步的新的作戰方法,比舊的方法優越得多,以致在耶拿會戰以後,舊的方法遭到無可挽回的徹底的破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o卷,1693頁)
每個十兵的背囊裡都有一根元帥的指揮棍
拿破侖在戰爭實踐中,始終把建設軍隊的問題擺在重要的位置,併力求建立一支能征善戰的強大的資產階級軍隊。
其建軍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重視選拔將帥。拿破侖有一句名言:一支由馴鹿統帥的獅軍,決不可能再是獅軍。(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35頁)並由此把將帥的選拔作為建立強大軍隊的重要條件。在如何選拔將帥的問題上,拿破侖一是注重年輕有為。據悉j8o5年由他晉封的18位元帥,多數在4o歲以下,37歲以下的約有7人,而達烏僅34歲。而在兩年後,即18o6年的奧厄施泰特戰役中,達烏不僅能獨立指揮作戰,並且還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在平時和作戰中,拿破侖也經常把將軍證書授予年輕有為的軍官,進而有力地鼓舞了下級軍官力求上進的激情。
二是力求不拘一格。拿破侖在選拔將帥時,徹底破除了傳統的講究貴族出身的門閥觀念,注重唯才是舉。他曾說:每個士兵的背囊裡都有一根元帥的指揮棍。(轉引自塔爾列:《拿破侖傳》,163頁)提倡人人爭當將軍和元帥。在其元帥中,著名的內伊元帥是飯店主的兒子,拉納元帥是個士兵的兒子,而以勇敢著稱的勒費弗爾元帥則原是一個目不識丁的士兵。
三是強調素質才能。他說:一位統帥最主要的條件是冷靜的頭腦(《拿破侖軍事語錄機第73條)他的情報要像望遠鏡的鏡頭那樣清晰,要能認識事情的真相,而決不能隨便為好消息或壞消息所影響。一個通過別人的眼睛來看事物的人,永遠不能合理地指揮一支軍隊。(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35頁)他認為,一個將帥不可缺少的素質是堅毅果斷,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下應該做什麼,而不是消極被動,猶豫不決。戰爭的成功要靠慧眼,並在戰鬥中尋找心理性的時機。在奧斯特利茨會戰中,我要是提前六小時起進攻,我就會失敗,意志、性格和膽量,使得我所以成為我。(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35頁)他還要求將帥經常有作戰預案,成竹在胸。一個司令官應該每日自問幾次,如敵人在我前方、左方或右方出現時,我應如何處置,並尋求辦法克服敵人。他提倡將帥為人表率。如在意大利羅地奪橋之戰中,他親自和擲彈兵在一起戰鬥。在埃及的一次軍事行動中,他下令將馬匹、車輛用來運載傷病員,自己帶頭步行等,在拿破侖的倡導下,其他將帥也能做到身先士卒,進而提高了他們在軍隊中的威信,鼓舞了官兵鬥志。
其二,注意激勵士氣。從意大利戰爭開始,拿破侖就深刻體會到,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是精神力量,而不是數量。不是部隊的數量給軍隊帶來了力量,而是忠誠和豪氣給軍隊增添了鬥志。(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36頁)
為了激勵士氣,拿破侖先設法激官兵的榮譽感。他認為,勇敢是金錢買不到的,應千方百計地激勵官兵能為通常所不理解的理由去犧牲自己的生命。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高於民族和國家的榮譽,那他根本就不應當成為法蘭西6軍中的一員。在意大利,我們通常都是一對三,但是人們對我具有信心。有時語言的激勵作用往往令人吃驚。比如,在戰火之中,我騎著馬來到隊伍前,高聲喊道:『舉起你們的軍旗吧!這個時刻終於來到了!只要這樣一呼喊,法國士兵就會立即行動。(轉引自富勒《戰爭指導》,35-36頁)
其次,不惜以重金實施獎賞。拿破侖儘管說過金錢買不到勇敢的話,但為激勵士氣,還是不惜花費大量掠奪得來的金銀財物作為物質獎賞。如在征服普魯士、打敗沙俄後,曾賞給達烏元帥1oo萬金法郎,貝爾蒂埃元帥5o萬金法郎,內伊元帥近3o萬金法郎,其他將帥包括實際參加戰鬥的軍官也都得到獎賞,負傷的比未負傷的多得兩倍,很多人還得了優厚的年金。
此外,熟悉官兵並關心他們的健康。他認為,官兵之間的私人接觸,是實施成功領導的一個秘密。他在一份每日命令中寫道,一個營的指揮官,只有當熟悉了一切細節之後才能休息;還寫道,疾病比敵人還危險。寧可打一場流血很多的戰鬥,也不要把部隊安置在不衛生的地方。
其三,重視教育訓練。拿破侖把教育訓練擺在建軍的重要位置,認為,良好的教育訓練是建立一支良好軍隊的重要條件,未經訓練的部隊,只會引起麻煩。
在政治教育上,要求軍隊有愛國情緒和民族光榮感,嚴禁倒戈叛國,將防區獻於外人。對投降者視為叛逆,處以極刑。並主張不用皮鞭而用榮譽進行管理。通過建立榮譽軍官團激榮譽感,以官價、金錢、獎章和通令表揚等獎勵傑出官兵。廢除體罰制度,用軍事法庭審處犯罪行為,建立所謂同志審判會,利用士兵群眾維護紀律。
在軍事訓練上,拿破侖認為,軍事指揮藝術先表現在善於迅武裝、訓練和建設一支大的軍隊。他通過軍事學校培養軍官,並在中等學校進行培養軍官的訓練,學生畢業後經考試進入高等專門軍事學校。為加強部隊訓練,專門設立訓練兵營,如著名的布倫兵營就是集中施以正規訓練的基地。訓練堅持從實戰出,反對形式主義的排場和刻板的訓練。為適應戰爭緊迫需要,採用隨營訓練新兵的形式,新兵入伍後,第一個月在補充隊裡受訓,第二個月出行軍,第三個月就投入戰鬥。每一新兵營都配備一批有經驗的軍官和軍士,每一新兵連都配備一些老兵,而在戰鬥時將老兵和新兵編在一起。新兵訓練重視以老帶新,揮骨幹作用。由於採取上述措施,使拿破侖能於1812年在俄國戰場損失6o萬軍隊之後,很快便能武裝、訓練和建立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並能迅將他們帶到戰場上同反法軍作戰。
其四,強調兵種協同。拿破侖一直注重促使步兵、炮兵和騎兵協調展,以適應當時的作戰特點和新的作戰方法。步兵是拿破侖軍隊中最主要的兵種,佔了其軍隊編制的4/5。其中,18o5年,拿破侖曾擁有近4o萬步兵。
他在充分肯定步兵作用的同時,還非常強調炮兵和騎兵的作用。正是從拿破侖開始,炮兵確實決定軍隊和人民的命運。並認為,戰鬥決定於炮火,而不是決定於白刃戰,無論是在攻城戰還是在野戰中,擔任主角的都是炮兵。甚至提出製造戰爭的就是炮兵,可見重視之至。
拿破侖尤其強調步兵、炮兵和騎兵三個兵種的有機配合,指出:步兵、騎兵和炮兵,三者相倚為用,均需相互協作。(《拿破侖軍事語錄》,第47條)並明確區分了這三個兵種在戰鬥中的職責和任務,既充分肯定步兵的主體作用,又非常重視炮兵與騎兵的特殊功用。認為不按戰術原則而把騎兵與炮兵、步兵隨便配置在一起是不對的,混合使用步兵排與騎兵排也不妥當,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沒有步兵的有力掩護,騎兵不免會慘遭厄運。並強調,決不能使三個兵種分離脫節。顯然,拿破侖已初步看到了步、炮、騎兵三個兵種聯合作戰的意義,並在一定程度上總結了這種聯合作戰的經驗。
作為一代名將,拿破侖運籌帷幄,躍馬疆場,身經百戰,其作戰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其統帥藝術為許多兵家所稱道,其軍事思想也在資產階級軍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曾受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評價。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拿破侖在軍事科學上的卓越改革不能視為奇跡;新的軍事科學是新的社會關係的必然產物,就如像革命和拿破侖所創造的軍事科學是革命所產生的新關係的必然結果一樣。(《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1卷,184頁)它昭示我們:拿破侖這個資產階級的統帥,決非天生的將才,他在軍事上的成就,也決非奇妙的神話。作為一個具體的歷史人物,他是在法國革命的特殊條件下成長起來的,是在接受和展前人軍事遺產的基礎上成熟起來的,是個人的勤奮學習和豐富的戰爭實踐培養造就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