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編輯手札

龍騰世紀 古代軍事資料 羅馬軍團史 文 / 編輯手札

    從提比利斯河畔的都市國家到拜占庭帝國,長達2ooo年的羅馬帝國史,同時也正是一部帝國的中流砥柱——羅馬軍團縱橫馳騁的歷史……

    羅馬,本是起源於提比利斯河畔的都市國家。到了公元前3o年,以奧克塔維阿努斯(奧古斯特皇帝)平定羅馬內亂和吞併普托雷邁奧斯王朝治下的埃及為標誌,羅馬名副其實地掌握了古地中海世界的霸權。

    其後,在以羅馬為都的4個世紀和遷都君士坦丁堡後的1o個世紀裡,這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不僅繼承了從奧利安到古希臘的各大古代文明並使之流傳後世,更起到了東西方文明交流橋樑的作用。

    羅馬恆久不衰的統治力,主要歸功於它靈活多變、順應潮流的政治體制。但作為政治的強力工具,打垮了難以計數的敵國、粉碎了異族的一次次入侵、鎮壓了對統治階層所有反抗的強大軍力,同樣不容忽視。本文將主要介紹共和時期到帝國初期、帝國後期以及拜占庭時代羅馬軍制的變遷,供大家參考。

    共和中期(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羅馬市民構成的重裝步兵

    與古希臘的都市國家相同,共和初期到中期的羅馬軍制的基本原則是由市民自備裝具服義務兵役。兵役對羅馬市民來說,與其說是一種義務,倒不如說是一種代表榮譽的高貴權利。尤其在共和初期,軍隊組織幾乎是直接作為政治實體(軍人會)揮作用的。

    當時,17歲到46歲的公民全都有義務應徵入伍,並按照年齡和所持財產多少被分為4個兵種。

    先,年少者和無力自備重裝步兵所需裝備者充當被稱為「維利特斯」的輕步兵。他們不著甲冑,僅靠頭盔和直徑約1米的小圓盾護身,以數枝輕投槍和劍為進攻武器。輕步兵在實戰時一般展開於戰線的最前方,充分揮其機動力進行散兵戰。

    擁有一定財產的青年充當「哈斯塔提」、壯年則被稱為「布靈吉佩斯」,這兩者構成重裝步兵的主力。他們的裝備完全相同,都披掛全副盔甲、手持著名的大型四角方盾「斯邱托姆」,武器為寬劍身的雙刃短劍「格拉蒂斯」和兩枝投槍——大型重投槍「皮魯姆」和小型的輕投槍「皮拉」。這些投槍的構造獨特,一旦刺中目標槍頭就會折斷,以防被敵方反擲回來,除用於投擲外,它們也能充當普通長槍使用。

    最年長者以及軍旅經驗豐富者則屬於「托力阿里」,他們的裝具與哈斯塔提和布靈吉佩斯相當,但不裝備投槍而改為手持一枝被稱為「哈斯塔」的長槍。

    此外,47至6o歲的高齡市民,雖不必服野戰軍的兵役,但有義務隨時應召參加羅馬城的守備部隊。

    除了上述的步兵(米利特斯)外,富裕的市民往往以騎兵或是騎士身份(埃克提斯)出戰。但當時羅馬人的騎術實在稱不上高明(他們甚至連腳蹬都沒有),因此騎兵一般不用於集群突擊,而主要用於偵察和牽制敵人。騎兵和重裝步兵一樣披掛全副盔甲,武器為盾與騎槍以及比步兵用的稍長一些的雙刃劍「斯帕達」。

    這些裝備,都是羅馬從不斷擴張中接觸到的埃托利亞、薩姆尼姆、開爾特、伊比利亞等諸多民族的軍事文明中吸收而來的精華。

    由步兵和騎兵組成的多兵種混成戰鬥單位,被稱為軍團(legion)。一個軍團由1o個營(科霍爾斯)組成,每個營由3個連(瑪尼布爾斯)構成。這3個連中哈斯塔提、布靈吉佩斯和托力阿里各佔一個。每個連包括有兩個6o至8o人的排(肯托利亞)。其中,營只是管理、編制上的單位,實戰中的戰術單位是各兵種的連隊。因此,這一時期的羅馬軍戰術,有時被稱為「瑪尼布爾斯戰術」。

    軍團中的重裝步兵數最多時可達近5ooo人,但一般情況下多為4ooo餘人。除重裝步兵外,輕步兵和騎兵同樣被列入軍團的正式編製。輕步兵與重裝步兵一樣以連為單位編製,軍團騎兵則由各包含32人的1o支騎兵隊(圖爾瑪)組成,共計約3oo人。

    到公元前3世紀為止,羅馬還時常動員支配下的同盟諸國的市民按照羅馬式的編制與操典組隊參戰。依照慣例,在野戰軍中,每個「純粹的」羅馬軍團搭配一個同盟國的軍團協同作戰。

    羅馬軍團在戰時,由身為最高政務官的2名執政官(康斯爾)和身份僅次於他們的2名法務官(普拉埃托爾)負責指揮作戰。執政官有權指揮由羅馬軍團和同盟**團各2個構成的總人數約為2萬人的兵團,法務官則可指揮羅馬軍團和同盟**團各1個構成的萬人兵團。

    儘管常備部隊僅為2名執政官麾下的共計4萬人,但隨著羅馬人口的增長,其戰時的動員潛力一直在不斷增強。例如,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年至2o1年)時,羅馬的總人口已多達3oo萬,即使在坎尼會戰中被名將漢尼拔一舉消滅了6萬人,仍能迅動員25個軍團投入作戰。

    在野戰中,各軍團一般排列成正面寬2oo米、縱深9o米的陣型。第一排配置哈斯塔提、第二排是布靈吉佩斯,第三排則是托力阿里。當前兩排重裝步兵投入作戰時,托力阿里一般是單膝跪地、養精蓄銳;一旦戰局有變(不論勝負)時,才作為預備兵力投入前線,接替那些筋疲力盡的年輕人。在戰線的最前方,是由輕步兵構成的散兵線,而兩翼則由軍團騎兵負責防守。

    軍團在實戰中,一般能夠以連為單位在一定程度上隨機應變。例如改變隊形密集度、調換前後列等等……這與他們的遠祖——希臘的古典型重裝步兵(霍普裡泰)相比,已是大有改觀;但在公元前3世紀,還遠遠不及歷經伊菲克拉提斯和亞歷山大大帝的改革、已臻爐火純青的赫雷尼斯諸邦的多兵種合成戰術。並且,羅馬軍隊是一支由市民組成的非專業的軍隊,指揮他們的將軍們更是外行——他們的本質是政客。因此,羅馬在與庇羅斯、哈米爾卡爾、漢尼拔等職業軍人統帥下的軍隊對戰時,不斷遭受挫折。之所以能夠最終打敗這些強敵,所依靠的並不是戰術的精妙,而更多仰仗於羅馬在總人口上的優勢、對盟邦的徹底支配以及農民出身的士兵們樸素而堅韌不拔的精神。

    共和後期至帝制中期(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3世紀)——職業型軍隊

    羅馬的軍事實力,在公元前2世紀完成對東西地中海的征服時達到了頂峰,其後開始逐漸衰退。究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傳統的都市國家型的政體已不再適應日積月累、不斷擴大的疆土了。

    將軍們在南征北戰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而與此相對,作為士兵出征的大多數人,卻因為家中長期缺乏勞動力在經濟上逐漸沒落。為了緩和這一矛盾,軍制改革已勢在必行。

    勇敢地對祖先遺留下來的舊軍制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並從危機中挽救了羅馬的是平民出身的優秀職業軍人——瑪裡烏斯(公元前157至公元前86年)。他的想法是:不再依靠那些有能力自備裝具的有產市民,轉而提供武器和薪金給無產市民,並以合約的方式保障他們在退役後能夠得到一定的土地。此舉大大促進了羅馬軍隊的職業化。

    由於裝具不再取決於私有財產,因此所有士兵們的裝備與訓練得以統一標準化。新一代步兵的裝具與哈斯塔提和布靈吉佩斯相當,都配備有盔甲、大型方盾「斯邱托姆」、短劍「格拉蒂斯」和兩枝投槍(『皮魯姆』或是『皮拉』)。維利特斯這一兵種被廢止,步兵中不再有輕步兵和重裝步兵之分。但是騎兵的裝備與職能,在瑪裡烏斯的改革前後並無變化。

    在軍團的編制上,進一步貫徹了標準化原則。一個軍團由1o個營構成,每個營編內有6個排,每排兵力為8o人。不過,各軍團的第一營均由5個16o人的排構成,因此,在編制上,軍團的步兵總兵力應為512o人。在實際運用中,為了保證軍團步兵實戰能力的均衡以及運用方便,一般情況下兵團總兵力大多為2ooo到3ooo人,最多不過45oo人。

    在軍團編製中的騎兵,減少為4個騎兵隊共計128人——這主要是因為依靠沒有羅馬市民權的外籍軍團組成的輔助軍(阿庫西裡亞)來提供精銳騎兵已成慣例。而投石兵、弓兵等傳統上的輕裝步兵,也多由輔助軍充任。這些輔助軍基本上以營或騎兵隊為單位,配屬給羅馬將官充當野戰軍或是守備隊。

    內亂(公元前49年到公元前3o年)結束時,勝者奧克塔維阿努斯(奧古斯特皇帝)麾下的兵力多達5o萬。但他在獲勝後迅裁軍,將常備部隊精簡為由3o個軍團(不過,其中的3個軍團在公元9年爆的托伊特堡森林會戰中被全殲)連同輔助軍共計約3o萬人。在奧古斯特皇帝治世後期,他還組建了臭名昭著的皇家近衛隊(普拉埃托利亞)。近衛隊的編制單位為每營48o人的步兵營和32人組成的騎兵隊。

    在野戰時,軍團一般以2至3個營的縱深進行佈陣。軍官和士兵全部實現職業化後的新生羅馬軍團紀律嚴明、士氣高昂、戰技精熟,冠絕一時。

    營不再是行政管理上的單位,而是擁有高度機動性和自由度的獨立戰術單位。司令官得以將一至數個營作為總預備隊配置在陣地後方,適時出擊;或是隨時從本隊中分派出以營位單位的分遣隊,隨心所欲地排布構思中的理想陣型。這種「科霍爾斯戰術」在以步兵為主力的歐洲戰場上無往不利。但在亞洲平原上與機動力絕的波斯騎兵對戰時卻吃了不少苦頭。

    瑪裡烏斯的軍制改革,似乎成功地挽救了搖搖欲墜的共和政體下的羅馬軍制,但用長遠觀點來看,由傳統型的國民軍向職業軍隊的轉變,必然帶來軍閥勢力的擴大,而終將毀滅共和政體本身。在淒慘的內亂結束後,終於出現了打倒並吸收了全部軍閥勢力的唯一的最高權力者——帝國皇帝。

    帝制後期至拜占庭中期(公元3世紀到公元7世紀)——機動野戰軍

    在羅馬的疆土與權威都達到巔峰的五賢帝時代(公元96至192年)之後,羅馬帝國開始出現衰亡的徵兆。內部爆的社會經濟矛盾日漸激化,外部又不斷受到以日耳曼諸民族為的異族入侵,內憂外患無時不在威脅著這個老大帝國的存亡。

    到了俗稱「公元3世紀的危機」時,昔日出盡風頭的羅馬軍團已經大多淪為普通的國境守備隊,失去了戰略上的機動反應能力。為了填補戰略機動兵團的不足,羅馬人開始針對各個戰役臨時編組獨立的騎兵旅(威克希拉提歐)。到了君士坦丁諾斯大帝(在位公元324年到337年)治世時,終於以這些騎兵部隊為骨幹,編成了皇帝直屬的機動野戰軍(科米塔托斯)。

    被騎兵奪去「6戰之王」桂冠的步兵們身上,再也見不到2個世紀前的風光了。為了節約預算裝備騎兵,步兵的的裝具不得不大大簡化。甲冑被換成簡便而廉價的式樣,羅馬軍團的象徵——方盾、重投槍和短劍都被廢止,改為裝備橢圓形盾牌、騎兵用雙刃劍斯帕達、更輕的投槍「斯皮庫魯姆」(再後改用長槍『朗克爾』)。

    而傳統上表示外籍軍團的「輔助軍」一詞,在全帝國自由民都已獲得同等市民權之後,改為泛指輕裝步兵部隊。

    騎兵中存在有諸多兵種,其中的主力毫無疑問當屬重裝騎兵。羅馬的重裝騎兵的裝備與戰術基本上模仿自敵對的波斯人,其中最精銳的裝甲騎兵「庫裡巴那利」人馬皆被甲,兵士左手掛圓盾、右手攜長達4米的騎槍。此外,馬匹不被甲的重裝騎兵一般被稱為重騎兵「卡塔弗拉庫提」。到了拜占庭時代,重騎兵比裝甲騎兵更受青睞,甚至還有人專門生造了著名的「拜占庭重騎兵」(拜占庭·卡塔弗拉庫托斯)一詞。

    帝制後期的羅馬騎兵的另一特色——弓騎兵(薩吉塔利),同樣是總結了對波斯作戰的經驗而誕生的。在波斯帝國的騎兵戰術中,重裝騎兵的強大衝擊力和弓騎兵的密集火力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

    君士坦丁諾斯大帝麾下的機動野戰軍,是由5個近衛騎兵旅(威克希拉提歐·帕拉提那)、5個近衛步兵軍團(雷吉歐·帕拉提那)以及1o個近衛輔助軍團(阿庫西裡烏姆·帕拉提那)為主編成的混成部隊。之後,隨著帝國周邊形式的不斷惡化,這支部隊的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

    在騎兵旅和步兵軍團中,都開始以新的營(奧爾德)為戰術單位進行編組。每個騎兵旅由3個營構成,兵力約為1ooo人左右。每個步兵軍團由6個營編成,總兵力介於1ooo到2ooo人之間。

    除機動野戰軍之外,原有的步兵軍團紛紛縮編,被正式改編為國境守備隊(利密塔內)。而從這些國境守備隊和輔助軍中抽調、被用於加強機動野戰軍實力的兵員,則被稱作準機動野戰軍(普塞多·科米塔托斯)。

    身為駐紮在都羅馬的唯一武裝部隊,濫用特權多次介入皇室繼位之爭的皇家近衛隊,在公元312年的米爾維烏斯橋會戰中被君士坦丁諾斯大帝親率大軍擊潰,從此消亡。大帝又組建了新的近衛騎兵隊(斯科拉埃·帕拉提那)作為自己的護衛部隊。其編製單位為團(斯科拉),大致相當於野戰軍中的旅,在帝國的東、西部各駐紮著5個近衛騎兵團。

    據考證,君士坦丁諾斯大帝治世時,羅馬帝國的總兵力高達帝制初期的3倍,約有1oo萬人。而其中騎兵所佔比例更是帝制初期所不可比擬的,有鑒於此,總軍費絕不止翻了三番。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本該用來保衛帝國的軍隊反倒成了帝國沉重的包袱,正在一點一點壓垮帝國本身。

    除上述諸兵種外,到了帝制末期,為了緩解兵力不足,皇帝們甚至不得不經常倚賴移住到帝國境內的對帝國友好的異族軍隊了。儘管這些同盟軍(弗埃德拉提)從未得到真正的信任,但他們還是不停地滲透到帝國軍隊中來。在帝國的西半部分,不單是普通士兵,就連將官的位置也在被他們不斷蠶食,最終導致整個帝國沉淪於異民族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

    從帝制後期到拜占庭初期,也就是尤斯提尼阿努斯大帝(在位公元527年至565年)再征服的時代,帝國軍隊逐漸變得更加精悍且昂貴;在另一方面,軍隊本身的專業化程度也進一步提高。

    鑒於戰鬥的主角已由步兵轉移到了騎兵,這一時期步兵的任務只是結成方陣、維持戰線。並且由於兵種和裝備的多樣、複雜化,帝制初期的那些嚴格而標準化的操典與戰術不復存在。

    尤力阿諾斯大帝(在位公元361年到363年)以及貝利薩裡烏斯、納爾塞斯等第一線的指揮官們善於根據實際情況配置步、騎混成部隊,並且在預備隊的佈置和靈活運用地形方面大顯身手。

    大多數情況下,羅馬騎兵展開於步兵方陣的兩翼及後方。弓騎兵以部隊為單位列成橫排進行射擊,而重裝騎兵則被統一集中運用,依靠集群突擊戰術在戰役中揮決定性的作用。

    但是當拜占庭初期,帝國軍隊和東方的遊牧民族交手之後,立刻現這一戰術對後者收效甚微。從那以後,重裝騎兵亦開始講求如弓騎兵一般柔軟自如的運用了。

    拜占庭中期(公元7世紀到11世紀)——「特瑪」(軍區)制度

    赫拉庫雷奧斯大帝(在位公元61o到641年)在位時期是羅馬帝國的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大帝的統治始於對宿敵波斯帝國的赫赫戰功,終於對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的慘敗。大約就在他的治下,帝國完成了由使用拉丁文的古羅馬到以希臘語為國語的中世紀國家「拜占庭」的轉變。在赫拉庫雷奧斯死後約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帝國上下以自身的生死存亡為賭注奮戰不息,終於擋住了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強大攻勢並倖存下來。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和其後全力重建帝國的「黑暗時代」,帝國軍隊不得不再次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這次改革的結果,導致了「特瑪」(軍區)制度的誕生。

    在這一制度下,除軍史坦丁堡以外的帝國全部領土,都被分割成數十個「特瑪」(軍區)。特瑪一詞的本意是軍隊的駐紮地,但在對阿拉伯人的防衛作戰中,逐漸變成了地方部隊動員和管理的基本單位。屬於各個軍區的士兵平時作為在國家提供的土地上耕作的農民,戰時則應徵入伍,本質上就是所謂的屯田兵。

    特瑪制度,集合了國民軍和職業軍兩者的優點。只要屯田兵們的生活有所保障,戰時的動員和統帥都會十分容易;並且,為保衛家園而戰的士兵們普遍士氣高昂,而國家對他們薪餉的負擔也可以減少至最低限度。

    這些分屬各軍區的地方部隊基本上是防禦性部隊,而駐紮在帝國都附近的機動野戰軍的直系後裔——中央軍(塔格瑪塔),則是負責攻擊的機動打擊部隊。

    自拜占庭中期開始,帝國軍隊開始大量採用鎖子甲。公元1o世紀左右的帝國重裝步兵(斯邱塔托)一般裝備有鎖子甲或胸甲與頭盔,手持大型圓盾護身,武器為長達4米的長槍和劍。至於輕裝步兵的裝備情況卻鮮有情報流傳至今。只知道存在有一種披掛比斯邱塔托更輕的防具,裝備小型盾牌和投槍的名為「小盾兵」(佩爾塔斯泰)的兵種。這種小盾兵正是公元前4世紀,伊菲克拉提斯軍事改革中誕生的同名兵種(佩爾塔斯泰)的復活,這一兵種介於重裝步兵與輕步兵之間。

    騎兵依舊是軍隊的主力。在中央軍中,重裝騎兵和弓騎兵的裝備逐步同化,這同時也意味著弓騎兵的衰退。重騎兵披掛鱗片甲或是鎖子甲、戴頭盔,手持圓盾或是西歐型的方盾,武器是劍和長約4米的騎槍(康托斯)或是弓箭及投槍。在與阿拉伯人的戰鬥中,弓騎兵在部隊中所佔比例逐漸減少,到了公元8世紀,終於從正規軍的編制中消失了。而中央軍中的一部分重騎兵,又開始給坐騎附加護甲,恢復了昔日的裝甲騎兵這一兵種。

    與中央軍相比,地方部隊多為輕騎兵。他們披掛廉價的皮甲,裝備有小型盾牌,以劍或長矛為主要武器。

    在公元1o世紀前葉,拜占庭帝國分為31個軍區;到了11世紀初期,軍區數增加到46個。各軍區一般都能提供2到3個軍團(托爾瑪)的兵力,總兵力介於3ooo到15ooo之間。每個軍團由2到5個營(多倫加洛斯)組成,每營包含有5個連(班頓),每連的定額是步兵256人,騎兵3oo人,但在實際配屬時的人數往往要比定額少得多。

    中央軍則由3至4個近衛軍團(梅洛斯)組成,其戰術上的基本單位,與地方軍同為連隊(班頓),每個軍團由1o個近衛連構成。此外,有時還會由3至5個近衛連組成近衛營(莫伊拉)加以運用。除正規軍外,帝國還常常憑借手中的財富,驅使異族的同盟軍或是僱傭軍為己而戰。

    其中表現最突出的,無疑當屬1o世紀末,由俄羅斯出身的維京人編成的「維京近衛隊」。在規模最大時,其總兵力曾達到一個完整的軍團數千人之眾。據說諾曼底大公威廉征服英格蘭(1o66年)後,許多被逐出本土的盎格魯·薩克遜人也曾加入該部隊。這些身材高大,手持巨斧的戰士以其忠勇義烈聞名於世。

    在曼奇科爾特會戰(1o71年)中羅馬諾斯四世被俘後,帝國的命運急轉直下。屯田兵的主力——中小農民再也無力承擔長期的出征和諸多苛捐雜稅,開始日漸沒落。一千年前共和制羅馬衰敗的場景,在東方再一次上演。中小農階層的沒落意味著特瑪制度的動搖以及將軍們的貴族化,同時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一步封建化,招致皇權統治下的國家運營日漸困難。

    伴隨著地方軍的衰弱,帝國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盟國和僱傭兵們為己而戰。眾所周知的第一次十字軍(公元1o96至1o99年),正是西歐各國應拜占庭皇帝阿雷克西奧斯一世(在位1o81到1118年)之邀,派遣僱傭軍對抗「異教徒」而引的。

    拜占庭中期的帝國軍隊不但善於進行正規戰,為了對應幾乎從未間斷的異族入侵,在非正規作戰方面也很有心得。他們通過周密的情報收集活動,充分揮嚴明的紀律和良好的統帥力,經常通過奇襲側擊行進中的敵軍而取勝。

    從公元7、8世紀的「黑暗時代」到1o世紀帝國最繁盛的時期,拜占庭與其敵國很少生正規軍之間的大規模衝突。但軍隊中最受重視的依舊是具有強大衝擊力、破壞力的重騎兵集群,這一點自拜占庭初期起始終沒有改變。

    大多數情況下,重騎兵總是配置於步兵陣線的後方,一旦戰機成熟,就立刻通過步兵隊列中的間隙前出至最前沿,挺槍齊頭、並肩衝擊。而輕騎兵則負責掩護步兵陣列的兩翼,並隨機應變地支援重騎兵的運動。

    公元11世紀以後,隨著軍區制度的崩潰,帝國軍隊中僱傭軍所佔比例不斷增加,而碩果僅存的正規軍也日漸淪為封建貴族的私人武裝。各部隊的規模日漸縮小,再也無法進行統一的訓練與指揮調度了。

    這時的皇帝們,在苦慮戰略戰術、排兵佈陣之前,又多了一樣煩惱——那就是還必須盡心竭力地去維繫麾下的貴族與僱傭兵們那原本並不可靠的忠誠心了。

    正如本文開頭所述,長達2ooo年的羅馬軍團興亡史,正好反映出一部羅馬國體、政體變遷的歷史。這個國家始於農業立國的都市國家;歷經支配地中海貿易的廣域國家;再生為強力官僚和教會支撐下的中央集權國家;最終以中世紀型封建君主制國家而亡。衷心希望本文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個反思羅馬帝國社會體系與軍事體制之間相互關聯的一個契機。

    感謝讀者諸兄耐心閱讀至此。本文資料來源主要是日文版《歷史群像》系列和其他日文版的羅馬史料,受客觀條件限制,未能對其中的音譯部分(例如兵種名稱/各級軍事單位的譯名等等)做嚴密的考證,望讀者見諒。倉促成文,錯漏難免,歡迎大家指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