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編輯手札

龍騰世紀 古今地名對照表 十一畫 文 / 編輯手札

    撣國——古國,在今滇緬邊境,東漢時有使者來中國。

    理番—一今名理縣,在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中部偏南。清嘉慶時改雜谷直隸廳為理番直隸廳。民國先改理番縣,後於1945年改為理縣。

    琅邪一一春秋齊有琅邪邑,在今山東膠縣南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在此置琅邪縣,並以之為琅邪郡治所。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漢治東武(今諸城)。東漢琅邪國改治開陽(今臨沂北)。北魏治即丘(今臨沂東南)。隋唐有沂州琅邪郡。從魏晉琅邪國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屬琅邪郡(國)。

    舂陵——1秦在今湖南寧遠東北置舂陵。後廢。孫吳復置於今寧遠西。隋併入營道縣。這一帶地方唐宋等代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語。2公元前45年,改以今湖北棗陽南之地為舂陵。東漢改章陵。隋以棗陽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為名。唐為昌州舂陵郡,天寶改郡名為淮安。

    梧州——今廣西梧州古為蒼梧,唐置梧州,以蒼梧為治所,始有此名。明清有梧州府。

    梅李——一作梅裡,即泰伯城,在今江蘇無錫東南。傳為泰伯所居地。公元前56o年諸樊遷吳前,此為吳都。又江蘇常熟東北亦有梅李,傳為五代吳越梅、李二將戍地,漸成市集,即以為地名。

    梓州——隋改新州為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宋分西川路置梓州路,以梓州為治所。徽宗重和時,以梓州為潼川府,梓州路為潼川府路。

    梓潼——漢末劉備分廣漢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屬四川)。隋廢。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條所述。舊梓潼縣,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時為綿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

    乾州——1今陝西乾縣一帶,唐末置有乾州。北宋後期廢,旋置醴州。自金代起仍名乾州。民國以本州為乾縣。2清康熙時曾在湖南置乾州,民國曾改乾縣,旋為乾城鎮,屬吉縣。

    乾陵——唐高宗與則天後合葬墓,在陝西乾縣梁山。已掘的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懷太子諸墓都是乾陵陪葬墓。

    鄄城——本春秋衛邑鄄,漢置縣名鄄城,在今山東鄄城縣北舊城。明併入濮州。

    營丘——周封呂尚於齊,建都營丘,後改臨淄。見該條。

    營州——北魏置營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所轄之地均在今遼寧境內。唐末地入契丹,改置營州於廣寧(今河北昌黎),五代後唐時又為契丹所取。

    蕭關——在今寧夏固原東南。此系關中與塞北間的交通要衝。北宋又在寧夏同心南築蕭關以御西夏。地在原蕭關北偏西二百里左右。

    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有薩爾滸山,為努爾哈亦破明軍處。努爾哈赤戰勝後在山下築城,名薩爾滸城。

    黃——春秋時楚所滅嬴姓國,在今河南潢川西。

    黃州——今湖北黃岡,南朝齊為南安縣,隋改黃岡縣。隋置黃州即以此為治所。明清有黃州府。民國廢府。

    黃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與中原諸侯會盟處。

    黃浦——上海市內黃浦江舊稱。本為吳淞江一支港,明初已很寬廣。後經疏浚改流東北會吳淞江,代吳淞江為太湖下游入海干流。

    黃天蕩—一1今南京市東北一段長江,古有黃天蕩之名。韓世忠阻擊金兀朮於此。2今蘇州東南隅葑門外也有黃天蕩,「黃」一作「皇」。

    黃龍城——契丹黃龍府在今吉林農安。宋岳飛「痛飲黃龍」之語,論者或以為岳飛誤以燕京為黃龍城。

    黃金台——燕昭王招賢所築,在今河北易縣東南的北易水南。今北京市、徐水、滿城、定興均有黃金台,乃後人依托。

    黃陵岡——在今山東曹縣西南廢黃河北岸,元明時最為黃河險工所在。

    黃鵠(鶴)山——即今武漢市武昌蛇山,傳為仙人子安乘黃鵠而過之處。孫吳時在此建黃鶴樓。歷代修建。建長江大橋時拆除,遷其塔至高觀山。

    黃歇浦——上海市內黃浦江別稱。楚春申君黃歇與上海無關,黃歇疏鑿黃浦事純係後人誤傳。

    焉耆——西域古焉耆國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唐在其地置羈縻督府,為安西四鎮之一。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曾建焉耆府。民國廢府。

    焉支山——即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肅永昌西、山丹東南,為山丹河與石羊河的分水嶺。

    曹——周同姓國,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後為宋所滅。

    曹州——北周改西兗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濟陰,在今曹縣西北。隋唐或稱曹州,或稱濟陰郡。金因治所受黃河影響,遷至北面的乘氏,亦稱濟陰,即今菏澤。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澤。清雍正時為曹州府。民國廢府。

    曹國——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以北和東北一帶。

    瓠子河——古瓠子河,從今河南濮陽南分黃河水,先向東南到古巨野澤,干流在澤的西北面向東北流去,注入濟水。漢武帝時,河決瓠子,即濮陽方面的河堤決口,大量洪水經瓠子河灌進巨野澤,由澤向東南溢出,通於淮泗。河決在公元前132年,堵塞決口在公元前1o9年。

    盛京——清以留都瀋陽為盛京,關外東北地區由盛京管轄,故又為大行政區名稱。

    盛樂城——北魏祖先所居在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即西漢定襄郡治。其後又在故城東南兩次築新城,均稱盛樂城。

    堂邑——1古堂邑在今江蘇**北,先屬楚,稱棠邑;後入吳,為堂邑。西晉堂邑郡即以堂邑縣為治所。東晉安帝時改名秦郡。堂邑縣在隋初併入**縣。2隋於今山東聊城西北設堂邑縣。其地今分屬聊城、冠縣。

    堂溪——即棠溪,在今河南西平西。戰國屬韓,以造鐵兵器著名當時。

    常山——今河北曲陽西北的恆山,漢、宋避帝諱為常山(漢文帝、宋真宗均名恆)。秦恆山郡,漢亦因而改常山郡(國),治元氏(今縣西北)。西晉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為今正定)。隋為恆州恆山郡。唐有恆(鎮)州常山郡。天寶中曾用平山,後又用恆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諱仍改常山。

    常州——今江蘇常州本晉陵郡,隋滅陳,改晉陵郡為常州,始有此名。州治本為晉陵縣,唐分出武進,二縣同城。明並晉陵入武進,清又增置陽湖,仍為二縣。民國合為武進。今有常州市、武進縣。

    常德——宋孝宗時升鼎州為常德府,治武陵。鼎州武陵此後一直指今湖南常德。明清有常德府。

    略陽——晉改廣魏郡為略陽郡,治臨渭(今甘肅天水縣東北),北魏改治隴城(今泰安東北)。隋廢。

    野王——今河南沁陽,古名野王。戰國韓地,漢置野王縣,曹魏野王郡亦以野王為治所。隋改野王縣為河內縣。

    野狐嶺——在今河北萬全西北。

    鄂州——隋改郢州為鄂州,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從此郢州專指今鍾祥,元改鄂州為武昌路.

    鄂縣——秦鄂縣即今湖北鄂城。孫權改為武昌。西晉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縣,隋再併入武昌。

    鄂渚——傳古時在今武漢市黃鶴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鄂州因渚而名,遂以為鄂渚。

    崖州——史籍所載崖州,均在海南島,具體位置多變。南朝梁所置,治今儋縣西北,在海南島北面偏西處。隋珠崖郡、唐崖州珠崖郡,治所移至東北部的捨城(今瓊山縣東南)。宋崖州則以唐振州改置,治寧遠(今崖縣崖城鎮),在島的南部。以後明崖州也在此處。民國改崖縣。今縣治在舊崖縣東。參見「朱崖」、「瓊州」。

    崇——商代有崇國,為周文王所滅,在今河南嵩縣北。

    懸瓠——在今河南汝南。東晉南北朝時兵爭要地。南朝宋移上蔡縣治此。隋唐為蔡州治所。

    邏些——即邏娑,吐蕃國都,即今西藏拉薩。

    銅堤——春秋晉有銅堤,在今山西沁縣南,後置縣。歷代多有,宋移治今沁縣。明與沁州合併。

    銅瓦廂——在今河南蘭考西北黃河東岸,1855年黃河大決處,地已坍入河中。

    銀州——北周置。唐銀州治儒林(今陝西榆林東南),有今榆林、米脂、佳縣之地。以後為黨項拓跋氏所有。

    符離——秦符離縣在今安徽宿縣東北,唐移至今宿縣北符離集,後期移至今宿縣。元初併入宿州。

    笠澤——太湖古名,一說非太湖,系今江蘇吳江縣一小湖。後作吳江縣與吳淞江的別稱。

    斜谷道——褒斜道的一部分,斜咎在今陝西眉縣西南,詳見「褒斜道」。

    猗氏——春秋魯猗頓經營鹽業致富,地在今山西臨猗南。

    象林——漢日南郡屬縣,在今越南峴港以南武嘉河之南。東漢末區連起兵建林邑國。後西晉復置,北移寄治盧容(今越南順化附近)。東晉後為林邑所有。

    象郡——秦在嶺南所置郡,轄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商於——商在今陝西商縣東南,於在今河南西峽縣境,兩地一帶即商於。

    商山——漢初商山四皓所居,在今陝西商縣東南。

    商丘——商族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南。

    商州——北周改洛州置,治上洛,即今商縣。歷代多有,轄境伸縮不定。民國為商縣。

    章武——西漢黃河人海處,在今河北黃驊西南。北齊廢此縣。

    竟陵——秦漢竟陵縣在今湖北潛江西北。西晉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鍾祥)。東晉略為更動竟陵縣治所在,位今潛江西南。梁末撤銷。北周再置竟陵縣,在今糊北天門,在舊縣的東北面。竟陵郡,隋即郢州,今天門之竟陵縣在復州沔陽郡內。唐為復州竟陵郡。五代後晉時,改竟陵縣為景陵縣。清改天門。

    望海蝸——明初築堡防倭寇地,在今遼寧金縣東北。

    麻沙鎮——在福建建陽西。南宋至明以刻印書籍著名,稱為「麻沙本」。

    麻六甲——南洋古國,即滿刺加,見該條。

    康——西藏四部之一。大體即今昌都地區。舊西康省簡稱康。

    康居——西域古國,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

    康國——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

    鹿耳門——在台灣省台南安平港北,昔為船舶出入之口,後因淤淺而廢。

    閼與——在今山西和順。馬服君趙奢破秦處。

    蓋州——唐貞觀時置,本為蓋牟城,即今遼寧蓋縣。

    清口——1即泗口,見該條。2古汶水入濟水之口亦稱清口,在今山東梁山東南,從此以下的濟水亦稱清水.

    清州——宋大觀間置清州,即今河北青縣。明改青縣。

    清河一一1漢清河郡治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南)。東漢清河國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歷代均置。北齊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為貝州清河郡。2南宋末置清河縣,在今江蘇淮陰西南。後屢因河患遷移。清乾隆時移治清江浦。民國為淮陰縣。今為清江市、淮陰縣。

    清源軍——五代南唐所置軍號,治泉州(今屬福建),領閩南地區,即留從

    效、陳洪進統治地區。陳洪進歸宋後廢。

    鴻溝——戰國魏(梁)惠王所開中原運河。從今河南滎陽以北引黃河水,向東流經開封以北(當時的開封離黃河有相當大的距離),再折而南流到淮陽東南入穎水。穎水南流入淮,濟、汴、睢、泗等水都可與鴻溝相通,故以鴻溝為中心,黃淮大平原上水道到處可通。開鑿時間約在(或約始於)公元前36o年。

    涿州——唐大歷時分幽州置。民國改涿縣。

    涿郡——漢涿郡治涿縣,即今縣。隋有幽州涿郡。唐幽州則為范陽郡。

    淮西——1唐方鎮,全稱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領申、光、蔡三州。李愬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據淮西的吳元濟。2宋淮南西路、淮南東路常簡稱淮西、淮東。淮西治壽州(今安徽風台),南宋治廬州(今合肥);淮東治揚州。

    淮安——1今江蘇淮安縣,漢置射陽縣,晉為山陽縣,宋改淮安縣。元又為山陽。民國為淮安。2南宋後期改楚州置淮安軍,治淮安,即今縣。後改州。元為路。明清有淮安府。民國廢府。8隋以顯州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陽(今河南泌陽)。

    淮陽——今河南淮陽,周為陳國都城宛丘。漢於此置淮陽國,後為淮陽郡。隋唐為陳州淮陽郡。民國改原陳州府治淮寧縣為淮陽縣。

    淮陰——東魏置淮陰郡,轄今清江市及淮陰等縣。唐有楚州淮陰郡。東魏時郡治懷恩在今淮陰西南。唐時楚州治所在山陽(今淮安),淮陰縣為其屬縣。以後亦為淮安府屬縣,明改名清河縣。民國恢復淮陰縣原名。

    淮南——1漢曾置淮南國,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後遷壽春(今壽縣)。魏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轄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區。隋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為壽州壽春郡)。2唐有淮南道,治揚州,自今湖北應山、安6、應城以東,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內。中葉以後,置淮南節度使,亦治揚州。8宋有淮南路,治揚州。後分為東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黃陂、河南光山一帶。東西二路分界約在今安徽鳳陽、和縣一帶。

    漁陽——秦漁陽縣在今北京密雲西南,秦、漢、魏、晉、漁陽郡治此。隋末改無終縣為漁陽,即今河北薊縣。隋玄州漁陽郡、唐薊州漁陽郡均治此。唐以後漁陽為薊州治所。明省入薊州。

    淤口關——見「三關」。

    涪州——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並非一地。隋涪州原為合州,治石鏡(今合川)。唐涪州治涪陵(今縣),地在隋涪州之東。元省縣入州。清涪州不轄縣。

    涪縣——西漢置縣,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綿陽東涪江北岸。

    涪陵——西漢涪陵縣在今彭水,劉備在此置涪陵郡。後廢。隋於此置彭水縣。其地在隋唐涪陵縣東南。隋唐涪陵縣即今涪陵。

    淡水一台灣島西北部滬尾為淡水河口,本為港口,因淤淺衰落。從淡水河口循台灣島西岸而南,今新竹縣,雍正時設淡水廳,光緒元年(1875年)改為新竹縣。是年,又於滬尾東南的艋舯,設淡水縣,為台北府治所。日占時改為台北。

    深州——隋深州治安平(今屬河北)。唐先天時治6澤(今深縣西)。宋治靜安(今深縣南)。明移治今縣,省靜安不設。

    淄青——唐寶應元年(762年)平盧節度使侯希逸南遷青州(今山東益都)。唐授為淄青節度使。其後淄青常有淄、青、登、萊、齊、棣等州。

    密州—一隋改膠州為密州,治所在今諸城。明廢。

    梁門——在今河北徐水。五代後周置梁門口寨。宋為靜戎軍(澶淵之盟以前名)、安肅軍(盟後改)治所,仍有梁門之稱。

    梁州——1《禹貢》九州之一。2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轄地除陝南外,並南伸到川、黔各一部。後世多僅有陝南。魏治沔陽(今陝西勉縣東)。晉治南鄭(今漢中)。唐後期升為興元府。

    梁郡——漢建梁國,治睢陽(今商丘南)。南朝宋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碭山)。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

    梁溪——江蘇無錫有梁溪,源惠山,流入太湖,傳東漢梁鴻曾居其旁。今以梁溪為無錫的別稱。

    隋一一周時的姬姓國,在今湖北隋縣。春秋後期為楚附庸。

    隆興——宋孝宗升洪州為隆興府,治今南昌。參見「洪州」。

    隆中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陽西。東漢末諸葛亮隱此。或傳隆中在今河南南陽。南陽漢時為宛,漢末在曹操手中,諸葛亮若在南陽,決非劉備所能羅致。

    維州——唐維州在今四川理番縣。州治薛城在今縣東北。入吐蕃為無憂城。宋為威州。

    維揚——《尚書·禹貢》有「淮海惟揚州」之語,「惟」通「維」,遂以維揚為揚州別稱。明初曾稱揚州府為維揚府,後改。

    綿山——傳晉介之推隱綿山,**而死,在今山西介休東南,亦稱介休山、介山。

    綿州一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綿陽東)。元廢巴西縣入本州。清綿州轄有綿竹、德陽、梓潼等縣。民國廢,以州為綿陽縣。

    綠林山——新莽末綠林軍起義處,在今湖北當陽東北。近人又有為大洪山之說。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