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倒霉蛋混三國

龍騰世紀 一百 屁股中箭了 文 / 倒霉蛋混三國

    「天地之間有稈稱

    那稱鉈是老百姓

    稱稈子挑江山咿呀咿而呦

    你就是定盤的星

    什麼是黑什麼是明什麼是奸什麼是忠

    嘻笑怒罵怒不平背彎人孤公

    天地之間有稈稱

    那鉈是老百姓

    那鉈是老百姓

    稱稈子呦挑江山

    你就是那定盤的星

    天地之間有稈稱

    那稱鉈是老百姓

    稱稈子挑江山咿呀咿而呦

    你就是定盤的星

    什麼是傻什麼是精什麼是理什麼是情

    留下多少好故事講給後人聽

    留下多少好故事講給那後人聽

    留下多少好故事講給那後人聽」

    一段不該出現的歌曲,就這麼在山間小路上飄揚著.一個三人一虎的小隊伍,就這麼在山間小路上悠閒地前進著。

    對,這就是劉雲三人。

    騎著白馬的劉雲悠哉地在隊伍的最前面一邊唱著後世熟悉的歌曲,一邊策馬徐行,在遇到老虎的地方為了等老虎傷好,他和典韋還有那個禰衡可是足足呆了四天。好在那老虎天生皮糙肉厚,再加上典韋那匹馬上所帶的包裹裡還有一些創傷藥,所以他們才只等了四天那老虎便能走動了。不然,劉雲他們還指不定要在那裡呆多久呢!

    至於跟在劉雲身後的那個被劉雲認為是惹禍精的禰衡,他騎的是原來典韋騎的那匹黑馬,而那匹禰徵留下的馬則成了托物品的了。要說起這個惹禍精,倒還真難擺弄,這要不是劉雲身邊兒有個典韋,怕是這禰衡非把劉雲鬧死不可。

    那天自從劉雲告訴禰衡說他爺爺將他叫到自己的手上後,那禰衡便沒完沒了地和劉雲鬧,先是謾罵劉雲,說是劉雲騙他,他爺爺才不會不要他呢!一定是劉雲因為自己那晚罵他了,所以才記恨在心地將自己留在了身邊。

    結果,這一罵下來就不停了,知道出去打獵的典韋回來,這禰衡才算不敢罵了。不過,雖然因為畏懼典韋而不敢再罵劉雲,但是禰衡依然不放過劉雲,時時在劉雲身邊兒求情,希望劉雲能送他回去。最後見劉雲依然不鬆口,他居然哭鬧起來了。好在劉雲給典韋一個眼色,讓典韋狠才制止了禰衡的哭鬧,否則啊!那天劉雲都擔心能不能睡著覺。

    雖然,再接下來的幾天裡,一旦典韋離開禰衡便好吵鬧一陣,但是反正那時閒來無事,劉雲便也不去制止,而是在一旁饒有興致地看著。如此又過了兩天,等到劉雲和典韋準備啟程了,禰衡也失去了再哭鬧的心思。因為這幾天他也看出來了,劉雲這傢伙就是個油鹽不進地主兒,想要讓他把自己送回去,那是不太可能地了。於是,冷靜下來地禰衡便開始在心中盤算著要如何回家。

    一路行下來,在眾人路過般縣的時候,禰衡總算是瞅準一個空擋獨自一人跑回了他爺孫倆在般縣的住宅。不過,令他目瞪口呆地是,此時的那個宅子早就人去樓空,再找不到一個人了。最後禰衡從他們鄰居那裡打聽到,就在幾天前,他爺爺禰徵回到家後便立刻命人搬家,聽說是要往幽州搬。可是,禰衡就納悶兒了,自己和劉雲他們不正是同般縣通往幽州那條路上過來的嗎?怎麼就沒碰上呢?

    無奈地禰衡又跑回劉雲和典韋住的那家旅店,找到了劉雲。其實當劉雲現禰衡不見的時候便知道他做什麼去了。於是他也不著急,就在旅店裡等,因為他知道,既然禰徵說要將自己的這個孫子留在自己的身邊兒,那麼這位睿智的老者便一定會斷了禰衡回去的念頭,那麼,這麼禰衡最終定會再回來找他們的。結果真的和劉雲想的一樣,只半天,禰衡便無精打采地跑回來了。

    接下來的路上,禰衡明顯老實了不少,一天到晚便是再看那些禰徵留給他的書簡,再也不和劉雲鬧了。因為此時他也知道了,即便他再怎麼和劉雲鬧,劉雲也是不可能帶他回到他爺爺身邊兒了,畢竟,此次他爺爺一搬家,到底搬到哪裡誰又知道呢?幽州?幽州可太大了!

    就這樣,一路行來,不再鬧的禰衡幾乎始終是坐在馬背上拿著一個書簡看個沒完,雖然當初在聽到劉雲剛唱這後世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的主題曲時有些驚訝,並曾一度癡迷地聽了許久。但是在隨後的和劉雲一番探討之後,他便漸漸地又回復了天天捧著書簡看的狀態。不過,值得一提地是,自從因為聽到那歌而和劉雲探討一番之後,禰衡在和劉雲說話時的語氣可就變了,變得就彷彿劉雲是他的先生一般,同時他對劉雲的稱呼也變了,不再是一口一個「虛偽的混蛋」了,而是像他爺爺禰徵一樣,開口閉口叫劉雲為「劉先生」。一時間,搞得劉雲都覺得自己好像老了很多。

    隨著禰衡漸漸地融入這支三人小隊中後,這個隊伍裡最引人矚目地便不再是劉雲或禰衡了,而是變成了一直走在隊伍最後面的騎虎猛男典韋。這小子自從有了這頭老虎,那把他給沒的,一天到晚便和那老虎廝混在一起,白天一邊趕路,這小子還一邊在老虎的背上給老虎梳理毛,而晚上這小子更是不在同劉雲、禰衡睡在窩棚或者客棧裡了,而是老虎在哪兒睡他就陪著在哪兒睡,他和老虎那真可謂是形影不離啊。

    而且,就因為典韋領著的這隻大老虎,搞得劉雲等人這一路行來就像是惡霸過街似的,不管是在城鎮還是在鄉村,凡是見到劉雲等人,那些行人立刻便遠遠地躲開,甚至就連那些城鎮裡的士兵都遠遠地繞著劉雲等人走。如此一來,可是讓劉雲徹底地明白了一個詞兒的意境,那就是「狐假虎威」。

    就這麼一路囂張的走下來,劉雲等人一路過般縣、西平昌、安德、平原、高唐,最終走出了平原郡。期間,劉雲倒是訪到了兩位在平原頗有名氣地人物,那就是王烈和華歆。

    這王烈說起來到真是一個品德高尚地大賢,劉雲之所以去拜訪他那也是聽平原郡的人講的一個故事才決定的。

    那個故事是這樣的:曾經有個盜牛的被主人抓住,盜犯向牛主認罪,說:「判刑殺頭我都心甘情願,只求不要讓王彥方知道這件事。」王烈聽說後派人去看望他,還送給他半匹布。有人問這是為什麼?王烈說:「盜牛人怕我知道他的過錯,說明他有羞恥之心。既然心懷羞恥,必然能夠改正錯誤,我這樣做正是為了促使他改過。」後來有個老漢在路上丟了一把劍,一個過路人見到後就守候劍旁,直到傍晚,老漢回來尋劍,得到了遺失的劍,驚奇地詢問他的姓名,並將這件事告訴了王烈。王烈派人查訪守劍人是誰,原來就是那個盜牛的人。

    這個故事讓劉雲很是感慨,遂便領著典韋、禰衡前去拜訪王烈。這王烈倒也沒有什麼劉雲心目中的那些所謂的大賢之人的架子,聽到劉雲等人前來拜訪便接待了。四十多歲年紀的王烈待人很和氣,使得禰衡這個惹禍精也沒有機會揮他惹禍的本事。劉雲以為這可能是禰衡也聽說過王烈的名聲吧!畢竟,算起來禰衡和王烈也是同鄉,都是平原郡的人。

    一番談論之後,王烈出乎劉雲的意料之外的居然答應了劉雲的邀請,同意在近日便啟程趕往幽州去出任官職,雖然劉雲心中疑惑,不停地非議自己的魅力問題。但是既然這個大賢接受了自己的邀請,那自己也不好再出言詢問其究竟是什麼原因,這個問題劉雲決定等到自己回幽州的時候在向王烈打聽。畢竟,那時候王烈怎麼說也算是真正的自己人了,當時候說話自會少了幾分顧忌。

    辭別平原縣的王烈之後,劉雲還特意到高唐見了見華歆,這華歆在三國裡可是很有名的,雖然他出場次數不多,不想諸葛亮等人那麼耀眼,但是學歷史的劉雲卻知道,這個華歆能耐不小,不然,他又怎麼會在曹操的手底下屢獲重用?要知道,曹操可是個唯才是舉的傢伙,如果沒有真本事,那就別想在他手底下混好。

    所以,一得知華歆乃是高唐人,劉雲便在到高唐的第一時間拜訪了華歆這個三國名士。

    一番談論,劉雲愈地覺得這個華歆的不凡了,年僅三十九歲的華歆在與劉雲的談論中提出了他的治國思想,那就是重農非戰,重視文教德化。他認為「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應當先留心於本國的治理,「以征伐為後事」。本國治理得好,敵人就會不攻自破。「兵不得已而用之」,作為皇帝,不能捨本逐末。

    聽到這些,劉雲欣喜若狂,於是立刻出了邀請。依然是毫無懸念地,華歆這個尚一介布衣地書生立刻接受了劉雲的邀請,當即拜劉雲為主公,並收下了劉雲的介紹信準備近日便趕往幽州。

    騎在馬上的劉雲一邊唱著歌,一邊想著這些日子的事情。他實在是沒有想到,自己的魅力居然這麼大,居然只一句話就能將兩個大賢納入囊中。美啊!

    「嗖~」

    「啊~」然而,就在劉雲正美的時候,他嘴裡的歌聲啞然而止,同時,已成慘叫聲從他的嘴裡傳了出來。

    「嗯?」一直跟在劉雲身後低頭看書的禰衡被劉雲的一聲慘叫驚得抬頭觀瞧,不過,隨即他便一臉惶恐地喊道:「啊!劉先生,你的**中箭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