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合的心裡很憋屈,當日兵敗如山倒,怎麼也遏止不住了,最後收攏隊伍的時候居然還有四萬五千餘人,後來又66續續回來千餘人。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自己統軍無方,居然被對手以五千人擊垮了自己的五萬大軍。雖說徐州軍精銳,但也精銳不到以一當十的地步吧。
大公子袁譚看自己的眼色很是奇怪,雖說沒有處罰自己,反而好言撫慰。只是從近衛們口中流出的隻言片語讓他更覺得無地自容,據那些近衛們和值守的軍士說,袁譚在他與高覽二人出帳後,長歎道,若是鞠義將軍在此,必不至於如此。
張合高覽聞知此言,俱是十分羞愧,雖說鞠義在袁紹軍中的地位要高於二人,可這不代表二人就能接受這樣**裸的言論。而接下來袁譚採取的步步為營,穩步推進的戰術也讓二人十分不滿。這擺明了是不想重蹈自己上次那樣半路遭襲而致大軍崩潰的局面,而連呂布五十餘騎的騷擾亦不接站的做法更是讓二人心中多了幾分腹誹。
不過,不滿歸不滿,袁譚這手步步為營的策略確實讓楊雷不敢像上次派兵截擊,只能等在城中或者在野外進行堂堂正正的對戰。而無論哪一種選擇,對於楊雷來說都是很不利的。張合高覽二人心中怒氣散去之後,仔細想想,亦是覺得此種策略乃是當前最合適的辦法。
兵敗是很影響士氣的,而這種緩行軍不僅可以給對手帶來壓力,更是可以逐漸提升自己的士氣。大公子袁譚,無疑是袁紹幾個兒子中能力最強的一個。只是有一點,徐州軍的戰鬥力在那裡擺著,自己的軍士明顯不是對手。楊雷倒還罷了,不過比自己等人略高一籌,那溫侯呂布,卻是一道邁不過去的檻兒。
琅琊城愈來愈近了,在城外十里處,袁譚的大軍紮下了營寨,開始了這場關乎到青州歸屬的戰爭。袁譚勝則曹操必是身受倆面夾擊之局,若楊雷勝則青州盡為劉備所有,袁紹軍則折一翼。一時間,琅琊的這場戰爭受到了天下有心人的關注。
而此時,曹操納荀攸聲東擊西之計,亦是大敗白馬的顏良鞠義,但是沒了關二爺的參與,顏良只是被擊敗,卻逃過了被斬於萬軍之中的命運;鞠義卻是得了顏良之命,分兵屯延津,倒是免去了這場敗績。
「袁譚為袁紹之子,甚是勇烈,頗知兵法。且攜十萬大軍,更有張合高覽相助。而楊宇霆止有兩萬之兵,雖有呂布卻勇而無謀,此番恐琅琊不保矣。」荊州鹿門山,孟公威搖頭歎道。
「不然,楊宇霆此人文武兼備,與關雲長並為劉皇叔最倚重之人,當日呂布反叛更是其一手迫降。且徐州軍雖少然精銳,所謂兵在精不在多,此番大戰徐州軍當勝。然兵力相差眾多,若無奇計,亦是慘勝爾。」一位三十許面容清瘦之男子不徐不疾的駁斥道。
「元直所言甚合我心。」石韜亦是點頭道。
孟公威見石韜幫徐庶說話,身為不滿,轉身便向身邊一高大男子道:「孔明,你且來評點一番,看看誰對誰錯?」
那邊一面容古怪地男子笑道:「此事何須點評。無論誰勝誰敗。俱為曹操做嫁衣而。」
諸葛亮聞言笑道:「還是士元最知吾心。」孟公威徐庶俱是搖頭。顯然甚是不滿。
崔州平見狀。調解道:「吾等爭論也是無用。待日後便知。老師馬上便要上課了。且去便是。」眾人聞言。俱去。
此時。曹操帳中。郭嘉亦是笑道:「主公。顏良已敗至延津。與鞠義會合。可趁其新敗。士氣低迷。驅軍前往。定可大破之。」
曹操聞言。頷而笑道:「顏良鞠義俱是心高氣傲之輩。如今顏良為主將反而落敗。鞠義為副將反得保全。吾料其軍中必然有變。故顏良鞠義已然注定敗軍。如今吾所慮者。乃是青州袁譚之軍啊。」
郭嘉聞言笑道:「主公勿憂。袁顯思此番必被楊雷所破。」
「哦?奉孝為何如此說?」曹操明顯來了興趣。郭嘉笑道:「那楊宇霆自統軍以來,未逢一敗。僅此便可助漲其士氣,況徐州富庶,軍士盔甲精良,更兼久經操練,俱是精銳之士。況日前楊雷領軍五千,截殺張合高覽前部五萬人,大勝而還。如此,這士氣更加高漲,更兼呂布為羽翼,又得徐州之民心。如此,袁譚豈能不敗?」
「誒,袁譚此番用的是步步為營之計,以十二萬擊兩萬,如何不得破?」曹操笑著反詰了一句。
郭嘉聞言笑道:「如主公所言,楊雷以五千破五萬,十二萬則用一萬二千人足矣。」說罷,不由的又咳嗽起來。
「誒,奉孝可要注意身體啊。」曹操見郭嘉咳嗽,不由又心疼起來,自己以前的謀士戲志才已經死了,郭嘉就是頂他位置的。偏偏郭嘉的身體和戲志才一樣,俱是十分的弱,這樣下去,如何得了啊。
一時之間,也沒了與郭嘉開玩笑的心情了,下令道:「奉孝且在此休養,吾先兵攻破延津,再接你回許都靜養。」
此時郭嘉已然停止咳嗽,聞言道:「主公,不妨事,嘉自家人知自家事,我這身體,不過老毛病罷了。」言罷,又是一陣咳嗽,臉上泛起別樣的潮紅。曹操聞言,不由輕輕一歎。
「袁譚終於到了,我還以為他要到中秋才來呢。」楊雷冷冷地說道。
「將軍,袁譚方到,趁其立足未穩,不若今晚前去劫營?」魏續在一旁進言道。
「袁譚兵多,吾兵精,劫營是個好主意,但不在今晚。須知張合高覽俱是河北名將,又豈不知立寨防偷營?」楊雷搖頭道。
「宇霆,且讓吾前往挑戰,先斬了張合高覽,再慢慢收拾袁譚那小子。」呂布毫不客氣的邀戰道。
「溫侯所言甚是,袁譚不足為慮,只要斬殺張合高覽,其軍自散而。」楊雷聞言笑道,「今日天晚,待明日再出戰不遲。」諸將聞言,紛紛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