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三國演義之我佐劉備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七章 劉備好鬱悶 又被圍上了 文 / 三國演義之我佐劉備

    書接上文,張飛聽楊雷問他是不是應該找個軍師了,不由的一愣,隨即便沉默起來。楊雷見張飛並無答言,心中有些奇怪,遂也並不說話。來至府邸,進了廳堂,二人落座,早有下人奉上茶水。張飛喝了口水,隨即問道:「五弟,為何有此想法?」楊雷看了看張飛,那本就黑乎乎的臉孔在火光的搖擺之中一明一暗的,顯得陰晴不定。

    楊雷沉吟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詞彙,便道:「三哥,你不覺得我們太被動了麼?從大哥領徐州牧開始,就沒消停過,先是要打呂布,接著征袁術,再跟著占北海。眼下剛打完曹操孫策的聯軍,雖未來得及救援公孫瓚,然而詔令又下來了,要我們再攻袁術。而此時,袁紹在北方亦是虎視眈眈,北海估計難保了。」頓了頓,又道:「三哥,你不覺得我們就這樣漫無目的的一直在打仗,好像都是按照曹操指定的路子走。除了上一次挫敗曹操的進攻可能出乎曹操的意料之外,其他情況似乎都在曹操算計之中啊。」

    「唔,五弟所言甚是啊。奈何曹操老賊挾天子以令諸侯,老是什麼狗屁詔令。大哥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自然是無所不從,結果我們就疲於奔命。當真可惡。」張飛重重地將茶碗一放,忿忿說道。

    「是啊,正是如此,所以我在思量是否應該尋找一個軍師了,否則照這樣下去,早晚會被曹操玩弄於鼓掌之間啊。」楊雷亦是無可奈何地道,「要說行軍打仗,弟自忖徐州不遜於任何一方諸侯。然而要是智計謀略,勾心鬥角,圖謀天下大勢,吾等卻還差的太多啊。」

    「嗯,是個問題,明日我便向大哥說明,請個軍師回來。宇霆可有人選?」張飛大大咧咧道。

    楊雷苦澀地一笑,搖頭道:「這些高人哪裡是那麼容易就能得到的。不過眼下徐州卻有一位,卻是不能為大哥所用啊。」

    「是何人,你且說來。他若是不從,俺老張便把他捉來。」張飛聞言,急匆匆道。

    「非是他人,乃是溫侯帳下陳宮。」楊雷有些遲疑地將這個名字報了出來。

    「又是那三姓家奴的人,哼,這廝如今降了我大哥,手底下卻依然有恁多人馬。武有高順曹性,文有陳宮。難不成他還想再反不成?」張飛一聽是呂布的人,隨即暴怒。

    楊雷見狀,有些奇怪張飛為什麼一直會對呂布那麼反感,不過還是分析道:「高順乃是死忠之人,此等人,不為言語財帛美色所動,忠心不二。若溫侯在,其便為溫侯效力。溫侯若是不在,自是隨之(,盡在ac赴死。曹性亦是此等人,雖未會為溫侯當即赴死,然必安頓好溫侯家屬,再行前去尋仇,無論事成與不成,皆死。而陳宮,此人當年救曹操是為天下道義,見曹操殺人滅口而離去,當是識時務之士。只是如今卻一心輔佐溫侯,竟不曾受大哥召喚,卻不知為何?」

    張飛聞言,卻是呵呵笑道:「宇霆,此事想必是陳宮怕人恥笑他再次背主,故不曾受大哥之命。」

    「這是為何?要知時下不僅是君擇臣。亦是臣擇君之時。」楊雷不由質疑道。

    「吾自幼性急。家父故而令吾練字作畫。多與士人接觸。知其皆是重視名節之輩。如呂布此等三姓家奴。實在被人唾棄。故吾實在厭惡呂布。且今呂布雖為大哥所用。然陳宮昔日為呂布謀主。呂布在時不能為其主分憂。呂布效忠大哥時反為座上賓。並受重任。如此必惹人閒話。故陳宮遲遲不願相投。」張飛笑吟吟地碗端起來。咕咚咕咚又喝下去一碗水。

    楊雷有些震驚。這古代地士人。尤其是自認為有才華。有風骨地士人。果然不像電視劇或者小說裡描述地那樣。很輕易地就能招到手了。只是難道那些武將真地是頭腦簡單麼?楊雷真地很震驚。

    抱著一試地態度。楊雷又問道:「若是大哥再三相請陳宮。可能成功?」

    「陳宮遠在北海。代呂布行使北海大權。你說能不能成功?」張飛地眼色有些似笑非笑。

    楊雷徹底無語了。在劉備身邊做個謀士或者在外地行使郡守大權。用不著找答案了。陳登就是一個很明顯地例子。雖然劉備非常器重他。但亦是派他做了廣陵太守。獨當一面。想必這些士人是真正地身體力行了孔夫子地那句話吧。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百姓造福。為朝廷出力是他們地理想。那我地理想又是什麼呢?楊雷忽然覺得很茫然。

    軍師的話題第二日便稟報了劉備,和張飛所料的相同,提到陳宮,劉備長長地歎了口氣,便不再多說了。接著劉備便命令停止將領輪換制的執行,以後諸位將領駐防及輪換皆由劉備直接調動。這道命令下去,並沒有劉備想像中的嘩然,反而眾人皆是一片默然,連準備要反駁眾人攻擊朝令夕改的言語都不用說,便直接通過了。劉備有些詫異,楊雷更是詫異,直到以後才慢慢明白其實大家都很在意軍隊,將領輪換制其實傷害到了很多人的利益,只不過剛剛提出的時候大家沒有當回事而已,現在廢除了,自然是皆大歡喜了。當然,第一個受益的便是糜芳,依然回東海駐守,其餘將領駐地亦是暫時不變更。

    料理了些瑣事,眾人散去,武將們又是聚在一起研究怎麼打袁術了。楊雷鬱悶地看著那些在高喊著給我一萬精兵,並斬紀靈擄袁術的將領。其中以呂布張飛為代表。

    這是參謀部嗎?楊雷更感覺像茶話會。最後還是劉備看不過去,直接定下,收麥之後,大軍直淮南的策略才算告一段落。至於打仗中會生的各種意外,這些大將選擇性地無視掉了。

    這是一個崇尚英雄的時代,更何況自古軍中最崇拜的便是勇士。這些大將或許真的謀略有所欠缺,但在這個時代,勇力過人的武將則是軍士們最崇拜的人。而秉承後世戰術思想,即打仗即是綜合國力較量的楊雷,很無奈的現自己也是受崇拜的一員。

    等條件允許了,根據地穩固了,我一定要重整參謀部。做個大大的詳盡的沙盤,沒事就拉著這幫狂人推演,我就不信搞不定這些個人英雄主義自大狂,楊雷憤憤地想。

    已是盛夏天氣,江東的天氣顯得甚是燥熱,吳郡亦是如此。孫策的心思卻是比外面的天氣還要熱上幾分,揚州牧,這個頭銜是不錯。可是這個頭銜豈能滿足我江東小霸王的胃口,曹操,你也太小看我了。孫策嘴角上掛著幾絲不屑。

    他剛接到周瑜大破黃祖的消息,重新奪了湖口,駐守柴桑,與江夏遙遙對峙。自己這個兄弟,還真是文武雙全啊。得公瑾之助,天下可定矣。想著自己剛開始掃蕩江東之時,與周瑜推心置腹交談時的場景。孫策滿面都是微笑。現今江東人才濟濟,百姓安定,世家大族則是遭到了自己的嚴厲打擊,要麼為我所用,要麼就元氣大傷,比如那個6家。江東既定,那麼這下一步就很明顯了,揚州。

    主公得江東為基業,欲進取天下,則必奪兩淮之地。然後方可圖謀中原,亦或爭霸荊襄。周瑜的話還在耳邊迴盪。現在該到了實現的時候了吧。只是徐州的那個大耳賊,亦是有意爭奪淮南。尤其那受封漢壽亭侯,拜壽春太守的關羽,此番定要讓爾嘗嘗我江東大軍的厲害。至於曹操那明顯的挑撥離間,哼哼,不過是給雙方一個動手的理由罷了。孫策定了定心思,隨即吩咐左右,請諸人前來議事。

    麥子終於搶收完了,劉備看著官倉裡的麥子,直樂的合不攏嘴,嘴裡還嘟囔著這下可不用害怕挨餓了。一時之間,跟在後面的文臣武將皆是有些臉色奇怪。緊接著劉備又來了句,便是災荒也有餘糧賑濟百姓了。頓時,眾人默然。楊雷不動聲色,不管劉備是不是在作秀,然而能想到百姓便是難得可貴了。這個主子,確實值得保,自己的理想是不是保著劉備得到天下,然後進行些社會上的改革啥的。先做著瞧吧,要是我能做到,我一定做到,要是做不到,那也沒辦法吧,人力終有時窮盡,穿越者畢竟不是神仙。

    建安四年七月,劉備方要點兵殺往淮南,前方情報傳來,卻是袁術此時棄了淮南,亦去了帝號,帶著手下文臣武將,領著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往徐州殺來,更是遣使投書,要劉備讓道,他要北上和袁紹會合。

    而此時,陳宮急報,袁紹遣長子袁譚為統軍,張郃高覽為大將,郭圖為謀士,率軍十五萬,渡過黃河濟水,屯兵樂安,兵鋒直指臨淄,北海。袁紹更作書與劉備,命其放袁術北上,同時將北海的陳宮軍馬撤回,否則,大軍將踏平青徐。

    而此時,曹操亦寫來書信,道是自己將出兵與袁紹相抗,命劉備對北上之袁術進行阻擊。一時之間,天下諸侯的眼光俱是投在了徐州這方。劉備亦是要做出自己的選擇了。這一步,可以說是關係到徐州軍未來的走向。

    於此同時,荊州鹿門山上的一群士人皆是把眼光投在了徐州這一方。其集會眾人中,有一人相貌甚偉,身高八尺,年方十九。另有一人,相貌古怪,身材瘦小;還有一人,相貌清瘦,頜下有須,已近而立之年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