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新常山趙子龍之龍騰

龍騰世紀 第二百三十五章 覆水難收 文 / 三少01

    「先生,敢問你可曾聽過一句話?」劉備臉上掛著一絲淡淡的笑意,不緊不慢的向諸葛亮問道。

    諸葛亮一聽到劉備連稱呼以及口氣都轉變後,心中就隱隱升起不妙之感,不過也只得硬著頭皮問道:「未敢向主公請教?」「有句俗話說得好: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像先生這般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的人,就好比那懷璧之人。」劉備說到這個份上,索性將話挑明了,「不知先生可還記得李儒此人?不知先生以為此人才識如何?」

    「若無此人為董卓臂助,董卓又如何能進得洛陽?又如何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他能將十八路諸侯玩弄於股掌之間,足見其人手段。」諸葛心中歎了口氣,回道。

    「確是如此,若論學識才幹,此人之能確了得,只可惜助紂為虐,與董卓殘害百姓,彼此狼狽為奸,著實令挽惜。」劉備借此一番感歎後,話鋒一轉道:「先生才識勝此人百倍千倍,所做所為自然不可和他同日而語。而玄德卻擔心他日先生一旦為他人脅裹,卻是不得不做出違心之舉,若事至於此,便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諸葛亮聞歌而知其雅意,心中只是冷笑不止,暗道:這劉備當真好笑之極!他本是怕我也離開他後投敵而去,卻事事都把百姓掛在口邊,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諸葛亮並不言語,只是繼續看劉備一人如何表演下去。「先生可比匣中寶劍,寶劍並無可罪過可言,但之用於正則正,之用於邪則邪……」不待劉備把話說完,諸葛亮也淡淡回了一句,道:「皇叔此言過於言重了!」他稱呼也變了過來,「諸葛亮此去之後,打算躬耕田野,終老山林,不願再過問世間紛擾之事。」

    得諸葛亮此言,劉備心中暗喜,還有有些不放心,表面上卻又裝作一番挽惜之態,伸手抓住諸葛亮雙手,道:「以先生之才,若是就此終老林間,此為一憾事也。」

    見得劉備此番做作,即使諸葛亮是泥人,也不禁激起三分土xing,冷冷反問道:「那皇叔何以教孔明,認為我又該如何做才最好?」聞得諸葛亮言語不善,劉備也心知一番話有些過嚴重了,似乎是激怒了諸葛亮,頓時臉色有些難看,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什麼,反而有些下不了台。

    這番雲裡霧裡之話,張飛是聽不明白,而一旁的關羽卻是聽出個端倪,心知諸葛亮執意請辭,而自己這大哥確實有些小人之生以度君子之腹。

    自己這個大哥他是怕諸葛亮這一走,非但不助他也就罷了,反而去相助那「常山趙子龍」。所以才時時把刻刻百姓云云的掛在口邊,雲裡霧裡的和諸葛亮繞,卻是想從諸葛亮口中得到一個類似不去相助他敵人的保證。須知諸葛亮因三陣賭注之事,棄他劉備而去,本身乃是極重信諾之人,而從他口中已然道也「終老山林」之言,其中之意,不問已明,可劉備仍是不肯罷休,尤自咄咄相逼,才有得眼下尷尬局面。

    「大哥之言未必過於言重了!」關羽怕二人因一時不快,反而弄得反目成仇,連忙站將出來勸解。

    「大哥只看到先生之才,卻不知先生之義。」聽過關羽之言,劉備有些不解。劉備轉而問道:「二弟此言何意?」關羽和諸葛亮對望了一眼,彷彿彼此目光中都尋得某些共同的東西,諸葛亮更向關羽投去了感激之情。關羽淡淡一笑,繼續說道:「孔明先生忠於大漢之心,未曾少大哥半點兒。

    「大哥以為以先生之經天緯才,難道還有誰能逼他做他不願意做的事?若非先生心向大漢,又如何肯大哥盡心竭力為大哥籌謀?想來不論是『六糟連弩,』還是『八陣圖』,都是耗盡諸葛先生的一生心血,要非是先生忠心漢室,一心為萬民著想,只需敷衍大哥了事,又豈會拿出這些許多嘔心瀝血之作?」

    關羽這般話叫劉備恍然大悟過來,實如關羽所言,要非是諸葛亮真心肯幫自己,縱然遭自己脅迫,他只須事事敷衍了事。想來自己認為他「臥龍」之名名不副實,最後也只有放了他了事,又何必像現在這般落得身敗名去,黯淡收場的下場?恍然大悟的劉備臉色一變,正想著如何挽回局面,留住諸葛亮。即使眼下不能留住諸葛亮的人,也要留住他的心。

    諸葛亮突然鄭而其事的朝著劉備拜了拜,言道:「想到在這裡最瞭解諸葛孔明的居然會是雲長你!」諸葛亮回頭有些流漣的看了關羽一眼,似乎有說不盡的傷懷和感慨,等再次轉過頭來,「劉皇叔不管如何,你我到底主客一場,諸葛孔明盡人事而聽天命,心中亦算是了無遺憾。

    「諸葛亮孔明今日可當著你翼德和雲長之面指天為誓:諸葛亮此去,此生若相助『常山趙子龍』,定然遭天棄,此身永不得入我諸葛家名譜,蒼天可鑒,厚土為證。然若!此還足以取信劉皇叔,諸葛孔明亦不過可惜一條性命,我諸葛家人材濟濟,多我一個諸葛孔明不多,少我一個諸葛孔明不少。

    「說來我諸葛孔明乃是我諸葛家最不成氣我一個,我大哥諸葛謹在東吳得吳候看中,已然晉陞長史,同族族叔諸葛玄(諸葛涎的父親)乃朝廷敕封章豫太守……」

    一般話聽諸葛亮說將下來,彷彿在背祖譜般,劉備心中亦是暗暗心驚,想不到諸葛家勢力既然不亞於一方豪強大族。縱使家世遠比不如袁紹袁術四世三公般顯赫,卻也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劉備已然隱隱聽出了諸葛亮話中的威脅之意,即使他現在有心強留下諸葛亮,心中也不得不掂量一下諸葛家的份量。

    更不用說此刻劉備心中已然懊悔,悔恨先前一番強人手段恐已經寒了諸葛亮之心,眼下最迫切想到的並不是如何留住的諸葛亮,而是如何消解「誤會」。

    「軍師!只怕是你是想多了,先前我一番言語,委實是恐怕先生天生英材,為他人所妒,所以不得以才……」劉備一邊說著,一邊親熱的想去執諸葛亮的手,希望和他拉近距離。卻不想還不等劉備靠近,諸葛亮雙手改成拳一拱,打斷了劉備的話道:「既然皇叔無意留難於諸葛孔明,那諸葛亮便向皇叔請辭了。」

    言罷!諸葛亮大手一揮,頭也不回的去了。背後只傳來劉備「軍師」「軍師」的不停呼喊。

    望著諸葛亮漸行漸遠的背影,關羽輕輕的閉上眼睛,心中亦滿是唏噓感歎。想先前他不惜一力抗下戰敗罪責,固然是是覺得心中有愧,主動承擔下來,但心中也不免存了保全諸葛亮之念。從他先前一番話就可以聽出來,他希望自他「去」後,劉備能好好對待諸葛亮,好實現他兄弟三人「上報朝廷,下安知黎庶」報復。

    可眼下的情形看來:由於劉備的一番所作所為,已然叫諸葛亮徹底死了心,諸葛亮去意甚決,事情已成定局,覆水難收,再難挽回。

    難怪關羽會我會覺得如此可惜,想兄弟三人一身飄泊,他大哥雖有手段,卻到底只是手段罷了;張飛就不用多說了,猛而少謀,儘管危急時刻也能耍出些小聰明;他關羽本人雖有勇略,亦熟讀《春秋》而知兵法,但大事情何去何從,戰略上所能決策的東西,卻不是他一個為將者所能想到的。當看他以後一人坐鎮襄陽,因一己好惡而交惡東吳,由見可見一般。

    「軍師……軍師……」劉備叫著諸葛亮一直跟著賬外,終究沒能挽留住他,只能悻悻回來。「好個不知禮術的傢伙!」張飛的聲音適時傳來,劉備轉過頭,有些恨恨的瞪了張飛一眼。而關羽你也是適時睜開眼睛,看著張飛,眼中儘是複雜之色,他的搞不清楚,莽撞如張飛者,到底是禍是福。

    「難道我說錯了……」張飛嘟囔不滿的聲音言尤在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