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軍佔領蕭關半個月後,那城鎮開始了重建,那城鎮已被燒為白地,漢軍隨後將骨骸深埋地下,清理廢墟,開始建造一座座巨大的倉庫,那城鎮距離木峽關約七里,距離瓦亭關也不到十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而且這裡是六盤山內難得的一片盆地,盆地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完全可以將這裡開闢為軍墾農田,另外在那城鎮的廢墟上,劉璟決定修建一座類似祁山道上的軍城,用於糧食和軍資儲存,成為蕭關的後勤保障基地。
另外,漢軍又調動兩萬士兵,修復瓦亭關和木峽關之間坍塌的長城,建立起三關間的快速通道,雖然漢軍的戰略目標是向北推進疆土,奪回被匈奴、烏桓等遊牧民族佔領的關內土地,但建立一個強大的關中防禦牆,對於維護關中以及長安的安全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但強化防禦建設並非漢軍的當務之急,對於漢軍而言,積極準備即將爆發的大戰才是漢軍的重中之重,自從參軍秦宓出使烏桓失敗,便意味著勸降烏桓的大門已經關閉,利益之爭已激化,戰爭不可避免。
那城鎮廢墟外,劉璟和十幾名高級將領正在視察士兵們對小鎮廢墟的清理,但他們關心的並非廢墟,而是這塊土地的用途,儘管將領們都一致支持建為軍城,但法正還是力主軍民兩用。
「殿下應該知道,蕭關不僅是軍事要塞,同時也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邊塞,從關中過來的商隊,至少有三成會從蕭關出塞,從前那城鎮商業十分繁盛,也是得益於往來的商隊,商隊從東而來,經過了坎坷崎嶇的彈箏峽,人馬皆已疲憊不堪,這時他們需要休息和補給,那城鎮就是最好的休息之處,如果變成軍事重鎮,而不考慮民用,這對商隊出塞不利,請殿下三思。」
法正話音剛落,旁邊張任便堅決反對道:「軍事要地,豈容閒雜商人隨意進入?軍城中以倉儲為主,儲存了大量的糧食、草料和軍事物資,商人往來不息,極容易被奸細混入城內,一旦奸細在城中點火,後果不堪設想,卑職堅決反對軍民兩用。」
張任的話激起了眾多將領的共識,眾人紛紛贊同,劉璟笑了笑道:「法軍師的建議也有道理,張將軍的反對也不錯,但我相信應該有辦法解決。」
劉璟一指前面的兩岔路口笑道:「岔路處有一條小道也可以直通木峽關,那條小道我走過,還算平坦,就是比較狹窄,可以命士兵拓寬,在將地面夯實,新建橋樑,就變成一條很不錯的商道,然後在岔口處重建一座小鎮,將旅舍、商舖、酒館等休息補給店安置在新鎮上,商人休息補給後,便直接走商道去木峽關,就不用再去軍城了,這樣既能保證軍城的安全,也能保證商道的暢通,大家以為如何?」
法正點點頭,「這是最好的方案,微臣完全贊同。」
「你們的意見呢?」劉璟又回頭問十幾名將領道。
張任躬身道:「卑職沒有意見,但希望在高崗處建一處哨所,防止商人誤走軍城。」
劉璟笑了起來,對張任道:「高崗上建哨塔是必須,但未必是為了防止商人誤走軍城,張將軍過慮了。」
眾人也跟著笑了起來,就在這時,遠處奔來一隊漢軍騎兵,片刻奔至眼前,為首騎兵抱拳道:「啟稟殿下,長安物資隊已到!」
劉璟搭手簾望去,只見遠處出現了一條長長的黑線,足有十幾里長,他心中大喜,對眾將笑道:「我們的物資補給到了,看看去!」
他縱馬迎了上去,眾人也紛紛催馬,跟著劉璟向物資運送隊疾奔而去。
漢軍的軍資補給水陸皆通,先由貨船沿涇水將大量物資運送到涇陽縣,以涇陽縣為中轉,再用畜力車和木牛將物資運送到一百五十里外的蕭關。
這支運輸隊規模龐大,由一萬五千輛畜力車和六千輛木牛組成,兩萬餘人參與運輸,另外還有兩千騎兵參與護衛,將大量的糧食物資運往蕭關前線。
這支後勤運輸隊由漢軍司馬李嚴全權負責,李嚴原是武都郡太守,現任漢軍司馬,統領漢軍後勤物資,屬於漢軍中僅次於軍師的文職高官,他正走在隊伍前面,有士兵稟報,漢王殿下到了,李嚴連忙催馬上前,迎到了劉璟,他在馬上躬身道:「微臣李嚴參見漢王殿下!」
劉璟點點頭笑道:「李司馬一路辛苦了!」
李嚴連忙取出一隻卷軸,遞給了劉璟,「這是物資清單,請殿下過目。」
劉璟接過卷軸,打開看了一眼,主要是糧食和軍械,但在清單的最後,他居然看到了一千台蜂弩,劉璟頓時大喜,他還以為蜂弩尚需時日,沒想到居然送來了一千台,他連忙問道:「蜂弩在哪裡?」
「在木牛隊伍中,請殿下隨我來。」
李嚴帶著劉璟來到隊伍中段,這裡是六千台木牛的集中地,密密麻麻停滿了一地,足有數里長,劉璟一眼便看見部分木牛與眾不同,一般木牛顏色為褚紅色,而這部分木牛顏色為黑色,其實便是沒有牛頭部分的防禦箭,更重要是兩邊裝有絞盤,這是蜂弩的標誌。
這時,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上前躬身行禮,「參見殿下!」
劉璟認出他是馬鈞的得意門生羅晟,南郡枝城人,原是匠學弓弩支院院主,當年的水戰蜂弩就是由他發明,這次陸戰蜂弩也是由他和師父馬鈞一起研製,他為漢軍的兵器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官任副校尉,去年,劉璟封匠學十三人為亭侯,羅晟也是其中之一,被封為枝左亭侯。
劉璟笑道:「聽說你帶來了一千台蜂弩,都試驗過嗎?」
「回稟殿下,所有的蜂弩都一一檢驗過,完全合格。」
羅晟彎腰打開一台蜂弩的底櫃,裡面放滿了精鐵打造的箭匣,「殿下請看,每台蜂弩配十隻箭匣,一匣有三十支鐵弩矢,一千台蜂弩就有三十萬支弩矢,可以重複使用。」
「很好!」劉璟心中十分欣慰,對眾將領道:「有蜂弩到來,我很期待與匈奴一戰。」
眾將領大多沒有見過蜂弩的威力,心中都充滿疑惑,趙雲笑問道:「殿下,什麼時候給我們演示一下?」
劉璟欣然道:「等會兒我讓羅校尉給大家演試!」
他一揮手,「把東西都運回關去!」
運輸隊重新啟動,浩浩蕩蕩向設置在蕭關下的臨時倉庫駛去
劉璟率領眾人回到蕭關,趙雲以及眾將領紛紛去看蜂弩演試,劉璟則和法正快步走回蕭關城樓,剛才有士兵稟報,賈軍師有急事找他。
走進城樓,只見賈詡正站在沙盤前沉思,劉璟走上前笑道:「軍師有什麼事找我?」
賈詡抬頭見劉璟和法正進來,連忙道:「剛才有斥候來報,烏桓各部落軍隊正在上郡彙集,軍隊數量暫無法明確,至少有數萬人。」
劉璟點了點頭,這是在他的預料之中,秦宓出使失敗,就意味著戰爭要來臨了,這時,旁邊法正道:「殿下,我感覺烏桓似乎也並不願意與我們作戰,他們也有難言之隱,否則秦參軍就不會被他們禮送出境。」
劉璟冷笑一聲道:「烏桓無非是被匈奴脅迫,不得不與我們一戰,但不管他們是什麼態度,這一戰都不可避免,一旦我們被擊敗,烏桓也會毫不留情屠殺我們,所以不能因他們有什麼難處而有惻隱之心。」
「微臣並不是說對他們應有惻隱之心,而是認為烏桓不甘被匈奴驅使而不會全力以赴,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尋找到戰機。」
劉璟點點頭,「確實可以利用烏桓的這種心態,不過須臨戰觀察,現在還言之過早。」
劉璟對法正的建議並不太熱心,他不是不知道烏桓的求和心態,但烏桓求和目的是維持現狀,這卻是劉璟不願接受的結果,如果與烏桓講和能促使雙方攜手對付匈奴,或者避免漢軍雙線作戰,以致腹背受敵,那麼劉璟也願意與烏桓和談,這也是他派秦宓出使烏桓的主要原因。
可烏桓一旦決定對漢軍出兵,那麼劉璟所期待的好處都消失了,這種情況下,劉璟自然斷絕了和烏桓和談的念頭,他要利用這一戰打垮烏桓,然後徹底改造烏桓。
劉璟又問賈詡,「烏桓軍隊在哪裡集結?」
賈詡用木桿一指一座縣城,「這裡是雕陰縣,烏桓軍隊就在雕陰縣北面不遠處集結,而不是在他們的老巢高奴縣。」
『雕陰縣?』劉璟心中一驚,雕陰縣的位置非同小可,他走到沙盤前細看,只見雕陰縣在洛水西岸,沿著洛水河谷可以直接殺入關中,這讓劉璟心中不由擔憂起來,烏桓人在雕陰縣集結,他們的目的會不會是為了直接進攻關中?
賈詡彷彿明白劉璟的擔憂,笑道:「殿下不必多慮,我可以請一人來解除殿下的擔憂。」
賈詡隨即吩咐侍衛道:「去請德班過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