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復明反清

龍騰世紀 第一章 傻瓜的哲學 文 / 盜帥二代

    李翔卓立船頭誇張的張開了雙臂,那清爽的潮濕的帶著談談的海腥味的海風,吹拂著他的頭髮、面頰、身體的每一處都感受到了大海的氣息。迎面吹來的海風,沁入心底,涼涼的,把人心底的燥熱一點點帶走。海水捲起一層層浪花,那一朵朵浪花,就像歡快孩童相互追趕著,盡情的在浩瀚的海面上撒歡。望眼過去那開闊無邊的大海,雄渾而蒼茫,把人心中的一切煩惱都拋道九霄雲外。

    李翔興致一起,如孩子一樣放聲大叫。

    「啊……」

    他此刻正位於廣闊無際的大海之中,在他面前,不,應該說是在他四周,只看見藍湛湛的一片。海水和天空合為一體,都分不清是水還是天。而他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李翔並非沒見過大海,但從未深入大海中欣賞。站在岸上眺望大海與在大海中眺望大海,那種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告別了趙良棟之後,李翔他們騎馬出了京師地界。但因鰲拜叛亂,京畿一片混亂,上下戒嚴,生怕鰲拜揮兵來攻,或者溜進了鰲拜的密探。

    他們一行五騎太過顯眼,李翔本打算與陳近南、胡德帝分道揚鑣,卻意外受到了陳近南的邀請,讓他乘船出海,直接繞過直隸、山東、江蘇,先至台灣,再由台灣走安南國北上入江南,即安全又便捷。

    李翔想也未想同意下來,他早想去台灣看看,看看沒有受到清政府毒害,最後一塊保留他們漢人文化精髓的地方。當然也有意與鄭家取得聯繫:三藩之亂即將到來,雖說軍事主力是吳三桂、耿精忠他們,但這類人反覆無常,跟他們結交,少不得要保持十二分的警覺,不能深信,否則被賣了還在幫忙數錢。相對來講,台灣便要好得多,想要成事,需要集合雙方彼此的力量。如果有可能,他還打算利用李衛國的身份向鄭經借兵,以足夠的力量在江南打下一塊屬於自己的根據地,發展自己的事業。

    故而李翔認為親自去一趟台灣,瞭解一下未來的盟友,還是很有必要的,只是清朝閉關鎖國,遷海令更是封鎖了沿海地區,令寸板不得下水,常人無法出海,一直都將想法藏在心底。陳近南的邀請正好給了他這個機會,他當然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

    桂仲明唯李翔命是從,自不會反對,至於百靈兒更是沒有看過大海舉著雙手雙腳贊成,不過上了船不久她就後悔了,現在如瘟雞一般的躺著,哭著鬧著要下船。

    她有著嚴重性的暈船,只是顛簸了半個時辰就頭暈腦脹,嘔吐不止。

    「只有身在茫茫大海中,才能體會世界之大。」陳近南來到了李翔的身後,能夠理解李翔高喊大呼的的衝動。

    李翔道:「確實如此,世界之大,人類之小,但藐小的人,卻能改變世界,推動世界的進步。也許在趙良棟這些理性人的眼中,反清是遙不可及的夢,認為實力相差太大,沒有成功的可能。但卻不知在人類的世界裡沒有不可能的。哪怕是離開這個地球,抵達月亮這種聽起來天方夜譚的事情,在幾百年後都有可能實現。」

    陳近南怔了半響,道:「公子的話,陳某有些聽不明白,但能夠理解意思。很認同這種說法,也許反抗一個實力勝過自己十倍的人很不理智,但是這不理智的背後有著不屈的信念,有著男兒的錚錚鐵骨。而理智的背後意味著是屈辱,喪失一個做人的尊嚴。國姓爺反清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傻瓜比聰明人更懂得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尊嚴。』」

    這個新穎的說法,讓李翔眼睛一亮,傻瓜受到了欺負知道用拳頭維護自己的一切保護自己,而聰明人卻會分析雙方的實力,適當性的選擇讓步。理智並非不好,但如果太理智就失去做人的意義。

    「國姓爺這話說道我的心坎裡去了,世界上聰明的人太多,總是需要幾個傻人陪襯的。傻人或許不夠理智,但他們卻能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來。」

    陳近南道:「李公子有如此雄心壯志,又有難得的才略。不如在台灣出仕,以你在京師的作為足以得到延平郡王的器重欣賞,能夠一展所長。待時機成熟,出兵江南,驅逐韃虜,還我河山。」

    李翔笑道:「陳總舵主在台灣的地位不低吧,你在勸趙良棟的時候,也說能夠向延平郡王推薦他。」他只是聽說陳近南是台灣軍師陳永華,但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得而知。

    陳近南頷首道:「實不相瞞,在下乃台灣陳永華,當初奉命組建天地會,為了方便行事,改名陳近南。一晃多年,連我自己都快不清楚哪個是真名哪個是假名了。」

    李翔笑著表示明白,不管怎麼說在大陸,陳近南這三個字比陳永華可是要響亮的多。他沒有說話,從懷中拿出了貼身珍藏的玉珮,方才道:「陳總舵主可認識這個?」

    陳近南自從李翔拿出玉珮起,眼中瞳孔驟然一縮,伸手接過,細細撫摸著紋飾,眼中流露出懷念的神態,歎道:「如何能夠不認識,這是當年國姓爺的家傳寶玉!多年前,天下反清軍中以李晉王、國姓爺聲勢最隆,尤其是李晉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國姓爺對李晉王極為敬重,有了聯姻的想法。但他的女兒不是已經嫁人便是未達出閣之齡,於是以侄女代女嫁於李晉王長子。這玉珮就是國姓爺送給他侄女的嫁妝,本是一塊未經雕砌的璞玉,在巧匠的雕琢下,正面為龍,反面為鳳,龍飛成李,鳳舞化鄭,當今世上,獨一無二的龍鳳玉珮,公子姓李,莫不是……」他一拍腦袋道:「我早應該想到的,公子化名諸葛正,來至緬甸,桂仲明姓桂,不就是李晉王遺留下來的親衛軍的姓氏。太好了,原來公子是李晉王的後人,無怪有勇有謀。公子到台灣,必將受到隆重的待遇。若能促成雙方通力合作,國姓爺九泉之下,亦能明目。」

    ps:慚愧,失言了。發現要寫新的一個篇章,主角已經成功挑唆康熙與鰲拜的內鬥,接下來是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需要好好的整理一下大綱思路,昨晚一直到兩點都沒有動筆,真的很抱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