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復明反清

龍騰世紀 第三章 穿越者 文 / 盜帥二代

    施琅受到如此責罵,氣的腦袋發懵,拂袖而走,家人都顧不得了。

    施琅的妻兒亦不好意思多留,底聳著頭,匆匆而走。

    少年郎的這一番痛罵大快人心,在施琅走後,他即刻讓遊人圍住,連連笑贊,只把那少年郎說的是暈頭轉向。還沒等他回過神來,便聽人群中傳出一句話來:「這位公子還是速速離去的好,你那番話是大快人心,可卻犯了忌諱。現在已經是大清的天下,你罵他是漢奸走狗,細究起來,怕是有性命之虞。」

    又有人附和道:「施琅這廝品行不佳,卻是有智有勇。先前讓公子氣的沖昏了頭才沒有意識到這點,待清醒醒悟,饒不得公子。」

    兩人一說,四周遊人也明白事情嚴重,紛紛讓開,給了少年郎離去的道路。

    有許多人想結交這位敢於仗義執言的少年郎也將心思藏在心底,期盼過了今日,日後有幸見面,結交一番。

    少年郎有些拘束的往四週一禮,在遊人的目送下,離開了西湖蘇堤。

    「咕嘟咕嘟……」

    少年郎離開了西湖,耳中聽到了肚子的呼叫,忍不住歎了口氣道:「李翔啊,李翔,你真是天下第一的糊塗蛋,都到了火燒眉毛了,還逞什麼英雄好漢……」嘀咕著摸了摸正在打鼓的肚子,道:「別人穿越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就是美女成群,同為穿越大軍的一員,我不會就這樣餓死吧,這也太對不起先烈了。」

    少年郎叫李翔,並不屬於這個世界。就在一天前,他還是一個剛剛走出高中校門的學生,可一天後他卻成為了一個四百多年前的古人。這之間的轉變,離奇如夢,讓人無法接受。

    李翔還記得那一天的景象,他與校友一起到西湖遊玩。在十景之一的孤山遇到了拍攝明朝奇人王明陽的劇組,劇組正在遊人中挑選一些路人甲的角色,李翔覺得好玩也加入其中。因為他外表陽光,讓劇組相中給他一個頗有含金量的路人甲:一個拿拂塵裝逼,沒有一句台詞的明朝道士。

    其實他應該慶幸,他演的是道士。清朝對漢人剃髮易服的打壓到了極致,他們殺了數以百萬的人,依然覺得不夠,只要有漢人不剃髮易服的,若非道士,抓到一個就殺一個,絕無生還的可能。

    正當他演完一場,打算卸妝的時候,腳下突然出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在眾目睽睽之下,整個人毫無徵兆的消失了。

    在他原本所在的世界裡,因為他的消失,引起了無數各類學家的興趣,也衍生了一個科學名詞「時空黑洞」。結合各種條件,發生的幾率是億萬億分之一。

    李翔當時又驚又懼,跑出了山林,這才發現眼前的景象與記憶中的大不相同,同樣是孤山,同樣是杭州西湖,但卻是四百年前沒有人工刻意開發的西湖孤山,四周的遊人都是電視裡常見到的古人。

    那種情況就如做夢一樣,李翔用了一天一夜才接受了這個事實。確切的說是不得不接受了這個事實,他一天一夜沒有吃東西,肚子早已餓的率眾抗議。

    李翔整理了一下看看有沒有有用的東西,卻發現手機什麼的都在換衣服的時候讓朋友保管了。唯一帶來的東西,只有同病相憐的化妝盒。盒子裡就是一些簡單化妝用具,還有一套洋人的金色卷髮,連剪刀也沒有一把,沒有一點用處。

    李翔只能將化妝盒埋了起來,走出了孤山,決定先解決當前之急填飽肚子,在做打算。

    他就如這個時代的特殊道士一樣,信步走在西湖上,腦中苦思充飢良策。抵達蘇堤時,正好遇上了李衛國一行的「文人墨客」,靈機一動,計上心頭:古代君子之交,以文會友,吟幾首詩,交個朋友,吃個蹭飯,肚子的問題不就解決了?

    這詩不會做,會吟就行,裝下逼,擺出個才子的模樣,還不鶴立雞群?

    這裝逼的本事,古人哪裡有現代人有研究。

    心念於此,李翔正打算隆重出場,不想讓施琅搶了一個先。

    李翔作為一個中國人,對於中國的歷史還是有些研究的。細節可能說不上來,可是歷史上的那些偉人,那些漢奸,他可記得清清楚楚。施琅便是其中之一,位於漢奸之列。

    李翔覺得晦氣,打算另找目標,就算是餓扁了,也不能跟漢奸為伍。正打算離去的他,聽到了李衛國的質問。

    李衛國的反應讓李翔驚訝,施琅隨後的回答更是讓李翔氣得義憤填膺。

    中國古來英雄無數,李翔最欣賞敬重的人物首推岳飛、鄭成功。心目中的英雄偶像讓施琅這個漢奸如此貶低,只氣得面紅耳赤,站出來痛罵了他一頓。

    歷史上關於鄭成功與施琅的事情,李翔在瞭解鄭成功的時候,還是知道的。

    便如施琅說的,事情即是因為曾德而起。曾德曾是施琅的部下,因犯了死罪,藏到了鄭成功的軍中。鄭成功見他勇猛,提拔他曾為自己的親隨。施琅得知後,直接到鄭成功軍中拿人了。

    鄭成功是一個很強勢的大將,施琅不通過他就到他軍中拿人,等於是扇他一個耳光。於是下令讓施琅不得殺曾德,可施琅卻一意孤行的將曾德殺了。他正了軍法不假,卻也違背了鄭成功的將令。鄭成功下令捉拿施琅,施琅卻跑了,這才激怒了鄭成功,將施琅的父弟給殺了。

    總得來說是屁大的事,如果施琅不跑,鄭成功應該不至於為了一個曾德而殺一員能征善戰的虎將,可施琅自己跑了,讓家人替他受罪。

    這件事情鄭成功也不是沒有錯,但絕非錯在他一人,施琅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翔並非偏袒鄭成功,實是施琅將他與鄭成功的恩怨,放在了國家大義上,將這段恩怨當做自己降清當漢奸的借口,來蠱惑天下人,為自己洗刷臭名,說鄭成功的不是。

    這種小人做法,激怒了瞭解一切緣由的李翔,也就有了那一段痛快淋漓的大罵。

    走在路上,李翔吧唧了一下嘴,這罵了漢奸,心底到是痛快了,可這肚子該怎麼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