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創世之源女神傳

龍騰世紀 第四十二章 理念 文 / 菁華浮夢

    艾格伯利爾一行人,頂著迴響的山風,艱難行進在峽谷中。

    格雷戈裡終是忍不住疑惑,向艾格伯利爾求解道:「閣下,我們為何如此急著進烏斯奇?碼頭暴亂與我們何干?您既知那支商隊是奧格利斯等人喬扮,為何不扣押他們,為我共和國換取利益呢?」

    格雷戈裡一口氣說完,堵在心頭的憋悶緩緩消沉下去。他不得不如此,上司思謀點太高,無法企及的他,會隨著上司的言論,轉移到事件的各個角度,那時又會產生更多新的疑惑,思維混亂是免不了的。他可不想再遭這份罪,嚴謹的他容不下半分馬虎,特別在涉及到共和國的問題上。

    可這次,他的上司卻沒有如常解答他的疑慮。艾格伯利爾緊裹了下斗篷,轉頭半開玩笑地說:「格雷戈裡,難道這凜冽的山風,不足以堵上你的幽幽之口嗎?有些事,存心則矣,全道出來,便沒了意味。不要總想著從別人那汲取,培養自身邏輯,取他人之所長,補己之短,才是正途。我只能把你帶到這一步,格雷戈裡。你要多思、多想,凡事要有主見。一味追逐別人的腳步,到頭來終是一場空。別人的東西再好,不適合你,也成不了你的。不要強迫自己,勉強受之,和用心而為,你要分清。這般下去,你只會越發自卑,缺乏自信。記住,你很優秀!一個問題從不同層面出發,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沒有孰對孰錯,只有誰的看法更符合當前利益。這才是你著重努力的目標,而不是把它看作一種攀比對象,或是強迫自己達到的精神高度。我留你在身邊,是要你快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將軍,沒有誰天生就比誰優秀,只有你懂不懂得,亦或想不想懂……」

    艾格伯利爾別有寓意的點點腦子,笑著又道:「你若無法走出這個怪圈,永遠只是個圍在別人身後繞圈的小孩兒,永遠也無法認清自己,永遠的埋沒自己。」

    艾格伯利爾的話止了,可那在風中飄渺無跡的聲音,卻石破天驚的灌入格雷戈裡耳中,久久不絕。他若有所思,一些東西在他身上悄然改變。

    艾格伯利爾看在眼裡,唇邊笑意漸濃,他要的不僅是一個忠誠部下,還需一個得力臂膀。

    其實,艾格伯利爾未正面回答格雷戈裡的問題,還有更深一層原因,也並非三言兩語就可道清。正所謂『法不傳六耳』,這關乎到共和國與自治領百年相交的政治問題,和一行人的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的機密,走漏不得半點風聲,即或是自己人,絕對可信,也不能言。

    艾格伯利爾這次行水路進到自治領,主要是針對烏斯奇而來。一方面,不至招搖過市,引起自治領各路眼線的警覺;一方面,烏斯奇大大小小的事件,讓他頗感興趣。除去莫可奈何的水路爭搶,艾格伯利爾希望在烏斯奇這一熱點上著手,介入到自治領高層,人為製造些許優勢。

    與格雷戈裡幾席談話,正表明了艾格伯利爾的意圖。貝恩與領主迪恩關係日益僵化,這在兩個超級大國眼中,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自治領作為來往流通最頻繁的商業城市,怎可能沒有共和國以及帝國的眼線?

    如今,貝恩一支隨著烏斯奇事件被擠下台,雖然貝恩本沒有什麼勢力,不足以引起兩國重視,可在艾格伯利爾看來,這裡面可挖掘的潛在利益,有很多很多。

    領主迪恩一向視貝恩為心腹大患,早就yu除之後快。這點無須過多考究,難道讓重權的迪恩,為至貝恩於死地,不惜放棄最為重要的北大門,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艾格伯利爾一向堅信自己的推斷,一些在他看來很稀鬆平常的事,別人往往要考慮一天、甚至幾天,是別人愚鈍,還是他太過聰明?他從不計較,或著說早已習慣,習慣了別人驚艷的目光,習慣了別人口中稱頌的天才。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得到什麼。從不為那些虛榮而迷亂,也從不為自身取得了多了不起的成就而自驕。他只是在能力的極限領域內,追求更高、更刺激的挑戰,以及享受整個過程,至於結果,那不重要。

    權利、功名皆浮雲,他不在乎,甚至抱以嗤笑。被名利束縛的心,便不在飛高,會在一道又一道枷鎖下,漫漫下沉、腐爛,成為權利的奴役,在世俗中淪落、掙扎。人生在世,短短不過百年。活的精彩,活的出位,活的瀟灑,活出自己,用一顆真正ziyou的心去感悟這個世界,挑戰這個世界,超脫這個世界,才是他追求的極致。

    然而,這只局限於精神層面。艾格伯利爾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永遠不滿足,永遠不停歇,也永遠不能實現願望。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法度,就會受到約束,若非完全脫俗的神,誰又能在這個世界,真正為己而活呢?艾格伯利爾擁有一個永遠都無法實現的理念,但他卻可以窮盡一生,讓自己無限接近這個理念。

    就好比腳下有一條走不完的路,只有不斷接近終點,卻永遠達不到終點。或許,他可以達到相對終點,因為這條路上,不僅有他一人,其餘人不管情願與否都會往這條路上走下去,那是整個時代的旋律,即使他擁有比別人更高深的理念,也只是讓他多出一個自我前行的動力,僅此而已。

    艾格伯利爾唯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鄙夷權利,卻不得不借用權利。只有站得越高,看得才會越遠。可高處不勝寒,記掛這個位子的人太多,有野心者太多,他們擠破頭的往上鑽,無時無刻不想把這個位子上的人推下萬丈深淵。艾格伯利爾憑借無人能及的才華,謀得了這個位子,卻坐的並不安穩。

    他年輕權重,長老院迂腐短見的老頭不服他;那些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仍居於二線的官員不服他;那些見風使舵、蠅營狗苟小人更是不服他。莫不是一向標榜minzhu的元老院,還要顧及民眾呼聲,他這個天才執政官,早就被轟下台了。

    找尋神跡的失利,讓元老院的議員可逮到了彈劾他的機會。他以退為進,自請離職。元老院尚在猶豫,自然精靈傳說,像捅露天似的砸蓋了全大陸。這次元老院派他來訪關係緊張的自治領,還指派了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是要借『有損國家利益』的大帽繳他的權,並讓支持他的群眾無話可說。

    艾格伯利爾早已吃的準準,他不屑,更不在乎。權利只是他追逐理念的一種手段,頂多算是捷徑,失去與否,並不影響他的心緒。他很樂意嘗試通過別的方式,挑戰自我。而且,他還清楚的知道,即使他失了勢,長老院也會二度啟用他。因為,帝國皇帝的雄偉韜略,不是這幫只會耍權內鬥的老匹夫所能抗衡的。

    當然,該爭取的,艾格伯利爾從來不會放過。他將矛頭對準烏斯奇,就是要結交貝恩,結交奧格利斯,只要掌控了這股勢力,哪怕只是明面掌控。也可大幅度改善共和國與自治領的冷戰關係。那麼,元老院便再無口實發落他了。

    領主迪恩現在可謂完勝,他在乎貝恩,卻不重視貝恩。在乎,是因他內裡是唯一可威脅迪恩統治的正統繼承人。不重視,是因他沒有勢力,無法與其相抗衡。可如果,讓貝恩尋到靠山呢,或者說讓貝恩與共和國合作呢?迪恩還能坐得住嗎?答案當然是否,奸雄比誰都在乎自己的權利與位置,他絕不容威脅存在。

    這就需看艾格伯利爾的手段了,共和國、帝國與自治領關係錯綜複雜。領主迪恩在知曉貝恩與共和國合作後,迫於共和國的壓力,很大程度上會作出讓步。但也不能逼的太急,否則,難保迪恩不會利用帝國,來打擊共和國與貝恩,到時,魚死網破,對雙方都沒好處不說,還便宜了帝國。

    因此,艾格伯利爾本意是故佈疑陣,出其不意的突現在烏斯奇,只虛晃一槍便走。讓迪恩抓不準他是否與貝恩等人會過面,有沒有什麼密談。以此讓迪恩投鼠忌器,改善共和國與自治領的關係。如果帝國在水路問題上在多加脅迫迪恩,那麼效果將會更好。

    艾格伯利爾幾乎可以斷定領主迪恩對待此事的手段,既不會讓帝國得逞,也不會讓共和國如願。他會在兩者之間相互周旋,讓共和國與帝國的矛頭互指對方,這樣做,最有效的政策便是:恢復與共和國水路通商的渠道,同時與帝國商業往來更加密切,但不會提供水路使用權。這樣一來,兩國便在自治領地界上明爭暗鬥,領主迪恩好坐收漁利。但,這足夠了。足夠艾格伯利爾完成元老院交付的使命,也足夠保住他的職位。

    正當艾格伯利爾詳細計劃著此舉的可行性時,好運悄然降臨到他的頭上,是的,純屬好運。沒曾想初到自治領便遇見了奧格利斯,還有那個讓他忍不住瘋狂接近的少女,『貝拉』……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