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

龍騰世紀 第二百七十章 加萊碼頭(中) 文 / 澹寧居士

    張繼正默默想著心事,法國外交大臣讓·塔里昂和財政大臣保羅·夏爾已經迎上前來,笑著說道:「老朋友,三年不見,你看上去仍舊是那麼精力充沛,我們卻已經垂垂老矣了。」

    張繼趕忙笑著回答道:「兩位老朋友,轉眼就是三年,你們別來無恙啊?」

    讓·塔里昂也笑著說道:「我們都還好,平時協助陛下處理一些瑣碎事務,倒也不很忙。倒是老朋友你顯得憔悴了一些,是不是公事太忙了?還要注意節勞才好。」

    張繼笑著說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的中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而推行『新政』所需的人才卻比較緊張,我們不能不勤勉一些。勞煩兩位老朋友親自前來迎接,我們心中非常過意不去。」

    保羅·夏爾也笑著說道:「這是的意思,他說您和您率領的使團是我們最尊貴的客人,我們的禮節一定要周到才行。陛下還親自審和修改定了為您和您率領的使團安排的考察內容。相信您和您率領的使團一定會滿載而歸的。」

    讓·塔里昂說道:「在陛下為您和您率領的使團安排考察內容中,第一站就是加萊港。加萊港是法國在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也是英、法間貿易的重要通道,每年的貨物吞吐量僅次於倫敦港和利物浦港,居世界第三。陛下說,中國要想振興實業、發展經濟,離不開對外貿易的繁榮,而對外貿易的繁榮,則依賴於近代化的港口建設和管理。加萊港算得上是一個成功的範例。」」「

    張繼點點頭,激動地說道:「拿破侖三世陛下百忙之中還能考慮得如此周到,我謹代表聯合使團表示萬分感謝。」

    說著,張繼轉身向聯合使團的成員們說道:「諸位,這裡就是我們法國之行的第一站,請大家留心觀察。近年來,我們的港口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大沽港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但是,根據我的所見所聞,大沽港的管理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希望諸位能夠從加萊港的成功中吸取到一些有益的經驗。」

    聯合使團的成員中有不少都曾赴沽港觀禮和考察,聽到張繼這麼說,紛紛開始在翻譯的幫助下,向加萊的行會、商會領袖們請教起來。其中,最為興奮的當屬天津大沽港港務管理公司的總經理劉為光和上海寶山港港務管理公司的總經理錢先第。由於時間安排的緣故,英國之行中,聯合使團並沒有考察倫敦港和樸茨茅斯港,令他們二人深以為憾。這次法國之行,能夠來到加萊港考察,在他們看來,實在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加萊港已經頗具規模。客運碼頭和貨運碼頭涇渭分明、互不干擾,港口外圍還修築了數道防波堤,可以有效地抵禦風浪和潮汐對於港口作業的影響。龍門架前,數十條各國商船排著長隊、井然有序地等候卸貨。尤其難得的是,加萊港,已經出現了吊臂和集裝箱,貨物不再需要依靠人力進行裝卸。而貨物被卸下之後,立即就有海關和港港務管理公司的職員進行檢查和登記,隨即裝車運走,整個運轉流程嚴絲合縫,沒有絲毫的遲滯。這一切在劉為光和錢先第看來,都是頗為新奇的。

    ……

    對加萊港碼頭和商業區的考察進行了整整一天。稍作休整之後,第二天,聯合使團的成員們就坐上火車,向此次法國之行的第二站巴黎進發了。…,

    ……

    窗外是風光如畫、景色宜人的塞納河平原,但是張繼卻無心欣賞,這幾天,只要一閒下來,他就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個關乎到未來「新政」成效的問題,一個關乎到國家發展方向的問題。

    ……

    那天參觀完唐頓棉紡織廠之後,郭嵩燾單獨找到了張繼,誠懇地說道:「松濤,我有個想法,已經醞釀已久了,一直想找你談談。但是,因為想法還不成熟,所以一直沒有提出來。今天參觀完唐頓棉紡織廠,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和你商議商議。」

    聽到郭嵩燾這麼說,張繼感到頗為詫異,郭嵩燾是湘軍將領出身,算是自己的舊識,說話一向直來直去,今天卻如此鄭重其事,一定是有什麼難解之事。於是,正色道:「郭大人,您有什麼想法就請說吧,我們群策群力,總能找到合適的因應之策。」

    郭嵩燾略一沉吟,說道:「松濤,近年來,我在廣東主持推行『新政』,先後扶持建立了一批『官督商辦』的企業。應該說,這些企業對於廣東實業的發展、貿易的繁榮、稅收的增加的民生的改善貢獻極大。但是,幾年下來,我也發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官督商辦』的管理方式和企業本質的矛盾。首先,企業的本質是逐利,對於股東們來說,將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財產投入到企業中來,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但是,對於朝廷來說,扶持這些企業的目的卻是為了實現『富國強兵』,如何平衡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一個難題。其次,我們採取『官督商辦』的管理方式,是為了增強朝廷對企業的控制力,但是,與之相伴隨,企業的自主力和活力卻受到了限制。雖然,朝廷三令五申,官府不得干預『官督商辦』企業的具體經營事項。但是,在現實條件中,這只可能是一句空話。事實上,在不少『官督商辦』企業,不僅是人事、行政和財務這些關係重大的事項,就連生產額度、銷售市場、運輸方式這些具體經營事項都被地方官府所把持。最後,在不少地方,官府完全將『官督商辦』企業視為私業,當成了可以安插自己親朋和心腹的『准衙門』,當成了供自己隨意取用的『小金庫』,導致**之風大盛。很多『官督商辦』企業不堪重壓,經營陷入了困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