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

龍騰世紀 第二百五十五章 勢如水火(中) 文 / 澹寧居士

    張繼點點頭,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等皇上旨意一下,立即命令九門提督將軍關閉九門,封鎖京城,隨時準備迎擊趕來的豐台大營、西山銳健營和通州大營。同時命令順天府尹王乾一率領順天府衙役進駐六部衙門和其他在京衙門,防止消息外洩。隨後,迫使太后下旨接受赴承德避暑山莊『榮養』,不再過問政事的安排,並罷免塔克世和畢力哈的職務。至於醇親王奕謹和善撲營,就只能由恭親王爺親自出面加以安撫了,相信憑借王爺的威信,應該能夠鎮得住他們,使他們保持中立。等一切都塵埃落定之後,再由皇上下旨派員接管豐台大營、西山銳健營和通州大營,打開九門,嚴令他們各自回歸防區。」

    奕訢雙眉緊鎖,低頭沉思著,良久才說道:「這確實是一步險棋,我們沒有必勝的把握。首先,我沒有說服皇上的把握,皇上支持我們推行『新政』的動機很單純,就是『皇權永固、外患漸輕、內亂可弭』這十二個字。我們自推行『新政』以來,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富國強兵』,在幾次對外戰爭中都獲得了勝利,還基本廢除了自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來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此外,由於經濟的發展,國內各階層之間的矛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和。但是,皇上也很清楚,當『新政』推行到最後階段,勢必面臨著『仿行憲政』問題。雖然皇上也知道『君主立憲』和『虛君共和』是世界大勢。但是,恐怕皇上無論如何也不會接受『仿行憲政』,他不願意讓列祖列宗的萬年基業毀於自己手上,從而背上萬事的罵名。其次,我們也沒有掌握掌握京畿地區的防務指揮權的把握,步軍統領衙門的兵力和順天府的衙役畢竟數量有限,一旦抵擋不住善撲營、豐台大營、西山銳健營和通州大營的內外夾擊,我們就全軍覆沒了。此外,一旦醇親王奕謹率領善撲營挾持皇上,我們就只有投降這一條路了。你不妨說說第二條路。」」「

    張繼說道:「第二條路是中策,可以採取兩種方式進行,結果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第一種方式是,在皇上龍馭歸天之後,您登基自立,再將太后軟禁起來。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新政』一直被推行下去。」

    奕訢斷然道:「這種方式絕不可行。咸豐十一年(1861年),主少國疑,百官擁戴,我尚且沒有登基自立。倘若現在選擇登基自立,置名節於何地?又如何見容於天下?百年之後,也無顏見列祖列宗於地下了。」

    張繼長歎道:「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帝王將相能否流芳百世不在於其上台的方式道德與否。唐宗宋祖都是萬世流芳的明君。但是,他們上台的方式一個是殺兄逼父,一個是叛主自立。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史家和後人對他們的評價。」

    奕訢仍舊斷然道:「話雖如此,但是,如果我真的登基自立,實在無顏去見宣宗皇帝和先帝。你還是說說第二種方式吧。」

    張繼點點頭,說道:「第二種方式就是在皇上龍馭歸天之後,您以皇上沒有子嗣為由,迅速從宗室中尋找一名幼童,立為新君,再將太后禮送至承德避暑山莊『榮養』,不再過問政事。由您來輔政,一直到新君親政為止,這能保證『新政』推行十餘年不被打斷。到那時,『新政』已經蔚然成風,頗具氣象。無論將來誰繼位為君,也不會、不敢、不能與『新政』為敵了。」…,

    奕訢說道:「這第二種方式比起第一種方式來要好一些,至少我是做伊尹,做周公,而不是做王莽,做曹丕,總算是能保證自己能有顏面進太廟。但是,因為,皇上一旦龍馭歸天,太后極有可能秘不發喪,直到局勢被自己牢牢掌控住之後,才昭告天下。到那個時候,大勢已去,大局已定,誰被立為新君都無所謂了,反正垂簾聽政的一定是太后無疑。我們要想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就必須掌握京畿地區的防務指揮權。但是醇親王奕謹擔任著領侍衛內王大臣,主管著善撲營,全權負責著紫禁城的防務。因此,我們想要通過第二種方式走好第二條路和想要走好第一條路一樣,同樣面臨著需要掌握京畿地區防務指揮權的問題。你再說說第三條路。」

    張繼長歎一聲,說道:「第三條路是下策,就是在維持中樞機構現狀的基礎上加強我們『新政』派在地方的實力,日積月累,形成地方對朝廷的抗衡,依靠地方的力量實現『新政』的推行。這第三條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也很難。具體說來,就是在維持軍機處『新政』派與守舊派力量對比的基礎上,大量任命『新政』派官員特別是出身於出自湘軍系統和淮軍系統的『新政』派官員到地上任職。近年來,兩江地區、閩浙地區和湖廣地區的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乃至總兵和提督等軍政要職幾乎全部由湘軍系統和淮軍系統出身的『新政』派官員擔任。但是,要想走好這第三條路,這還遠遠不夠。因為,『新政』派官員主要還是集中在東南地區特別是兩江地區。我們要做的就是使『新政』派官員遍佈全國,特別是目前我們力量薄弱的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目前,湘軍系統和淮軍系統出身的『新政』派官員主要有李鴻章大人、左宗棠大人、曾國荃大人、胡林翼大人、彭玉麟大人、郭嵩燾大人、張樹聲大人、劉坤一大人、丁汝昌大人、劉銘傳大人、吳長慶大人和聶士成大人,他們正是我們下一步可以依靠的力量。」

    奕訢沉默片刻,緩緩說道:「的確,這第三條路確實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也很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