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笑著點點頭到道:「睦仁天皇陛下能夠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此信任於我,果然有聖主風範,實在令人佩服。正所謂『國士遇我,國士報之』,睦仁天皇陛下以誠信帶我,我亦應以誠信回報。實不相瞞,大清願意傾力幫助日本,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大清需要一個強大的日本,正如日本需要一個強大的大清。大清與日本同屬亞洲國家,近幾十年來,西方列強侵入亞洲,給我們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近幾年來,大清推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洗雪國恥。大清希望日本也能走上這條道路,成為大清可靠的盟國,避免亡國滅種的危機並最終實現亞洲地區的繁榮。這就是大清願意傾力幫助日本的原因所在。至於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實現『富國強兵』的具體計劃,在我看來,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是實現『富國強兵』的前提。因此,我們先要著手辦理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大致要分三步來走,第一步,由睦仁天皇陛下發佈『王政復古』詔書,要求德川幕府『大政奉還』,並要求各地守護大名對此表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鑒別忠奸、區分敵友。一般而言,表態支持的守護大名自然是忠於睦仁天皇陛下,他們的力量是可以借助的;表態反對的守護大名則是德川幕府的死黨或者附庸,他們的力量是我們防備和反對的對象;不做表態、語義含糊、態度曖昧的守護大名則是中間勢力,他們的力量是可以爭取的,而能否成功爭取的關鍵則在於我們對於德川幕府的優勢,我們的優勢越明顯,他們支持我們的態度也就越鮮明,若是我們失去了優勢,他們就會徹底倒向德川幕府了。敵友一旦分明,我們就可以從容不迫地擴大友方力量、壓制敵方力量、拉攏中間力量。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調動起盡可能多的力量來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以期盡快實現我們的目的。」」「
巖倉具視笑著說道:「好一招『引蛇出洞』,張大人的謀略,實在令人佩服。但是,我擔心德川幕府根本不會接受『王政復古』詔書。畢竟,德川慶喜所掌握的權力就是他的護身符,如果真的推動『大政奉還』,他的身家性命可就堪憂了,他恐怕不會這麼輕易就放手吧。」
聽到巖倉具視的擔心,張繼微微一笑,正準備解釋,卻看到睦仁天皇微微搖了搖頭,接著輕聲說道:「師父,這倒是您多慮了。其實,德川幕府是否會接受『王政復古』詔書,推動『大政奉還』根本不是問題的關鍵,我們之所以這樣做的目的其實是為了使各地守護大名和日本民眾重新思考和認識統治合法性的問題。畢竟,天皇大權旁落已經七百餘年,雖然天皇始終是日本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有著與生俱來的『合法性』,在民眾心中的聲望極高,但是,很多各地守護大名和日本民眾已經習慣了鐮倉幕府、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對於日本的實際統治。我們這樣做,就是要讓他們重新認識到,日本的合法君主是天皇,德川慶喜只是僭位者,德川幕府並非合法的中央政府。這樣一來,我們就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德川幕府就失去了道義的制高點。相應地,如果我們將來採取武力手段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也可以盡可能多地得到各地守護大名和日本民眾的支持。換言之,如果德川幕府接受『王政復古』詔書,我們可以將計就計,以和平方式推動『大政奉還』,取消征夷大將軍、攝政和關白的職位,解散德川幕府,留用德川幕府的官吏,改編德川幕府的軍隊。此外,我們還要禮遇德川慶喜,任命他為太政大臣,同時架空他的權力。我們這樣做也算是對他仁至義盡了,沒有人能說什麼閒話。如果德川幕府不接受『王政復古』詔書,我們也可以以合法君主蕩平僭位者的名義順理成章地以武力討伐德川幕府。如果德川幕府假意接受『王政復古』詔書,暗中卻集結兵力,準備以武力反抗『大政奉還』,我們也同樣還是掌握著主動權,可以採取任何措施來應對。」…,
聽到睦仁天皇頭頭是道,竟將自己的計劃分析得透徹無遺,張繼先是感到欣慰,畢竟這樣一來,雙方的後續溝通就不會出現問題,計劃實施起來也會順利得多。但是,張繼繼而又感到一陣恐懼,因為睦仁天皇年僅15歲,就有如此的洞察力,一旦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他一定能夠帶領日本實現『富國強兵』,到那時候,奕訢的擔憂恐怕就真的要變成現實了,日本將會成為中國新的甚至是最大的威脅。看來,自己必須要在事態發展到那一步之前,有所行動才行。
張繼還在沉默,卻聽到巖倉具視、鈴木貫太郎、伊籐博文和陸奧宗光齊聲說道:「陛下英明」,張繼回過神來,笑著對睦仁天皇說道:「睦仁天皇陛下果然有聖主風範,分析問題如此透徹,您所說的正是我所想的。」
睦仁天皇笑著說道:「張大人客氣了,朕不過是將張大人謀略的精髓闡釋出來而已,張大人的心思之細密,謀略之深邃才是朕深感佩服的,也是朕應該勤加學習的。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來起草『王政復古』詔書吧。」
張繼笑著從懷中掏出一張折頁來,說道:「考慮到時間緊迫,我再來京都的路上先行草擬了一份『王政復古』詔書,請睦仁天皇陛下和巖倉具視大人審閱,看看是否合用。」
睦仁天皇詫異地「哦」了一聲,接過張繼遞來的折頁,只見折頁上用顏體端正地寫著五個大字《王政復古詔》,打開折頁,裡面是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