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

龍騰世紀 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南四藩(下) 文 / 澹寧居士

    高杉晉作、伊籐博文、陸奧宗光、木戶孝允、井上馨、伊東佑亨和東鄉平八郎也都說道:「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大家在具體細節上存在分歧既不奇怪,也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夠坦誠相見,充分溝通,就沒有什麼談不攏的事,過不去的坎。」

    大久保利通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感謝諸位同仁的理解和支持,關於如何推翻德川幕府統治的問題,大家可有什麼高見麼?」

    山縣有朋說道:「所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德川幕府的統治早已危機四伏、搖搖欲墜,之所以還能夠苟延殘喘到今天,完全是因為德川慶喜那個老賊還在世的緣故。他靠著對外出賣日本利益,對內殘酷鎮壓民眾反抗才得以勉力維持。他統治日本多年,給民眾留下了嚴重的陰影,大部分民眾就是攝於他的淫威而不敢反抗。只要我們能夠殺掉德川慶喜,德川幕府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我建議,派出死士潛入江戶,伺機刺殺德川慶喜那個老賊。我們則同時在西南四藩發難。到那時候,天下可傳檄而定。」

    伊籐博文搖搖頭道:「山縣有朋,你所說的這些其實都只是表象,並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你要知道,德川幕府並不僅僅是德川慶喜個人的議政機構這麼簡單。事實上,經過這麼多年,德川幕府本身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既得利益集團了,它是代表著一個階層在統治日本,這也正是它得以苟延殘喘的社會基礎。這個階層包括德川幕府在江戶和地方委派的各級官吏、德川幕府控制下的軍隊,與德川幕府關係密切的地主和商人等等,甚至還包括從德川幕府那裡獲益的西方列強。德川幕府的統治是建立在代表和維護這個階層的利益上的。所以,只要不消滅這個階層,不摧毀這些利益,就無法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換句話說,即便德川慶喜死了,也還會有其他的人來代替他,而這些人是殺不盡的。」」「

    木戶孝允點頭道:「伊籐博文說的沒錯,我們不必做些無謂的事情。事實上,我並不贊成武裝『倒幕』。原因很簡單,我們不具備那個實力。剛才伊東佑亨和東鄉平八郎也都說過了,在現在這個階段,決定戰爭參與者能否勝利的因素就是工業生產能力。我們的工業實力和軍事實力都遠遜於德川幕府,更何況他們還有西方列強的支持。我的意見是,我們一方面派出使團赴海外與西方列強取得聯繫,用道義的力量說服他們轉而支持我們,另一方面與德川幕府進行談判,承諾只要德川慶喜願意主動下台,由我們組成新的中央政府,我們會禮遇、優待他,甚至可以給他一些榮譽性的權力和稱號。這樣雙方各自妥協一步,和平地解決問題,豈不是更好?」

    陸奧宗光立即反駁道:「木戶孝允,你太理想主義了。你要知道,『在戰場上得不到的,在談判桌上更加得不到』,外交活動是要以軍事實力作為後盾的。你想想看,我們現在是弱勢的一方,由我們這弱勢的一方來做『只要德川慶喜願意主動下台,由我們組成新的中央政府,我們會禮遇、優待他,甚至可以給他一些榮譽性的權力和稱號』這種承諾,你不覺得可笑麼?德川慶喜如果不答應我們的條件,他可以保有更多的利益,他為什麼要答應我們?這種事情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軍事實力來說話,即使想要談判,也要等我們佔據了軍事優勢之後再說。等我們兵臨江戶城下之時,德川慶喜什麼條件都會答應我們的。」…,

    井上馨附和道:「陸奧宗光說得對,木戶孝允,你太理想主義了。你要知道,『在國際關係上,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你想用道義的力量說服西方列強拋棄德川幕府,轉而支持我們,還不如許諾給他們現實的利益來得更實在呢。」

    大久保利通點點頭,說道:「伊籐博文、陸奧宗光和井上馨說的沒錯,改朝換代向來都是通過戰爭來實現的。即便是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也是以軍事實力為後盾的。因為談判也終究是絕對實力的較量,人力有時而窮,再高的政治智慧和談判技巧,也無法彌補絕對實力上的劣勢。正如你不可能單憑聰明才智就使一個孩童打倒一個壯漢。必須通過軍事手段輔之以政治攻勢來達到推翻德川幕府統治的目的,這一點應當成為我們的共識。」

    大久保利通話音剛落,門外就飛奔進一名官署守衛來,向他鞠躬行禮道:「大久保利通藩主,澀澤榮一先生帶著四位客人到了。」

    大久保利通點點頭,說道:「請他們各位進來吧」,說著,向坐在客位的高杉晉作和坐在下首的伊籐博文等人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

    高杉晉作向大久保利通點點頭,坐直了身子。

    ……

    張繼一行人來到薩摩官署的正門前時,已經有人等在那裡了。

    這是個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裹著一件西式的大衣,頭上還戴著一頂軟呢禮帽,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顯得文質彬彬。

    張繼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的日本現代企業制度創始人,有著「日本企業之父」和「儒家資本主義之父」之稱的澀澤榮一。

    在張繼原來生活的那個時代,澀澤榮一因為將資本主義精神和市場經濟制度與日本的商業習慣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性地發明了株式會社這種企業形式,在日本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而備受推崇。他的經營思想受到很多研究機構的持續關注,他的傳記則往往是圖書市場的寵兒。

    張繼想到,自己居然會和這個人以這樣的方式在這樣的場合見面,突然有種恍如隔世的不真實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