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四更時分,二人就起床了。洗漱完畢,匆匆就著茶水用了幾口點心,就乘轎子趕往西華門。
到了西華門外,守衛西華門的善撲營軍士驗過二人的牌子就放行了。才進西華門,大老遠就看到李蓮英在那裡候著。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沒出現過宦官亂政局面的朝代。原因在於乾隆皇帝吸取東漢、唐朝和明朝衰落於宦官專權的歷史教訓,極力抑制太監權力、貶低太監地位。因此自乾隆皇帝以後,太監再得寵,也不過是能多領些賞銀,卻掌握不到一點兒權力,更不敢做出僭越逾制的事。
因此,以李蓮英之得寵,又是這麼冷的天,卻不敢進西華門兩旁的耳房裡面取暖,因為那裡是內務府的筆帖式們當值的地方,說起來,他們都還算是李蓮英的頂頭上司。也不敢穿一件毛皮的褂子,因為他是太監,是伺候人的人,不能和主子們穿的一樣。
看到李蓮英穿著棉襖、籠著袖子,站在那裡瑟瑟發抖,曾國藩緊走幾步,上前拉住他的手道:「李公公,有勞你了。這大冷的天,你又何必親自來接,派個小太監來也就是了」。邊說話,邊將手中的一張一千兩的銀票塞了過去,「這點兒銀子,權當是我請你買碗酒喝吧」。」「
李蓮英看到銀票,兩隻綠豆小眼放出光來,剛剛還在心裡罵了一萬遍娘,現在已經全是甜言蜜語了:「哎呦,曾中堂這話,咱家怎麼敢當?咱家就是伺候太后老佛爺、皇上和諸位大人的人,那有什麼『有勞』的。不過,曾中堂這賞,咱家可不敢接,您知道,宮裡是有規矩的……」
曾國藩笑道:「『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你還怕落個勾結外官的罪名不成?既然給你,你就拿著吧,我曾國藩送出去的東西豈有收回的道理?」
李蓮英笑得像朵花似的,說道:「哎呦,那咱家就謝曾中堂的賞了。現如今能像曾中堂這般憐惜我們這些下人的大人可是越來越少嘍。曾中堂,這麼著,我把您領到乾清門外的侍衛房裡坐著烤烤火,等百官差不多到齊了,您再到乾清宮前面跪等上朝,這大冷天的,您也少受些罪不是。」
曾國藩笑道:「好,就聽李公公的安排」。
……
坐在火爐旁,張繼笑著調侃曾國藩道:「人都說中堂大人抱定『君子不黨』的聖人之訓,輕易不與外人結交。誰曾想,中堂大人對一個太監都如此熱情呢?」
曾國藩知道張繼是在開玩笑,但卻用異常嚴肅的口吻說道:「松濤,古語有云『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話雖略有偏頗,卻也近乎大道了。可以不怕君子,卻不能不怕小人。可以不提防君子,卻不能不提防小人。對於小人,能避開不接觸最好,如果做不到,那就只能盡量用小恩小惠討好他們,為的就是他們不給你使絆子,不給你下黑手。想李蓮英這樣的太監,是小人中最可怕的一種,因為他們不僅生理上殘缺,心理上更殘缺。他們能夠狠心自宮進宮裡來,要麼是因為家境實在困難,養活不起自己,要麼就是為了有朝一日靠著主子的寵愛飛黃騰達。他們一直就對錢財看得很重,現在得不到權力,又近不了美色,也就只能貪些錢財了。所以籠絡他們的最好辦法就是給錢了。此外,雖然有『**不得干政』的祖訓,但是太監們畢竟晝夜侍奉皇上,不說其他,趁著皇上高興說你幾句好話,或者趁著皇上生氣說你幾句壞話,你的結果都會大相逕庭呢」。
張繼笑道:「這麼小一件事,中堂大人都能說出這麼多道理來。我算是五體投地了。」
曾國藩正色道:「松濤,我並非與你開玩笑,而是在和你談很正經的事情。你在英國遊學多年,有些人情世故未必瞭然。你是沒吃過太監的虧,不知道太監的厲害,他們雖然只是伺候人的奴才,但是狐假虎威起來也能叫人吃足苦頭。我給你講兩件事情。我朝歷代皇上冬春兩季在紫禁城住,平日裡就在養心殿辦公。夏秋兩季則在暢春園住,平日裡就在澹寧居辦公。這些太監們早把養心殿和澹寧居外的青石磚敲了個遍,分清了哪些下面是空的,哪些下面是實的。除了朝廷重臣和近支宗室。一般官員來面聖,給他們塞錢的,他們就安排跪在下面是空的青磚上,不用費力,磕的頭也特別響。反之,要是不給他們塞錢,他們就他們就安排跪在下面是實的青磚上,縱然你磕破了頭,也是不響的。在皇上看來,臣子面聖,磕頭磕得響就是忠心,磕得不響就是不敬。放在皇上高興的時候,也就罷了。要是正好皇上也不順心,那豈不是要龍顏大怒了麼?再比如,有一年高宗皇帝南巡,到了安徽阜陽。那個縣很窮,縣令又是個只知實心辦事,不知迎來送往的老實書生,就沒有給太監們塞錢。太監們氣得要命,就藉著傳膳的機會,在他供應的御膳裡撒了大把的鹹鹽,高宗皇帝一怒之下罰這縣令跪了整整一天一夜。」,
張繼想不到太監們整人的把戲居然這麼多,也不由得張口結舌。
曾國藩看張繼不說話,又說道:「松濤,你為人沉穩內斂,在同輩人當中已屬老成的。但是,你常常過於自信,遇事往往固執己見,不能權變。比如說吧,你也知道李蓮英很受寵,但因為你看不起他,今天壓根就不理他。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我很擔心你的個性最終會害了你。我送你六個字,這六個字是當年聖祖皇帝賜給世宗皇帝的,你只要牢牢記住,默默行之,保管你受用一生。這六個字就是『戒急』、『用忍』、『制怒』」。
張繼默默思考,半響,拱手道:「多謝中堂大人教誨,張繼銘記於心。」
曾國藩笑著擺擺手:「不必言謝。松濤,你天資聰穎,即便我今天不說,有朝一日你也悟得出來。我今天說給你,不過是希望你早點知道,少走些彎路,不要像我一樣……唉」,說著,曾國藩竟然歎了口氣,意態頗為闌珊。
張繼看他話裡有話,正想開口詢問。不料,這時外面傳來了刻意的咳嗽聲,接著李蓮英那熟悉的公鴨嗓子喊了起來:「曾中堂,快到辰時了,馬上就要上朝了。百官們已經在乾清門外迎候聖駕,您二位也快去吧」。
曾國藩答應一聲:「多謝李公公」,說著,拉起張繼,二人大步向外走去。
……
紫禁城的格局是「前殿**」,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分別是它的前、後、左、右門。進入午門之後,迎面就是太和門。太和門之後,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三大殿之後,就是乾清門,乾清門之後則是皇帝的寢宮乾清宮以及坤寧宮、東六宮和西六宮等皇后和嬪妃的寢宮。太和殿在明朝時稱為奉天殿,是皇帝召集朝會的地方。到了清朝,康熙皇帝設立上書房作為實際的中樞機構,朝會的意義開始變得不那麼重要。到了雍正皇帝,平日只在乾清宮西側的養心殿辦公,加之處理西北軍務和加強中央集權,又在養心殿附近、隆宗門外的侍衛房裡設立了軍機處作為自己的決策咨詢機構和日常公文處理機構,朝會就變為十日一次,地點也換成了乾清宮。
曾國藩和張繼來到乾清門外時,百官們差不多都到齊了,三五成群得閒聊著。張繼在人群中看到了奕訢,他正在和幾個六部堂官模樣的人說話,像是在發表什麼見解,那幾名官員都在點頭稱是。張繼回頭看一眼曾國藩,用眼神詢問他是否要上去給奕訢請安。曾國藩微微搖搖頭,示意他不要過去,然後開始與張繼閒聊起來。張繼恍然大悟,清朝是禁止諸王、皇子與內外大臣結交的,雖然朝野上下都知道奕訢與曾國藩關係親密,但是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去參見也極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