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正文 第086章 蠶食作戰 文 / 落雨流痕

    /

    烏拉爾山脈,中部偏北。

    十幾萬中國陸軍封鎖了這一地區,沒有哪個國家知道中華民國打到這裡是為了什麼,就連那些士兵都不知道。

    「俄國鬼天氣真是冷啊!不過這幾天卻是好多了。」一名正在警戒的士兵挫著手哈著氣,對一邊的戰友說道。

    另外一名士兵奇怪的說道:「也不知道來這裡幹嘛,一個蘇軍的影子都看不到,上面不是腦子燒壞了吧!」

    「嘿嘿,你還不知道吧?」這時那名士兵露出了個笑容,小聲的說道:「你沒聽到山腳那邊施工的聲音嗎?」

    「聽到了啊!那不是修機場嗎?」

    「切,這你也信。你知道不,昨天我看到那群工兵從車上卸下來三根十幾米長的銅柱,還有一大堆鐵鎖,也不知道有多少長,反正是幾大車的鐵鎖,連起來起碼幾千米長。」

    「銅柱?鐵鎖?這些運到前線來幹嘛?」

    「我聽說,好像是要斷俄國人的龍脈,連風水先生都找了十幾個過來了,你可別跟別人說啊!」

    「龍脈!」那名士兵頓時瞪大了眼睛,遲疑的說道:「難道真有這東西?」

    「誰知道有沒有,管他呢!我們好好執行任務就是。」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還是很快以各種小道消息在軍中流傳了起來,也不知道是誰傳出來了。

    不過越傳越離譜,短短數天內就延伸出了十幾個版本。

    只不過這些版本,都是和俄國龍脈相關聯的。

    只不過俄國龍脈的所在,卻並不是誰都知道。龍脈,是地球行氣之所在,也就是『地氣』的流動路線。

    若蛇、魚等鱗甲類動物在其穴位上修練,則可化為真龍。因此稱之為龍脈。而人,得其旺氣,則可富貴興家,甚至是黃袍加身、攝盡八方。

    每一條龍脈,其氣必然有結穴之所在,舊時代的風水師,便是找到這些穴位,然後進行下葬。

    龍脈又分為很多種,有的是主脈,有的是支脈。有的其福祿綿長。但發福速度慢。有的發福速度極快,卻又敗得也快。

    龍脈又是一個國家孕育人才的關鍵所在,縱觀世界各列強的崛起。都是同一時期湧現出了大量人才所導致的。

    龍脈並非只孕育領導人、皇帝,同時還會孕育將帥之才等各方面的人才。

    這些有地脈孕育的人,天生就有一種使命感,會指引著他們向某一領域和方向發展。

    明末中國的淪陷,很大程度上和朱元璋讓劉伯溫斬龍所致。劉伯溫是把中國的龍脈都斬得差不多了,但東北野龍卻未斬滅。

    到了明末時,李自成、張獻忠那群人都挫得很。而滿清則湧現出了許多人才,那一時期的中國也就出現了一個李定國,能夠與滿清在野戰中抗衡,但是李定國只算是龍脈分支所孕育的將帥之才。而非君主之才。

    中國的巨龍沉睡了三百年。

    到清末時,中華龍脈已經逐漸復甦了,中國才再一次的覺醒了。

    屠龍行動。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已經進行到了關鍵階段。十多位頂級地師,已經正式確認他們找到的穴位,是烏拉爾龍脈的主穴。

    工兵開始將三根斷壟樁分別打入穴位的三個關鍵點,當三根斷龍樁打入的當天。整個烏拉爾山脈狂風呼嘯。

    「起風了。」

    「快看,河水變紅了。」

    當三根斷龍樁打入之後。烏拉爾河與伏爾加河兩條水線的河水突然染紅,其色紅如血。

    那些俄羅斯人,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使河水變紅。

    紅色毛熊這段時間一直在偵查,希望得知中華民國在烏拉爾山脈的動作,其中一個間諜傳回了士兵們流傳中的一個關余俄國龍脈的版本。

    斯大林看到報告後不由笑道:「中國人太迷信了。」

    列寧也難得露出了笑容,對中華民國的行為譏笑了一番,不過笑過之後,卻是無盡的憂慮。

    「中國人已經攻入白俄羅斯了,那群愚蠢的白俄羅斯人,竟然也被中國人給成功的蒙蔽了,走上了資本主義的不歸路。」斯大林沉痛的說道。

    「戰局有什麼新變化嗎?」列寧問道。

    「沒有,中國人使烏克蘭、白俄羅斯**之後,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幫助沙俄、烏克蘭、白俄羅斯復國上面,並未對我們展開進一步的進攻。」托洛茨基報告道,「但是現在情況很糟糕,中國人的飛機依舊在俄國上空不斷的肆虐,交通基本上癱瘓。而且我們被中國人給戰略包圍了,歐洲的援助物資已經無從陸上到達,我們要求他們從海路運輸物資,但卻遭到了拒絕。」

    羅斯柴爾德財團此時在中華民國解決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後,已經不敢繼續援助俄國了,因為援助俄國根本無法發揮太大的作用。因此已經停止線紅色毛熊援助任何物資,並表現出一副很支持中國打俄國的樣子。

    「另外我們的工業生產基本上處於停頓狀態,農業生產雖然還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糧食運輸上還是出現了問題。而且,中國人根本就不強攻我們的城市,而是把我們封鎖在城市裡面。」

    「繼續加強城市的工事建設,我們要多儲備一些糧食,發動人民群眾,對一切入侵的敵人進行堅決的反抗。」列寧指示道。

    ……

    戰爭持續的這一個多月間,納裡馬諾夫城內的五十萬蘇軍,終於因為飢餓的原因而放下了武器,向中華民國投降。

    高加索地區也基本上掃蕩完畢。

    烏克蘭、白俄羅斯也宣告**,沙俄宣告復國。三個國家在這一個月當中,已經組建了各自的陸軍。

    即沙俄救**為200萬,烏克蘭120萬,白俄羅斯80萬。相當於這三個國家,就能拉起兩百萬大軍。

    訓練在抓緊進行。

    讓沙俄建立一個秩序,並能擴大這個正常秩序的模式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沙俄以伏爾加格勒為中心,開始了一系列的建設活動。

    這個模式即是將俄國民眾進行一次重新的安置,即想要土地的俄國人,組成一個個新的農莊,並劃分土地。

    農莊內的俄國人將不得持有任何武器,以杜絕游擊隊混入其中有機可趁。同時農莊內的農民需要互相監督,每十戶編成一個甲,設甲長。一旦抓到赤色份子,這十戶人都得承擔責任。相當於,是複製中國的保甲制。

    但是去農莊的俄國人雖然有土地。但是其他的生產資料需要自費購買,同時也無法享有工人的福利。當然,銀行會向他們提供一些農業貸款。

    如果在城市、礦山、工地上當工人。那麼則可享有失業保險制度,失業的時候,政府幫忙找工作崗位。如果沒有工崗位的時候,則發給失業保險金,總之不會讓他們餓肚子。

    另外。工人一天工作十個小時,可以吃到工作餐。相當於吃飯問題解決了,另外每個月還有一筆工錢。精壯勞動力,干一個月苦力,可以拿到10炎黃幣的工錢。而糧食價格卻是極為便宜。

    小麥價格便宜到極點,10元炎黃幣。可以買非常多小麥。

    小麥價格之所以這麼便宜,那是因為中華民國開始向沙俄輸出低價小麥,小麥對於中華民國來說。只在於加大農業生產訂單的問題。

    儘管看上去沒什麼錢賺,但是人不可能只吃小麥。

    麵粉可以做麵包,只吃麵包的話,可以讓俄國人餓不死。但是在其他農產品價格上,卻不是這麼實惠了。

    人總是要吃肉什麼的。特別是生活條件更好的之後。

    另外在養老、醫療、教育方面,工人享有一些更優惠的福利。只不過相比中國來說,俄國人的這些福利,都太次了。

    但這些對於當前的俄國老百姓來說,卻有更大的吸引力。

    這也是沙俄為了吸引更多的民眾成為工人,少去當什麼農業人口。農業上,有機械化,根本不需要什麼人。

    但是,給俄國民眾分配土地,卻是一個需要實現的承諾。

    那麼結果就變成了,一片片的農莊是開闢出來了,但是那些俄國農民所使用的生產方式卻還是比較落後的。

    不僅產出不如機械化農業,而且他們種植出的糧食也賣不了多少錢,小麥太便宜了。

    相當於,這些農業人口混個飽飯是不成問題,天天吃麵包吃撐著都沒問題。但是子女要想上學,人要看病,還要養老,這方面的負擔卻是解決不了的。

    最終,這些農業人口,還是會吸引成為工人。而他們拋棄的土地,則將被中國民族資本集團和俄國貴族們所攫取。

    俄國貴族們,則將成為中國民族資本集團的代言人,他們負責出面組織俄國人生產,從而佔據一些股份,而大部分企業股份,則是由中國民族資本集團所掌控。而俄國人平時所能看到的老闆,卻還是他們俄國人。

    相當於,不僅把沙俄高層拉攏了,把這些俄國精英階層也拉攏了。

    那些俄國農業人口,最終也會在機械化農業與機械化養殖面前,失去競爭力而逐漸放棄他們的土地。

    至於這個新秩序的建立,則是建立在不斷的蠶食紅色毛熊的領土。每蠶食一塊地方,那一地區的俄國農村人口都將被強制性轉移到其他地方進行安置。

    願意成為工人的進城市,願意成為農業人口的到農莊去。

    農莊倒是很簡單,房子就是木構的,成本低廉。俄國政府馬上發一筆農業貸款給他們,種子、農具、家畜都給他們準備好。讓他們安心生產,三年內不收農業稅,產出全部歸個人所有。

    進入城市的,則安排到工廠和工地、礦山去工作。

    不需要發愁沒有工作。

    只要有足夠的人,中國民族資本集團馬上把剩餘資本輸送過來,立即就可以建工廠、建礦山,建鐵路、公路。

    沒有工作的俄國民眾,只需要到人力市場去報名就可以了。只要有報名,頂多等上十天半個月就能有工作了。

    此時的俄國因為男性勞動力損失極大,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婦女養家,因此在俄國也開始建設婦女可以就業的工廠。

    如紡織廠什麼的,以及手工生產這些。

    每一從紅色毛熊統治區轉移到後方的俄國民眾,都將先接受一陣洗腦,然後用物質進行腐化,基本上無往而不利。少數頑固派,則秘密拉去槍決。

    平日維持統治,則有軍人、警察負責鎮壓。

    夜晚禁宵,軍隊巡邏。白天警察巡邏,維持治安。由此形成一個個沒有游擊隊的安置區,從而使新秩序慢慢穩定。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只要能吃飽飯,基本上就不會亂鬧事。轉移到後方的安置區後,不熟悉環境,周圍鄰居也不認識,也就安分了。這也跟放山羊沒什麼區別,當一群山羊在一個地方待久了,熟悉了環境之後就會到處亂跑。而當羊群來到陌生的地區時,則會比較安分的待在一個地方吃草。

    這種蠶食政策和安置政策非常有效。

    中華民國為沙俄提供空中優勢,裝甲師在平原上也沒有敵手,這就使得蘇軍只能待在城市裡,或者進行遊擊戰。

    對於城市巷戰,中華民國與沙俄採取的是封鎖戰術,將整個城市封鎖起來,不讓城市內的蘇軍和民眾獲得補給。

    對於農村游擊隊,則直接梳理過去。所有人都先抓到後方安置區去,然後進行洗腦、安置。

    如此一來,巷戰和游擊戰都被破解了。

    這種避實就虛的戰略、戰術效果極好,蘇軍在中華民國的龐大空軍及機械化部隊面前,根本無法在平原上組織防禦。

    首先是平原太大了,沒有那麼多的人。守住這裡,中華民國從別的地方打,再用一部分兵力將蘇軍封鎖起來或者是牽制住。

    如果蘇軍要在平原上進行調動,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中華民國的空軍,以及機械化部隊在平原上與他們的正面交鋒。

    蘇軍沒有飛機,也沒有戰車,血肉之軀如何與鋼鐵洪流抗爭?

    如此簡單的作戰方式,卻是非常適合沙俄救**。讓他們去對付一群老百姓,這些沙俄救**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當一座城市及周邊農村的人口都被轉移到後方的安置區之後,這座被清理乾淨的城市和農村,則成為了新的安置區,從而不斷的對紅色毛熊的統治區進行蠶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