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開始不過半個月的時間,以中國陸軍為主力的『亞洲聯軍』就一路橫掃,伏爾加河以東,烏拉爾山脈以南,以及高加索境內的蘇軍被包圍、殲滅大部分。
不過對城市的控制卻沒有那麼快,聯軍只是包圍和殲滅了蘇軍而已,但中華民國顯然不計一城一地的得失。
對於中華民國來說,也沒必要攻佔俄國的每一寸土地。
但是對於那些交通樞紐的佔據卻非常有必要,這是補給線。不過中華民國有大量的空投補給能力,因此後勤補給方面就算是被切斷了陸上補給線,依舊可以維持不斷的時間。
蘇軍要想切斷聯軍的陸上補給線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想法,聯軍還未深入敵境,補給線並未拉得太長。
而在中華民國控制的中亞行政區境內,鐵路和公路系統是以戰略高度來修建的,能夠很好的運輸作戰物資。
蘇軍頂多能做的就是騷擾,不過中華民國為了對付這些游擊隊,不僅有沙俄救**,還派出了大量特種部隊。
特種部隊用來對付游擊隊,是不是大材小用?
看起來貌似是大材小用,但游擊戰卻是需要高度重視的。
要知道游擊隊是一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戰爭方式,因為游擊隊不專業,不是專業的戰爭人員組成,因此會亂出牌。
有時候就稀里糊塗的,被亂拳打死老師傅了。而正規化部隊,是可以預測其接下來的行動的。
這也是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
對付游擊隊的話,正規化部隊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判斷上完全沒有依據。另外正規化部隊也不如特種部隊靈活、快速。
所以特種部隊是對付游擊戰必不可少的力量。
相比中國的游擊戰,俄國的游擊戰更容易消滅,因為這裡沒有太複雜的地形,到處都是一片坦途的平原。游擊隊無法依靠複雜地形來展開游擊戰。
至於巷戰,那是沙俄救**和日本陸軍負責的項目,但打巷戰也是要有策略的。即蘇軍隱藏比較多的城市,採取封鎖策略。而那些沒有多少蘇軍的城市因為容易攻佔,所以可以迅速攻取。
封鎖也很簡單,佔領制高點、道路、構築塹壕、鐵絲網、布設地雷,再調集一些火炮過去保持火力優勢,就可以把那些蘇軍封鎖在城市當中。城市不僅是蘇軍的掩體,也可能成為他們的墳墓。
這樣的封鎖並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就如高加索地區。封鎖五十萬蘇軍,僅僅用了二十萬軍力,其他八十萬兵力則開始對高加索各城市進行清理。其他城市沒有什麼蘇軍。攻取顯然是比較簡單的。同時他們還要負責牽制北面的三百萬蘇軍,免得被他們斷了正在向烏克蘭突入的兩百萬大軍的補給線。
二戰時期的什麼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那只是重要城市才會發生,小城市是容易搞定的。
本來俄國的糧食就不充足。儘管羅斯柴爾德財團援助了不少糧食,但顯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城市一被封鎖,飢餓就會迅速蔓延到整個城市。
被封鎖在城市裡的蘇軍和俄國民眾就很尷尬了,如果他們不投降的話,最後的結果就是被餓死。
突圍?
也許可以嘗試一下,但在沒有炮火優勢的情況下。要突破封鎖線,是非常困難的。聯軍不僅有大量機槍、衝鋒鎗等自動步兵火力,那些普通士兵手上有半自動步槍。火力上非常猛烈。
另外還有炮火支援,更有空中火力支援。光是地雷帶和鐵絲網那一道就不容易突破。
而且城市有一個問題就是,出口沒有那麼多。
要想出城,一般也就是那麼幾條道路。其他地方儘管也能出城,但顯然不能通過太多人。
這樣一來。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一群人蜂擁而上,擠在道路上只會變成一堆肉靶子。
就算是突圍出去了又有什麼用呢?
在平原上。餓著肚子根本就跑不遠。天上的飛機給他們十條腿都跑不過,那些裝甲師和動力化步兵師哪一個跑得不比他們快。
至於是否投降的問題,這看他們被洗腦的程度了。不過那些普通民眾,顯然在看到那些尼古拉二世頻繁出現的傳單後,意志都出現了動搖。
儘管暫時在蘇軍的那些宣傳人員的鼓動下還在堅持,但已經是人心浮動了。不過真正能夠決定問題的還是那些蘇軍,飢餓會使那些蘇軍普通士兵逐漸喪失抵抗意志。
投降並不是死路一條,既然堅持下去要死,那麼便是盡了最大努力了,這時候投降也沒什麼問題。
祭出尼古拉二世後的好處就在這裡,使蘇軍不僅動搖了抵抗意志,還能夠更輕易的接受投降的結果。也讓那些蘇軍士兵相信,投降是有活路的。
在烏拉爾山脈以南,三百萬聯軍經過幾天的調動後,到達了進攻位置。此時西伯利亞蘇軍也接到了命令,那就是撤往烏拉爾防線,依靠那裡的地形進行防守。
蘇聯高層普遍認為,西伯利亞守軍如果分散在各城市,是很難對敵人產生什麼威脅的。
因為中國民國組建的聯軍只要不進入這一地區,相當於這上百萬兵力就毫無作用,顯然中華民國對這一地區,看上去並沒有什麼興趣,他們更像是要橫掃俄羅斯平原,而在俄羅斯平原作戰,在地形上對中華民國顯然也更加有利。
蘇軍的這一調動,即是錯誤的也是正確的。
錯誤的是,中華民國並非對西伯利亞不感興趣,反而非常感興趣。西伯利亞人口不是太多,而且是沿著鐵路線分佈,只要拿下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的城市,基本上就控制了整個西伯利亞。
只不過中華民國不想在還未徹底開春時就進攻西伯利亞,那裡太冷了,很多士兵會受不了。
之所以錯誤。是因為蘇軍放棄蘇伯利亞後,使中國能夠輕易攻佔西伯利亞。
但正確之處在於,此時中華民國的目標正是烏拉爾山脈。
也許誰都不會想到,放著城市不去攻佔,竟然向一座山脈挺近,這有戰略意義嗎?
在常人看來,這確實沒有任何的戰略意義。然而在中華民國最高統帥部看來,烏拉爾山脈卻有著重大戰略意義。
因此蘇軍這一調動,又有其正確性,使中華民國的屠龍計劃變得更加困難了一些。
只不過。接下來中華民國的聯軍所做出的軍事行動,卻讓蘇軍如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
三百萬聯軍集結後,開始向烏拉爾山脈一路北上。躲在山脈工事中的蘇軍。卻是沒有遭到太猛烈的進攻。
中華民國的聯軍只是對重要的交通線進行了清理,其他地區的蘇軍則一律封鎖起來。
上百萬蘇軍,就這樣被包圍在了烏拉爾山脈一線,而蘇軍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中華民國強攻這些蘇軍。從而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
但中華民國聯軍卻是圍而不打,這讓蘇軍的意圖為之落空。不過對於蘇軍來說,他們在烏拉爾山脈的糧食儲備很充足,足以堅持個大半年時間。
如果中華民國不打的話,那麼只要拖住這些兵力,對蘇軍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勝利了。
只是。中國陸軍接下來的行為卻更讓人費解。
烏拉爾山脈北部人煙稀少,但是中國陸軍卻依舊再向烏拉爾山脈北部挺近,那裡根本就沒有什麼軍事目標。
他們跑到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幹嘛?
種種困惑。讓人們疑惑不解。
大約有五十萬中國陸軍向北部移動,荒蕪崎嶇的山脈缺法阻擋他們的步伐,他們用工程機械修出了一條條臨時道路。
此時已經入春了,冰雪也開始熔化,氣候有復甦的跡象。
但是氣溫卻突然驟降。一股強大的寒流突然襲來。氣溫一直降低到了零下三十度的恐怖程度。
汽車汽油內加了防凍液,要想發動都得花上一番功夫。
為此不得不停下腳步。空軍緊急抽調了運輸機,向部隊空投了一大批的燃料和厚毛毯。
「看來俄國龍脈是感應到危險了。」蔣方震看著地圖說道,開春後氣溫如此反常,顯然是俄國龍脈在發力。
江渝卻是淡定的很,笑道:「這是秋後的螞蚱,蹦不了幾天了。再過一兩個月就徹底開春了,到時候就算他龍脈再強也無力回天。」
……
戰爭的焦點,隨著三百萬大軍莫名其妙的在烏拉爾山脈一帶不動了,轉入了烏克蘭境內。
兩百萬聯軍攻入烏克蘭,產生了讓世界都未意料到的局面。
烏克蘭人民竟然不抵抗,反而還歡迎聯軍的到來。
每一個烏克蘭人,他們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個**的國家,而中華民國提出的讓烏克蘭人**的口號,深深的打動了每一個烏克蘭人。
蘇軍在烏克蘭境內的兵力並不是太多,只有三十多萬。而且打得是虎頭蛇尾,一開始還有點抵抗。
但隨即,被烏克蘭人民粉碎了。
沒有多少人支持這些蘇軍抵抗,這讓那些蘇軍的生存土壤變得十分稀薄。
聯軍攻入一座座城市,城市內的烏克蘭人民非常配合,在這樣的配合之下,一座座城市內的蘇軍被清理了乾淨。
在烏克蘭這片土地上,聯軍不需要煩惱什麼蘇軍游擊隊的問題。在這裡,游擊隊缺乏民眾基礎,無法長久生存。
戊戌年正月初十,中華民國順利攻佔基輔。
總統宋教仁當天向世界宣佈:「中華民國將協助烏克蘭人民,建立一個**自主的烏克蘭政府,以貫徹我中華民國的民族自決主義。」
當宋教仁的講話內容被以傳單模式散發到基輔的各個角落,基輔城內的烏克蘭人沸騰了。
a方面軍總司令楊洪飛在基輔會見了烏克蘭精英階層,開始物色烏克蘭總統的人選。
民選自然要搞,但是只要定下了總統人選,那麼他必然可以當總統,因為中華民國可以制定一個全面的競選方案,而且有強大的宣傳方式。
宣傳。無非就是燒錢。
傳單是最基本的,還要有什麼演講、拉選票等等活動,都是需要錢的,沒錢就寸步難行。
投靠中華民國就有錢,這是毋庸置疑的。
烏克蘭公會會長伊格裡開始進入中華民國的視野,楊洪飛對其經過接觸後,向最高統帥部推薦了這個人選。
隨即對其展開了考察,向他透露了中華民國有意扶持他做烏克蘭總統的意願。
伊格裡面對這樣的機遇非常激動,當天就坐上飛機飛往中亞行政區,與中華民國最高統帥部的一群將軍們會面。
會面過程很和諧。伊格裡也瞭解了他所面臨的機遇是多麼的巨大。
只要他能夠成功掌控烏克蘭,那麼中華民國可以給烏克蘭一大筆援助,讓烏克蘭人民吃飽肚子。這樣也就不會造反鬧事。
在個人利益上,只要他配合中華民國攫取烏克蘭的鐵礦等自然資源,以及配合中華民國在烏克蘭進行商業投資,那麼他就能拿到一部分的股份,每年可以翹著腳著拿分紅。
烏克蘭的鐵礦石儲量高大194億噸。煤炭儲量450億噸,錳礦的儲量也占世界前列。烏克蘭擁有72種礦產,很多礦產的儲量都很大,可謂資源極為豐富的地方。
拿下烏克蘭,相當於讓中華民國擁有了極為龐大的原材料出產地。不過開發烏克蘭顯然也不是那麼快的,必須有一個過渡時期。
伊格裡顯然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被拉攏了。站到了烏克蘭民族的對立面,但這種內幕烏克蘭人卻是不會知道的。
隨著傀儡總統人選的確定,伊格裡接收了中華民國組建的烏克蘭救**。這批烏克蘭救**有八十萬人,足以對烏克蘭進行統治。
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改變體制的問題。
這個也比較簡單,飛回基輔的伊格裡,立即提出了均分土地、工廠股份。讓每一個烏克蘭人都擁有土地和股份的口號。
「我們烏克蘭人要為自己勞動,就算是改變體制。也沒有誰可以剝奪我們的土地和工廠。」伊格裡宣傳時的口號很有煽動裡,而且也在利益分配上讓烏克蘭人民滿意。
但是,土地一旦私有化,工廠一旦私有化,其結果就是買賣,土地兼併將會產生。買賣這玩意,是最容易受到盤剝的。
伊格裡也成為了烏克蘭臨時政府的領導人,至於選舉,推後進行。選舉上,顯然伊格裡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因為中華民國的援助物資已經開始向烏克蘭運輸,烏克蘭人起碼不會餓肚子。糧食對於中華民國來說,是要多少就有多少的資源。但對於烏克蘭人來說,卻是可以活命的。
只要消除了飢餓,烏克蘭人就會認為伊格裡很有能力,能夠帶領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加上一番宣傳,基本上總統寶座是跑不掉了。
伊格裡擔任臨時政府的臨時總統後,馬上開始拉攏烏克蘭的那群有社會影響力的群體,迅速組建了一個利益集團,算是把上層、下層都搞定了。
於是烏克蘭借款也就順利的展開,烏克蘭首批向中華民國借款10億炎黃幣,用於支持烏克蘭救**的作戰開銷,以及購買一些建設物資。
烏克蘭人實際上和俄羅斯人是同一個民族,都是斯拉夫人,是12~14世紀基輔大公國分裂後,才形成了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的格局。
不過,西方人的文化比較淺薄,所以在文化上沒有凝聚力的。不似中國那樣,文化上有其先進性,所以文化凝聚力很強。
但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三者之間的文字出現了差異之後,語言也出現了不同之後,自然也就出問題了。
文字的差異,水平又差不多,就無法形成文化上的統一。
而中國不同,中國就算是方言n多,但文字厲來都是統一的,只要通過寫字就能夠溝通,所以形成了一個在歐洲地區完全不可能的龐大國家。
把烏克蘭從俄國分裂出去,相當於極大的削弱了紅色毛熊的實力。不僅讓其損失了力量,而這部分力量又為中華民國所用。這一增一減之間,就是一次力量強弱的巨大變化。
烏克蘭**,意味著那些俄國貴族們不可能回去,這對於烏克蘭人民來說是最放心的。另外,**了之後,不用承受戰爭,還有中國的援助,自己不就過得很好了。
既然自己過得好了,那為什麼要去管什麼俄國,管什麼偉大社會主義理想呢?
**後,理想就實現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過上好日子才是最大的理想,而社會主義只是給了他們一個夢,一個過上好日子的夢想和方向,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當烏克蘭人放棄了社會主義之後,就不知不覺的,將會被中華民國盤剝。而他們有資源,就讓他們可以通過賣資源賺到錢,從而使整個國家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烏克蘭將成為一個很不錯的經濟殖民市場,有巨大的潛力。
中華民國在攻佔基輔後,烏克蘭西部的問題就丟給烏克蘭救**自己去解決了,兩百萬大軍接著向白俄羅斯推進。
目標——明斯克!
拿下明斯克後,就可以像烏克蘭一樣,讓白俄羅斯**,成立一個傀儡政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