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從中國傳回的情報,尼古拉二世的沙俄救**的規模達到一百萬。你們有什麼看法?」
莫斯科,列寧對托洛茨基、斯大林等人問道。
「依我看,這肯定是中國人想要再次對我們俄國動用武力了,否則不可能讓尼古拉二世組建什麼沙俄救**。要知道以資本家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必然是要有回報他們才會去做的。尼古拉二世沒有任何的稅收,完全就是靠中國人養著他們。中國人不可能永遠養著他們,也不會去養一群沒用的廢物。」托洛茨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斯大林也贊同的點頭道:「中國人肯定是看上了我們的土地,他們對土地也有濃烈的興趣。」
「也就是說,接下來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了?」列寧臉色有些難看的問道,他的手有些抖的感覺。
托洛茨基掃了一眼後之後,不由默然。
紅色俄國身邊的中華民國,就像是一把懸在頭上的利劍,隨時都可能掉下來,也難怪列寧會露出一些恐懼。
「我想一般是不太可能讓中國人停止下一場戰爭的準備的。」斯大林回答道,他侃侃而談的說道:「尼古拉二世已經做了中國人的走狗,他們肯定會計劃如何打回俄國,從而建立一個受中國人盤剝的傀儡政府。我們應該發動蘇聯人民,對中國人的入侵要堅決抵抗,只有把中國人打疼了打怕了,我們蘇聯才能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
「可是我們拿什麼去打呢?」列寧頭疼無比的問道?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列寧,中國人從蘇聯掠奪走了大量的勞動力。歐洲戰爭和俄國內戰又死了大批的勞動力,現在俄國的勞動力已經非常緊缺了。
「我們要發動人民,讓人民去和入侵者鬥爭,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淹沒敵人。」斯大林狂熱的喊起了口號。
人民,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當戰爭打到了俄國,損失最大的都只會是人民,斯大林就是要用人民去和敵人拚殺。
「可是人民沒有武器,沒有什麼戰鬥力,那樣一來犧牲就太大了。「托洛茨基遲疑說道。
斯大林揮手反駁道:「沒什麼戰爭,是在不想付出代價的情況下取得重大勝利的。人死得再多又怎麼樣呢?我們當前最重要的是努力的爭取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中國人的軍事體系成本越來越高,他們的撫恤金額度之大。已經注定了他們承受不起太大的損失,只要能夠給中國人足夠的殺傷,那麼他們就會知難而退。」
托洛茨基無語的看著斯大林,非常厭惡的說道:「你知道中國人一定會知難而退嗎?你確定發動人民就能夠給中國人足夠的人員殺傷嗎?那麼中國人組織那麼多的附屬**隊做什麼?他們正是知道自身軍事成本已經比較高的緣故,所以才組織了那麼多的附屬**隊,那些附屬**隊的意義就在於。替代中國人去送死,減少他們的人員傷亡。另外,你認為我們俄國還能夠承受得起那麼巨大的傷亡嗎?」
一大堆的問題把斯大林問得腦子有點轉不過來,托洛茨基繼續說道:「現在我們俄國只剩下了七千多萬人口,中國人卻有四五億的人口,真要是靠人海戰爭去拼,最終死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中國人雖然有四五億人口。但是他們不可能把全部人口都動員起來發動戰爭,他們也要發展自身經濟。」斯大林反駁道。
「好了,你們除了發動人民戰爭以外,還有什麼辦法嗎?」列寧對兩人問道,他已經接納了斯大林的建議,真要是打起來了,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的話,人民戰爭是必然要發動起來的。
發動起來的話。他們的統治地位還可能保住。如果不發動起來,他們的統治地位就注定要完蛋的。
與其如此,還不如拼一把,拼贏了就是勝利了。拼輸了,反正損失的是人民,又不是他們,對他們的結果來說都是一樣一樣的。
托洛茨基看了看列寧。知道斯大林的建議又被採納了。
他仔細想了想,沉吟半響了之後對列寧建議道:「我認為,如今中國人的崛起,已經引發了歐美各國的警惕。他們已經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所以英國、法國、美國都希望能夠遏制中國人的發展和擴張。而我們俄國如果失敗了、滅亡了,那麼中國人就將直接威脅到歐洲大陸了。所以我們可以和英法美三國談判,讓他們支援我們作戰物資和工業設備,以抗擊中國人向歐洲方向的入侵和擴張。」
「很好。」列寧聽了托洛茨基的話後不由眼前一亮,點頭讚許道;「這也許是一個非常可行的方案,不過我聽說英國還想要武力干涉我們?」
「英國人想要武力干涉我們是正常的,不過他們還停留在商議的層面上。我認為英國人不太可能通過這個決議。因為英國人因為歐洲戰爭已經打得財政快要崩潰了。他們如果想要干涉我們,那麼他們必然是要為了錢。如果說白俄政府還存在的話,那麼英國人確實會干涉我們。這樣一來,英國只要消滅了我們,就能讓白俄政府繼續承擔沙俄政府留下的戰爭債務,從而轉移掉他們的財政壓力。但白俄政府已經被我們消滅掉了,所以英國人要想擊敗我們,並且扶持一個傀儡政府出來是要花大把的鈔票的,現在的英國人是承受不起的。」托洛茨基對列寧分析道,他的分析非常正確,此時的英國確實是在商議是否武力干涉俄國的問題。
但是英國政府也看到,白俄政府已經因為中國人的撒手不管而被紅色毛熊給消滅掉了。
既然白俄政府已被消滅,那麼他們的干涉所需的力度就增加了許多倍了,英國如果投資一把錢去干涉俄國,風險是非常大的,最終能不能收回沙俄政府欠下的債務都是一個極難把握的問題。
風險太大,投入太高,英國最終還是放棄了武力干涉俄國的意願和想法。
「嗯!不錯,托洛茨基同志說得很有道理。我們立即派人去接觸英法及美國。一定要讓他們為我們提供一批糧食、軍火援助,並讓他們援助我們一批重工業設備,以發展我們自身的軍工業。」列寧點頭說道。
「我馬上去安排,也許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托洛茨基說道。
……
在中亞行政區,這裡已經成為了一個軍事重區,大量的軍隊匯聚在這個行政區裡整編、訓練。
徵兵工作在各附屬國緊鑼密鼓的展開,不斷有新兵送往該地區的軍營。
中華民**方對這些附屬國士兵進行了整編。並開始安排訓練任務。各附屬國也為這些軍隊的訓練、武裝費用而埋單,沒有錢的則向中**閥寡頭財團旗下的銀行借款。
借款是財團盤剝一個國家的重要手段,其通常都是靠忽悠其他國家建設一些人民所使用不到的工程來揮霍掉這些貸款。
軍事也屬於人民用不到的東西,軍事是最為燒錢的東西,也可以視之為一個工程,一個國防工程。
只不過這個國防工程那些附屬國都用不到。他們的陸軍卻是在中華民國的邊疆組建、駐守、作戰,完全就是幫中華民國打仗。
這種盤剝手段還讓那些附屬國有苦說不出,畢竟他們在中華民國的軍事保護下確實不需要組建什麼軍隊。
但是每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軍事力量的保護,那麼他們將遭遇到入侵。
因此中華民國的理由就是讓他們參與到中華民國的對外戰爭上,從而換取到他們自身的國土安全。
這種模式隨即被寫入書面,在輿論媒體的宣傳下逐漸成為了慣例。
兩百七十多萬附屬**隊匯聚在中亞行政區,中華民國的軍工廠開始為這些軍隊生產軍火訂單。
龐大的軍隊。也讓中華民國的兵工廠能夠持續運轉,並不斷的積累、優化生產技術,使得軍工業能夠不斷的向上發展,而不是因為沒有戰爭而退步掉。
歷史上,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改良財政和保持英鎊世界貨幣地位這些方面,結果就忽視了軍事技術的發展,導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被打得稀里嘩啦、潰不成軍。
黃油和炮彈的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是放棄哪一個都將造成嚴重後果。每一個國家,都需要根據自身條件來調整黃油和炮彈的比例。
中華民國是兩者都要,但黃油佔上風,炮彈也不丟,同樣也要保持在一定的規模。
此時的中華民國,因為泡沫經濟的產生和刺激。消費變得非常頻繁,也導致商品生產變得非常忙碌。
儘管中國古代的精神文明國家,提倡的克制**,但是隨著大量的工業產品生產出來。人們還是在政府和輿論的引導下積極的對汽車、電器等工業產品進行消費。
所以軍工業生產此時也不能抽調太大的工業能力,軍工廠有多少生產能力就生產多少軍火。
民用工廠並未去生產軍工品。
那些民用工廠現在根本就忙不過來,特別是生產汽車等工廠,隨著戰後中華民國的工資水平不斷的上漲,以及就業率瘋狂飆升,使得汽車消費也已經快速的普及到了中產階級的層次。
中產階級基本上都能買得起汽車了。
戰後德國因為得到了中華民國的資本供應,其精密製造業迅速的就恢復了過來,並承接了大量的中華民國訂單,開始為中華民國源源不斷的輸出各種精密機床。
加上中華民國自身生產的精密機床,中華民國的商品製造業的先進生產力普及程度是越來越高。
而且隨著機械化農業的不斷普及,以及農改的持續,農業生產力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提高。
隨著農產品生產和工業商品生產所需的勞動力減少了,大部分勞動力都開始投入到了基礎設施建設當中。
基礎設施的建設,成為了中華民國經濟拉動的最大主力。
隨之建材生產也成為了就業崗位提供最多的產業,大量的水泥、鋼筋生產都吸納了很多勞動力。
工地上,則是大量的技術工,以及工程機械、汽車駕駛員,純粹的體力施工已經在工程機械大量的出產下而減少了。
這一年。中華民國的鐵路總長已經向20萬公里的里程碑邁進,全國各地的公路也被大量的建設了起來。
造船業則依舊是蓬勃發展,遠洋商船、遠洋油輪被大量的製造了出來,特別是遠洋油輪。
因為波斯和阿富汗,以及半島北部六國成為中華民國所控制的國家,石油工業開始向這些國家傾斜。
這個時代的石油很便宜,自然是開採那些國家的石油比較划算。
之前確定的四的石油產地。又有了很大的變化。
儘管波斯、阿富汗、半島北部的伊拉克、敘利亞開採石油能夠讓他們賺到錢,但是這又有什麼壞處呢?
這樣一來,中華民國就能夠將這些地區的阿拉伯人的勞動力發動起來,讓他們不斷的創造出價值。
然後再用各種手段,通過國家借款,以及金融運作、商業運營、商品出口等方式將那些阿拉伯人手上的錢賺走。
相當於這些阿拉伯人將為中華民國『免費』生產石油。他們產出的一百塊錢的財富當中,中華民國起碼要剝削到七成。
這樣一來,中華民國就能夠讓本國國民不用去從事那麼多的石油工業生產,可以將更多的勞動力投入到基礎設施的建設當中。
中國的石油則可以放到日後再開採,到時候能賣更多的錢。現在因為石油儲量還很豐富,再則各國對石油的需求量還不是那麼大,所以石油可以用較為低廉的價格充分供應。
此時中華民國也處於一種爆發式發展階段。自然需要廉價的石油充分的滿足自身的生產、建設需求。
就在中華民國經濟走向空前繁榮的時候,這一年中華民國卻是向各國發出了邀請。
中華民國即將舉辦『上海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也是為了慶祝中華民國成立十週年而舉辦的。
更是為了向世界展示中華民國成立十年來在工業、農業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美國則在1915年舉辦了舊金山博覽會,不過那次博覽會中華民國忙於對日戰爭,並未認真的對待,那一年英法德俄等過又忙於歐洲戰爭,然而1915年的美國舊金山博覽會卻讓中華民國大出風頭了一把。
那場博覽會當中,中華民國參展產品豐富、多樣。價格低廉、品質的優良、工藝的精湛而轟動了世界。
在對所有國家送來的展品評獎時,中國展品獲得各種大獎150餘項,金牌、銀牌、銅牌等共1800餘枚,在整個三十多個參展國中獨佔鰲頭。
相比歷史上,獲得大獎70餘項,獎牌1200餘枚來說大大增加,這是因為江渝在中國發展出了一定規模的民族工業的原因。
歷史上中國獲獎的產品多是農產品和低級工業產品。而這一次舊金山博覽會同樣也是如此,參展的產品當中大多數也都是農產品和低級工業產品,但是中國卻相比歷史上多出了許多重工業產品。
參展過程中,中國的寶馬汽車與美國福特汽車當起了擂台。最終以中國寶馬汽車性能更高,售價有於福特汽車相差無幾而更勝一籌。
在其他的重工業產品當中,也多有斬獲。
這一次中國上海世界博覽會,相比美國的那種只有二十多個國家參展的規模來說要大得多。
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土耳其、瑞典、芬蘭、丹麥、愛爾蘭,以及剛獨立的波蘭等國家都收到了邀請。
在非洲,則是埃塞爾比亞、納米比亞收到了邀請。
亞洲,阿拉伯半島北部六國、波斯、阿富汗、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南華共和國、暹羅王國、安南王國、琉球王國、朝鮮王國、日本王國這些國家收到了邀請,其中印度不是獨立國家,是被英國殖民的國家,不過印度也是一個大國,人口眾多,原材料產品豐富,也有具備參展的資格。
在美洲,加拿大、美國、紐芬蘭、墨西哥、巴拿馬、尼加拉瓜、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秘魯、巴西、智利、玻利維亞、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這些國家也受到了邀請。
所受邀請的國家達到了五十多個,另外還有自治領、個別殖民地。相比美國於1915年舉辦的舊金山博覽會的規模要大得多。
全球各國收到了邀請後,都對這次中國博覽會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因為此次博覽會規模巨大,如果不參與的話,就會錯過一次絕佳的產品推銷機會。
同時各國商人也都對這次博覽會有著極高的期望值,因為當全球各國參展的優秀商品都匯聚在一起之後,他們能夠在博覽會上找出價格最低,質量最好,性價比最高的商品,從而購買回去銷售,並產生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