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正文 第062章 內憂外患的紅色毛熊 文 / 落雨流痕

    日本政府的開支項目是不斷增多的,而此次每年兩億元的陸軍軍費支出,就是其中一個較大的開支項目。

    日本政府除了軍費開支外,還有那些非盈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開支是最大的。

    中華民國還會借民眾這個借口來盤剝日本政府,例如日本民眾吃不上飯了,日本政府連忙就得採購一批中華民國生產的糧食去賑濟。

    加入亞洲衛生組織之後,日本還得建設各種醫療衛生設施,平時還得掏錢買高價疫苗。

    各種各樣零零碎碎的開支加起來,日本政府的債務是越來越高。

    但是對於日本政府來說,卻也從中華民國那裡獲得了很多錢,使得當前的日本經濟開始蓬勃發展。

    要想養肥一頭豬,就得先餵飽了。

    另外日本政府借的錢雖然多,但實際上拿到的就只有80%左右,另外那些建設工程、採購都是中華民國分包,利潤非常高。

    相當於日本借了1億,真正用到的錢,還不到5000萬,而日本要還的不止是那1億,還有每年6%的利息。

    這樣的持續盤剝下,日後日本的經濟就算是再繁榮,每年也得流失掉大量的財富,從而實現日本生產、中國消費的模式。

    大正倭王也知道,此時中華民國要這樣不斷的坑日本,日本是沒有任何反抗的辦法的。

    但大正氣的是寺內正毅太軟了,難道這傢伙不會抗議一兩下嗎?就算知道是無法改變,爭一爭也是好的啊!起碼下一次中國人不會那麼得寸進尺。這麼軟的骨頭,豈不是讓中國人以為還能繼續佔到便宜?

    但是不管大正怎麼生氣,組織一支100萬兵力的陸軍到中華民國中亞行政區去訓練是已經確定下來的了。

    在日本,那些作戰技能過硬的日軍士兵再次被動員了起來。很多日本士兵剛從歐洲回到日本。又再次被動員到了中亞行政區訓練。

    很多日本士兵的作戰意志是非常不錯的,而且日本人從小接受的思想就是服從紀律,管理上也非常方便。

    所以日本人即是絕佳的奴隸,也是絕佳的炮灰。

    日本政府的動員速度很快,僅僅用了三個月就動員了上百萬人到中亞行政區,這些日軍被中華民國打散,分成十個軍。

    每軍十萬日軍,為一個作戰戰略作戰單位。

    每個日本巷戰軍專門訓練巷戰技能,中華民**方給日本巷戰軍裝備了大量的衝鋒鎗等巷戰裝備。

    那些日本士兵還以為打巷戰是十分容易的戰爭,此時的世界戰爭。巷戰還未大規模的發生過。

    因為各國都沒有那麼強的組織能力。

    如果說此時的世界,巷戰最殘酷的地區,那就是日本、俄國、中國三個國家。日本是軍國主義,有日本天皇作為精神支柱,十分的狂熱。因此如果遇到外國入侵,日本民眾很可能會在城市中與敵人打巷戰。

    只不過,日本的房屋多是木構房屋。所以日本的巷戰是可以用飛機、大炮來對付的,但日本人的瘋狂、韌性是不可小覷的。

    俄國,有**做精神支柱,打起來捨生忘死,只要紅色毛熊的最高領導人下達命令,下面就會不斷的抵抗。俄國的城市多是鋼筋水泥、石頭構築。飛機、大炮的作用比較小,就算是把房屋炸塌了,依舊可以躲在殘垣斷壁中作戰。

    中國。此時民族主義氣氛濃烈,一旦遭遇戰爭,中國的城市也將成為敵人的墳墓。只不過,暫時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入侵到中華民國的本土。

    至於歐美,巷戰能力就比較弱了。歐美國家的民眾。在戰爭打到本土後,民眾一般不會選擇強烈反抗。唯一可能激烈反抗的也就是德國。但也不是所有德國人都會激烈的反抗。

    特別是美國,美國個人主義強烈,美國人的意志力也最為薄弱,在美國是最不可能發生激烈巷戰的國家。

    中日戰爭當中,中華民國是靠轟炸、封鎖,扶持革命政府等方式讓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加上日本城市多是木構,飛機大炮一炸就燒成白地了,日本人沒有多少殘垣斷壁可以當掩體,因此中日戰爭中並未發生慘烈的巷戰。

    此時的世界各國,都還未認識到巷戰的殘酷性,這種『老鼠戰爭』也還未有成功應用的先例。

    所以中華民國讓日本打巷戰,在日本士兵和日本政府看來都是輕鬆的任務。中華民國不要求他們當先頭部隊,不用衝在最前面。因此他們看來,自己並沒有被天朝上國當成炮灰。

    實際上,他們就是炮灰。

    只是當前未意識到罷了,等對俄戰爭開始後,他們就會明白,巷戰的殘酷之處。

    除了日本組織了一百萬士兵派到了中亞行政區訓練之外,中華民國還讓其他各附屬國也組織軍隊,派遣到中亞行政區以準備配合中華民國對俄國展開的軍事行動。

    當然,這個軍費問題,卻是要商量商量的。

    不過最終的結果,軍費還是各附屬國出的。

    因為中華民國給出的解釋是,中華民國這是在幫助他們訓練軍隊,以鞏固國防。平日中華民國保障他們的國家安全,但這種安全必須各附屬國靠支持中華民國的軍事行動來獲得。

    也就是說,各國組建的陸軍,都不是放在他們國家內部的,而是受中華民國指揮、調動。

    他們國內也就保持可以維持內部穩定的軍隊數量就行了,抵禦外部入侵由中華民國統籌負責。

    沒錢組建陸軍沒關係,中華民國可以借錢給他們,然後每年慢慢還。

    經過與附屬國的一系列的會議之後,朝鮮確定組建20萬陸軍,越南組建10萬陸軍,暹羅組建10萬陸軍,波斯組建20萬陸軍,阿富汗組建5萬陸軍,總共為75萬,加上日本的100萬就是175萬。

    另外,尼古拉二世也組建沙俄救**,兵力為100萬,也是一支炮灰部隊。

    南華共和國的陸軍則是與中華民國不分家的,南華共和國沒有多少陸軍,主要是參加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中華民國在南洋地區佈置了60萬海軍陸戰隊,隨時威脅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緬甸這些英國殖民地、自治領。

    至於那些附屬國,以及尼古拉二世沒錢都沒關係,中華民國可以借給他們錢,以後慢慢還。

    特別是尼古拉二世的沙俄流亡政府,算是中華民國的一次風險投資。

    如果無法幫助沙俄流亡政府復國,那麼這些錢相當於是打水漂了。不過這顯然問題不大。

    至於尼古拉二世自己出不出錢,顯然這傢伙是不出的。

    那些黃金換到的錢,在尼古拉二世看來是沙俄皇室資產,與沙俄流亡政府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沙俄復國,這對中華民國來說是有利的。

    沙俄復國後,中華民國可以靠經濟殖民手段盤剝俄國人,並掌控俄國的資源、金融、商業等等領域。

    相當於那些俄國人也將成為資本奴隸,不斷的被壓搾勞動力。

    還不錢沒關係,到底是賣力氣,還是賣資源,反正到時候拿方案,能還多少還多少,十年還不上,還一百年。孫子還不上,讓孫子的孫子繼續還。

    兩百多萬附屬國兵力動員都中亞行政區,中華民國在中亞行政區可謂是集結重兵了。

    紅色毛熊為此感受到了巨大的軍事壓力,俄國這個國家此時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1.3億人打得只剩下7000多萬,而且以老弱居多。

    這一年俄國的災荒還在持續,大量的俄國人被餓死。

    饑荒已經持續了兩年多了。

    然而紅色毛熊對此卻是束手無策,因為紅色毛熊因為感覺到了統治地位遭到外部的嚴重威脅,因此將重心放在了重工業恢復、發展方面。

    重工業又不能吃不能穿,紅色毛熊也還未發展出機械化農業,就連拖拉機都造不出來,使得俄國農業生產依舊沒什麼起色。

    糧食供應不足的後果,就是餓死人。

    當然,民眾可以欺騙,通過宣傳,紅色毛熊將主要矛盾轉移到了中華民國頭上。但是中華民國也進行了反制措施,中國轟炸機、運輸機不斷開到俄國腹地,從天上灑下大量的傳單,以及用尼古拉二世的名義給俄國民眾空投一些糧食。

    這些手段搞得紅色毛熊一個頭兩個大。

    尼古拉二世的煽情攻勢,已經成功的影響了不少受洗腦的俄國人,使不少俄國人的思想開始轉變。

    在這樣的情況下,紅色毛熊能做的也就是不斷的堵,一發現傳單就沒收。

    為了抵抗中華民國隨時可能對俄國的打擊,紅色毛熊一邊發展重工業,一邊只能將緊缺的勞動力動員入伍,然後派遣到邊境上駐防。

    紅色毛熊動員了近四百萬陸軍出來,其中三百萬駐防在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山脈以南、高加索東北部這三個區域。

    另外一百萬陸軍,則一部分佈置在波蘭邊境,一部分佈置在莫斯科附近。

    此時的紅色毛熊,感覺處境非常不妙,一種內憂外患的困境始終纏繞著紅色毛熊,對於紅色毛熊來說,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太重要了。

    但是中華民國卻像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以爆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