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正文 第028章 :戰爭落幕前的準備 文 / 落雨流痕

    /manghuangji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中華民國要想染指非洲的利益,就必須趕走歐洲殖民者,也許就像是昔日歐洲資本家支助南美搞duli運動一樣。

    南美duli運動,將西班牙、葡萄牙趕出了南美,從而使美國逐漸掌控了南美的利益,只不過因為之前的時代,科技還未縮短國與國的距離,加上資本還未完成成熟,因此美國資本對南美的掌控還不是那麼徹底,之後德國容克財團進入南美,其投資甚至威脅到了美國在南美的地位。

    非洲地區的duli戰爭,則是中華民族資本意圖向非洲擴張的前奏。

    「我們當前要重點向中非地區滲透,如果能夠扶持東非duli,那麼向北可以影響到北非,向南則可以影響到剛果。特別是剛果地區,那裡有無比誘人的財富。」江渝在解放非洲的會議上提出了當前應重點開刀的地區。

    那就是中非了!

    也就是後世中非共和國那塊地方,向南就是剛果。

    剛果是非洲森林最多,資源無比豐富的地區。

    剛果這個地方,因為擁有很豐富的資源,因此後世被歐美摧毀,成為了一個混亂的國家。

    但就算是非常混亂,也有剛果人富得流油。

    因為他們在向歐美出售資源,所以他們富得流油。

    在非洲,也許利益最大的,就是擁有豐富資源的剛果、南非,同時擁有石油的蘇丹、利比亞這些地區也有很大利益。

    在這個資源壟斷還不徹底。工業規模也不是那麼龐大的時代,資源還不算是首要利益,不過中華民國卻是早早的就開始佈局了。

    搞定了非洲。不僅能削弱歐洲的實力,而且還能夠增加中華民國的經濟殖民範圍,百利而無一害。

    「我認為,這些黑人訓練出來之後,還是不太容易搬動歐洲人對非洲的統治,不過在中非地區卻是比較容易,因為歐洲殖民者不容易到達那裡。只要我們加大軍火援助,再訓練一批黑人出來,才能從中非地區。瓦解歐洲對非洲的全面殖民體系。」唐漢民說出了他的觀點。

    「不錯,歐洲人在非洲的力量實際上並不是太過強大,但在沿海地區力量還是很大的,非洲中部地區則是他們最薄弱之處。我們以中非作為切入點。非常的合適。」蔣方震點頭認同道。

    從中非瓦解殖民體系,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想法。

    這個年頭的歐洲人在非洲的兵力也並不是那麼多,如在非洲中部地區,只是地方部落叛亂,便能牽制英國佬的兵力,可見其殖民體系的脆弱程度。

    戰爭,實際上看的就是補給。

    如果有中國在背後不斷的提供武器彈藥,那麼在中非地區推翻英國的殖民並非難事。只在於中華民國要扶持誰。

    「我們還缺少一個扶持對象,軍方盡快物色。」江渝對他們吩咐道。

    「是。大帥。」

    ……

    瓦魯魯,他是一個來到中國的黑人留學生,他來到中華民國已經兩年了,他的家鄉就是中非。

    兩年前,中華民國就已經在大量引進其他小國家的留學生了。

    這些留學生來到中國之後,都進入了中國的名牌大學當中學習,中華民國把他們培養成了親中派。

    這些親中派留學生,回到各自國內後,將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因為他們是親中的,因此能夠給中華民國帶來更多的方便。

    瓦魯魯就是其中的一員,他來到中國之後,在大學裡學會了漢語,還學會了許多漢字,實際上漢語、漢字還是比較好學的。

    因為漢字不像英語一樣,就是一大堆字母雜亂無章的組合,漢字是象形文字,是拼義,而英文是拼音。

    後世人們說學一門漢語的時間,可以學五門其他外語,那完全就是誤導。

    實際上漢語根本不難學。

    漢字更好學。

    這種好學,實際上就是日常交流程度來說是很好學的。

    要徹底理解漢語,那自然是要花一些時間,因為漢語有大量的成語、典故,比較博大精深。

    但是只學到日常交流的程度,那是比英語還簡單的。

    因為漢字拼音的出現,使學習漢語、漢字變得簡單了許多。

    瓦魯魯來到中華民國後,因為有語言環境,學漢語、漢字的速度很快,兩年下來已經能夠正常和華人交流了。

    同時也開始學習一些專業知識。

    這一天他被帶到了辦公室,見到了一名來自中華民**方的少校軍官,這名少校軍官與他在辦公室裡交談了近一個小時,瓦魯魯這才離開辦公室前去上課。

    走出辦公室的瓦魯魯腦袋暈乎乎的,但是神情卻很是興奮,好像是中了五百萬大獎一樣。

    因為那名少校告訴他,中華民國可以支持他回到中非,讓他成為中非反殖民武裝領導人。

    之後,中華民國會給與他源源不斷的幫助,直到他成功的領導中非人民取得解放與duli。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中非duli後,帶領中非人民學習先進文化。

    這個先進文化,自然就是漢語漢字。

    瓦魯魯隨即表示,真有那麼一天的話,他將會把漢語漢字定為教育文字和語言,中非土語將成為方言存在。

    這一點承諾,便已足夠了。

    中華民國的目的,更多的還是文化入侵。

    非洲人的文化本身比較低級,這種文化入侵,對非洲人實際上是有好處的,只不過他們打上了中國的文化烙印之後,他們將持續的受到中華民國的影響。

    但是。那名少校也提出了要求。

    瓦魯魯必須在兩年內,漢語達到六級程度,才會被選為中非duli運動領導人。

    此時中華民國已經搞了一個漢語等級制度。專門針對洋人的。

    普通外國人要想在中華民國享有一些東西,就必須漢語熟練程度達到某個等級,特別是想要移民到中華民國的外國佬。

    六級漢語,在中華民國的日常生活中,算是一個已經能夠流暢溝通的程度。

    瓦魯魯他們只是第一批非洲非洲學生。

    中華民國決定要解放非洲之後,立即開始在非洲各地建立漢語學校,這種私人學校那些殖民者也無法禁止。

    這些漢語學校成立後。即將非洲兒童帶入知識的世界、漢文化的世界。

    其中成績優異的,又將送往中華民國的大學進行深造,以此培養出大量親中派精英。

    非洲人雖然智力不是那麼高一些。但並不意味著不會讀書。

    人的命格在出生就定下了,對文化有沒有學習天賦,本身也就出生時就決定了,總有那麼一群人對文化毫無興趣。也總有那麼一群人對學習文化很有天賦。非洲人也不例外。

    漢文化入侵非洲是最沒有阻礙的,因為非洲人的文化比較低級,阻礙自然最低。而在其他的地區,漢文化要想入侵,則更難一些。

    但這是滴水穿石的長期目標。

    當漢語成為世界性的語言後,中國對世界的掌控就更加牢固。文化入侵很多時候是比武力入侵更加強大的東西。

    ……

    節氣很快就入冬了。

    歐洲戰場的局勢也發生了變化,經過一個秋季的交鋒,協約國的空軍終於第一次佔據了上風。

    因為大量的中國戰鬥機出口到了協約國。

    這次中國出口給協約國的戰鬥機並不比同盟國的戰鬥機低級。性能甚至還高出一些,更重要的是數量龐大。

    這些飛機到達歐洲戰場後。協約國扭轉了空戰的劣勢。

    制空權逐漸被協約國掌控,為了掌控制空權,協約國已經死了很多飛行員,也被俘虜了很多飛行員。

    這些飛行員全是寶貴財富。

    但是在戰爭面前,卻很是脆弱,焦灼的空戰奪走了大量飛行員的生命。

    當協約國的飛機壓過戰線,對德國空軍形成優勢的時候,協約國與同盟國都開始意識到,也許戰爭結束已經不遠了。

    因為大量的戰車也到了歐洲。

    這次中國出口的戰車,雖然也還是撕裂著的型號,但是卻加厚了裝甲,性能更高了一些。

    同時價格上不像以前那麼坑了。

    以前賣給協約國的戰車不僅貴,還是二手的。

    奪取了制空權,意味著戰車將受到空軍保護。

    不過冬季已經降臨了,雙方在冬季都停止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是再次開始積蓄力量。

    等待明年開春的戰事。

    俄國戰場同樣也是如此,經過一個秋季的交戰,雙方都停了下來,準備渡過嚴冬在進行作戰。

    特別是西伯利亞的冬季,要比歐洲冷得多。

    俄國的勞動力,下降得非常猛烈。

    大量勞動力都死在了戰場上,還有一千多萬勞動力,則在中國努力的勞動著,一個打到這種程度的國家,竟然還在打。

    可見其瘋狂之處。

    就歐洲戰場和俄國戰場的局勢發展,軍部也做出了判斷。

    江渝與蔣方震等人都一致認為,明年戰爭就會落下帷幕了,已不可能繼續持續下去。

    明年的戰爭,基本上會以協約國、紅色毛熊獲勝而結束兩大戰場的戰爭。

    同盟國在失去制空權之後,對協約國的大量戰車將無力阻擋,戰線一旦被突破,那麼將進入運動戰之中。

    容克財團如果迫於壓力,很可能向羅斯柴爾德財團臣服,德國投降是非常有可能的,畢竟德國還未與羅斯柴爾德財團徹底鬧翻臉,並未對猶太人進行屠殺,只是沒收了猶太人的財產。

    俄國戰場方面,紅色毛熊從中華民國這邊買走了很多軍火,又徵召了大量少年兵入伍。解決了兵力上的問題,並獲得了廣大貧苦俄國人民的支持。

    白俄這邊,則團結了一大群俄國貴族。但這些俄國貴族又有一部分被流亡中國的尼古拉二世拉攏。

    白俄zhengfu又失去了民心,白俄軍士兵更不如蘇軍士兵那麼能吃苦,根本就打不過紅色毛熊。

    白俄zhengfu在庚申年被滅掉是可以預見的。

    給中華民國的準備時間不是那麼多了,戰爭結束後,即將進入正式的對抗了,西方殖民列強們將捲土重來。

    東西方的劇烈碰撞也即將發生。

    對俄國的進一步蠶食,也將在幾年內發生。西進戰略還將繼續推行。

    ……

    在最後的準備階段,中華民國就歐洲戰後,中華民國的出口商品進行了一次大的整合。對各類商品的競爭力進行了提升。

    造船業依舊在抓緊製造遠洋商船、遠洋油輪。

    對外資本輸出,也抓緊進行。

    特別是在南美地區,中國民族資本集團的剩餘資本開始湧入南美。

    此時美國財團對南美的商業掌控程度還比較低,或者說是開發程度很低。中國資本湧入南美各國。主要還是開發各種資源。

    從而使南美成為中國的原材料產地。

    南美是一個很富饒的地方,原材料產量非常豐富。中國剩餘資本進入南美,這給美國在南美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只不過南美各國,此時隨著中華民國海軍的不斷發展,他們也不敢再排華了。

    在中美菲律賓戰爭爆發後,南美各國已經都徹底停止了排華政策。

    中美菲律賓戰爭就是因為排華而引發的一次戰爭,鬼知道中華民國會不會把戰列艦開到南美來炮擊示威?

    要知道,清末時北洋艦隊就曾把軍艦派到南美去炫耀了一次武力。那一次還蠻成功的,把南美國家鎮住了。

    南美。中華民國有兩個主要對手。

    一個金融方面的羅斯柴爾德財團,一個是美國財團在南美的商業勢力,這些美國商業勢力還是受美國zhengfu保護的。

    在對外擴張中,美國財團相當於就是一個商人,而美國zhengfu就像是一個黑幫打手,在黑幫打手的配合下,美國的商品你買也得買,不買也得買。

    中華民國此時也像是一個黑幫打手,同樣也為中國民族資本集團保駕護航。

    雙方在南美地區,展開的競爭的中美雙方之間,中華民國還是佔了先手,美國現在正在進行戰爭,向南美的資本輸出還未開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二年開始,中國資本就陸續向南美加大投資了,例如在秘魯建立魚粉生產基地,在南美發展經濟作物種植,在南美開採礦產等等。

    己未年,是中國資本大量湧入的階段。

    同時也是青幫、洪門,甚至是中**情局大肆進入南美的階段,這一階段,中華民國開始向南美各國zhengfu進行滲透。

    這種滲透相比在澳大利亞來說溫和了一些,沒有大肆暗殺。

    但中華民國對親中派政客的扶持去是給與了很大的力度,中國的介入,而且是以一種很正義的形象介入南美。

    使美國對南美的控制能力開始下降。

    美國如果對親中派南美國家發動戰爭,已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了,他們首先還得考慮中國的反應。

    南美,將在戰後成為中美主要的交鋒地區。

    南美的金融方面,中國民族資本儘管也和羅斯柴爾德財團進行競爭,不過競爭還不是那麼激烈。

    中亞、非洲,則是中國與美國進行激烈交鋒的地區。

    在俄國,中華民國則要考慮用武力繼續蠶食俄國。

    這些都得做最後的準備。

    在國內,中華民國依舊是大力建設基礎設施,大量的工程一個接一個的上馬,而資金流動效率極為高效。

    普通民眾拿到工資,隨後消費。

    大部分的錢馬上就回到財團和zhengfu手中,財團和zhengfu又用這些錢繼續投資。中高收入階層,以及滿足了消費的低收入群體,則在zhengfu號召下將錢拿去投資。

    整個國家的錢都在不斷的循環再循環,生產出的商品不斷增多,建設起來的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多。

    加上民資在玩滾雪球遊戲,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超乎想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