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正文 第010章 達成協議 文 / 落雨流痕

    /manghuangji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陸征祥不緊不慢的喝了口茶,然後淡然的說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沒有辦法了,我們中華民國只能繼續援助同盟國,甚至是參與這場戰爭了……」

    「當然,這些都是可以談的。」法國人立即做出表示,但是英國還在糾結於德國納米比亞殖民地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也不大,讓步可能性極大。只有美國,對於部分商品低關稅的條款很不滿意。

    從這裡可以看出,協約國並非鐵板一塊,他們內部有極大的分歧。

    法國人輸不起這場戰爭,因此就算條件不是太過苛刻,他們也願意接受。美國政府則最是無所謂,他們有大西洋的天然屏障在,協約國輸了美國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唯一的問題就是這麼多錢砸下去參與這場戰爭,美國如果輸掉戰爭的話,將血本無歸。

    第一天的談判很快就結束了,協約國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統一內部的意見,如果內部意見無法統一,那麼這場談判百分百談崩。

    另一邊,中國與羅斯柴爾德財團的談判則進入了拉鋸之中。

    「第一,我們需要不少於十萬名技工,以及五千名工程師、五千名研究人員。第二,我們援助德國花費了相當於15億英鎊的黃金。第三,我們中國太窮了,需要你們貸款給我們,就貸款相當於20億英鎊給我們吧!」周子躍開出了一個極為驚人的條件。

    「我們家族確實很有錢,但是,我們根本就拿不出這麼多的流動資金。」愛德蒙男爵連連搖頭道:「這樣的條件太苛刻了。」

    「我們要的不是紙幣,那種玩意用來當手紙都嫌硬,我們要的是黃金。我想你們應該能夠拿出那麼多的黃金,而且貸款給我們是有很高的回報率的,每年利率達到5%。這方面我們不會讓你們吃虧的。」周子躍忽悠道。這筆錢羅斯柴爾德財團是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不借的話,損失更大。

    借的話,哪年換你還不知道呢!也許只要不到20年的時間,中國就要和白種人世界展開全面戰爭,到時候這些債務可以直接不認賬。

    至於5%的回報率,那只是表面上的,中國每年收取的鑄幣稅就達到5%,這是『無差別攻擊』,等於說每年羅斯柴爾德財團是沒有任何回報率的。

    「這太多了。價值35億英鎊的黃金,一共是2.5萬噸,我們家族沒有這麼多的錢。而且現在歐洲已經沒什麼錢了。我們拿什麼來貸款給你們?」愛德蒙男爵搖頭說道,周子躍同樣搖頭道:「你們拿得出來……」

    之前羅斯柴爾德財團控制著全球50%的財富,在黃金方面自然不會少,當然,周子躍也不指望他們拿出這麼多黃金。只是先獅子大開口,後面好討價還價。

    ……

    中國與協約國的談判,與羅斯柴爾德財團的談判,經歷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在各個領域方面都有所涉及。

    因為這場談判中國佔據絕對主動,所以很多方面還是讓中國達到了目的。

    在與羅斯柴爾德財團的談判當中。中國要了12億英鎊黃金的補償,從而使中國答應不再改變倒向同盟國的立場。

    至於貸款,羅斯柴爾德財團答應借給中國10億美元的黃金。借款期限為10年,每年利率5%,還款用炎黃幣。

    此時中國根本不缺錢,反而有大量需要輸出的剩餘資本,但是卻依舊向羅斯柴爾德財團借錢。用心很是險惡。

    本身歐洲戰爭打到這個時候,已經打得沒錢了。

    錢去哪裡了?

    自然是跑到美國和中國手上來了。對於羅斯柴爾德財團來說就是左手換右手的把戲,大部分的錢還是在他們手上。

    等於說羅斯柴爾德財團手上也有大量剩餘資本。

    那麼,現在削弱了羅斯柴爾德財團手上的一部分剩餘資本,那麼戰後他們能向歐洲提供的資本就減少了,歐洲經濟復甦速度就減緩了。

    中國卻可以把這些剩餘資本投入到附屬國身上,使附屬國擁有很高的發展速度。

    中國搞資本輸出是沒錯,但是中國不會把資本輸出到歐洲和北美,頂多把資本輸出到印度、澳大利亞、南美、非洲這些地方。

    這主要還是債務關係決定的。

    此時歐洲有19個國家欠美國100億美元,資本自然是要回流歐洲,讓歐洲人發展起來才能還錢。

    中國的債務主要是在那些附屬國,那些附屬國也得發展起來才能還錢。

    怎麼才能發展起來呢?

    實際上金融說白了就是借債,錢不代表能發展起來。

    主要還是靠實體經濟。

    只要中國的實體經濟在國際出口方面佔據優勢,歐洲工業就很難發展起來,特別是輕工業方面。

    在輕工業方面,中國是擁有巨大優勢的。

    因為中國就是一個擅長髮展輕工業的國家,而那些附屬國同樣也不差,特別是日本。

    在中國的勞動成本增加的北京下,那些輕工業可以交給附屬國來發展,絕對能夠把歐洲的輕工業死死遏制……

    而在重工業發面,現在中國在重工業商品方面,同樣領先於歐洲。

    只要搶佔了國際市場的方方面面,歐洲和復甦將變得極為緩慢,而美國的發展也將得到遏制。

    白種人世界與東方文明世界的國力就會慢慢拉開,中國將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羅斯柴爾德財團的屈服,相當於戰敗國簽署不平等條約一般,羅斯柴爾德財團賭不起,能夠靠賠錢來解決問題,那就不是問題。

    作為一個沒有國界的資本,只要能夠保住自身榮華富貴,什麼國家、民族等等都是比較虛無縹緲的東西。

    當然。雙方也劃分了勢力範圍。

    戰後,歐洲、北美為羅斯柴爾德財團的勢力範圍,中國資本不進入這一區域,而亞洲、大洋洲則為中國勢力範圍,羅斯柴爾德財團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馬來西亞、緬甸地區的資產將全部出售給中國。

    而雙方只在非洲、南美洲展開金融方面的競爭。

    等於說,雙方確定的勢力範圍內,資本不越界,什麼銀行業務都不會開展到這些地區。而在競爭地區,則看自己的本事。

    中國不費一槍一彈,就從羅斯柴爾德財團手裡拿到了巨大的利益。

    另外作為降低貸款數額的條件。羅斯柴爾德財團承諾,將送往中國的科研人員數量增加到六千人,工程師還是五千。技工則降低為五萬人。

    羅斯柴爾德財團在這方面絕對有龐大能量,歐洲那麼多的國家,科研人員多得很。這個時代科研還未引大規模引入國家層面,大部分科研人員還是掌握在財團手中的,或者是不屬於任何機構的『個體戶』研究者。

    ……

    而在與協約國的談判方面。中國如願以償的與協約國達成了獲取阿拉伯半島北部的伊拉克、敘利亞地區,以及西南非納米比亞的協議,當然明面上則是購買,但實際上卻是白送。

    在貿易關稅方面,中國也如願以償,美國為了歐洲的債務。以及戰爭能撈取到戰利品,並在戰後不被同盟國陣營包圍,同意開放汽車、飛機、電器方面的市場。也就是降低關稅,英法兩國則沒有就這個問題糾纏。

    英法兩國糾纏的是殖民地關稅,殖民地關稅則是主要對應那些輕工業產品,最後英法兩國將殖民地關稅降到了很低的程度,普遍不到5%的關稅。最低只有1%。

    如果是與德國分贓,顯然不可能獲得這樣的利益。

    德國人在工業上是很擅長的。同時搞關稅保護主義也是很順溜的。協約國的競爭力完全比不上德國,這也是為什麼江渝不想讓德國獲勝的原因。

    另外在運輸方面,協約國也正式確定使用中國標準的集裝箱規格。

    而中國則承諾,不再支持同盟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同時不再增加向同盟國的援助,並提供任何先進的軍事技術,同時中國的遠洋商船,可以幫助協約國運輸一些物資,但是不承擔北大西洋的運輸任務,只承擔其他大洋的運輸任務。

    同時以貸款的模式,向協約國出售價值15億英鎊的物資,其中以糧食、生活物資,汽車及飛機為主,鋼鐵方面的物資不多,中國現在缺的就是鋼鐵。當然,還有大量的白磷彈供應。

    另外,尼古拉二世存在英國的2000噸黃金也順便要了回來。

    ……

    當江渝拿到兩份秘密協議時,頓時哈哈哈大笑三聲。

    「太爽了,沒參戰就拿到了比參戰還要大的利益,有了這個協議,歐洲人起碼還得打上一年。」江渝大笑道。

    在江渝眼中,利益這東西,並不是單純的財團利益。

    或許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寡頭財團掌控者,因為他在看待利益這個觀念時,往往是與戰爭相結合的。

    但這往往也最符合財團的利益。

    有什麼是比從**上消滅敵人資本更有效率的方式?

    首先這個開放殖民地市場,以及汽車、飛機、電器市場,在戰後就能對白種人世界的工業形成壓制效果。

    壓制了他們的工業,擴大了自身的工業規模,中國的戰爭潛力就比白種人世界更強大。

    另外,戰爭再打上一年,這是什麼概念?

    此時中國的生產力普及速度越來越快,建設速度是不斷的往上翻,中國建設一年,而歐美打上一年,這是多大的差距?

    多打一年是一年,只要能延長西方人的戰爭,那些表面上的利益都是蠅頭小利而已。

    等於說中國多出了一年時間來準備戰後對市場的佔領。西方人多打一年就是多消耗一年,中國建設一年,而且是用先進生產力進行建設,差距就會迅速拉開。

    另外,中國以貸款方式提供相當於15億英鎊黃金的物資,那麼戰後中國可以持續盤剝協約國。

    而且以出口汽車、飛機為主,又能打擊協約國的汽車、飛機製造業。

    至於羅斯柴爾德財團方面,弄到22億英鎊的錢,其中12億就像是賠款。這些儘管是利益,但實際上也就是一堆黃金,並不能加快建設速度,如果剝奪黃金的貨幣價值,那也就是一堆廢鐵。

    當然,在金融領域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

    只不過很多利益在江渝看來,都是垃圾利益。在增強白種人世界戰爭潛力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利益,都是不值得的。

    從商品角度考慮,戰後的中國,實際上只需要進口一些原材料、這些錢回流白種人世界比較困難。至於把這些錢拿到白種人世界投資,那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因為投資,會增強白種人世界的戰爭潛力。

    唯一的投資方向,就是投資到印度、澳大利亞、南美、非洲這些地方,靠這些區域的勞動力來加快中國的建設和發展。

    在這些區域投資不怎麼賺錢都不是很要緊的,只要戰爭爆發時不增加白種人世界的戰爭潛力,同時能增加中國的戰爭潛力就可以。

    資本就是錢生錢,不賺錢那是不可能的。

    本身資本發展到了這個層次,經濟局勢的走向已經是資本可以控制的了。

    同時這些『賠款』可以使白種人世界減少財富,使他們能夠從買到有價值工業產品,例如機械設備之類的東西,在數量上減少下去,建設項目上也減少很多,這就能阻礙他們的發展速度。

    同時在金融方面,戰後的中國也許可以通過國際信貸、保險業務來盤剝南美、非洲國家。

    至於歐洲和北美,這是羅斯柴爾德財團的勢力範圍,雙方在勢力範圍方面已經劃分出來了。

    所以戰後,中國盤剝的區域就是亞洲、大洋洲,羅斯柴爾德財團盤剝的則是歐洲、北美,雙方在國際信貸、保險業務方面的競爭主要是在南美洲,非洲則是一個新市場,需要開闢,羅斯柴爾德財團顯然不會去開闢非洲市場。

    但中國對於非洲市場是很感興趣的。

    非洲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麼貧瘠,實際上非洲的資源很豐富,開發出來也是一個富饒的大陸。

    之所以那麼貧窮,主要是西方人在搞殖民,並且因為非洲是黑人生活的地方,西方人不會在非洲搞太多的投資。

    歷史上,二戰過後,西方人是全面從非洲撤退,等於是把非洲排除在文明之外。

    正是因為開發力度不夠,這才造成了非洲的貧瘠。

    江渝儘管對於黑人的膚色也有些排斥,但是他並不歧視黑人,非洲也可以發展,只要不搞種族通婚就行。

    非洲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是一個經濟殖民利益豐厚的大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