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正文 第266章 :中國資本輸出 文 / 落雨流痕

    /manghuangji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進入冬季,中華民國在北海行政區的建設是停頓了下來,在中亞行政區北部的建設也停頓了。

    但是在南方傳統行政區,以及新增的南洋行政區,工程建設卻是正好進入高潮階段。

    在南方地區,下半年是工程最多的時候,因為這時雨水比較少,同時也不是很熱,正是施工的好時節。

    ……

    朱振林,他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廣東地主。

    祖上是清朝大官,家裡有兩千多畝地,自從華夏中央銀行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之後,同時國家出台《反壟斷法》之後,他立即看到了商機,將兩千多畝地都抵押給了銀行。

    然後拿到了200萬元的貸款,他將這300萬元貸款投入到了廣州的一處小港口的建設,他與幾個合夥人買了全套的集裝箱裝卸設備,建起了一個設備非常先進的集裝箱裝卸港口

    港口剛開始運營,不到一周時間,港口的裝卸能力已是爆滿了,大量集裝箱被以極高的效率裝卸運走。

    進口、出口!

    非常的繁忙。

    朱振林和他的合夥人算了一筆帳,以當前的利潤,只需要五年就能收回投資,到時候還掉貸款,這個港口就是他們的資產。或者不需要還貸款,到時候再貸款就可以了。

    ……

    陳大金,昔日鐵路股票大王。此時已經是華東商會的成員,他則在澳洲低價買了一個銅礦,安心的做起開礦生意。

    經過歐洲戰爭前中期的市場繁榮。陳大金的資本已經累積到了九百萬元,算是一個資產不少的民族商人了。

    儘管他看到國內的股票很賺錢,但是他還是把錢投入到了海外。

    此時海外的礦山極為便宜,因為大量原材料堆積在港口運不出去,使得那些礦主們很多都虧吐血了。

    此時商會的主要擴張方向就是在海外大肆圈礦,陳大金覺得,跟著大家走是沒有錯的。因此也跑到了澳洲來開礦。

    他買下的這個銅礦儲量不小,是個中型銅礦,可是僅用兩百萬元就買下來了。可謂撿了一個大便宜。

    他在國內又買了先進的開礦設備,同時還在國內僱傭了上百名員工,來到了澳洲東南部開採銅礦。

    同一時期來到澳洲的中國礦工很多,這些礦工用的都是先進開採設備。那些純粹的體力活都是交給澳洲白人幹的。

    目前華東商會的民族資本家正在搞剩餘資本輸出。而澳洲就是資本輸出的重點。華東商會開始在澳洲大肆投資鐵路、公路、工廠。同時投資銀行、電力、通訊、郵政、醫藥、汽車銷售、電器銷售。

    澳大利亞政府面對大量中國資本湧入澳洲也比較無奈,但卻沒有辦法遏制,因為中國政府幾次對澳大利亞政府發出隱隱的威脅。

    現在的澳大利亞政府,面對的是南洋中國國防軍六十萬大軍的虎視眈眈,大有澳大利亞政府不同意開放投資、移民、市場就暴打他們一頓的意思。

    在中國政府的武力威脅下,澳大利亞政府原先想要死撐一下,誓死保護他們的『白澳政策』。但是協約國陣營都不支持澳大利亞死撐,因為挑起中國與協約國的戰爭在目前是十分愚蠢的行為。

    在英國這個宗主國的脅迫下。澳大利亞政府只能屈服妥協。

    澳大利亞政府只能將金融市場、電力市場、通信市場、醫藥市場這些比較重要的領域想中國資本開放,同時允許中國商人在澳洲投資鐵路、公路、工廠、礦山、牧場、農場。

    澳大利亞門戶洞開。中國民族商人馬上就蜂擁而入。

    緊隨而來的是大量的中國員工,他們拖家帶口的來到澳洲工作,有的成了高管,有的是技術工種,有的則是個體經營者,經營的商業項目也都層次不低。

    大量的投資砸到澳洲,自然造就了眾多的就業,很快就在澳洲營造出了一片繁榮的景象。

    但是澳洲白人太懶了,澳洲資源豐富,本身不需要怎麼勞動,就能過得不錯。但是中國老闆們並不喜歡這些白人懶散的工作態度,因此從國內招募了大量的勞工,工錢都給得很高。

    這使得更多的中國工人來到了澳洲。

    很快澳大利亞的白人就發現,這些中國工人,就算是勞工與勞工,與他們的工資水平都是不一樣的。

    首先中國人投資的產業,收入高的都是用中國人。收入低的崗位,中國工人拿的錢也比他們多。

    而且進入澳洲的中國人越來越多。

    大量的農場、牧場也被中國人買下,現在的農場和牧場都便宜的扔大街了,因為農產品實在運不出去。

    中國人趁機買下大量農場、牧場,然後交給他們的國民生產。

    澳大利亞是一個非常適合發展畜牧業的國家,因為這裡有大片大片的草場,同時還有非常豐富的地下水。

    這是一個騎在羊背上,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現在應該說是英國自治領。

    而此時的澳洲還未全面開發,人口少得可憐,而且大多集中在東南地區。中國的剩餘資本湧入澳洲後,首先把那些未開發的土地都圈了下來,然後大修鐵路、公路、港口,在澳洲大搞中西部大開發。

    大片大片的牧場被中國商人開闢出來,大片大片未發現的礦山也被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買下。

    而中國開發的重點地區就是西澳大利亞,那裡有澳大利亞90%的鐵礦,也就是超過300億噸鐵礦。

    而此時的西澳大利亞開發程度非常低。鐵路都沒幾條,開發程度比較高的是澳大利亞東南地區,那裡是銅礦之類的比較多。

    開發西澳大利亞的主力就是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這裡的鐵礦資源圈下來之後,中國的鐵礦資源就無比充足了,而且這些鐵礦還大多都是富礦,鐵含量很高。

    西澳大利亞經過中國的開發,不到一年時間,這裡的中國人口就超過了白人,同時人口還在持續增加。

    大量中國人湧入西澳大利亞。白人根本插不進來,就像是被割據了一般。

    在南澳大利亞州、北領地、昆士蘭地區,同樣也湧入了很多中國人。除了開礦之外,最廣泛的就是經營牧場了。

    在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這是東南亞白人最集中的地區,在這裡則是大量的中國人在經營金融、通信、醫療、電力。以及銷售行業等等。

    中國商人錢很多。很多資產都被中國商人買走了,連報社都很快被中國商人掌控了大部分。

    中國資本沒有經過多長時間,就滲透到了澳大利亞的各個領域之中。

    澳大利亞政府的稅收看起來是增加了很多,但是讓澳大利亞政府非常痛心的是,白澳政策也正式宣告破產。

    也許用不了多久,這裡很快就要變成『黃澳』了。

    澳大利亞,原本在澳大利亞白人看來,這就是一個世外桃源。但是變成黃澳大利亞之後,這裡的情況也許就完全不一樣了。

    如今的澳大利亞政府十分的尷尬。門戶洞開之後,他們沒辦法阻擋中國人對澳大利亞的開發了。

    一旦限制中國人入境,或者是用什麼黑幫、差別xing稅收來針對華人,馬上就會引起嚴重的外交爭端。

    這種外交爭端非常嚴重。

    中國的軍隊也許不用幾天就可以大規模在澳大利亞登陸,並徹底摧毀澳大利亞政府,到時候作為澳大利亞統治者就什麼利益也沒有了。

    在澳大利亞,已經有很多議員被中國資本所收買,一些高層政客也倒向了中國。

    此前的澳大利亞主要是被羅斯柴爾德財團所掌控,應該說是半掌控,羅斯柴爾德財團並未在澳大利亞投入太大的資金,因為澳大利亞僅僅是英國的一個原材料產地罷了。

    倒是在美國投入了不少資金,結果造成容克財團趁勢而起。

    面對中國資本的進攻,羅斯柴爾德財團在澳大利亞幾乎是潰不成軍,因為此時羅斯柴爾德財團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歐洲戰爭上。

    同時歐洲離澳大利亞太遠,歐洲商船又被大量擊沉,中國有商船可以將人員、設備運到澳洲,同時中國資本有錢、有技術、有人,還有商品。

    在眾多優勢的結合下,羅斯柴爾德財團在澳大利亞潰敗只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羅斯柴爾德財團在澳大利亞掌控的東西無非就是鐵路、港口、礦山、金融這四項,但中國資本可以自己建設鐵路、港口、礦山,銀行也可以到處開。

    中國資本在澳大利亞取得上風之後,必然向澳大利亞的政治延伸,很多政客看到了利益,或主動,或被動的投靠了中國資本。

    羅斯柴爾德財團在澳大利亞對輿論的掌控並不完善,在中國資本砸了錢下去之後,直接收購了大部分報社,成功的掌控了澳大利亞輿論。

    同時中國在澳大利亞到處城市建設電影院,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輿論宣傳陣地,拍電影還是能賺錢的。

    而輿論又進一步影響政治。

    中國的黑幫也想澳大利亞湧入,很快就發展成了澳大利亞規模最大,力量最強的黑幫,成為了澳大利亞地下的主宰力量。

    僅僅是一年時間,就有大約五百萬中國人湧入澳大利亞,中國向澳大利亞輸出的資本也是向外輸出資本的地域當中最多的一個地方。

    隨著中國資本向澳大利亞的政局滲透,這個英國自治領已經逐漸成了中國的自治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