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江渝手上的部隊也就是西北國防軍、華東國防軍兩支部隊,其中浙軍在對俄戰爭之後,也直接加入了華東國防軍,受江渝的直接統轄。
戰後的國防軍已經進入了整編的狀態,戰爭來得很突然,因此編製不是那麼清楚,各師也不算什麼精銳,對俄戰爭的勝利主要是用兇猛的火力和戰車、飛機等先進武器打出來。
因此整編是需要的,那些差一些的兵員則被編入生產兵團,將陸續開赴西北進行屯墾,而精銳的兵員則編入甲種師。
戰車工廠的規模的擴大計劃開始實施,預計三年內生產出6000輛撕裂者戰車,以每個裝甲師350輛的編制,十五個裝甲師需要5250輛戰車,外加一些用來補充的戰車,造個6000輛的計劃就出來了。
撕裂者戰車屬於比較初級的戰車,不過其性能已經很不錯了,起碼具備很強的實戰能力。
這一批戰車,在未來肯定是要換掉的。
所以這6000輛戰車,及形成的產能,主要是為了出口。等國防軍不用這些戰車的時候,都可以出口賣掉。
這些戰車製造出來後,中國戰車大規模製造技術將有一個初步的經驗積累。
日俄戰爭結束後,江渝立即視察了戰車工廠,戰車工廠並非是流水線作業,但在發動機製造廠卻已經實現了流水線生產,每天能生產出的各種發動機已經多達一千多台,並且產能還在擴充。
中俄戰爭結束後,華東集團每個工廠彷彿都充滿了無限生機,這和大筆資金的注入有關。
同時華東集團的很多產業都是新興產業,儘管目前全球工業產能走向了過剩,但華東集團生產的工業產品依舊有很好的銷路。
僅僅壬子年前三個季度,工業產品的出口總額就達到了五億元,這還是在自身需求量未滿足的前提下。
華東集團生產出的自行車、摩托車、拖拉機、農機、汽車都供不應求,造船方面也有自身消化掉產能。
鋼鐵冶煉的產量也被這些項目消化掉了,因此快速擴大的鋼鐵產量並未造成賣不出去的現象,甚至是有鋼鐵產量跟不上的趨勢。
例如汽車生產,假設每輛汽車用掉1噸鋼鐵,那麼十萬輛汽車就需要十萬噸的鋼鐵,拖拉機要用的鋼鐵也不在少數,農機要用的鋼鐵同樣很多,那些大型農機要用掉的鋼鐵就更多了。
而造船所需的鋼鐵則更多了。
製造鐵路同樣需要鋼鐵,軍工業更需要鋼鐵。
民用鋼鐵需求量也很大,鋼筋、小五金之類的都需要大量的鋼鐵。
因此華東集團生產出的鋼鐵完全不出口,都是自產自用,把鋼鐵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商品在賣出。
蕪湖鋼鐵廠第二期還未建設好,第三期已經開工了。
而邯鄲鋼鐵廠第一期也已經開始建設。
整個中國的重工業在華東集團的建設下,規模開始迅速擴大。
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時間。
「大帥,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寫信過來,說英國政府想要向我們採購一批轟炸機。」孫振東拿著封信遞到江渝手中,孫振東在被江渝派去參與談判之後,又回到江渝身邊擔任秘書長。
「要買轟炸機?可以啊!不過我們只賣偵察機、教練機和戰術轟炸機,中程轟炸機就算了。你去問問朱爾典,英國政府要採購多少架?」江渝對孫振東說道。
……
自中俄戰爭結束後,各國政府迅速意識到飛機的重要性。在之前各國就已經非常重視,各國政府紛紛花重金聘請飛機方面的研究人員。
而中國的飛機製造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各國都想購買一些轟炸機回去研究。
朱爾典提出購買飛機的要求後,德國也發來了購買轟炸機的意向。接著法國、美國,甚至是日本都提出了購買了飛機的意向。
江渝早就想到這是一個從各國政府身上刮錢的機會,當即規定飛機採購方面單種飛機數量超過三百架才接受訂單,而且價格開得比較高。
例如一架戰術轟炸機,開價3萬美元或6000英鎊,相當於6萬銀元。
價格太貴?
問題是獨此一家啊!
一門155mm榴彈炮的價格就要差不多5000英鎊,轟炸機的威力卻是更大,一顆300公斤的重型炸彈丟下去的效果遠超炮彈所造成的效果。而且轟炸機能炸到更遠的目標,又是新型裝備,賣6000英鎊已經很公道了。
英國佬財大氣粗,一口氣就下了300架教練機、300架偵察機、300架戰術轟炸機的訂單。
訂單總金額達到3600萬銀元,也就是360萬英鎊,加上採購的航空炸彈,其訂單金額突破了4500萬銀元。
英國內閣雖然抱怨數量太多,僅僅以研究來說買個一兩架就夠用了,不過朱爾典卻是對英國內閣稱:「中國的空軍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大英帝國應該僅僅跟上,而大英帝國與德國未來必然爆發一場戰爭,這些飛機買回去並非是一堆廢鐵。」
英國內閣這才正式下了這筆訂單。
德國人也不甘落後,德皇威廉二世也直接向華東集團下了一筆金額為5000萬銀元的飛機訂單,並要求交換技術。
技術交換是江渝最喜歡的方式,此時的中**工業還未掌握一些尖端的軍工技術,於是江渝向德國遞交了一份技術交換清單。
德皇威廉二世直接批准了這份交換清單,立即向中國派遣技術人員。
而江渝也向德國派遣飛機製造技術人員,並將德國訂單交給德國遠華集團生產。
法國見德國下了訂單,同樣不甘落後,向華東集團下了一筆價值3000萬元的飛機訂單,隨後美國見各國都下了訂單,也下了一筆3000萬銀元的訂單。
日本政府更加不願看到中國在飛機製造方面走在日本前面,也下了一比2000萬元的轟炸機訂單。
對於日本下的訂單,江渝也一樣接了。
「光有轟炸機沒有用,得有戰鬥機。」
江渝隨後出了一個陰招,不久之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手上又拿到了一份江渝遞交的『戰鬥機』研究材料。
後面還建議德國與華東集團交換戰鬥機技術,這樣一來儘管開戰後英法擁有不少戰術轟炸機和偵察機,但只要德國擁有足夠多的戰鬥機,就能讓那些飛機變成火雞。
「這個遠東小子真是讓人驚訝。」威廉二世看完這份研究材料後驚歎道,「不過他要求交換尖端的工業技術,例如鎢制刀具技術,卻是要好好考慮的。」
這些尖端工業技術是德國工業競爭力的核心部分,並不是能輕易交換的。
不過威廉二世考慮到在遠東地區扶持一個盟友的重要性,以及戰鬥機對德國有很大的軍事用途。
因此德皇威廉二世隨即也同意了這個技術交換要求。
就這樣江渝或換或自主研究,迅速的吸納了西方人的工業製造技術,而在軍工技術上也通過與德國人的交換,換取到了重炮製造等尖端技術。
這些技術要自主研究不難,但顯然要花不少錢,畢竟像重炮製造實驗一次就要用掉不少時間和鋼鐵,而且經驗積累需要一定時間,如果是直接交換那就簡單多了。
華東飛機製造廠此時已經製造出了一種航速在200公里/小時的單翼戰鬥機,重量僅有1噸,是木製和蒙皮結構,造價十分低廉。而裝上了能讓機槍子彈與螺旋槳同步的裝置後,世界上第一種成熟的戰鬥機就出現了。
華東飛機製造廠已經開始研究更為大型的轟炸機,以及速度更快的戰鬥機。
華東戰車製造廠則開始研究自走炮、步兵裝甲車,其研究項目已經把西方人甩出很遠了。
華東火炮製造廠則開始計劃自主製造重炮,並繼續研究重量更輕的迫擊炮、機炮,以及應對空軍出現後所需的高射炮。
華東槍械製造廠的研究項目則是新型衝鋒鎗,以及新型機槍。
——————
呼喚票票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