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縣隸屬并州五原郡治下,雖然與五原郡名稱相近但卻不是五原郡的治所,五原郡的治所在九原縣城。五原郡西面與朔方郡接壤,東面與雲中、雁門二郡毗鄰,其中與雲中郡最近,歷來飽受邊患之禍,戰事不斷。五原縣不是大縣,人口鼎盛之時亦是戶不過七千,人不足五萬。近幾年來,大漢朝各州郡內天災蝗害肆虐,平民百姓們具是度日維艱,從而離家避難、遷徙他處之人絡繹不絕。長此以往,像五原縣這樣的邊境之地,人口原本就不多,現在越發人煙稀少了,如今只剩下三千餘戶,總人口不足兩萬五千人。
李羿趕赴五原縣就職縣長時,他還以為此番上任需要費些波折才能夠順利上位,結果卻意外地順順利利的坐上了縣長的位子。通過一番瞭解他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前因後果之後他反而鬱悶不已。
原來前任蔡縣長到五原縣任職也不過半年時間,不巧的是蔡縣長上任後就遇上了千數匈奴騎兵的秋季劫掠之旅。匈奴人的秋季狩獵幾乎每年都在進行,而五原縣的每個秋天總要被搶掠了十餘次,其中有三次匈奴騎兵兵臨五原城下的記錄。蔡縣長本是大戶人家的庶出子弟,憑著多年積累的財物才買得縣長的職務,他沒想到一上任就遇上了匈奴圍城這樣的禍事,性命攸關之下他也豁出去了,拿出了全部身家財物臨時招募了上千貧民青壯作為守城甲士。蔡縣長的被迫之舉最終取得了他所期望的效果,匈奴騎兵的三次攻城都沒能如願,雖然五原城牆高不過四米且是泥土牆,但是奈何守城的兵士都是城中居民,為了保護家人和財物這些老實巴交的貧民青壯可是拼了命地抵抗。在匈奴人攻城的日子裡,蔡縣長卻整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三個月下來他硬生生地從一百七十餘斤的胖子變成只有百餘斤重的瘦弱文士的模樣。臨時招募的上千甲士在經歷了數次大戰之後存活下來的僅有三百餘人,不過他們在戰火的考驗下也成長為真正的士兵了。直到大雪降臨之時匈奴人才從五原縣的地界上撤退,城內的人們也鬆了口氣,而蔡縣長亦是如此。不過他是真得讓匈奴騎兵給嚇壞了,再加之五原縣窮得叮噹響沒有一點油水可撈,於是就在大雪封路的時候他帶著家眷辭官歸鄉了。
在李羿就任縣長之時蔡縣長辭官而去已經有兩個多月了,所以他的上任自然很順利,順利的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五原縣的城牆修繕的還算可以,土城牆雖然不高但勝在結實,李羿一行五百餘人進城時險些發生了誤會。面對他們的大隊人馬兵臨城下,城牆上短時間內便聚集不少的粗布青壯,好一番交涉之後才進了城。進城後,李羿等人直奔縣衙而行,不多久便到了目的地。五原縣縣衙佔地面積頗大,但是呈現在李羿等人面前卻是一片蕭條破敗的景象。
縣衙門口只有三個人等候著新縣長的到來,府門大開,門前和門後處處是枯黃的樹枝敗葉和殘壁破罐,穿過縣衙大堂之後便是偌大的庭院和居所,庭院內雜草遍地、枯葉滿園,正房、別院亦是殘掾破壁琳琅滿目。李羿看到城牆時稍稍變好的心情在看過縣衙的狀況後消散的無影無蹤,不過他臉色平靜無比,讓人看不出如何情緒。
就職交接過程很簡單,縣衙門前的三人把一顆縣長大印交到李羿手上,然後再從破罐爛椅中拖出兩個連銅鎖都沒有的大木箱,說是裡面裝著本縣的戶薄和賬冊。就這樣,李羿就算是正式上任五原縣的縣長了。這一幕看得呂布等人心中暴怒不已,眼光凶狠地在三個穿著滿是補丁的粗布衣漢子掃過,但是主公李羿平靜如水的表情使得眾人不敢妄動。自古主辱臣死的規矩讓呂布等人感到眼前的一幕就是對主公的侮辱。李羿對麾下諸人的表情自是看得分明,而他自己內心裡又何嘗不是窩火非常,不過他不能發作亦不能有任何情緒外露,眼前的三個男子一看就知道具是貧苦人家出身,所以要發火也不能拿他們出氣。相反,交接完之後他很是和氣地向三人詢問了一些事情,甚是很有誠意地留他們在縣衙吃午飯。三個長相老實且甚為精壯的漢子被呂布等人身上的煞氣所威懾,見新縣長為人和善又誠心相邀故不敢推辭,連聲應諾。
縣衙加上後方的四開大院面積著實不小,好在李羿此次帶來的騎兵甲士也不少,所以大夥一起動手打掃縣衙各處,一一個多時辰後便收拾乾淨了。李羿待大家忙完後,安排王泰帶領一個百人騎兵隊前去接管城門,蒙綱則是帶人將整個縣衙的溝欄旮角重新檢查修繕一遍。安排完這些事情後,李羿便拉著三個五原縣青壯談起了家長裡短的瑣事,起初多是李羿說他們聽漸漸地話就開了,變成了他們在說而李羿則完全成了一個很好的聽眾。
李羿通過三個本地青壯的講述知道了五原縣眼下的大致情況,再結合白哲等人數天來巡查全縣各處所看到的情況,兩相對比分析之下他對全縣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瞭解。這一分析使得李羿對前任蔡縣長甚為惱火。
蔡縣長棄官而去的行為影響十分惡劣,他這個縣長前腳一走,後面縣丞也隨之而去,而縣尉則是在與匈奴交戰時陣亡了,這三人一去整個縣衙就成了空殼,其他人等作鳥獸散全數都走了。如果僅是如此李羿反而樂見其成,反正這些人他也有可能要換掉,可是這些人走之前將縣衙內所有的值錢物品盡數拿走或是賣掉,可謂是掘地三尺亦不惜力呀,若非是這房子太大拿不走又賣不掉的話,恐怕現在連縣衙都沒有了。
說實話,李羿壓根就沒指望前任縣長能留下什麼家底,可是他們將偌大的一縣治所給搬個乾淨就太過份了。對這些李羿儘管很生氣但是都還能容忍,最讓他無法容忍的是這些官僚跑了也就罷了,可是其行徑帶來的連鎖反應太大了。自蔡縣長等人走了之後,城中有數個頗有家資的富戶也冒著大雪舉家搬走了,其後還有不少人也流走他處,至李羿上任時至少有五百餘口人在這兩個月裡從城中搬走,城外的村落中有多少人做了流民現在還未統計出來,但是李羿估計也不會少。此外,由於大雪封路不少人想走也走不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有待冰消雪化之後就搬往中原內地的念頭。這一下可是擊中了李羿的軟肋,五原縣的人口本就不多,攏共不到三萬人,像這樣的大舉搬遷三搬兩搬之後恐怕縣裡就沒人了。
對於很多人想搬到內地居住的想法,李羿能理解但卻不能接受。他想了很久之後,心裡有決斷,對如何挽留住這些人有了解決的辦法。許多人想要搬遷入內地,其根本原因有兩個。首先是缺乏安全感,面對匈奴等異族的劫掠縣裡或是整個五原郡沒有能力和軍隊能保護他們,保證不了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他們自然要搬到沒有戰爭和異族侵擾的內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日子實在是太窮困,草原異族的不斷搶掠使得他們大多不願農耕勞作,促使大量的土地荒蕪而無所獲,日子自然是越過越窮,以至於快要活不下去了。於是,流落他鄉或許尚有一線生機。
李羿知道要想留住已生離意之人必要先留其心,然而留住人心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辦到,但是必須要讓全縣的人們盡早地看到希望,否則一切免談。
於是,李羿就任縣長後的第一項政令便是獎賞此前與匈奴騎兵征戰之中所有的守城甲士。政令如下:「獎賞戰死的守城將士銅錢一千,糧食十石,肉百斤;存活下來的守城將士銅錢三百,戰馬良駒一匹,鎧甲一副,兵器可自選一件。凡大漢青壯男子若願意保家衛國者,皆可報名成為五原縣將士,普通兵士月俸百錢,武藝出眾者數倍之,月末發餉,概不拖欠。凡本縣長麾下之將士陣亡撫恤比照上述並加倍之,另由軍隊贍養其孤老與無親子祠。此令吾有生之年皆有效。五原縣長,李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