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佛堂春色

龍騰世紀 第十章 法會 文 / 夜纖雪

    轉眼兩天過去,佛誕法會如期舉行。

    寅時三刻,天色未明,山風凌厲,慧謹親自去供奉佛骨舍利的藏經樓,將佛骨舍利請至正殿供奉。靜葉則請來鎏金阿彌陀佛小銅像,供奉在雕著蓮花紋的銅盆內。

    卯時初,慧謹帶眾尼進殿沐佛,靜玄緊隨其後,宋箬溪這個俗家弟子,排在靜字輩的最後,長髮盤起,戴著一頂灰色的尼姑帽,睡眼惺忪。

    巳時初,陣陣梵樂響徹雲霄,信眾在四位圓字輩大弟子的帶領下進殿,由靜葉師太主持,依次勻水沐佛,瞻仰佛骨舍利。信眾有近千人,儀式進行了一個多時辰。

    正午時分,信眾入齋堂用素齋。

    申時初,用過素齋的信眾在大殿外的空地上盤腳而坐。陳氏兄妹也在其中,陳宜薇戴著面紗,遮掩起絕色的容貌,穿著海青,坐在眾多女信眾中間。

    當覺明禪師和慧謹師太聯袂而至,信眾欣喜若狂,紛紛雙膝跪下,以頭叩地,向兩人行頂禮,態度恭敬至誠。

    「阿彌陀佛,施主有禮,請坐!」覺明合十還禮,笑得慈眉善目。

    鄴疏華跟在覺明身後,不僧不俗的打扮,出眾的容貌,儒雅的氣度,不可避免的引起信眾的注意,上千雙灼熱目光如探照燈似地盯著他,揣測著他的身份。

    宋箬溪見狀,暗自心驚,趕緊地低眉斂眉裝老實,停了停腳步,與慧謹保持些許距離。慧謹與信眾見禮後,領著兩人到右側眾尼處坐下。

    覺明禪師雙目低垂,盤腳坐在蒲團上,講經大會正式開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為度化一切眾生,請諸位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講經對宋箬溪來說科如同催眠曲,尤其是今天早上五點沒到就起床了,困的連眼睛都睜不開,坐在蒲團上頭一點一點,像小雞在啄米。撐了一會,抵不住一波又一波襲來的睏意,身子傾斜,向右靠在了鄴疏華的身上。

    鄴疏華正用心聽覺明講經,被她的舉動弄得一驚,側臉看去,小師弟雙眼緊闔,已然睡去,輕輕一笑,低聲喚道:「師弟,醒醒。師弟,醒醒。」

    喊了兩聲,見宋箬溪沒有反應,鄴疏華就沒再喊,雙手放在膝上,一動不動地任她靠著。只是他可以不在意,但一直留意他的陳宜薇,卻很在意,妒火中燒,雙眉深鎖,眸光陰沉,冷冷地盯著宋箬溪,恨不得用眼神化成眼箭,射死宋箬溪。

    「一念覺、一念善,天堂現、極樂生;一念迷、一念惡,鬼畜生、地獄中。恚心一起,烈火焚身,地獄現世;幡然醒悟,悔意頓生,清涼蓋頂,天堂在前。」覺明講的無非就是娑婆本苦,世事無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能去西方淨土,方能永脫輪迴。

    宋箬溪被寒風吹得冷醒,迷迷糊糊地聽到了這麼幾句,輕嗤一聲,喃喃自語道:「說的這麼複雜做什麼,其實渴了,水就是天堂;餓了,飯就是天堂;失敗了,成功就是天堂;相愛了,有他的地方就是天堂……」

    鄴疏華眸光流轉,若有所思,似有所悟。

    申時六刻,講經大會結束,信眾向覺明行禮後,在小尼姑的帶領下很有次序地返回居士樓。在聖僧神尼面前,沒有人想失禮,陳宜薇也不例外,雖然她很想過去把宋箬溪從鄴疏華身邊推開,可是眾目睽睽之下,受到良好閨閣教育的她什麼都不能做,只能幽怨地垂下眼瞼,起身隨眾離去。

    靜葉起身吩咐圓字輩的尼姑去收拾地上上千的蒲團,她與眾靜字輩的站在原處。宋箬溪還在睡,鄴疏華不敢亂動,坐姿端正,表情坦然。

    「靜塵,還不醒來!」慧謹屈指在宋箬溪額頭上用力一叩。

    「哎喲!」宋箬溪吃痛,猛地睜開雙眼,只注意到慧謹還沒收回去的手,卻沒注意到她靠在鄴疏華肩上,坐直身體,抱怨道:「師父,好痛。」

    慧謹見宋箬溪白皙光滑的額頭出現了紅印,唇角微微上彎,也只有這小丫頭才會在聖僧的講經大會上酣睡如牛。

    這時,有個面黃肌瘦的男子突然衝到覺明面前叩頭,眾人皆愕,忙走過去看發生了什麼事。

    「……去年小的的長女也夭折了,小的經歷了這麼多慘事,已知這世間百般苦,早就想皈依我佛,只是贍養父母,照顧妻兒弟妹,終不能如願。今日聽大師講經,幡然醒悟,願皈依我佛,普度眾生,懇請大師收小的為徒。」那男子道。

    覺明口頌佛號,道:「你且起來,聽老衲說個故事。」

    那男子爬起來,在覺明對面坐下。

    「慧謹師弟請坐,你們也都坐下。」覺明道。

    眾人依言坐下。

    「兄弟二人立志遠遊修行,無奈家中父母年邁,弟妹年幼,還有病妻弱子,故未能成行。某日,一高僧路過,兄弟二人要拜其為師,並將家中難處訴說一遍。高僧雙手合十,微閉雙目,喃喃自語:『捨得,捨得,沒有捨哪來得?你二人悟性皆不夠,十年後貧僧再來。』高僧飄然而去。兄長頓悟,手持經書決絕而去。弟弟望望父母,看看病嫂幼妹,終不能捨棄。十年後,兄長歸來,口誦佛經,唸唸有詞。再看弟弟,彎腰弓背,面容蒼老。高僧如期而至,問二人收穫。兄長曰:『十年內遊遍高山大川,走遍寺廟道觀,背誦真經千卷,感悟萬萬千千。』弟弟曰:『十年內送走老父老母,病嫂身體康復,弟妹成家立業。但因勞累無暇誦讀經書,恐與大師無緣。』」覺明一笑,「施主覺得,高僧會收誰為徒?」

    「當然是收兄長為徒。」那男子答道。

    覺明笑而不語,目光掃過眾人。

    「高僧收弟弟為徒。」在現代,宋箬溪聽過這個故事,印象深刻。

    「高僧怎麼可能會收弟弟為徒?」那男子不信,忿然問道。

    宋箬溪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大川;心中有善,勝讀真經千卷;父母尚且不愛,談何普渡眾生?那個哥哥捨本逐末,終至與佛無緣。」

    覺明朗聲長笑,起身大步離去,寬大的衣袍隨風揚起。

    鄴疏華眸底浮現一絲迷茫之色,聽到覺明的笑聲才醒覺過來,起身向慧謹等人合十行禮,緊隨而去。

    那男子臉色更加的難看,雙目無神,知道拜師失敗,不能出家為僧,爬起來,步伐蹣跚地離開。

    ------題外話------

    註:佛教的法會,纖雪暫時無緣參加,查了些資料,可都不齊全,寫的這些都是聽參加過法會的居士說的。資料太有限,也不知道有沒有寫錯了,若有知道具體儀式的朋友,請告知我,我好修改,謝謝。

    本書由本站首發,請勿轉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