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虞翻倍孫權這麼一點名,只得站起來他一站起來,其他人立刻緊張起來。虞翻是出了名的火藥桶,眾人不知道為什麼主公孫權在這個時候要問他的意見。說起這虞翻起初在會稽被太守王朗任命為功曹。及後孫策進攻會稽,虞翻當是正值父喪,他穿著喪服到太守府邸,王朗計劃和孫策開戰,虞翻於是脫掉喪服進府面見王郎,勸他躲開孫策。王朗沒聽他的。
完結抵抗孫策,被擊敗,逃到海上。虞翻追隨並保衛著他,到了東部的候官(地名),侯官縣長閉門不讓王朗通過,虞翻上前勸告,才開門放他們進來。王朗對虞翻說:「你家裡再有老母親,你可以回家了。」虞翻回去以後,孫策依然任命他為功曹,用對待好友的禮儀對待他,親自到虞翻的家裡探訪他。
孫策經常輕騎出遊獵,虞翻勸諫說:「您彙集烏合之眾,統領分散的人們,最後都使得他們對您效盡力,就算是漢高祖也比不上您。至於容易出府,微服出行,侍衛來不足戒嚴門路,官兵們通常為這事煩惱。做君主假使不莊重就無法展請願風,因而說龍形成魚的樣子,被叫豫且的漁夫捉住,白蛇專斷出遊,被劉邦殺了,期盼您稍微注意。」
孫策說:「你說的對,但是偶然思考題目,閒坐著內心很不寧靜,有礙於想出有新意的計謀,因而要出行。」
後來虞翻轉任富春縣長,此時孫策卻被許貢門客行刺而死,各縣官員都打算去奔喪,但虞翻認為江東未定,若果官員離開可能會令賊匪和變民有機可乘,侵擾州縣,於是留守在富春服喪;其他各縣官員都傚法,維持了江東各縣的安定,使孫暠後來未能攻取會稽自立。
後來虞翻獲舉茂才,東漢朝廷和曹操先後辟命,但虞翻都一概拒絕。虞翻給少府孔融寫信,並向他展示自己著作的《易注》。孔融復書說:「聽延陵(人名)整理的音樂,看你著作的《易注》,才知道東南地域美麗的,不僅是會稽的竹箭。
又觀查天象,氣溫,推算禍福,與神靈適合,可以說是探索奧秘到達極致了。」會稽東部都尉張紘又寫信給孔融說:「虞仲翔先前被人誹謗的很兇惡,但他的性子就像美玉,越雕摩月光明,那些誹謗不敷以對他造成傷害。」
孫權後來任命他為騎都尉,但虞翻多次大膽向孫權進諫,已令孫權頗為不滿;同時他與一些官員亦不睦,多次被譭謗。所以五十歲的他在現在的江東集團內部地位並不高。張昭也曾經多次勸他,這才稍稍有所收斂。
虞翻也不知道今日主公主動要自己說出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是何意,皺著眉頭看了看孫權。
「有話不妨直說!」孫權已經沒有剛才那種怒氣,何況這幫人一個個都學張昭低著頭做縮頭烏龜,他必須讓大家張嘴說話,而最合適的人選無疑這個被他自己稱作「東方塑」的虞翻。
「主公,翻以為萬不可奉詔!劉琮利用朝廷的名義下達詔書,就是想收買人心。主公若是假意奉召而不到人,劉琮必定大做文章,到時候主公便會陷入被動!翻以為劉琮裹挾之朝廷尚不及當初曹操之許昌朝廷。子布當年勸主公送質子前往許昌都被主公斷然拒絕,我江東已經今非昔比,若是此時屈服於劉琮,怕是被人笑話。主公若是堅持奉召,就應該準備移交江東防務,剋日赴任!興許還能在襄陽朝廷立足……
所以為今之計,主公應當立即關閉各處關卡要道,傾江東之力準備與劉琮一站。而名不正言不順,在此之前,翻以為主公應當順應民意即位吳王,便可化解不奉召之影響!」
虞翻這一開口算是把張昭和顧雍都得罪了,孫權的臉色果然也不怎麼好看!不過虞翻卻是點中了孫權的心思!孫權早就有即位稱帝之心。不過礙於袁術的前車之轍。加上北方曹操一直咄咄逼人,曹操如今都只是自稱魏公,孫權這才將這個想法壓在心底。
孫策時期,孫氏的地盤一直在擴張。但現在形勢變了,曹操和劉琮都逐漸穩固統治,想要從這二人手中再分得地盤那是非常之困難。而魯肅為孫權制定的也是三足鼎立。所以最終還是會走上稱帝這條道路。現在劉琮欲攻江東,倒確實是個機會。不得不說這虞翻雖然耿直,但卻也幾位聰明!
劉琮以詔書逼孫權,孫權如果自立為王,那就成功破局!你是襄陽朝廷,大漢天子,我這是吳國,吳王不受詔!沒有什麼比這一招更加針鋒相對了!
張昭和顧雍聽罷也是一震,齊刷刷的看著孫權。如今虞翻已經將問題拋了出來,這個問題,張昭和顧雍可不敢輕易接話!顧雍還好一些,他比較支持孫氏統治江東的,孫權是做車騎將軍還是吳王實際上沒多大區別。不過他還是要看看孫權的臉色和其他官員的意見再打算,剛才自己一番高談闊論,原本以為一定會被孫權才難,沒想到這半路殺出來的虞翻一點面子都不給,幾乎將自己的主張完全否定了!
顧雍打算擇機行事,但張昭卻心中很不是滋味,一來他荀彧等人差不多,雖然跟隨各自的主公四處征戰,心中還是有漢家朝廷的,華夏一統是他們的志願。將軍也好,太尉也好。都是朝廷冊封了。這孫權一旦自立為王,就等於徹底與漢室割裂!
這是張昭很難接受的!江東要**為國,今後就可能與漢室朝廷進行不死不休的爭鬥!張昭本就是不肯忍受曹操等人常年在中原征戰,才舉家南遷到江東避禍的!如果孫權與劉琮開展,張昭倒是不擔心孫權失敗後會怎麼樣,而是一旦陷入僵局,然後曹操在乘虛而入,那麼整個揚州怕是要生靈塗炭!
張昭和顧雍各有想法,其他的文武官員則在孫權、張昭和顧雍等級人身上來回打轉,想要捕捉一些詳細的信息之後再表態。
而坐在上首的孫權也有點為難,如果此時曹操或者劉琮已經稱王,那他會毫不猶豫的倣傚之。現在兩個實力比自己強大的對手,一個自稱魏公,一個是自封為漢室丞相,他如果稱王,無疑是給了這兩人征伐的口實!當然孫權也明白,劉琮要攻打江東,不管他是選擇奉召還是自立都不能阻擋!
「主公!不必在猶豫不決!我江東與荊州劉琮早晚一戰,與其受制於人不如先發制人,主公以吳王身份為父兄報仇,討伐劉琮!」虞翻看到議事廳出現了短暫的沉默連忙補充道「自黃巾之亂以來漢室早已名存實亡,經歷了石路諸侯討伐董卓,到群雄割據,再後來是袁紹、曹操二雄爭霸……
一直到如今三足鼎立。北方曹操兵多將廣,但我江東與劉琮擁有長江天險,所以三方保持著均衡。如今劉琮企圖吞併我江東,若是讓他得逞,那麼整條長江以南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只怕曹操也最終無可奈何。所以劉琮東征,曹操必定不會坐視。主公可遣使者前往許昌勸恭曹操進位魏王。以魏、吳合力牽制劉琮,必定能夠迫使劉琮退兵,如此一來便能保我江東平安!」
虞翻的這番話說得孫權有點心動,尤其是派遣使者勸恭曹操,一面勸他進位,然後以吳王名義表達恭賀之情。這樣一來三雄並立、三足鼎立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三國鼎立!一個吳王害怕天下人說三道四的話,如果再有個魏王分擔輿論壓力,孫權覺得非常可行!
不過看到離自己最近的張昭仍舊是一言不發,孫權不得已壓抑著自己內心的驚喜和衝動。他知道在座的文武官員當年,張昭屬於見多識廣,在江東也是頗具人望。最重要的張昭做事一向謹慎。孫權要稱王自立,需要張昭的建議,更需要他的支持。
儘管感受到眾人或期待,或徵詢的目光,張昭依舊雙目微閉,用餘光不斷的掃視著在場的所有人!其實張昭內心裡也是很急,但事情越是急,越就不能急於表態。一旦自己的主張徹底被他人掌握或者壓制,再言其他只怕是孫權再也聽不進去。今天的張昭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以往都是孫權在不斷的打壓張昭,但展昭也知道少主老臣必定會經歷這樣的場面。但這一次不同,如何抉擇不僅關係到江東的命運,可能最終也決定著年廣東集團內部的團結與瓦解!降曹和降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從孫劉聯盟到稱王自立的跨越更是巨大的鴻溝!是被撞得粉身碎骨,還是就此保全江東?都有著各種不可預測的風險!張昭作為一個三朝老臣當然要想清楚!
張昭不說話,其他的文武官員雖然在孫權期盼的眼光中陸續表態,孫權卻基本上聽不進去,如果張昭到最後都表態,那麼此事只能暫時做白,派人前往前線徵詢魯肅和呂蒙、程普等人的意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