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調查?調查什麼?老夫告訴你,這個亂世拳頭就是真相。你是公子沒錯,但是如果惹怒了你叔叔,頃刻之間便會灰飛煙滅!到時候誰來替你調查?你不替自己著想,也要想想夫人。主公已經仙逝,若是你再出點什麼意外,讓她如何面對將來的生活?」
看到孫紹不聽勸,張昭也是有點怒了。孫紹的動靜已經有點大了,如果孫權真的出手,那就不是小事。
孫紹漲紅著臉,心有不甘。但在張昭面前還是不敢太放肆,但顯然十分委屈!
「公子,坐下,老夫有話說。」看到孫紹默不作聲,張昭知道也不能太說重了,不過有些話不說清楚,他肯定會闖禍!孫紹比剛才稍微冷靜了些。他從小就聽母親說起過,這張昭可是父親的最得力助手,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既然老先生有話要說,他便坐了下來。
看到孫紹如此,張昭也是緩緩坐下,壓低了聲音說道:「你還年輕,還有很多路要走,有很多事情要經歷。你且仔細想想,這時候你如果配合敵人的奸細搗亂。如果將來事情查清楚了,主公就是死於劍傷,那江東的士子們如何看你?
再說,事情過了這麼多年,你叔叔主政江東已經十餘年。就連老夫都被邊緣化了。你去哪裡調查?找誰調查?主公在九泉之下也只是希望你能健康成長吧。
就算退一萬,就算主公是被許昌門客意外的人謀害的。那你想過沒,這個人如果知道你執意要調查事情的真相,他會放過你嗎?」說道這裡,張昭警惕的看了看四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孫紹。其實他早已身處漩渦中心,處境十分凶險,這個時候,如果你還要上躥下跳,那就是等於找死!
聽張昭這麼一說,孫紹也是心頭一緊。他是個聰明人,張昭有些話不方便直說,但他已經明白。張昭沒說的話裡就是告訴孫紹。如果真是你叔叔或者他身旁的人害死你父親,那麼他們照樣能夠將你幹掉。而且他們或許就在等待一個時機!孫紹再胡鬧就等於將脖子伸過去給人砍!
「那……怎麼辦?」孫紹顯然心有不甘!他也聽出來了,張昭是完全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只是出於經驗,在教導自己行事。
「忍!在公子你未成年之前,不會有人過度關注你。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提高自己的修為……」
對於孫紹,張昭也沒什麼保留的,這孩子是主公孫策的骨肉,而且又十分聰明。但考慮到孫權的為人,他實在不敢讓孫紹鋒芒畢露!那樣早晚會招來橫禍。
孫紹在張照的勸阻下,總算冷靜下來。他知道在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是不能夠無知的去跟叔叔叫板。不過心裡卻埋下了一顆種子!
……
劉琮當然不會天真到,一封書信就能說服張昭。當然他也不會完全指望步流銘攪亂江東。他給張昭寫信,就是要告訴張昭,自己志在華夏一統,如果你走投無路,可以考慮下襄陽。
而散步謠言,江東謀士也不少,魯肅、諸葛瑾等人肯定會在第一時間識破。不過只要謠言傳開,劉琮的目的就達到了。將來也會給劉琮出征提供一個借口。同時隨著謠言的傳播也能在江東百姓中引起轟動。
當然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軍隊。很快劉琮就收到了張昭的回信,張昭在心中感謝劉琮的褒獎,同時指出,江東人傑地靈,帶甲數十萬……反正那意思就是,謝謝老闆賞識,不過我在這裡一切都好。我們江東地盤雖小,但兵強馬壯,想要吞併江東並非易事!
能夠收到張昭的回信,劉琮已是十分滿意。諸葛亮此前就提醒過他,張昭此人十分高傲。現在看來至少自己沒有被他輕看。不然像當初陶謙那樣,辟用他,他卻跑了,多尷尬!
而錦衣衛傳遞回來關於孫權和孫紹等人的舉動,更是讓劉琮相信,步流銘的行動收到了效果。現在劉琮要考慮的是,如何更加直白的抓住這些人的痛處,如何擴大影響。
要擴大影響,就必須有點狠招!這一次,劉琮將目標鎖定為江東支柱之一的魯肅。初一提出這個計劃時,法正和諸葛亮等人都不明白劉琮葫蘆裡要賣什麼藥。
如果說,張昭是主張統一的,而且不受孫權待見,倒是還可以爭取。這魯肅雖然主張孫劉聯盟。但卻是和周瑜一脈相承,堅決慫恿孫權獨立,兒不接受朝廷限制的。
他們那裡知道劉琮是個穿越者,對於三國這段歷史可是研究得不能再研究了。就是這個魯肅,江東的支柱,在投靠江東孫氏之前,可是與江北的曹操勢力中諸多人有來往!這一點就可以利用下!
根據劉琮的瞭解,歷史上的魯肅曾經兩次投靠江東孫氏。第一次是建安三年孫策在世時。「周瑜為居巢長,將數百人故過候肅,並求資糧。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肅乃指一囷與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親結,定僑、札之分。
袁術聞其名,就署東城長。肅見術無綱紀,不足與立事,乃攜老弱將輕俠少年百餘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東渡,因與同行。」
不久之後,魯肅就以還葬祖母為由,辭別孫策回到家鄉東城。或許當時的魯肅並不看好,或許魯肅真的是個孝子,總之,魯肅是離開了!
第二次是孫策死後。而且魯肅投江東前,曾出現過劉曄勸魯肅投奔巢湖鄭寶的小插曲。
三國誌中曾經有記載:劉子揚與肅友善,遺肅書曰:「方今天下豪傑並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還迎老母,無事滯於東城。近鄭寶者,今在巢湖,擁眾萬餘,處地肥饒,廬江間人多依就之,況吾徒乎?觀其形勢,又可博集,時不可失,足下速之。」
肅答然其計。葬畢還曲阿,欲北行。會瑜已徙肅母到吳、肅具以狀語瑜。時孫策已薨,權尚住吳,瑜謂肅曰:「昔馬援答光武云『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今主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歷數。終構帝基,以協天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意也。」肅從其言。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不可令去也。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來,當初魯肅已經答應劉子揚投奔鄭寶,而周瑜搶先「徙肅母到吳」,力勸之下,魯肅這才答應事孫。這就值得玩味了,說得難聽一點,這魯肅是被周瑜綁架,不得已而事孫!
當然,這些只能說明魯肅可能事吳是迫於無奈,但並不會影響孫權對其信任。而魯肅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對江東政權的忠心。但劉琮可是知道,魯肅除了跟曹操集團的紅人劉曄交往甚密之外,還跟其他人有來往。
魯肅生長在淮南江北的士夫交遊之鄉,看夠了周圍曹操、袁術、呂布、孫策多股勢力紛爭橫奪,加上魯肅家財豐厚,喜愛結交豪傑,又志向遠大,很想借亂世之機成就功名。所以他很容易交上不少類似劉曄的朋友。
而其中兩個人也很有名氣,一個是下邳名士陳登,一個是陳登任廣陵太守時的攻曹陳矯。而無論陳登、陳矯還是劉曄,都是反對孫氏政權、支持曹操的人士。
陳登,江東孫氏的死對頭,曹操任命他為廣陵太守,他的任備除了「陰合眾以圖呂布」,便是為監視江東,這可以從廣陵的地理位置看出來。孫策遇刺,陳登很可能是參與者之一!
如果說,魯肅與陳登交往屬於過去的話,再加上陳登可能參與刺殺孫策……劉琮在內心的得意的笑了。孫紹,張昭,但願你們能夠憋得住!還有孫權,希望不要懷疑魯肅啊!
陳矯,從「辭孫策、袁術之命」看,足見此人反對孫氏。
劉曄,從其暗殺鄭寶、打著曹操旗號轄領鄭寶兵眾的行為看,此人可謂人在江淮而心已許都。而劉曄將鄭寶人馬贈給劉勳,除因兩人都是漢室宗親外,恐怕劉勳此時也早傾向曹操了。
劉勳是後來被孫策打敗後投奔的曹操,但當時袁術新死,劉勳駐在皖縣,害怕孫策來攻,很可能已先與曹操聯絡。劉曄現在可是曹操集團的重臣啊!
而聯繫到魯肅第一次投江東後,又藉故返回東城,足可斷定:魯肅當時並不看好江東政權,並與親曹反孫的江淮人士有來往。可現在居然又是江東的重臣,誒過說魯肅心儀曹操,是臥底,孫權會怎麼想?
最重要的是,可能孫權對於魯肅的過去都不甚瞭解吧。劉琮覺得是時候讓孫權對於自己所依仗的重臣應該有個詳細的瞭解。當然更要讓孫紹知道魯肅與陳登交往的那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