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飛雲訣蒼生血

龍騰世紀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交鋒 文 / 醉拍闌干

    方濤隨著羅光宗大搖大擺地走進國子監正堂坐下喝茶,才換了一盞,外面就傳來了匆忙的腳步聲,一溜紅紅綠綠各種補子的官員匆匆走了進來。方濤條件反射地站起身卻被羅光宗一把按下了:「老弟,你身上可是有欽命的貢生文書,還有御賜的蟒袍,身上還有錦衣衛的行頭,那麼客氣作甚?幾時見過錦衣衛這般低聲下氣了?」方濤只得老老實實坐下。

    進來的官員按次序站好,全都垂著腦袋躬身行禮道:「見過羅公公!」

    「免了吧!」羅光宗的臉立刻沉寂下來,抬了抬手道,「咱家今兒來不是什麼公務,只不過送一個小兄弟來入學……這位方兄弟,去年年底的時候在長江上救過咱家一命,在北直隸又立了些個戰功,承蒙萬歲看重賜了個貢生出身到你們南京國子監就讀,你們可得好生教導才是,別誤了人家的錦繡前程……」

    「是……」底下的回應有些中氣不足。娘的,這哪是送人入學,簡直就是送大爺鍍金啊!你說你個死太監雖然不是隻手遮天,可權勢也算不小了,跟人家有點交情直接給人家安排個職位不就成了?非得送到這兒來?而且還這麼囂張?如此腹誹的不在少數。

    「行了,方老弟,好歹你也是學生,給諸位師傅打個招呼吧!」羅光宗笑容燦爛起來,「好歹將來也是師生不是?」

    方濤這才依言起身,向在場官員躬身一揖道:「見過諸位師傅……」

    底下的官員連忙道:「不敢,不敢!」等大夥兒都抬起頭的時候,人群中一個人突然失聲道:「你……!」

    方濤定睛一看,立刻涎著臉笑道:「原來是吳大人!小子前番多有得罪,還請吳大人見諒!」

    發出聲音的就是吳偉業,這個在京城不但當眾潑髒水羞辱自己,而且讓自己被扔到江南的罪魁禍首就算化成灰,吳偉業也認識。當下甩甩袖子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羅光宗看到吳偉業這般模樣,也不以為忤,反而笑道:「這位便是遭小人構陷屈居南京的吳司業吳大人吧?東林風骨果然名不虛傳哪!方老弟如今入了國子監自然是你的學生,以前若是有什麼過節,看在咱家的面子上就此揭過,如何?」

    吳偉業鐵青著臉拱手道:「公公言重了!下官哪敢跟方百戶有什麼過節!」

    羅光宗嘴角輕輕抽動了一下,旋即笑道:「既然吳司業都這麼說了,那咱家也不方便再追問下去。方兄弟,把你的出身文書交給祭酒大人……」

    方濤連忙從懷裡取出自己貢生身份的文書,恭敬地奉給國子監祭酒。國立四書五經野雞大學的校長稱為祭酒,從三品,副校長被稱為司業,從四品下;國子學博士五人,是正五品上,不過這五位負責教導達官貴人世勳貴胄子弟的,跟方濤挨不上邊兒;太學博士六位,正六品不過也是負責教導低一等的官僚子弟,跟方濤不搭邊;五經博士一共十個,正五品上,這才是方濤的正式老師;再往下都是從六品以下的位子。方濤的錦衣衛世襲百戶算正六品,換句話說,整個國子監,除了校長、副校長和主要學科的老師之外,其他神馬政教、教導、總務、後勤、宣傳、校辦、秘書、計生辦、會計室、副科老師、助教、講師、宿舍管理員、看門老大爺、保安統統比方濤的品級要低,最低從九品下面還有「沒品」的……最關鍵的,方濤的錦衣衛身份不是普通丘八,而是天子親軍,不但可以跟文官平起平坐,有時候甚至高他們一頭。所以,方濤幸甚,野雞大學倒了血霉。

    祭酒大人單手接過方濤的貢生文書,微微頷首:「唔……帶職入學尚屬首例,且是帶武職……」國子監也負責教導世勳貴胄的子弟,論品級,世勳貴胄比方濤這個百戶大了去了,不過世勳子弟分兩個極端,一種確實是家教甚嚴,一種則是標準的紈褲子。前者,國子監當然悉心教導,至於後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再學內惹出事端,讓他們打打醬油鍍金交差,何況王公子弟入學的時候都是沒有拿到蔭職之前,理論上說沒什麼官身,自然沒那麼多禮要講。何況國子監對付這種官二代也有自己的依仗,那就是天下皆認的規矩:師禮。

    東方的文化和社會結構是建立在「家法、宗族、天下」的基本結構上的。天地君親師,的排序決定了「師禮」的地位,一個人如果連「師禮」都沒了,就算他的背景再牛,牛到是皇帝本人,也會在萬民唾棄中灰溜溜走人,歷史上卻有其人,不解釋。就算方濤這麼個狂悖的小子也不得不尊重師禮,學業如此,百工亦是如此。方濤跟著趙師傅學廚,從頭一天開始,就承擔起了將來替趙師傅養老送終的責任,換言之,當親爹一樣伺候。

    當然,這樣的規矩雖有其弊,但帶來的好處就是,當師傅的為了讓自己晚年安逸一些,肯定使出渾身解數把學生教好,甚至把學業出色的學生當作親子一般看待;由此而起的師生(徒)關係往往非常融洽,我們不難在史書上發現,叛國叛君的jiān賊多的數不過來,可叛師的卻在二十四史中找不到多少,就算是「大義滅親」的,也多數是長輩對晚輩或者同輩對同輩,很少有晚輩對長輩;所以我們不難想像為什麼金大師筆下的令狐沖在與岳不群的衝突中顯得那麼糾結那麼優柔寡斷,也不難想像縱然楊過和張無忌的艱難抉擇,更不難理解為什麼韋小寶對天地會、陳近南的感情會那麼深。好了,題外話,打住。

    (用括號補充一下,編輯覺得不合適可以卡嚓掉:在已經過去的六十年中,愚以為最大的浩劫就是一場場運動徹底顛覆了中華民族在「親」和「師」方面的道德底線。「君」應該徹底抹去,可一個民族應該有所敬畏、有所仰望。不敬畏天地,換來的是山河污染、掠奪式開發;不敬畏「親師」,則是整個民族全體道德意識淪喪,在經濟大潮來臨之時,精神領域卻陷入極度貧乏,價值觀陷入迷惘與困惑。漢人數千年道德傳承雖有糟粕存在,可其中精華不該就此被顛覆。相反,我們不難看見,民國時期的大師們縱然與自己的老師觀點不合,可依舊認真地執弟子之禮,才學人品俱佳;或許,這也是當代絕少大師的原因之一。)

    方濤反正不在乎自己算不算「首例」,皇帝有言在先,來不來上課隨便,他完全不介意再創造一個「首例」出來。祭酒這麼說也不過是因為在第一回的交鋒中吳偉業明顯落了下風,何況同是文人出身,吳偉業的遭遇他也知道一些,此時此刻當然同仇敵愾,替文人集團挽回面子,就等著方濤說兩句客氣話、服個軟然後這麼過去算了,可等了半晌,方濤只是半耷著腦袋一聲不吭。

    校長大人有些難堪。正在不上不下的時候羅光宗出面了:「既然是欽命賜下的出身,那自然有萬歲做主;天威難測,豈是我等能夠妄自揣度的?」

    祭酒有了台階,連忙點頭道:「羅公公所言極是!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萬歲既然有了恩典,咱們當臣子的理當執行!」說這話的時候,所謂風骨,所謂據理力爭全都忘了。

    羅光宗滿意地點點頭問道:「那……我這小兄弟何時可以入學?」

    「隨時!隨時!」文官集團再次敗陣,「若是百戶大人有暇,明日便可搬入館舍。」

    「館舍就算了!」羅光宗直接替方濤出頭,「打掃出一個清淨去處就行了,我這小兄弟可是帶職入學的,除了到你這兒聽課,身上可還是有公務,耽誤了公務麻煩就大了……」

    祭酒臉色劇變,連忙道:「公公容稟!國子監乃是天子之學,學子皆乃天子門生,學業焉可一曝十寒?」這是最起碼的規矩啊!你個丫報個道就不來上學,將來咱們的面子往哪兒擱?頭兩場的較量已經敗得一塌糊塗,再不扳回一局,國子監上下以後還能抬頭做人麼?不行,無論如何要把這小子留在國子監的學舍裡頭,然後國子監的學規伺候!

    方濤肯定是不願意當寄宿生,羅光宗當然也不樂意。皇帝的意思明擺著就是讓這小子來江南消遣這幫結黨文人的,住進國子監學舍等於截斷了與外界的聯繫,還怎麼鬧騰?到了人家地盤上還不得任人家擺佈?要是這小子在裡面吃了虧,自己還怎麼跟老侯爺和二小姐交待?想都沒想,羅光宗一口回絕道:「方百戶要提督安慶以下千里江面的剿匪軍務,出了岔子國子監擔得起?」

    吳偉業這一下不沉默了,出列抗聲道:「國學學子入捨就讀乃是太祖成例,安能違抗太祖之法?安能視太祖如無物?」

    羅光宗的臉立刻扭曲。吳偉業抬出太祖的牌子既有扯虎皮做大旗的意思,更有嗆羅光宗一口的意思。因為朱元璋曾經親自立下「宦官干政者殺無赦」的鐵牌,雖然這塊牌子被毀了,可這事兒天下人都知道,只是有明一代太監勢大,沒人敢提罷了;這會兒吳偉業把太祖抬出來,明顯就是對著幹了。冷笑兩聲,羅光宗反而朝文官們作了一揖道:「那咱家都代方老弟多謝諸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