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飛雲訣蒼生血

龍騰世紀 第二百七十九章 我的地盤 文 / 醉拍闌干

    方濤沒有想道自己赴任的頭一天就能有兩位大佬這麼照顧自己,其中一位在某種意義上還算得上是「自己人」。羅光宗到達的時候正是吳孟明拉著方濤要死要活說喝雞血燒黃紙的時候,總算幫了方濤的大忙。有羅光宗在,吳孟明也不好意思搞這些江湖做派,只得跟方濤正兒八經地說公務。

    「方老弟到江南落戶,領的是世襲百戶的銜……不知方兄弟可有什麼中意的地盤?」言歸正傳之後,吳孟明的語氣也認真了起來,看到方濤有些不解,旋即解釋道,「呵呵,方兄弟別誤會,早先的時候老哥我也知道方兄弟領的是虛銜,可方兄弟從京城出發之後沒兩天大內就傳了萬歲口諭,說方兄弟也是要養活自己手下那些個家丁的,沒一點兒家底恐怕辦不成什麼事兒,所以著令駱鎮撫在江南給方兄弟挑個地方……今晨又有東宮的行文,太子臀下也挺關心方兄弟……哦,對了,太子臀下還有一封書信要轉交方兄弟……」說到這裡連忙命令身邊的親兵取來一個錦盒,錦盒沒有鎖,打開,裡面是一封沒有密封的書信。吳孟明恭恭敬敬地取出書信轉交給方濤,不無羨慕地說道:「方兄弟年輕有為,既得萬歲信任,又得太子臀下看重,想必用不了多久必定是一飛沖天的人物,老哥的前程可就指望方兄弟了喲!」

    原來是這麼回事!方濤本來就不指望這幫大佬能給自己多大的面子,既然是給簡先生和小屁孩兒的面子,這倒也合情合理了。當下方濤撓撓頭問道:「我聽說這些發財的行當不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麼?江南那些個市井巷陌都已經分到了各個千戶名下,難道還得從他們手裡扣出幾個子兒來?」

    羅光宗笑笑道:「小哥兒這就不知道了,錦衣衛創立在國朝之初,那個時候丁口才多少?別的不說,光是現在這南京城就比洪武年大了一倍,如今還得往外擴,多出來的這些閭巷不都得要人接手?原本一個百戶領一兩條街,下面的總旗、小旗各領各的巷子,如今有的百戶比起洪武朝的千戶地盤還大呢,負責的丁口可就更多了,這些都是沒登記造冊的,方兄弟要地盤,膏腴之地不敢說,從南京城摳出兩條街出來……吳指揮肯定能辦到吧?」

    吳孟明連忙拍胸脯道:「那是當然!方老弟儘管開口,只要不是把南京皇城圈了去,老哥我一定辦到!」

    方濤想了想,淡然道:「直接要地方怕是不好吧?南京城我可不敢想了,不過吳老哥既然是指揮使同知,想必在整個江南也是能做主的。要不這樣,別的地方我不要,就把下關那片江面給我就行了……」

    「下關?江面?」吳孟明愣了一愣,又有些不相信,再次確認道,「老弟沒說錯吧?江面可是什麼都沒有……哦,我是這麼個意思,江面上跑船的和打漁的戶籍可都在岸上,他們可都在南京城落戶被岸上的人管著呢,你要了江面,就等於要了一長江的水啊……」

    羅光宗也覺得奇怪,按道理錦衣衛跟州衙府衙不同,沒有收稅中飽私囊的機會,全靠每日巡街的時候收沿途商家的常例孝敬或者地痞流氓給點好處,更直接一點地找住戶要點「保護費」,這樣日子算是過下去,運氣好一點的,山高皇帝遠,每人奈何得了你;倒霉點的沒靠山,窮死的錦衣衛也不在少數。方濤要了這一片江面,別說錦衣衛二百多年來從來沒有過先例,就算有,也不會有人傻到要這麼個連丁口都沒有的轄地,收往來商賈的車船費?嚇!你以為錦衣衛是水師?就算是水師,也沒這個膽量去收!如今趕跑船的哪個不是後台通著朝廷大佬?即便是正兒八經的商家,也早就用銀子把各級官僚養得肥肥的,那裡容得下你在長江上收錢?活膩歪了!天朝有天朝的規矩,每一個官僚在自己的自留地裡撈錢,方濤想在長江水面上撈錢只能用一句江湖套話來說明:撈過界了!

    羅光宗和吳孟明都是這麼想的,可方濤卻不是這麼想的。方濤挺吳孟明這麼一說,也知道吳孟明誤會了,當即含笑解釋道:「吳老哥誤會了!江面上的行船那麼多,就算我要設卡收錢我也得先建一道能攔住長江的閘門不是?如果我能建起那玩意兒,我還犯得著收這麼倆錢麼?早告老還鄉買田地買莊子去了,幾個縣那麼大的地方都能買下來!咱不是錦衣衛麼?咱掙錢犯不著從良民身上掙,滿長江的不是還有水匪可以發財麼?水匪沒了,不是還有海寇麼?」

    劉家出身的羅光宗立刻明白了方濤的意思,既然是帶著劉家的船南下的,自然有出海撈錢的本事,想要把長江江面劃給自己管轄當然不是為了在長江上撈錢,而是為了名正言順地把持住長江水道。侯爺英明啊,一個百戶放到南京,就能讓劉家的船隊在長江下游有了一個官方的庇護,還是任何人不能撼動的,高明!

    羅光宗的理解在後半部分雖然有些偏離了方濤的本意,可前半部分卻跟方濤的計劃差別不大。方濤的計劃也就是防止自己的座艦太惹眼,乾脆掛上錦衣衛的旗號以後方便來去,反正錦衣衛有戰艦大船雖然從未有過可也不至於被人指手畫腳,雖然在目前還看不出好處,可以後船多起來了,好處自然就顯現出來。至於劉澤深和金步搖的意見,方濤還真沒考慮過,至少這種事情對劉家有利無害,他們肯定不會有意見。

    吳孟明的理解則更離譜,他乾脆直接認為方濤是想讓走私的海商搭便車撈錢,既然是這樣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吳孟明和駱養xing一樣,對權勢雖然有慾望,可他們對金錢的慾望更強烈一些,他甚至想著這位方老弟有御賜蟒袍當護身符,自然沒人會難為他,自己跟在後面摻和一點股本,沒準也是個賺頭。何況人家敢這麼說自然有人家的依仗,搞不好自己的頂頭上司駱養xing早就有了股本在裡頭,更或者紫禁城和東宮的這一對父子眼見得國庫沒了銀子也打了這個主意呢?那自己更應該「盡一份力」了!當下沒有再猶豫,點頭笑道:「既然方老弟執意如此,老哥我也就不再多說什麼,多劃出一片沒丁口的地方也不費什麼功夫。駱鎮撫曾經有言,江南這一片只要不涉及千戶以上的變動老哥我可以自己拿主意,咱們就這麼說定,長江水道,僅僅是水面部分,安慶以東都歸你管轄,如何?」

    方濤要的就是這個結果,當即含笑拱手道:「多謝老哥成全!」

    吳孟明的語氣倒是有些歉然:「老弟這話是在抽我的臉呢!劃的地方大是夠大,可除了江水什麼都沒,別的百戶一出道好歹能分個幾條街,偏遠一些的乾脆能拿下一個窮縣,每個月的常例銀子也不少了,可惜了,老哥這頭倒是向手下兄弟好交待了,卻是有些對不住駱鎮撫的關照……」

    「呵呵,駱老哥那頭我自會去說,」方濤站起身笑道,「吳老哥儘管放心便是。」

    「那好,改日便將一應文書送到方老弟手上,」吳孟明也站起身道,「時日尚早,乾脆留頓便飯如何?羅公公難得來一趟,不如共謀一醉?」

    羅光宗笑道:「吳指揮找人喝酒何必找咱家呢?方老弟也是不行的,如今方老弟還是國子監的監生,到了南京無論如何也是先要去拜謁文宗座師的,吃了酒去怕是不好吧?」

    吳孟明撫了撫腦門,恍然大悟道:「哎呀,羅公公若不提醒,我到是把這事兒給忘了!南京國子監新來一個司業,昨兒剛到,方老弟趕緊拜謁才是正理。」

    「新來的?」方濤有些疑惑,「誰這麼倒霉被放到這兒來了?」方濤這話問得也算有道理,國子監的名聲聽起來光鮮,可隨著有明一代對「錢」越來越重視,國子監基本上成了有錢人買出身的最佳去處,尤其是現在國庫空虛的情況下,多納監生多撈錢的「潛規則」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而「監生」這個稱呼早就被扒掉「天子門生」的神聖外衣,徹底淪為天下笑柄,而且這個笑柄甚至在幾百年後都會成為談資。在這種大氛圍之下,有學問的宗師寧可當縣試或者鄉試的主考也不願意到國子監教書:丟人哪!如果說正兒八經考取的進士算是211的重點一本,那麼國子監連野雞大學都算不上,頂多屬於「家裡蹲」大學或者電大的分校,還不包文憑。

    有些學術水準的人幻想自己桃李滿天下不錯,可也得看看是什麼桃和什麼李,給國子監那群歪瓜裂棗當老師,簡直就是吃果果地羞辱。所以,被放到國子監任教的基本都屬於倒霉蛋,何況還是南京國子監!南京有六部,有皇宮,可天下人都知道,南京的一套朝廷機構完全屬於養老機構。國子監在北京就已經是打醬油的單位,那麼南京國子監乾脆就是醬油黨當中的醬油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