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官場密碼

龍騰世紀 第二章、楊柳依依(2)養蠶人 文 / 黎唱玶

    初春的山上,天上星星散發著寒氣,直侵到人身上的每個毛孔,郭世收兩口倆新婚燕爾,住在山上倒也不覺得什麼。上山前先到蠶姑奶奶廟前磕個頭,請蠶姑奶奶保佑有個好收成。早上聽見天空中傳來布谷鳥的叫聲就起床了,布谷鳥最能吃蠶,據說吃著屙著,有的蠶管兒們都說布谷鳥的叫聲是「不夠不夠」,吃著蠶,還說沒有吃夠;有的說是「蠶管兒管夠」,讓蠶管兒們回家,他們好吃蠶。男人們就躲在柞坡林裡,端著自治的笨槍,打前來吃蠶的鳥兒。再不然就是不停地發出怪聲兒長嘯,趕走前來偷蠶吃的鳥兒。再不然就翻翻坡上的石頭,看看有沒有喜歡吃蠶的蜈蚣、蛇,精心地呵護著小蟻蠶。過不了幾天,黑色的蟻蠶吃飽了,趴在柞葉上一動不動,眠了,一覺醒來,身上的黑色皮已經退掉,變成了體型稍大的黃蠶,蠶管兒們就忙著折斷有蠶的柞枝,放到頭頂上的大筐裡,挪到另一片柞林上,蠶又開始吃柞葉,進入了二眠場。這時蠶又多了些敵人,山上的獾、果子狸晚上就偷偷地溜出來吃蠶,晚上,郭世收就在這些動物可能經過的地方,下上自治的地炮,等聽到炮響,郭世收第二天就到地炮附近找,差不多就能找到一隻或是幾隻被打死的獾或果子狸,自己吃,分給兄弟們吃。這樣不停的忙碌著,進入大眠場、二八場,進一場蠶長大一點兒,最後是繭場,蠶開始做繭了,摘繭,剝繭,前後忙了約莫兩個月,蠶下坡了。回家找一間空房子,把用高粱桿編成的大蓆子搭幾層,每層都攤上繭,透氣、易存放。每家都餵著一隻貓,逮老鼠,防老鼠咬繭吃裡面的蛹。

    到桐油蛋長紅的季節,青雲催著世收到山上採回幾挑子,堆放在家裡,立罷秋,青雲開始忙著繅絲了。頭天晚上,把第二天要繅的繭放到鍋裡,加上桐油蛋煮,煮的差不多了,撈出來,第二天早上三點起床,開始繅絲。北方人自治的傳統的繅絲全套設備,包括高到腹部的鍋台—煮繭用;一個圓框—繅的絲通過一個滑輪樣的設備把繅的絲纏在上邊,框的一邊安著鐵匠鋪裡打製的一根有兩個直角的鋼筋;鍋台邊的腳底下,是一根棍子,上面連著一根繩,繩子上面綁著一個扁擔勾,勾在圓框上的鋼筋上。打絲的人不停用腳蹬著腳下的棍子,帶著圓框不停轉動,兩隻手不停從鍋裡抽著蠶絲,續道面前的,一直站在鍋台旁,不停從熱鍋裡用手抽蠶絲,續到那個滑輪樣的設備上,通過滑輪纏到圓框上,纏的差不多了,就換框。別人每天能打半框絲,就不錯了,青雲的手在郭家莊乃至整個武莜是最快的,一天能打一框。

    當時的縣委書記叫陳晴宇的親自到田青雲養蠶的坡上實地調查過,對田青雲的養蠶技術豎起大拇指誇獎。田青雲在有一年公社舉行的致富能手評選大會上,獲了獎,公社給她發了一個鑲金邊的大鏡子、一個茶瓶。接著,又被公社作為梓圩鄉養蠶能手推薦到了縣裡,田青雲被評上了縣級養蠶能手,陳書記在表彰大會上親自把獎牌發給了田青雲,後來田青雲還受縣裡委派,和幾個養蠶能手一起到了南方一年,傳授養蠶技術。郭世收養蠶技術也很不錯,郭世收在家裡的工作主要是給妻子做幫手,停兩天就到山上砍幾根粗一點的柴禾,燒鍋打絲用。就這樣,田青雲在郭家每天早上3點起床,晚上10點睡覺,中午午休時,郭世收就站在鍋台邊打絲,青雲休息兩個小時候,就起床了,郭世收開始下地幹農活,後來包產到戶,一口人分四分地,精耕細作,基本夠一家人一年的口糧。婚後的生活雖忙碌,卻也甜蜜。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麼要什麼,都砸過來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