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天馬行空四部曲

正文 第七十三章 龍吟月少年時第一個佩服的女作者,自歎不如 文 / 龍吟月

    魔俠反抗者之一浮壺空間─龍應台

    龍應台(1952),筆名胡美麗,滿族,生於台灣高雄縣大寮鄉(今高雄市大寮區)眷村,台灣著名作家,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文學館r/>

    (筆者少時讀書,驚為高手,第一次佩服女孩的思想跑在筆者的前面,誠然,多年後,筆者的世界已經不同於少時的)

    父親龍槐生原籍湖南衡山滿族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揆龍氏,所冠漢姓即為龍氏,在苗栗縣警察局苑裡分駐所擔任所長,母親應美君來自浙江淳安,於國共內戰後移居台灣,育有四子一女。

    龍應台自小在台灣苗栗苑裡長大,讀過苑裡國小、苑裡初中,通閩南話,後來搬家到台灣高雄茄萣,為台南女中校友。

    1974年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後,龍赴美國求學,後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畢業後,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梅西學院、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等。

    1984年,龍於中國時報撰寫野火集專欄,引起熱烈迴響;隔年出版,21天內再版24刷,是1980年代對台灣民主發展極具影響的一本書。餘光中稱其為龍捲風。

    1999年,應台北市長馬英九邀請,龍應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期間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

    2003年2月,龍應台辭官,回到寫作。當年8月,赴香港,第一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其後任香港大學訪問教授。

    2005年7月。與一群主張社會參與的文化人及企業家共同創設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2008年10月,香港大學禮聘龍應台出任首屆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並於港大柏立基學院創立龍應台寫作室。

    2009年8月,《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出版,在華文世界引起巨大迴響。2011年2月,李敖出版《大江大海騙了你》,對《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歷史觀予以嘲諷與反駁。

    龍應台擔任文化部長期間,被記者稱為龍太后、龍太、龍仙女。

    2012年9月18日,龍應台表示:與其他國家比較。台灣的部長級薪水月領15萬確實是太少的,這牽涉到國家競爭力的問題。

    2012年12月12日,龍應台表示:馬英九遭丟鞋嗆聲,是一種霸凌。

    2013年,陳樂融批評龍應台領導下的文化部缺少具體政策。只會辦論壇、對談,稱龍應台為論壇部長。

    在1980年代,龍應台與其德國前夫結婚,生下兩子,長子為安德烈,次子為菲力浦(龍在2007年的著作《親愛的安德烈》就是把她與長子安德烈的通訊結集而成的)。

    1986年龍應台舉家旅居瑞士,1988年遷居德國。於海德堡大學漢學系開設台灣文學課程。

    著有《野火集》等評論集。散文《百年思索》、《面對大海的時候》、《孩子你慢慢來》等。近年來,龍應台多次在不同場合指出民主制度的優點,引起了廣泛的迴響與爭議。

    龍應台的一些作品,曾引發讀者廣大回應及討論。《野火集》在當時的台灣引起極大的迴響及討論。20日內加印4次之多,約有10萬本。購買書的人加傳閱人口,相當於當時台灣讀書人口的20%-60%。

    《野火集》後來在中國大陸出版,在大陸各地的大學生中產生熱烈的反響。許多大學生認為這本書批評的對象不僅針對台灣也包括中國大陸。甚至好像就是為中國大陸而寫的。現中國出版的《野火集》均為刪減版。

    《啊,上海男人!》。1997年1月7日在《文匯報筆會》刊出後,引起軒然大波。上海男人紛紛打電話到報社大罵作者侮蔑上海男人,上海男人其實仍是真正大丈夫。

    後來本文與其它文章集結出書《啊,上海男人!》,包括龍應台對一些訪問城市或國家人文觀感。

    在批評中國大陸的文章裡寫道:民主並非只是選舉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維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氣、舉手投足的修養,個人迴轉的空間。

    這,在小方格窗裡是看不到的。所以如果你對小方格裡的混亂失望,不要忘記,真正的民主在生活裡,在方格以外的縱深和廣度裡。

    她也批判台灣的執政者:一介不取是基本操行,誠實是第一原則;在面對中國的統治者時,她的文章裡這麼寫著:你容不容許媒體獨立,你尊不尊重知識分子,你用什麼態度面對自己的歷史,以什麼手段去對待人民,每一個細小的決定,都繫在文明這兩個字上頭。

    龍應台曾經說過:我其實只是不相信,人權應該以政治立場來區隔。國民黨、共產黨、民進黨、他媽的黨,如果人的尊嚴不是你的核心價值,如果你容許人權由權力來界定,那麼你不過是我唾棄的對象而已。不必恐嚇我。

    對於成為政務官和身為知識分子的權力界別:

    政務官該不該使用知識分子——作家的權力?不應該。一旦下海成為政務官,就應該是各方檢討批評的對象。

    政務官的舞台是他的施政,他一切的自我辯護應該都在他的施政措施中不言自明。一方面享有施政實踐的權力,被批評時又想同時擁有知識分子的言論利器,豈不等於既是馳騁場上的球員,又要做吹哨子論成敗的裁判?

    同時要擁有兩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權力,是不誠實的。……我的筆,不能出鞘。」——龍應台《當權力在手》

    就任文化部長之後,在民進黨立委段宜康、鄭麗君等質詢六之四事件時,拒絕在民主與人權議題上表態,引起爭議。

    龍應台回應稱,因為文化部將在ecfa的架構下與大陸協商,為了避免談判時造成問題,作為文化部長,她拒絕對此做出任何回應,

    至於身為作家的立場,在她的書中已經寫得很清楚。楊憲宏與陳芳明等人士,對此提出批評,認為她的態度,無法顯示政府堅持以人權作為台灣核心價值。

    著作》,爾雅出版社。1985《野火集》,圓神出版社。1987《野火集外集》,圓神出版社。1988《人在歐洲》,時報文化公司。1990《龍應台雜文精品》,楊際嵐編,(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0《從東歐看臺灣》,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1991《龍應台評小說》,(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寫給臺灣的信》,圓神出版社。

    1994《看世紀末向你走來》,時報文化公司。《孩子你慢慢來》,皇冠文學出版公司。

    《美麗的權利》,圓神出版社。《人在歐洲》,(北京)三聯書店。

    1995《在海德堡墜入情網》,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乾杯吧,托瑪斯曼》,時報文化公司。

    1996《龍應台自選集(卷一)野火集》《龍應台自選集(卷二)龍應台評小說》《龍應台自選集(卷三)女子與小人》《龍應台自選集(卷四)看世紀末向你走來》《龍應台自選集(卷五)在海德堡墬入情網》,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7《我的不安》,時報文化公司。《魂牽》,湖南文藝出版社。

    1998《未完成的革命:戊戌百年紀》,臺灣商務印書館。《啊!上海男人》,學林出版社。《這個動盪的世界》,汕頭大學出版社。《百年思索》,時報文化公司

    2003《銀色仙人掌:龍應台小說集》,聯合文學。

    2004《面對大海的時候》,時報文化公司。

    2005《孩子,你慢慢來》,時報文化公司。

    2006《思索香港》,次文化堂。《請用文明來說服我》,時報文化公司。《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天地圖書。

    2007《親愛的安德烈》,天下雜誌。

    2008《目送》,時報文化公司。

    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天下雜誌。

    ∷更新快∷∷純文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