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軍再度進攻趙國的平陽(今河北磁縣東南)、武城(磁縣西南),斬首10萬,大敗趙軍,並殺死趙將扈輒。趙國經過秦國這次攻擊後,國力大衰,僅能退守邯鄲自保。
不過秦軍並沒有打算罷手,同年十月,秦將桓齮又率秦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深入趙國後方,大破趙軍,攻佔了赤麗、宜安(今河北省葶城西南)。
公元前233年初(秦王政十四年),秦軍進逼邯鄲,趙王遷急命北部邊防名將李牧為將軍,率領他的部隊南下,指揮全部趙軍抗擊秦軍。
李牧率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經激烈戰鬥後,秦軍大敗。桓齮僅率少量親兵衝出重圍,奔回秦國,史稱肥之戰。趙國奪回了被秦國佔領的土地,李牧因此戰受封為武安君。
儘管李牧在肥之戰挫敗了秦軍的兵鋒,但趙國只能僅僅自保,消除了趙國援韓的可能,秦國可算是達到了目的。
趙國國力被大幅削弱後,韓王安被逼在公元前233年(秦王政14年)向秦國稱臣。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軍分兩路進攻趙國,一軍至鄴城,一軍至太原,取狼孟,但其後在番吾再被李牧擊敗,史稱番吾之戰。
秦國雖然進攻趙國失敗,但並不能挽回韓國危如累卵的形勢。秦王政16年。韓國被迫割讓南陽一帶土地給秦國。當年九月,嬴政派內史騰去接受韓國所獻之地,由他代理南陽守之位,並開始命令所有秦國國內男子登記年齡,以便徵發兵卒、徭役,為大規模的統一戰爭作好準備。
秦王政十七年,嬴政藉著趙國發生大地震與飢荒,無力援助韓國的大好機會,命內史騰攻打韓國,並擒獲韓王安。韓國滅亡。將其國之地設置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今河南禹州),但嬴政下令將天下不軌之民遷於南陽的舉措,卻造成韓國故地局勢不穩。秦國一度陷入新鄭騷亂及李信之敗的窘境。
嬴政自然不會因為滅韓而滿足。趙國同時發生大地震與饑荒。可說是消滅趙國的大好機會,於是大舉出兵,命王翦、楊端和為將。兵分兩路,南北合擊趙都邯鄲。趙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抵禦,兩軍相持。
吸取了番吾之戰失敗的教訓,秦國遂派間諜賄賂趙國權臣郭開,要郭開離間李牧和趙王。郭開其後向趙王遷進言,指李牧、司馬尚欲謀反。
趙王遷乃使趙蔥及齊國出身的將領顏聚,取代李牧為將。李牧拒不受命,更使趙王遷倍加相信李牧試圖謀反,因此使人暗中拘捕李牧並將他處決,並免除司馬尚的將軍之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國王翦軍破趙軍,殺趙蔥,俘顏聚,佔邯鄲,趙王遷被俘虜,趙國滅亡。
趙公子嘉在邯鄲被攻佔後,率領他的宗族幾百人到代地(今河北蔚縣東北)收拾殘部,並自立為代王,向東與燕國的軍隊會合。至於秦軍則暫停軍事行動,駐紮在中山,做好攻打燕國的準備。
王翦攻佔邯鄲後,嬴政親自到邯鄲,找到當初與他在趙國時,與母親有仇的人,把他們全部活埋,其後經太原、上郡返回都城咸陽。
韓國遺民並未因為韓國淪亡而變得安於現狀,反而該地正醞釀著反秦的餘波。
雖然韓王安自被虜後,嬴政並沒有將他流放至蠻荒之地,目的是顯示寬容態度,以此懷柔韓國遺民,對其他國家的君王示以姿態,有利於秦國各個擊破,但自從荊軻刺秦事件後,嬴政對山東六國的態度大變,韓王安也被牽連,在秦王政20年被迫離開韓國本土,以割斷他和韓國遺民之間的聯繫。
同時由於韓國並沒有對秦國作殊死的抵抗,嬴政只是將韓王安遷徙至附近的郢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留下了溫和的餘地。
然而事情的發展與嬴政的預料相反,就在韓王安被遷徙的次年(秦王政21年),韓國遺民憤於國破王遷,在新鄭爆發了大規模的反秦騷亂。雖然這次騷亂被鎮壓,但韓王安卻因新鄭騷亂受牽連而亡。
早在秦王政十六年韓國獻南陽地的時候,迫於秦國強大的軍力,魏國亦主動向秦國獻地求和,秦國在該地設置麗邑。此時嬴政正調集主力全力攻趙,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獻地,使魏國苟延殘喘。
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二十一年),嬴政藉口楚王背棄獻出青陽(今湖南長沙)以西土地的承諾,並襲擊秦國南郡為理由,派王賁率大軍出函谷關,攻佔了楚國北部的十幾座城。在保障了攻魏秦軍側翼安全後,王賁旋即回軍北上突襲並圍困住魏國國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
大梁居於睢水、潁水、鴻溝的交匯之地,護城河十分遼闊,五座城門皆備吊橋,地形易守難攻。魏軍依託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軍強攻毫無奏效,王賁竟引黃河、鴻溝(汴渠)水灌入城內。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大梁城被水浸近三個月,城牆崩壞,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嬴政在魏國地區設立碭郡,又建置泗水郡。
「秦代杜虎符,(陝西曆史博物館藏,西安市南郊山門口出土),虎符是古代朝廷用於傳達命令、調動軍隊的一種特殊憑證。
通常作虎形,分為左右兩半,右半符留在京師,左半符頒發給屯駐在外的軍隊。需調兵時,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軍隊長官將右半符與左半符驗合後,軍隊即按使者傳達的命令行動。」
楚國是南方大國,疆域遼闊,山林茂密,物產豐富,號稱擁有甲士百萬。不過楚國的內政一直不振,總是貴族爭權奪利,這種狀況到戰國末期尤為嚴重。
儘管如此,三晉滅亡後,僅存的楚燕齊三國當中,以楚國最為強大。楚國亦隨之成為繼趙國後,統一戰爭中最大的絆腳石。
秦滅楚國的戰爭,史記記載得十分簡略,予人的印象是秋風掃落葉一般,但從《雲夢秦簡》(亦稱睡虎地秦簡)的《編年記》的記載來看,情況不完全是這樣,至少秦滅楚之戰是相當艱難的,而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昌平君。
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熊元的庶子,其父熊元返楚即位為楚王后,他與其生母滯留在秦國。由於他與華陽夫人同屬楚國王族,故此成為楚系外戚的主力,活躍於秦國政壇,更與嬴政聯手平定嫪毐之亂。呂不韋去相後,昌平君繼任為丞相。
當嬴政決定消滅楚國後,隨即召開廷議,參與者為秦國主要大臣,包括昌平君、李信及王翦,就攻楚方略提供意見(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不過對於滅楚所需兵力,李信與王翦卻產生分歧。李信認為需二十萬人滅楚,但王翦卻稱滅楚需要六十萬人。
嬴政傾向採用李信的方略,這是因為王賁滅魏國前,曾試探式攻擊楚國,輕易地取得楚國十餘城,讓嬴政得出滅楚不難的結論。王翦的話不被採用,就推託稱病,回到頻陽家鄉養老。另一方面,昌平君因對攻楚頗有微辭,故在秦王政二十一年被貶至郢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