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俠反抗者之一浮壺空間─公孫龍
公孫龍(前320─前250),傳說字子秉,中國戰國時期趙國人,曾經做過平原君的門客,名家的代表人物,以白馬非馬和離堅白等論點而著名。(文學館r/>
其主要著作為《公孫龍子》,西漢時共有14篇,唐代時分為三卷,北宋時遺失了8篇,到目前只殘留6篇,共一卷,保存在明代《道藏》中。
該書流傳情況複雜,宋代以後有人懷疑它的真實性,認為今本《公孫龍子》是晉朝人根據零碎材料編纂起來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孫龍子》的本來面目。
《公孫龍子》第一章《跡府》描述其生平事跡。第二章《白馬論》提出白馬非馬,討論概念之間相等和包含的關係,和現代集合論思想有共通之處。
第三章《指物論》提出物莫非指,討論現實世界和主觀概念的關係。第四章《通辯論》提出雞足三,第五章《堅白論》,提出離堅白,討論的是物體和物體的屬性的關係。第六《名實論》。
與公孫龍齊名的是另一名家惠施。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另有孔子的弟子之一,也叫公孫龍,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歲。
傳統上唯物主義辯證法觀點認為,公孫龍是詭辯學的代表,提出了邏輯學中的個別和一般之間的相互關係,但把它們之間的區別誇大,割斷二者的聯繫,是一種形上學的思想體系。
諸子各家普遍認為公孫龍為詭辯,但似乎又無法在辯論中勝出。《公孫龍子》第一章《跡府》記載了孔子的後代孔穿企圖駁倒公孫龍但失敗的故事。
《莊子、天下篇》稱公孫龍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荀子、不苟篇》中認為君子不看重惠施等名家的辯才,因為其不符合禮。君子並不是無法反駁堅白離的觀點,而是不與之辯論。
《荀子、正名篇》認為白馬非馬論是此惑於用名以亂實者也。
《資治通鑒》中記載鄒衍認為公孫龍是煩文以相假,飾辭以相敦,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於是不和公孫龍辯論。
周昌忠《公孫龍子新論》把公孫龍的思想和西方哲學相比較。認為公孫龍構造了一個相當豐富的關於語言本身的哲學理論,並不比亞里士多德遜色。
張遠山在著作《寓言的密碼》中認為,公孫龍開創了中國的理性學派的先河。但諸子百家都未能理解他的觀點。
《公孫龍子》:《漢書藝文志》記載了《公孫龍子》14篇,現僅存6篇;其中第一篇《跡府》為後人記述的有關公孫龍的事跡生平,其餘五篇則被公認為公孫龍的作品。
其中《白馬論》所提出的白馬非馬論。以及《堅白論》所提出的離堅白的兩個命題,是公孫龍思想的精華。除去以上兩篇,還有《指物論》(討論事物的概念或名稱與事物本身的關係)、《通變論》(討論運動變化)以及《名實論》(討論名與實)。
關於為《公孫龍子》註釋的書籍,有宋人謝希深注,清人陳澧的《公孫龍子注》和多種近人的註釋。
白馬非馬:是一個著名的邏輯問題。它接近於古希臘哲學中的共相問題。《白馬論》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戰國時一城有令馬匹不得出城。
有一天,趙國平原君的食客公孫龍帶著一匹白馬正要出城無限殺業全文閱讀。守門的士兵對他說: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孫龍心生一計,企圖歪曲白馬非馬的事實。希望說服士兵。
公孫龍說:白馬並不是馬。因為白馬有兩個特徵,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馬的外形,但馬只有一個特徵。就是具有馬的外形。具有兩個特徵的白馬怎會是只具有一個特徵的馬呢?所以白馬根本就不是馬。
愚魯的士兵因無法應對,唯有放行。
公孫龍的論證如下:
白馬有兩個特徵:1有馬的特徵2白色的。而馬只有一個特徵:1有馬的特徵。因此擁有兩種特徵的白馬不等同馬,所以白馬非馬。
白馬非馬是詭辯。他的說法驟眼看上去很有道理,要用兩點特徵來定義的事物應該不等同於用一點特徵就能定義的事物。
可是人們一向的想法是白馬是馬。就如同黑貓是貓,女人是人和蘋果是水果一樣。不可能看了這個故事之後白馬就不是馬了。
如果公孫龍的理論正確,那豈不是黃狗不是狗、蘋果不是水果、甚至黑人、白人、男人、女人和小孩不是人了。究竟問題出現在那裡呢?
從集合論的觀點來看,馬的概念可以看作所有馬的集合。白馬的概念可以看作所有白色的馬的集合。白馬是馬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釋:
1白馬的概念等同於馬的概念。即白馬的集合和馬的集合是相等的。
2白馬的概念從屬於馬的概念。每一匹白馬都是一匹馬。就是說,白馬的集合是馬的集合的一個子集。
白馬和馬的概念是不同的。這個意義上說,白馬非馬。但白馬的確是馬的子集,亦即白馬屬於馬的一種。所以白馬是馬。公孫龍巧妙利用了白馬是馬這句話的歧義。
離堅白,又稱堅白石,是中國戰國時期名家的一派觀點,與合同異相對,代表人物是公孫龍,離堅白即將堅與白兩者相分離。
此論說一開始便設問,把堅、白、石三分可以嗎?公孫龍認為分開就沒什麼好討論了,所以不可,那麼二分可以嗎?公孫龍認為可以。
問為什麼?公孫龍回答:石無堅即可得白,如此一來就是二分,石無白即可得堅,如此一來也是二分。(堅、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無堅得白,其舉也二,無白得堅,其舉也二。)
接著論證道,眼看不到石之堅,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無堅(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觸及石之堅,因此無白(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得其堅也,無白也);看到白時、感覺不到堅,看不到白時、感覺得到堅,看與不看、結果相離,由此推論石之中堅、白不相互聯繫,故相互分離。(得其白,得其堅,見於不見離,不見離,一一不相盈,故離)。
這種論點具體分析了各種感官對於事物的感受方式的特殊性,認為人們感覺接觸到的事物的各個屬性,都只能是絕對分離的獨立體。
原理─公孫龍設有物體a,該物體有b、c兩個性質。如果要討論b、c其中之一,它們這個性質是a的性質,因此a不可以從b或c中分開。但b和c兩者是可以分開的。
常見誤解─後來有人認為,公孫龍將感官與感官分離,是錯誤的論證方法。然而感官與感官表面上相等,但視覺與觸覺卻是相異,反而正中離堅白的陷阱,並不能反駁公孫龍的論證法。
有人認為離堅白是刻意完全分離一切事物。這是錯誤的,因堅、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是至關重要的前提。